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美的集團(000333.SZ)新能源板塊兩家上市公司陸續公布年報。
3月25日晚間,合康新能(300048.SZ)交出了營收47億元,凈利潤1029萬元的年報。其中,營收同比大增220%,并實現扭虧為盈。
在四天前,科陸電子(002121.SZ)披露的年報顯示,該公司連續第四年虧損,累計虧損17.4億元,其中去年虧損額為4.6億元,相較于2023年有所收窄。
2020年和2023年,美的集團先后收購合康新能與科陸電子,將其納入新能源板塊。美的集團持有合康新能18.69%的股權,對于科陸電子的持股比例為22.79%。
美的集團以洗衣機、冰箱等家電產品起家,目前也在培育面向工業市場的TO B業務,并將其視為業務持續增長的引擎。新能源、智能建筑和機器人業務,均為其TO B業務的成員,2023年,美的集團TO B業務營收占比已超過25%。
合康新能去年實現盈利,主要由于光伏EPC業務(光伏電站建設承包)快速增長。此外,戶儲產品的批量出貨銷售,也提升了公司的整體盈利狀況。
去年,合康新能光伏EPC業務營收增至37.7億元,為2023年的六倍。這項業務因此超過變頻器板塊,成為合康新能的第一大營收來源,占比接近八成。
同期,合康新能的戶儲產品業務營收也增長了逾三倍,達到1.3億元。不過由于基數較小,其營收貢獻比例不到3%。
相較于合康新能,較晚納入美的集團體系的科陸電子,仍掙扎于虧損的泥潭中。
科陸電子去年繼續虧損,主要由于總計約3.4億元的信用減值及資產減值損失,因埃及鎊匯率大幅下跌產生的匯兌損失約1.1億元,以及儲能研發投入加大導致1.1億元的研發費用增加。
智能電網與儲能業務為科陸電子的兩大板塊,營收占比分別為65%和33%。智能電網主要銷售智能電表等產品,儲能業務則主要涉及工商業儲能柜等產品的銷售。
相比于合康新能去年依靠光伏EPC業務實現營收翻倍式增長,科陸電子則缺乏新的業績增長點。去年營收44.3億元,同比僅增長5%。
科陸電子重點押注的儲能業務,雖然銷售量同比增長37%,達到1386 MWh,但由于鋰電價格隨原材料成本下滑,以及行業價格戰加劇,其營收增幅僅比此前一年微增1.5%。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的統計,去年國內2小時磷酸鐵鋰儲能系統全年中標均價0.628元/Wh,同比下降43%。磷酸鐵鋰是電化學儲能系統的主要技術路線。去年,科陸電子曾因為在展會上打出“0.598(元/Wh),把我帶回家”的低價儲能產品廣告,而備受行業關注。
在智能電網業務方面,科陸電子由于被南方電網采取市場禁入處理措施,去年7月中標的2.56億元項目無法執行。
科陸電子去年11月披露了上述信息,稱市場禁入期自2024年7月29日起,時長為18個月,但并未披露被采取市場禁入措施的原因。
市場禁入期間,科陸電子將不得參與南方電網系統內的所有招標活動。過去3年,科陸電子從南方電網取得的平均收入約為3.32億元,占全年營收比例的9%。
發布年報的同時,科陸電子也宣布叫停原計劃投資9.5億元的廣東佛山儲能產業園項目,改為在印度尼西亞建設3 GWh的儲能生產基地。
科陸電子稱,此舉為確保產能規劃更好地匹配業務發展需求,應對國際貿易格局變化帶來的影響。盡管佛山產業園尚未正式開工,但科陸電子已為此投入7162萬元,用于購置土地等開支。
截至3月26日收盤,科陸電子報4.49元,上漲1.13%,市值為74.5億元;合康新能報5.45元,上漲0.93%,市值為6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