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3月24日,財政部網站發布《2024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提出,2025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持續用力、更加給力。
根據《報告》,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首先是提高財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二是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為穩增長、調結構提供更多支撐。三是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強化精準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四是持續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促進財政平穩運行、可持續發展。五是進一步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強地方財力、兜牢“三保”底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赤字規模5.6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6萬億元。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對界面新聞表示,赤字率達到4%,專項債和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提高,體現了中央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堅定決心,是符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體現出政策實事求是,因時因勢順勢而為,有利于擴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場信心、防范化解風險。
《報告》還提出了六項重點工作,首當其沖的就是支持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包括大力提振消費。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推進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界面新聞表示,在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同時,各地還將推出一些“自選動作”,財政促消費資金額度還有提升空間,促消費范圍也有望進一步拓展。
第二項工作是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報告》提到,要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中央本級科技投入,全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制造業領域重點研發計劃等保障,支持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補政策。
第三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報告》指出,要綜合用好稅費減免、就業補貼、穩崗返還等政策,拓寬就業渠道,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
第四是支持城鄉區域融合發展。《報告》提到,支持高標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等建設,啟動實施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
第五是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秷蟾妗诽岬?,要深化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研究完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等制度。
除了上述五項工作,《報告》提到,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研究制定關于健全現代預算制度的意見,加強預算管理各項制度舉措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進零基預算改革、支出標準體系建設、財政承受能力評估、績效管理等工作。
羅志恒在采訪中提到,在財政緊平衡背景下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促進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下階段要建立健全與零基預算相關的配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