文 | 陳明一
從1995年播出至今,動畫片《海爾兄弟》已經問世整整30年。當時的它,可是“80后”“90后”們了解世界風物的一個新窗口。
30年后,一條由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于3月24日發布的短視頻在全網刷屏。視頻中,他宣布《海爾兄弟》第一部高清重制版全網上線,并邀請網友共同參與續集創作。

這條看似尋常的官宣,卻在社交平臺上掀起了一場懷舊與創新的雙重狂歡。從“理工直男”企業家意外走紅,到經典IP的數字化重生,再到“全民共創”的開放姿態,這場跨越30年的文化共振,不僅喚醒網友的童年記憶,更揭示了國產品牌在新時代的破局之道。
“你知道海爾兄弟分別叫什么名字嗎?”周云杰在視頻中向廣大網友提問。事實上,這個問題在社交平臺上早有討論——兩位身著短褲的兄弟,已知一位叫海爾,另一位叫什么?
無論答案如何精彩,山東的小伙伴從沒懷疑過“琴島”這個名字,并堅信其名字源于海爾集團總部所在地青島的別稱“琴島”。
長達212集的《海爾兄弟》,是中國首部科普動畫長片。在動畫中,“海爾兄弟”與小伙伴的足跡踏遍全球,用智慧破解各種謎題。這部動畫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填補了國產科普動畫的空白。
《非凡的公主希瑞》《圣斗士星矢》《布瑞斯塔警長》……對于“80后”“90后”而言,這些兒時的動畫片同樣經典。但也可以看出,1990年代初,中國動畫市場被海外作品主導。
當年,海爾創始人張瑞敏決定拍攝《海爾兄弟》,就是為了讓孩子們能觀看中國人自己的科普動畫片。回憶動畫中融入的地理、歷史、人文知識,以及“智慧、勇氣、合作”的信念,在這個共創“續拍”的節點,海爾“真誠到永遠”的品牌精神一脈相承。
值得關注的是,《海爾兄弟》曾登陸美國電視臺,成為首部海外簽約的中國動畫,并斬獲中國電視金鷹獎。其主題曲“打雷要下雨,雷歐”的經典旋律,至今仍是社交平臺的熱門素材。從這個角度來說,《海爾兄弟》不僅是一部動畫,更是一個時代的文化注腳。

而在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意外走紅的周云杰,在官宣入駐抖音后,兌現了與網友“高清修復《海爾兄弟》”的承諾,將212集重制版上線多個平臺,彈幕瞬間被“回憶殺”刷屏。這種“用戶需求即行動指令”的互動模式,讓周云杰的個人IP與海爾品牌形象深度綁定,被網友贊為“聽勸”。“不止我聽勸,全球12萬海爾人都聽勸!”周云杰表示。
可以說,周云杰“出圈”的背后,是海爾對互聯網傳播邏輯的精準把握。“將來做賬號,還是會以推廣海爾的文化理念為主,不是說去傳遞更多我個人的信息,還是要把企業的文化、產品和海爾的生態跟大家做個交流。”
于是,《海爾兄弟》這場共創邀約,不僅是營銷策略,通過開放IP策劃權,海爾將用戶納入品牌生態,讓《海爾兄弟》從企業符號升級為全民文化資產。
30年前,《海爾兄弟》用動畫傳遞科學與勇氣;30年后,它通過全民共創書寫新的篇章。當經典IP擁抱開放共創,這場跨越時代的對話,正在重新定義“國貨之光”的內涵——它不僅是品質的象征,更是一種文化的生命力。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