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復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隨著宏觀方面一攬子增量政策的部署出臺,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房地產行業整體承壓依然明顯,壓力亦波及產業鏈上下游。
在外部環境依舊復雜的背景下,科達制造(600499.SH)堅定貫徹全球化戰略,在市場拓展、產品創新、降本增效等方面不斷深化,多措并舉推動核心業務穩健精進,展現出了扎實的經營能力。數據顯示,2024年,科達制造實現營收126億元,同比增長29.96%;實現歸母凈利潤10.06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9.21億元。
總體來看,科達制造過去一年表現出了強大的韌勁,其海外市場增長勢能不減,營收規模超80億元,貢獻的營收占比超60%。其中,建材機械業務持續推進全球版圖及產業鏈布局;海外建材業務穩步推動產能釋放、品類拓展,兩大核心板塊開拓出優質的增長曲線。參股公司藍科鋰業碳酸鋰產銷量進一步提升,且隨著近期產業釋放回暖信號,后續經營業績或有望迎來邊際向上。
本次科達制造依舊延續往年高比例分紅的傳統,擬每10股分紅2元(含稅),現金分紅3.72億元,2024年度分紅比例達36.92%,繼續與投資者共享公司發展紅利。同時,科達制造報告期內已累計耗資超2.52億元用于股份回購,疊加現金分紅合計占本年度凈利潤比例約62%;年內其亦完成超3000萬股回購庫存股份的注銷。
值得一提的是,科達制造本次同步發布新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考核2025年至2027年業績,最終目標2025年至2027年營收或凈利潤以2024年業績為基數累計同比增長340%。
建材機械業務:海外拓展勢頭強勁 服務化與通用化訂單增量明顯
作為科達制造的核心業務之一,建材機械板塊始終保持其牢固的基本盤,且在國內房地產行業延續筑底的背景下,該板塊依然逆勢取得了25.20%的增長,實現營收56.05億元。
近年來,憑借海外市場的持續拓展,科達制造陶瓷機械業務海外接單規模整體持續攀升。報告期內,科達制造一方面持續深挖東南亞、中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實現營收與訂單的穩健增長,另一方面積極進軍歐洲等高端市場,接單規模實現良好突破。此外,憑借技術更新與產品迭代,科達制造的陶機產品也在全球范圍內贏得了更多知名陶企的認可。例如,其AGV+海綿磚機系統獲得了土耳其及東歐高端客戶的青睞,陶機窯后整線也在多地市場斬獲訂單,并首次進入全球頭部陶企RAK集團。目前,科達制造陶機產品已廣泛銷售至8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市場潛力正逐步釋放。
海外業務保持高增長勢頭的同時,科達制造著重發力的配件耗材服務及核心設備通用化應用也取得了顯著進展。配件耗材方面,其接單金額實現了顯著增長,在陶瓷機械業務接單中占比已達20%;同時科達制造亦于報告期內持續推進土耳其生產基地建設,目前已組建了本地實驗室與墨水技術團隊;此外,國瓷康立泰年產10萬噸釉料配料產線和年產色釉料1.5萬噸產線亦分別完成投產和升級改造。通用化方面,科達制造持續拓展鋁輪轂鍛造液壓機、鋁擠壓機等產品,并實現了國外市場的突破,2024年接單合計金額約5億元。
因此,隨著科達制造在全球市場拓展及服務化延伸、產品通用化發展等方面不斷地耕耘沉淀,其陶機業務正持續兌現經營成果。未來憑借在全球化布局、研發創新等方面構筑的堅實壁壘,該板塊有望繼續把握市場增量,在全球市場競逐中取得更大的業務突破。
海外建材業務:擴產+技改加力布局產能 收購玻璃業務補強產品矩陣
事實上,作為制造業出海先鋒企業,科達制造的全球化進程早已從產品輸出躍遷至產業鏈出海,其海外建材板塊的穩健發展就是最佳印證。2024年,該板塊整體實現營收47.15億元,同比增長28.99%,占總營收比重超37%。
自落地非洲開展海外建材業務以來,科達制造持續在非洲市場進行深度扎根與規模擴張,通過本地化生產與市場深耕構建起了成熟的運營體系與競爭優勢。一方面,非洲地區新建產能集中釋放,特福肯尼亞基蘇木潔具、喀麥隆陶瓷及坦桑尼亞玻璃項目年內相繼投產;另一方面,公司也通過外延并購的方式進一步提升產能,于肯尼亞、坦桑尼亞分別完成了一個陶瓷及玻璃項目的收購。與此同時,公司在多個地區的陶瓷項目亦開展了提產等產線技改工作,并有特福非洲科特迪瓦陶瓷項目及南美秘魯玻璃項目正在穩步建設中。截至目前,科達制造已于非洲6國擁有10個工廠,運營19條建筑陶瓷生產線、2條潔具生產線、2條玻璃生產線,2024年內共實現建筑陶瓷產品產量約1.7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7.62 %。
報告顯示,由于上半年瓷磚價格低位運行、管理成本等相關費用提升等內外部多重因素擾動,使得海外建材板塊毛利率水平階段性承壓。但隨著公司穩步推進建材產品提價、持續深化多品牌發展戰略及降本增效等工作,同時其海外建材業務板塊人員架構及年內新增項目運營趨于穩定,以及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提升,預計上述影響有望降低,后續相關成本費用將趨于平穩,板塊盈利能力亦或有所提升。
業內人士指出,海外建材業務如今已成為評估科達未來成長所不可忽視的關鍵點。后續隨著科達制造在區域版圖、品類延伸等方面不斷深化拓展,其海外建材板塊有望持續釋放增長動能,將為公司中長期的發展帶來更多的驅動力。
戰投業務持續貢獻收益 藍科鋰業展現抗周期韌性
2024年,在新能源汽車與儲能市場需求的帶動下,上游鋰電材料產銷量有所提升,但鋰電行業仍面臨著產能結構性過剩與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行業競爭格局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資源+技術雙輪驅動的動能轉換。
在此背景下,科達制造參股公司藍科鋰業憑借資源稟賦、工藝優化及成本控制等舉措持續展現抗周期韌性。數據顯示,2024年,藍科鋰業鋰資源綜合回收率同比提升3.3個百分點,碳酸鋰Ⅰ型(99.6%)產量同比大幅增長350%至2.2萬噸,于報告期內共實現碳酸鋰產量約4萬噸,銷量4.16萬噸,為科達制造歸母凈利潤帶來2.33億元的貢獻。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鋰電行業周期性得到改善,藍科鋰業作為行業頭部企業有望憑借低成本等優勢率先受益產業復蘇紅利,實現逆勢突圍。
在水流湍急的航道中,只有堅定不移的磐石才能更長久地砥柱中流,立于浪尖。面對紛繁復雜的外界環境,科達制造始終以戰略定力錨定全球化發展航向,并圍繞核心板塊重點發力,沉下心來夯實內功、強化外功,不斷積蓄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能,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軌道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