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珍愛網發布《消費者權益保障工作聲明》稱,近日,個別合作商運營問題引發公眾關注,珍愛網對此高度重視并全面展開核查整改。
珍愛網還表示,任何門店關閉或合作商調整,均為公司正常業務優化。目前珍愛網一切業務均正常有序展開,珍愛網承諾,確保所有已簽署的婚戀服務協議得到完整履行,不讓任何會員權益受損。
據媒體此前報道,近日,珍愛網多地線下付費會員反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有服務合同的門店突然閉店,服務中斷、紅娘失聯或離職,會員陷入退費難的困境。
據云南昆明的魏先生告訴新黃河的記者,他在2024年7月與珍愛網昆明俊發店簽訂一份相親合同,服務期限至2025年10月。但3月4日該門店突然關門,魏先生想退回剩余服務期限折價19000元,但多次上門空無一人,珍愛網總部客服表示記錄了情況但沒有后續。
另外,媒體記者發現,西安、上海、溫州等地也出現了閉店情況。
浙江溫州的小吳也遭遇類似困境,門店還存在誘導消費。他先后支付5萬余元會員費及形象服務費,紅娘卻在合同期內離職,承諾的相親服務不了了之。
在網絡上,有自稱珍愛網離職的員工表示,崗前培訓內容單純就是讓客戶愿意掏錢,選擇離職是因為“在違背自己的價值觀做事”。
珍愛網成立于2005年8月,是一家專注于婚戀相親的綜合服務平臺,2008年3月注冊會員曾突破100萬。
2024年中央電視廣播總臺3.15晚會曝光了多家婚戀平臺利用焦慮收割消費者,涉及珍愛網。
今年1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曾公布7起網絡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其中珍愛網因在營銷中夸大會員人數、向用戶發送虛構信息及宣傳虛假案例等違法行為,被處以170萬元罰款。
另外,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近30天珍愛網相關投訴超百起,多涉及“誘導消費”、“退費難”。
由于服務效果主觀性強,消費者維權舉證困難,司法途徑成功率不足30%,婚戀行業預付模式、合同陷阱等問題屢禁不止。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婚介服務標準難以量化、多頭監管存在空白,需壓實平臺主體責任,加強日常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