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豆瓣二十年,從中心到邊緣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豆瓣二十年,從中心到邊緣

它依然是一群人的精神家園,安靜地待在界面上,不可或缺。

文|毒眸

創辦于2005年的豆瓣,不知不覺20年了。

豆瓣身上有很多標簽,比如“文藝青年的精神家園”、“理想主義者的烏托邦”抑或是“上一個時代互聯網精神的孑遺”等等。這些說法,要么稍顯過時,要么只是觀察者的一廂情愿。但毫無疑問,它是中文互聯網上一個相當獨特的存在,一度也是創意和美感的最直觀展現。 

這份獨特自然源于其創始人阿北(本名楊勃)的精神氣質,這位喜歡讀書、旅行和音樂的文藝青年,用代碼創造了一個分享感受、互相連接的域外世界。大多數時間,阿北都隱于幕后,在僅有的幾次直抒胸臆的表達和周邊人零散受訪內容中,他被塑造成一個聰敏、溫潤卻固執、清高的人格。這些特質在構筑豆瓣護城河的同時,某種程度上也是限制它的枷鎖。

與它同期如天涯、貓撲、人人等社區應用紛紛俱往矣,唯獨豆瓣還能固守疆界,從這個角度看它是成功的。但它也是讓人“怒其不爭”的代表,在用戶體量一度逼近微博后,豆瓣卻因為決策失誤、內部拉扯和不可抗力等原因逐漸掉隊,從舞臺中心走入邊緣,甚至其基礎業務書影音和小組功能也面臨被侵蝕的風險。

在漫長的變遷中,豆瓣逐漸從弄潮兒變成了所謂“慢公司”的代表,用戶們依然還會時不時地對阿北“口誅筆伐”。但每當豆瓣遭受攻擊時,用戶也會迅速結成統一戰線,槍口一致對外。在如今每每以“逢君之惡”為能事的互聯網大環境下,豆瓣的稀缺性就展現了出來。它依然是一群人的精神家園,安靜地待在界面上,不可或缺。

回到最初的起點

2005年前后,中國互聯網行業迎來新一輪巨變,一邊是門戶、博客、論壇等概念開始流行,另一邊新玩家的風起云涌,馬云的淘寶、周鴻祎的奇虎360、王微的土豆網、王興的校內網全都躍入戰場,日后多年的格局于此時初具雛形。

彼時的阿北剛剛從一家創業公司離開,決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位物理學博士愛好廣泛,喜歡旅行、聽音樂、看展覽,還閱讀了很多禪宗書籍,甚至一度有過出家的想法,對人類學產生過瘋狂興趣,“想轉去這個專業讀博士”,也迷上過計算機,時不時編些小的程序。

一開始,阿北想做一家旅游類網站,但是因為彼時的時機不成熟,后在朋友的勸說下放棄。但他的目光仍聚焦于自身興趣所在,2005年3月6日,帶著電腦在星巴克敲了好幾個月代碼后,一個以他居住的豆瓣胡同命名的網站——豆瓣,終于上線,網站的口號則被確立為“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阿北這個網名也是在此時誕生。一種說法是他出身漢中,該地區由于“山川形便,犬牙交錯”的區位劃分慣性,在文化上更趨近于四川,行政上卻屬于陜西,使其不確定自己究竟屬于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另一種說法是他名字里的“勃”字在部分南方口音中與“北”諧音,故因而得名。

在最開始的設計中,豆瓣只有讀書板塊和小組功能,之后隨著“愛看電影”小組影響力不斷擴大,電影板塊隨之在這年5月上線,7月豆瓣音樂也成功上線。依靠口碑傳播,豆瓣迅速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彼時中文互聯網紛紛對標國外成熟產品的大背景下,豆瓣是真正意義上的原創,完全基于阿北個人的理念和趣味,日后在回顧創業經歷時,阿北曾經表達過:別人做過、做得成熟的事情我們一定不會做。

數據顯示,到2006年3月,豆瓣上線一周年時,其注冊用戶數就已經超過11萬,擁有4000個小組,其中,50人以下小組占90%。也是這時候,阿北這個光桿司令才迎來了自己的第一位正式入職的員工。

當時互聯網的普及度遠不如當下,且用戶以城市居民為主的背景下,這些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較高,且有分享的動力和愿望。而彼時的互聯網環境尚處于開放式結構中,信息可以自由地流通與共享,在評論區甩出一個鏈接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豆瓣得以成為書影音及話題流動的核心,這是豆瓣起勢的“天時”。

豆瓣是最早使用Python語言的互聯網產品。選擇一門語言意味著選擇一個社區。2005年前后,全世界大多數程序員都在使用Java、C++。Python在當時非常小眾、時髦,熱愛Python的程序員也被認為“具有一定的審美修養”和“技術格調”。另一個精英感的體現是:一直到前20幾號工號,入職豆瓣的早期員工全部畢業于清華北大。

實際上,豆瓣本身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并沒有什么獨家的UGC內容,也沒有刻意建立能讓用戶之間建立強聯系的路徑。克制與溫和是豆瓣長期以來的調性,以至于它只能成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匿名社區而非社交工具。但這似乎也不是什么問題,畢竟在2012年,豆瓣日均PV(頁面瀏覽量)曾一度達到1.6億,體量一度接近微博。

克制與挫折

從一開始,阿北對于豆瓣的商業化展開就是十分克制的。他甚至一度想把豆瓣注冊成公益組織,但后來經人提醒,在了解到公益組織在國內有許多要求和限制后才不得不放棄。

另一個很經典的段子,即阿北的“賣碟往事”,初創期時,有用戶擔心豆瓣的營收情況,阿北曾在豆瓣小組討論里笑稱:靠下班后賣光碟。據說,后來他還真收到一封賣碟的豆郵。“聽說您下班在地鐵賣碟,請問有沒有The Winter Guest 1997、Fanfan 1993、The Swan 1956……有的話大概多少錢一張?您在哪個地鐵口賣?”。

在開張的前幾年,豆瓣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其實是和當當網、卓越等網站的收入分成。豆瓣通過提供“價格比較”功能,將有購買意向的用戶鏈接到當當、卓越等網站,每當用戶完成一單消費時,豆瓣就能得到10%的返利。后來逐漸有了廣告業務,但在阿北看來,廣告必須與豆瓣的調性符合才可以,而且不能打擾用戶,因此拒絕了很多興沖沖的廣告主,對于那些影響用戶體驗的動態圖,Flash和彈窗廣告,豆瓣一直都很抗拒。實際上,阿北本身并不抗拒商業化,只是想優雅地賺錢。

任何一個社區,隨著用戶規模的逐漸擴大,生態的惡化與流變就無法避免。在豆瓣的語境里,這就是書影音版塊和小組之間的割裂。前者是豆瓣保持調性的基礎,后者則相當活躍且有助于開拓增量用戶,二者之間彼此排斥,活躍用戶也往往不是同一批人。

應該將哪一版塊作為未來的主攻方向?不僅公司內部意見不一,阿北自己也相當猶豫。2010年2月,阿北表示,豆瓣內部一直擔心高度活躍的社區對書影音服務內容可能的干擾,“比如社區內的人際沖突波及到評論和條目內容,影響到幾千萬非社區用戶”。作為應對,豆瓣將各項業務分拆,由不同的團隊負責,彼此互不干涉。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后,豆瓣的步伐更加激進,將網頁上的豆瓣FM、豆瓣閱讀、豆瓣電影、豆瓣小組等獨立功能,全部拆分成了單獨的垂直類App,最多時,甚至有13個產品在應用商店里并存。 

這也是后來被廣泛視為“教科書”級別的路線錯誤。一方面,眾多的垂直應用并沒有擴大用戶規模,反而稀釋了用戶的粘性和使用時間;另一方面,運營團隊顧此失彼,難以整合發力,并且在多個垂直領域直面強敵。尤其在線上購票和音樂版權上難以承受燒錢大戰。

此時,豆瓣向上的發展態勢被攔腰打斷,也是它“邊緣化”的開始。2014年底豆瓣日均PV跌落為3000萬左右。壓力之下,一個整合版的豆瓣應用才姍姍來遲。在年會上,阿北首次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決策讓豆瓣錯失3年移動浪潮的最好時機。 

豆瓣錯過了很多次將自身優勢進一步深化的機會。曾經僅僅依靠幾十人的團隊就將在線購票業務做到了行業第二,但阿北沒有進一步加注這一領域,有豆瓣前員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做電影票意味著砸錢、鋪人力,可能要把團隊短時間內擴張到幾百上千人規模。這種“堆很多人的、看起來勞動密集型的”事情,是阿北絕對不愿意做的事情,因為不優雅。而豆瓣上的紅人因為無法有效變現,也紛紛轉投他處。 

再說當年那些數以千計的小組,阿北也沒有興趣將其單拎出來。比如豆瓣出現過很多美妝種草小組,租房小組等等,這些小組代表的方向后來都出現了規模龐大的垂直應用,豆瓣本來是最有基礎和優勢去做這些的。豆瓣也有廣告、也賣商品、做付費內容,但是他們都必須得符合“阿北想要的樣子”。

磕磕絆絆

到如今,豆瓣的用戶數和月活在一眾應用中早已并不突出,但它的話題制造能力和議程設置能力在相當長時間里仍然格外強勢。這部分能力來自于廣泛存在的數十萬個豆瓣小組,只不過她們帶給豆瓣的只能說是利弊皆有。

豆瓣給了小組最大程度的自由,從建立之初,實際就將權力進行了下放,每個小組的管理員都是由豆瓣用戶自愿擔任,有權決定小組成員的加入和開除,以及帖子的刪除加精等操作。但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和社區環境的愈發復雜,管理難度也呈指數級別增長,需要更精細的算法和更龐大的內容審核上的投入。而豆瓣上一次公開的融資信息,還停留在2011年由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和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投資的5000萬美元C輪投資。缺乏彈藥和商業化進程的不順利,加之豆瓣自身“去中心化”的傾向,客觀上制約其整治“飯圈”亂象的能力。

以鵝組為例,在2010年創建,抓住2014年娛樂圈“流量元年”,迅速壯大了自身的影響力。除了娛樂話題,豆瓣小組還無意間承載了很多社會議題的討論。但這也導致鵝組在2018年2月被停用3天、2019年6月被雪藏一個月、2020年2月又被停用7天。之后,鵝組曾有復活,但仍免不了“到了那一日,最后那一天”,至今仍被停用。

豆瓣自身也多次成為官方整治“網絡亂象”的具體指向,甚至一度下架,督導組親自下場督促整改。

而“飯圈”也在入侵豆瓣的另一項基礎業務——書影音。在豆瓣的規則下,只有注冊較久且夠活躍的用戶評分才有效,新賬戶以及不活躍用戶即使給出評分也會被判定為無效或權重較低。因為這個限制條件杜絕了水軍注冊大量新號刷分的可能,讓豆瓣一度被視為最具公正性的評分體系。故而豆瓣評分的維護也就成了影視宣發的“兵家必爭之地”。 

為了規避豆瓣的規則,“養號”成為了“飯圈”和宣發方的共謀,他們增加自身活躍度,為偶像作品打高分,為對家瘋狂打低分,干擾了豆瓣評分的正常進行,很多有流量明星參演的作品往往要在上映末期才能出分。很多出品方和粉絲更是把豆瓣評分當成了萬惡之源,一旦遭遇口碑滑坡,要么是黑水軍,要么豆瓣用戶“假清高”和“有眼無珠”,要么就是直接找豆瓣要個說法。對于這些紛紛擾擾,阿北除了在2015年發布《豆瓣電影評分八問》外,并無其他回應。

這份“歷史文件”,至今仍指導著豆瓣評分的運行,即豆瓣影評是屬于大眾用戶的,不會被少數專業影評或商家操控。

但問題在于,當擁有足夠傾向性的人足夠多的時候,豆瓣評分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而豆瓣小組的“自治”原則在迷人且珍貴的基底上,也存在著組長權限過高和議題的不可控性帶來的風險,這些都是豆瓣運維層面的挑戰。 

從商業化的角度上看,豆瓣做了很多事,卻仿佛都是虎頭蛇尾,前些年發布的新版本,更是引來吐槽聲一片。目前的收入還是主要依靠廣告部分。近些年重點發力的ip孵化,有了階段性的成果,只不過未來能走多遠,尚有待時間檢驗。

阿北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著很高的前瞻性和先鋒性,根據晚點latepost報道,早在07年之前,阿北就意識到推薦算法和個性化推薦將成為產品的核心;2010年前后,豆瓣內部就在做虛擬貨幣,阿北曾經往工作群里發了一條鏈接,“那是比特幣的原始論文”。只不過后續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繼續推進。

被津津樂道的阿爾法城更是被視為一場“社會學實驗”,它的定位是一個虛擬數字社區,從幾條街道開始,擁有相似興趣的人群會自主聚集、組織起來,從零開始建立一個社會形態。只不過后續因為豐富性的欠缺于2015年下線。 

如今豆瓣在外界的評價中則似乎是個有些“過時”的應用,它固守著自己的調性,并不強調下沉市場,與當下互聯網主流格格不入;它的用戶變得更為多元,但底色仍然是“文藝青年”,有不少媒體甚至稱這個群體毫無商業價值。

但豆瓣珍貴的地方也在這里,在過去二十年互聯網潮起潮落的背景下,它是少有沒有“變質”的應用,它依然強調開放包容、依然崇尚“社區自治”、豆瓣評分依然是風向標和定艙石,它也依然是相當一部分人的精神家園。有多年的豆瓣用戶表示,來來去去,最終還是會回到這里,可能不會每天都點開頁面,但只要看到它還在,就會很安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豆瓣

4k
  • 助力川菜魂,守護煙火氣——郵儲銀行成都市分行成功落地全省首筆集群E貸
  • 豆瓣回應App閃退:緩存錯誤配置文件導致,卸載重裝即可解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豆瓣二十年,從中心到邊緣

它依然是一群人的精神家園,安靜地待在界面上,不可或缺。

文|毒眸

創辦于2005年的豆瓣,不知不覺20年了。

豆瓣身上有很多標簽,比如“文藝青年的精神家園”、“理想主義者的烏托邦”抑或是“上一個時代互聯網精神的孑遺”等等。這些說法,要么稍顯過時,要么只是觀察者的一廂情愿。但毫無疑問,它是中文互聯網上一個相當獨特的存在,一度也是創意和美感的最直觀展現。 

這份獨特自然源于其創始人阿北(本名楊勃)的精神氣質,這位喜歡讀書、旅行和音樂的文藝青年,用代碼創造了一個分享感受、互相連接的域外世界。大多數時間,阿北都隱于幕后,在僅有的幾次直抒胸臆的表達和周邊人零散受訪內容中,他被塑造成一個聰敏、溫潤卻固執、清高的人格。這些特質在構筑豆瓣護城河的同時,某種程度上也是限制它的枷鎖。

與它同期如天涯、貓撲、人人等社區應用紛紛俱往矣,唯獨豆瓣還能固守疆界,從這個角度看它是成功的。但它也是讓人“怒其不爭”的代表,在用戶體量一度逼近微博后,豆瓣卻因為決策失誤、內部拉扯和不可抗力等原因逐漸掉隊,從舞臺中心走入邊緣,甚至其基礎業務書影音和小組功能也面臨被侵蝕的風險。

在漫長的變遷中,豆瓣逐漸從弄潮兒變成了所謂“慢公司”的代表,用戶們依然還會時不時地對阿北“口誅筆伐”。但每當豆瓣遭受攻擊時,用戶也會迅速結成統一戰線,槍口一致對外。在如今每每以“逢君之惡”為能事的互聯網大環境下,豆瓣的稀缺性就展現了出來。它依然是一群人的精神家園,安靜地待在界面上,不可或缺。

回到最初的起點

2005年前后,中國互聯網行業迎來新一輪巨變,一邊是門戶、博客、論壇等概念開始流行,另一邊新玩家的風起云涌,馬云的淘寶、周鴻祎的奇虎360、王微的土豆網、王興的校內網全都躍入戰場,日后多年的格局于此時初具雛形。

彼時的阿北剛剛從一家創業公司離開,決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位物理學博士愛好廣泛,喜歡旅行、聽音樂、看展覽,還閱讀了很多禪宗書籍,甚至一度有過出家的想法,對人類學產生過瘋狂興趣,“想轉去這個專業讀博士”,也迷上過計算機,時不時編些小的程序。

一開始,阿北想做一家旅游類網站,但是因為彼時的時機不成熟,后在朋友的勸說下放棄。但他的目光仍聚焦于自身興趣所在,2005年3月6日,帶著電腦在星巴克敲了好幾個月代碼后,一個以他居住的豆瓣胡同命名的網站——豆瓣,終于上線,網站的口號則被確立為“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阿北這個網名也是在此時誕生。一種說法是他出身漢中,該地區由于“山川形便,犬牙交錯”的區位劃分慣性,在文化上更趨近于四川,行政上卻屬于陜西,使其不確定自己究竟屬于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另一種說法是他名字里的“勃”字在部分南方口音中與“北”諧音,故因而得名。

在最開始的設計中,豆瓣只有讀書板塊和小組功能,之后隨著“愛看電影”小組影響力不斷擴大,電影板塊隨之在這年5月上線,7月豆瓣音樂也成功上線。依靠口碑傳播,豆瓣迅速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彼時中文互聯網紛紛對標國外成熟產品的大背景下,豆瓣是真正意義上的原創,完全基于阿北個人的理念和趣味,日后在回顧創業經歷時,阿北曾經表達過:別人做過、做得成熟的事情我們一定不會做。

數據顯示,到2006年3月,豆瓣上線一周年時,其注冊用戶數就已經超過11萬,擁有4000個小組,其中,50人以下小組占90%。也是這時候,阿北這個光桿司令才迎來了自己的第一位正式入職的員工。

當時互聯網的普及度遠不如當下,且用戶以城市居民為主的背景下,這些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較高,且有分享的動力和愿望。而彼時的互聯網環境尚處于開放式結構中,信息可以自由地流通與共享,在評論區甩出一個鏈接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豆瓣得以成為書影音及話題流動的核心,這是豆瓣起勢的“天時”。

豆瓣是最早使用Python語言的互聯網產品。選擇一門語言意味著選擇一個社區。2005年前后,全世界大多數程序員都在使用Java、C++。Python在當時非常小眾、時髦,熱愛Python的程序員也被認為“具有一定的審美修養”和“技術格調”。另一個精英感的體現是:一直到前20幾號工號,入職豆瓣的早期員工全部畢業于清華北大。

實際上,豆瓣本身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并沒有什么獨家的UGC內容,也沒有刻意建立能讓用戶之間建立強聯系的路徑。克制與溫和是豆瓣長期以來的調性,以至于它只能成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匿名社區而非社交工具。但這似乎也不是什么問題,畢竟在2012年,豆瓣日均PV(頁面瀏覽量)曾一度達到1.6億,體量一度接近微博。

克制與挫折

從一開始,阿北對于豆瓣的商業化展開就是十分克制的。他甚至一度想把豆瓣注冊成公益組織,但后來經人提醒,在了解到公益組織在國內有許多要求和限制后才不得不放棄。

另一個很經典的段子,即阿北的“賣碟往事”,初創期時,有用戶擔心豆瓣的營收情況,阿北曾在豆瓣小組討論里笑稱:靠下班后賣光碟。據說,后來他還真收到一封賣碟的豆郵。“聽說您下班在地鐵賣碟,請問有沒有The Winter Guest 1997、Fanfan 1993、The Swan 1956……有的話大概多少錢一張?您在哪個地鐵口賣?”。

在開張的前幾年,豆瓣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其實是和當當網、卓越等網站的收入分成。豆瓣通過提供“價格比較”功能,將有購買意向的用戶鏈接到當當、卓越等網站,每當用戶完成一單消費時,豆瓣就能得到10%的返利。后來逐漸有了廣告業務,但在阿北看來,廣告必須與豆瓣的調性符合才可以,而且不能打擾用戶,因此拒絕了很多興沖沖的廣告主,對于那些影響用戶體驗的動態圖,Flash和彈窗廣告,豆瓣一直都很抗拒。實際上,阿北本身并不抗拒商業化,只是想優雅地賺錢。

任何一個社區,隨著用戶規模的逐漸擴大,生態的惡化與流變就無法避免。在豆瓣的語境里,這就是書影音版塊和小組之間的割裂。前者是豆瓣保持調性的基礎,后者則相當活躍且有助于開拓增量用戶,二者之間彼此排斥,活躍用戶也往往不是同一批人。

應該將哪一版塊作為未來的主攻方向?不僅公司內部意見不一,阿北自己也相當猶豫。2010年2月,阿北表示,豆瓣內部一直擔心高度活躍的社區對書影音服務內容可能的干擾,“比如社區內的人際沖突波及到評論和條目內容,影響到幾千萬非社區用戶”。作為應對,豆瓣將各項業務分拆,由不同的團隊負責,彼此互不干涉。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后,豆瓣的步伐更加激進,將網頁上的豆瓣FM、豆瓣閱讀、豆瓣電影、豆瓣小組等獨立功能,全部拆分成了單獨的垂直類App,最多時,甚至有13個產品在應用商店里并存。 

這也是后來被廣泛視為“教科書”級別的路線錯誤。一方面,眾多的垂直應用并沒有擴大用戶規模,反而稀釋了用戶的粘性和使用時間;另一方面,運營團隊顧此失彼,難以整合發力,并且在多個垂直領域直面強敵。尤其在線上購票和音樂版權上難以承受燒錢大戰。

此時,豆瓣向上的發展態勢被攔腰打斷,也是它“邊緣化”的開始。2014年底豆瓣日均PV跌落為3000萬左右。壓力之下,一個整合版的豆瓣應用才姍姍來遲。在年會上,阿北首次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決策讓豆瓣錯失3年移動浪潮的最好時機。 

豆瓣錯過了很多次將自身優勢進一步深化的機會。曾經僅僅依靠幾十人的團隊就將在線購票業務做到了行業第二,但阿北沒有進一步加注這一領域,有豆瓣前員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做電影票意味著砸錢、鋪人力,可能要把團隊短時間內擴張到幾百上千人規模。這種“堆很多人的、看起來勞動密集型的”事情,是阿北絕對不愿意做的事情,因為不優雅。而豆瓣上的紅人因為無法有效變現,也紛紛轉投他處。 

再說當年那些數以千計的小組,阿北也沒有興趣將其單拎出來。比如豆瓣出現過很多美妝種草小組,租房小組等等,這些小組代表的方向后來都出現了規模龐大的垂直應用,豆瓣本來是最有基礎和優勢去做這些的。豆瓣也有廣告、也賣商品、做付費內容,但是他們都必須得符合“阿北想要的樣子”。

磕磕絆絆

到如今,豆瓣的用戶數和月活在一眾應用中早已并不突出,但它的話題制造能力和議程設置能力在相當長時間里仍然格外強勢。這部分能力來自于廣泛存在的數十萬個豆瓣小組,只不過她們帶給豆瓣的只能說是利弊皆有。

豆瓣給了小組最大程度的自由,從建立之初,實際就將權力進行了下放,每個小組的管理員都是由豆瓣用戶自愿擔任,有權決定小組成員的加入和開除,以及帖子的刪除加精等操作。但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和社區環境的愈發復雜,管理難度也呈指數級別增長,需要更精細的算法和更龐大的內容審核上的投入。而豆瓣上一次公開的融資信息,還停留在2011年由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和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投資的5000萬美元C輪投資。缺乏彈藥和商業化進程的不順利,加之豆瓣自身“去中心化”的傾向,客觀上制約其整治“飯圈”亂象的能力。

以鵝組為例,在2010年創建,抓住2014年娛樂圈“流量元年”,迅速壯大了自身的影響力。除了娛樂話題,豆瓣小組還無意間承載了很多社會議題的討論。但這也導致鵝組在2018年2月被停用3天、2019年6月被雪藏一個月、2020年2月又被停用7天。之后,鵝組曾有復活,但仍免不了“到了那一日,最后那一天”,至今仍被停用。

豆瓣自身也多次成為官方整治“網絡亂象”的具體指向,甚至一度下架,督導組親自下場督促整改。

而“飯圈”也在入侵豆瓣的另一項基礎業務——書影音。在豆瓣的規則下,只有注冊較久且夠活躍的用戶評分才有效,新賬戶以及不活躍用戶即使給出評分也會被判定為無效或權重較低。因為這個限制條件杜絕了水軍注冊大量新號刷分的可能,讓豆瓣一度被視為最具公正性的評分體系。故而豆瓣評分的維護也就成了影視宣發的“兵家必爭之地”。 

為了規避豆瓣的規則,“養號”成為了“飯圈”和宣發方的共謀,他們增加自身活躍度,為偶像作品打高分,為對家瘋狂打低分,干擾了豆瓣評分的正常進行,很多有流量明星參演的作品往往要在上映末期才能出分。很多出品方和粉絲更是把豆瓣評分當成了萬惡之源,一旦遭遇口碑滑坡,要么是黑水軍,要么豆瓣用戶“假清高”和“有眼無珠”,要么就是直接找豆瓣要個說法。對于這些紛紛擾擾,阿北除了在2015年發布《豆瓣電影評分八問》外,并無其他回應。

這份“歷史文件”,至今仍指導著豆瓣評分的運行,即豆瓣影評是屬于大眾用戶的,不會被少數專業影評或商家操控。

但問題在于,當擁有足夠傾向性的人足夠多的時候,豆瓣評分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而豆瓣小組的“自治”原則在迷人且珍貴的基底上,也存在著組長權限過高和議題的不可控性帶來的風險,這些都是豆瓣運維層面的挑戰。 

從商業化的角度上看,豆瓣做了很多事,卻仿佛都是虎頭蛇尾,前些年發布的新版本,更是引來吐槽聲一片。目前的收入還是主要依靠廣告部分。近些年重點發力的ip孵化,有了階段性的成果,只不過未來能走多遠,尚有待時間檢驗。

阿北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著很高的前瞻性和先鋒性,根據晚點latepost報道,早在07年之前,阿北就意識到推薦算法和個性化推薦將成為產品的核心;2010年前后,豆瓣內部就在做虛擬貨幣,阿北曾經往工作群里發了一條鏈接,“那是比特幣的原始論文”。只不過后續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繼續推進。

被津津樂道的阿爾法城更是被視為一場“社會學實驗”,它的定位是一個虛擬數字社區,從幾條街道開始,擁有相似興趣的人群會自主聚集、組織起來,從零開始建立一個社會形態。只不過后續因為豐富性的欠缺于2015年下線。 

如今豆瓣在外界的評價中則似乎是個有些“過時”的應用,它固守著自己的調性,并不強調下沉市場,與當下互聯網主流格格不入;它的用戶變得更為多元,但底色仍然是“文藝青年”,有不少媒體甚至稱這個群體毫無商業價值。

但豆瓣珍貴的地方也在這里,在過去二十年互聯網潮起潮落的背景下,它是少有沒有“變質”的應用,它依然強調開放包容、依然崇尚“社區自治”、豆瓣評分依然是風向標和定艙石,它也依然是相當一部分人的精神家園。有多年的豆瓣用戶表示,來來去去,最終還是會回到這里,可能不會每天都點開頁面,但只要看到它還在,就會很安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嘉黎县| 会理县| 利辛县| 天气| 来安县| 吴川市| 彭州市| 宝鸡市| 汾西县| 仪征市| 玛曲县| 高雄市| 额尔古纳市| 洪湖市| 鹰潭市| 永年县| 安阳市| 三原县| 原平市| 连城县| 十堰市| 芦溪县| 鸡泽县| 蓬安县| 定南县| 简阳市| 宣城市| 宜川县| 洪江市| 德令哈市| 贵港市| 铜山县| 定西市| 济阳县| 乌恰县| 上高县| 德令哈市| 新丰县| 固阳县|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