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亞楠
從“家門口”一站到“登機口”,事關城市航站樓,青島有了新動向。
3月24日,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披露了嶗山區城市航站樓項目規劃。
據悉,項目總投資8.7億元,將由青島機場城市航站樓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并規劃為兩個樓座及其裙房。
從建設位置來看,則是位于嶗山金家嶺金融服務新區(張村河南岸)。那么,此番將航站樓擇址在嶗山區張村河南岸,又有著怎樣的考量?
何為城市航站樓?
簡單點來說,它是在城市內設置的可以實現票務、值機、行李安檢及托運等部分機場航站樓功能的場所。
對于經常飛行出差的人來說,其在便利程度上的優越性是無可比擬的。
多數機場因選址要求與城市核心地帶有一定距離,但有了城市航站樓,可將機場的功能性向城市核心延伸,把等候的時間和空間置換到城市當中,有效縮短出行時間。
此前,不少市民乘客曾表示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距離市區太遠,出行不方便。
去年7月,青島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便發布了嶗山區金家嶺金融新區服務區(張村河南岸)LS0602-017地塊控規調整批前公示。
彼時,公示中便提到,地塊的調整是為建設嶗山城市航站樓。
時隔8個月后,嶗山城市航站樓有了最新的動向。
根據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披露的嶗山區城市航站樓項目規劃,項目位于嶗山區科苑經五路以東、合肥路以南、規劃十九路以北。
項目規劃用地約1.59公頃,規劃總建筑面積約9.8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6.59萬平方米,計容面積約6.36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3.23萬平方米,規劃為兩個樓座及其裙房。
那么,為何落子在嶗山金家嶺金融服務新區(張村河南岸)?
一方面是基于區域發展的屬性以及資源配套考量。
像此前香港機場設有功能完備的城市航站樓——香港站航站樓,其所在地為香港的金融中心,航站樓樓上蓋及周邊均進行了高密度開發,匯集商務、辦公、休閑、購物等多種城市功能。
從區位上看,金家嶺金融新區服務區(張村河南岸)南鄰金家嶺金融區,作為全國唯一以財富管理為主題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核心區,金家嶺金融區是嶗山區乃至整個青島市金融業發展的主陣地。
而該片區將重點發展金融服務、商務辦公、居住生活、運動休閑等功能,并為北側株洲路片區和南側金融核心區兩大城市重點功能區提供服務配套和后臺支撐。
從這個角度而言,無論是片區的發展屬性以及配套建設,都具備了現代化城市航站樓應配置的餐飲、購物、休閑等多樣化的服務配套。
另一方面,嶗山區城市航站樓緊鄰地鐵4號線董家下莊站,且在1號樓樓頂設有直升機停機位。這一布局充分展現了區域城市軌道交通和低空交通的優勢。
畢竟,城市航站樓的設置應著眼于減少旅客等候時間,提高出行效率。
此前,青島在發布的《青島市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中點題打造低空總部經濟區,并提到嶗山區等區市依托金融資源、旅游資源集聚優勢,重點發展低空總部經濟、低空通勤、低空旅游、航空運動。
今年1月,一架載有乘客的空客H135直升機從位于嶗山區的美高梅酒店起飛,安全落地膠東國際機場,地面近60公里,開車需要近1小時的路途直接縮短為15分鐘的航程。
這不僅完成了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至青島市區商務擺渡常態化運行的首航,也為城市低空交通運營服務增添了新范例。
值得一提的是,嶗山區城市航站樓樓頂設有的直升機停機位,可作為低空快線聯航的重要節點,打通更多航路,實現人口密集城區的常態化低空飛行。
可以預見,城市航站樓的落子將為嶗山區低空經濟發展、交通優化、產業升級等打開一扇窗。
來源:鳳凰網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