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曉岑
2024年冬季,哈爾濱道里菜市場的一款特色酸奶糕引發了全民關注熱潮?。在當前的數字化營銷時代,流量與算法無疑成為了推動網紅產品迅速躥紅的強大動力。哈爾濱酸奶糕的火爆并非偶然現象,其日均排隊人數高達3000人,單日銷售額突破15萬元的背后,隱藏著精心策劃的流量捕捉與算法機制運用的策略。
?流量東風:地域文化的數字化傳播?
近年來,哈爾濱憑借“冰雪大世界”等多個熱門話題成功打造了網紅城市的形象。作為哈爾濱的特色美食,酸奶糕借助這一流量紅利,通過與當地的旅游熱點緊密結合,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酸奶糕巧妙地將自身定位為道里菜市場和哈爾濱啤酒節等特色場景的一部分,通過“菜市場+新消費”的反差組合,構建了獨特的記憶點。這種市井煙火氣與年輕化產品的結合,極大地強化了其作為場景化符號的屬性,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
?算法狂歡:平臺機制的流量賦能?
隨著短視頻平臺和社交媒體的興起,酸奶糕的傳播獲得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平臺算法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與推薦機制,將酸奶糕的內容迅速推向流量池的前沿。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利用LBS定位和歷史瀏覽內容分析技術,精準識別目標客戶,將酸奶糕相關內容優先推送給本地用戶及對哈爾濱感興趣的人群,形成了“同城熱榜-全國擴散”的傳播路徑。
美食博主的探店體驗與素人用戶的打卡分享共同構成了內容矩陣,通過“首波探店-用戶UGC模仿-官方流量助推”的三級火箭模式,實現了內容的指數級傳播,形成了傳播閉環。此外,酸奶糕還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全方位展示其制作過程和食用體驗,制造了排隊效應。通過“限時限量+直播排隊”的雙重刺激,將產品的稀缺性轉化為消費者的虛擬參與感,進一步推動了產品的熱銷。
?網紅經濟學的實踐啟示?
哈爾濱特色酸奶糕的火爆,是網紅經濟學在實踐中的一次成功嘗試。通過前期的場景化符號構建,借助哈爾濱冰雪季的流量紅利,再配合流量裂變的三級火箭模型,酸奶糕成功打造了從“投喂”到“成癮”的數據圍獵閉環,為消費者提供了強烈的虛擬參與感。這一案例不僅展示了網紅產品在流量時代迅速崛起的可能性,更揭示了社交媒體時代產品營銷模式的深刻變革。當算法成為新的生產資料,場景成為新的勞動對象時,每個消費者都在無意識中參與著流量價值的再生產,共同推動著網紅經濟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