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肖芳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在各個互聯網大廠還在探索AI的商業化場景時,快手可靈AI已經開始賺錢了。
3月25日,快手發布2024年Q4及全年業績顯示,全年總營收同比增長11.8%至1269億元,全年經調整凈利潤同比增長72.5%達177億元。其中,可靈AI自商業化以來到今年2月累計營業收入超1億元。
2024年6月,快手推出視頻生成大模型可靈AI。在商業化上,可靈AI推出了面向C端(用戶)的會員收費模式和面向B端(企業)的API訂閱模式。其中,可靈AI的會員服務分為三個等級,價格分別為66元、266元和666元。在去年11月的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快手CEO程一笑曾透露,可靈AI服務用戶已超500萬,商業化單月流水超千萬,2025年預計會大幅增長。
在API訂閱上,可靈AI目前已與包括小米、亞馬遜云科技、Freepik、藍色光標等在內的數千家國內外企業客戶建立了合作關系。
在3月25日晚間的財報電話會上,程一笑稱,快手正站在AI技術與視頻大模型重塑產業格局的關鍵節點,AI不僅是效率提升工具,更是驅動平臺在流量增長的同時,創造更多商業生態價值的核心引擎。
從程一笑的發言來看,快手對可靈AI有兩個方面的定位。一方面,可靈AI是AI時代視頻創作的新基礎設施,服務于快手主站的內容生態。短視頻用戶越來越追求內容多樣性,同時渴望降低創作門檻,而視頻大模型技術恰是解決這一需求的關鍵突破口。借助視頻大模型,普通用戶通過一段簡單提示語或者一張圖片,即可生成高質量的視頻內容,這對非專業創作者的創作非常友好。
自上線后,可靈AI以平均兩周更新一次的速度持續迭代,截至目前經歷了二十多個版本的迭代。尤其是去年12月發布的1.6版本模型在畫面美感及動態質量上均有較為明顯的提升。
在大模型研發上,快手也把視頻大模型作為重點方向。據界面新聞從快手內部人士處了解到,快手目前把主要算力聚焦在視頻大模型上,試圖以此形成競爭優勢。
程一笑在此次財報電話會上還透露,公司將在未來3年甚至更長時間進行更大規模研發投入,希望能通過可靈AI改造升級現有業務,創造AI視頻內容生產的新賽道。
同時,快手也投入了較大的資源研發大語言模型。據界面了解,快手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已經將大語言模型的研發重心轉向數百億參數規模的快意MoE模型,以降低模型訓練推理成本。
在AI商業化上,除了目前在C端和B端的探索之外,快手還在探索把可靈AI和現有業務結合,來獲得更多收益。
在線上營銷業務中,快手一方面基于大模型對商品語義和用戶表征的深度理解,優化模型預估能力,來提高了廣告投放效果;另一方面,快手也在通過AIGC提高客戶營銷素材生產效率。財報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平臺上的AIGC營銷素材和虛擬數字人直播解決方案的日均消耗超過3000萬人民幣。程一笑透露,AI大模型預計可以把客戶的短視頻營銷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70%甚至更高。
談及未來AI戰略的發展路徑,程一笑表示,AI技術發展并逐步成熟的進程中,市場必然會有冷熱周期的變化,對于快手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依托AI對現有業務進行升級,迅速形成研發投入和收益的正循環,這樣才具有穿越市場周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