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獨角金融 謝美浴
編輯 | 付影
3月21日晚間,山東年入百億的券商中泰證券(600918.SH),成為首批發布2024年年報的上市券商之一。
然而這份成績單卻不算優秀。年報顯示,中泰證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08.91億元,同比下降14.66%;歸母凈利潤9.37億元,同比下滑47.92%。針對業績下滑的原因,中泰證券解釋稱,主要是子公司投資業務收入同比減少,上年同期合并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家基金”)產生股權重估收益。
與此同時,中泰證券的投行業務也存在一定壓力。2024年,中泰證券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8.71億元,同比下滑30.61%。Wind數據顯示,2024年,中泰證券保薦項目撤否率超50%。
作為一家老牌券商,中泰證券正通過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業務轉型穩住陣腳,兩項業務2024年營收同比漲幅分別為10.46%和8.69%。這家山東省上市券商“獨苗”,2025年又會如何調整步伐?
1、2024年賺了9.4億元, 投資業務下滑46%
2001年5月,中泰證券由齊魯證券整體變更設立,齊魯證券的前身為齊魯經紀,由山東省齊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山東省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共同出資成立,注冊資本為5.12億元。成立之初,公司主要聚焦基礎的證券經紀業務,為投資者提供股票、基金等交易渠道。
進入2007年,中泰證券通過收購天同證券,成為一家全國性綜合類券商;歷經多次增資擴股,2015年9月,公司完成整體變更,并更名為“中泰證券”;2020年6月,時任董事長李瑋帶領這家券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實現主板上市,成為山東首家上市券商。
中泰證券實際控制人為山東省國資委,控股股東棗礦集團,持股比例為32.62 %;公司主要股東高速投資的母公司分別為山能集團和高速集團,均是山東省屬重要骨干企業。截至2024年末,中泰證券擁有證券營業部279家,山東省131家,占比46.95%。
然而2024年10月,山東省政協原常委、經濟委員會原副主任李瑋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履歷顯示,李瑋自2003年7月擔任中泰證券(原齊魯證券)董事長至2020年卸任,掌舵中泰證券長達17年。
2024年,中泰證券業績出現了大幅下滑。按中泰證券的說法,下滑原因是受到投資業務“拖累”,以及2023年同期并萬家基金產生股權重估收益。 具體來看,2024年,中泰證券投資業務營業收入10.18億元,同比下降 45.73%,主要是另類投資項目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減少。
而中泰證券主要通過全資子公司中泰創業投資(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泰創投”)開展另類投資業務。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泰創投總資產64.14億元,凈資產57.9億元;2024年,中泰創投的營業收入從2023年的16.08億元跌至3147.25萬元,同比下滑98%;凈利潤從2023年12.15億元降至3319.83萬元,同比下滑97.27%。
圖源:中泰證券年報
針對中泰創投2025年的發展,中泰證券表示將優化功能定位,加大對人工智能、半導體、新能源等領域企業投資力度;做好投資項目的持續跟蹤,提升投后精細化管理水平,圍繞投資項目為客戶提供全價值鏈金融服務。
自2020年登陸A股以來,中泰證券已經歷三任董事長。
2020年底,隨著時任山東財政廳副廳長的李峰接替李瑋成為中泰證券董事長,中泰證券正式迎來新一屆領導班子,但2022年8月,上任不足兩年的李峰調任山東省財政廳黨組書記。
2022年12月,王洪正式出任中泰證券董事長,在此之前,其曾任山東省交通開發投資公司國際業務部經理,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
隨著掌門人兩度變更,中泰證券的管理層同樣頻繁變動。據“財聯社”此前報道,李峰上任不到三個月,中泰證券于2021年2月召開了分公司總經理級別的中層會議,會議上直接作出人事任命,宣布各分公司總經理異地調任,此次人事變動至少涉及數十位分公司總經理。值得一提的是,李峰還親自掌管投行和資管業務。
此外,2022年上半年,中泰證券首席風險官李恒弟、總法律顧問張云偉、副總經理鐘金龍相繼離任。同年10月,畢玉國辭任中泰證券總經理,馮藝東接任;董事曹孟博因工作調整辭職。12月,畢玉國出任副董事長。2023年3月,副總經理孫培國離任;2023年8月,副董事長畢玉國離任。
據“券商中國”2023年5月報道,中泰證券還對自營部門進行大刀闊斧的人事調整,免去了自營部門中負責權益投資的4位負責人的職務。中泰證券彼時表示,“公司堅持業績導向和問題導向,對自營條線下證券投資部門部分人員進行了調整。本次調整,將為自營業務更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p>
領導班子的密集更換的另一面,中泰證券業績周期性波動也較為明顯。
2020年、2021年,受益于市場紅利,中泰證券營收分別為103.52億元、131.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5.25億元、32億元,增速分別達12.26%和26.73%。
2022年,因自營業務巨虧和IPO遇冷,中泰證券營業收入93.25億元,同比下滑29.09%;歸母凈利潤5.9億元,同比下滑81.56%。2023年,靠萬家基金并表短暫回血,中泰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27.62億元,同比增長36.86%;歸母凈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205.08%。
圖源:中泰證券年報
如今,中泰證券又交出一份下滑的成績單,未來能否打破周期性“魔咒”備受市場關注。
2、投行業務下滑近三成,一年減員117人
從年報來看,中泰證券2024年業績下滑的因素,還包括投行業務收入下滑,該業務2024年手續費凈收入為8.71億元,同比下滑30.61%。這一下降主要歸因于公司股權類承銷規模的減少,特別是股票承銷規模的下降。
Wind數據顯示,2024年,中泰證券完成11單股票主承銷項目,較2023年減少17單,承銷規模48.34億元,同比下滑74.7%;完成756家債券承銷項目,2023年則為824家,規模2149.43億元,同比下滑9.94%。
圖源:Wind數據
而從保薦質量上看,2024年,中泰證券保薦項目22家,主動撤回9家,審核未通過1家,撤否率為54.55%。
圖源:Wind數據
對此,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指出,“隨著市場的波動和競爭加劇,投行項目的成功率可能會受到影響;其次,監管要求的提升也使得一些不符合新規定的項目不得不撤回或被否決?!?/p>
從行業排名上看,中泰證券位居前列。2024年,股權業務單數在58家券商中排名第8位,債券業務位居行業前15位,定向工具等細分領域優勢顯著。同時,中泰證券投行團隊人數達886人,但相比2023年已縮減117人。
圖源:中泰證券年報
中泰證券方面表示,在監管日益趨嚴的背景下,2024年以來公司投行股權業務未涉及監管處罰情況,年內股權項目審核通過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不過,2024年,中泰證券前總經理及投行高管被罰事件引發了關注。2024年11月,證監會發布的兩則處罰公告顯示,畢玉國、鐘建春、張玉林、尚文彥4位證券從業人員因違規入股擬上市公司股份,被證監會采取行政處罰措施并被分別處以250萬元、30萬元不等的罰款。
履歷顯示,畢玉國曾任中泰證券總經理、副董事長,鐘建春曾任中泰證券投行董事總經理,張玉林曾任中泰證券投行委員會新興產業部總監,尚文彥離職中泰證券后出任民生證券副總裁。
此外,2025年2月,因債券項目盡職調查不規范等4項違規行為,中泰證券又收到證監會警示函。接近中泰證券的相關人士表示,無論是中泰證券、還是一同被罰的民生證券和西南證券,均是2024年10月監管下發了一批對證券公司債券承銷項目盡職核查工作不到位、沒有全面落實勤勉盡責等要求而進行的處罰。
面對整體業務收縮,中泰證券在2024年報中表示 ,持續深度服務區域市場,深耕山東市場,同時完善投行內控體系,不斷提升市場聲譽和行業影響力,提升業務執業質量。
3、發力財富管理及資管業務,旗下萬家基金能否扛起大旗?
在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中泰證券正試圖通過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業務轉型穩住陣腳。
余豐慧表示:“當前金融市場逐漸成熟,投資者對專業理財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這為券商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通過發展財富管理和資管業務,券商不僅可以優化收入結構,減少對傳統經紀業務的依賴,還能通過提供差異化服務增強客戶黏性,實現可持續發展?!?/p>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理事長柏文喜也指出,“傳統經紀業務競爭激烈,利潤空間有限,而財富管理和資管業務具有較高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是券商轉型的重要方向。”
2024年,財富管理業務是中泰證券第一大收入來源,實現營業收入36.43億元,同比增長10.46%,毛利率達27.58%。對此,中泰證券表示,主要是公司抓住市場反彈、交投活躍度提升機遇,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同比增加。
2024年,中泰證券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33.42億元,同比增長13.16%。中泰證券表示,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市場反彈帶來的交投活躍度提升,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顯著增加。
而資產管理業務則是中泰證券第二大收入來源,該業務2024年手續費凈收入為20.7億元,同比增長4.17%;實現收入22.66億元,同比增8.69%,毛利率達27.66%。中泰證券稱主要得益于2023年同期萬家基金自3月起收入納入公司合并報表。
截至2024年末,萬家基金管理規模達4998.63億元,同比增長26.81%,其中貨幣基金規模3303.67億元,穩居行業頭部;非貨幣基金規模1694.96億元,主動權益類產品長期業績排名居前。
然而,2024年,萬家基金營業收入17.79億元,同比下滑0.9%;凈利潤3.27億元,同比下滑9.31%。Wind數據顯示,萬家基金在管產品167只,合計管理規模4991.05億元;該公司管理的36只產品成立以來處于虧損狀態,11只虧損幅度在20%以上,多為混合型及股票型產品。
從人才層面來看,明星基金經理黃海、黃興亮管理的產品2024年出現“翻車”。
2015年4月入職萬家基金的黃海,現任公司投資總監、首席投資官、基金經理,歷任公司投資經理、副總經理。黃海管理的萬家精選A曾是萬家基金的明星產品,2022年,其憑借重倉煤炭股以35.5%的收益率登頂同類基金榜首;而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該產品近一年跌幅13.64%,在同類4223只基金中排名第4182位。
圖源:Wind數據
黃興亮于2018年11月入職萬家基金,現任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3月22日,黃興亮卸任了萬家科技創新A管理職務,該基金成立于2020年1月,自成立起就由黃興亮管理,任職回報-28.72%,年化回報-6.29%,回報排名829/845,幾乎墊底。
目前,黃興亮在管基金6只,合計管理規模116.99億元,其中萬家創業板2年定開A、萬家全球成長一年持有A年化回報為負值,分別為-7.1%、-11.87%;回報排名分別為907/1155、52/59。
圖源:Wind數據
余豐慧指出,“萬家基金在權益投資方面存在行業集中傾向的問題,建議采取多元化投資策略,降低單一行業風險暴露??梢酝ㄟ^增加研究投入,擴大投資范圍,探索新的投資機會和領域,提高資產配置效率;另外,注重人才培養和技術升級,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手段提升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p>
你是否看好中泰證券發力財富管理及資管業務?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