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西門子將開啟大規模裁員。
當地時間3月18日,西門子發布聲明稱,其數字化工業集團(DI)的自動化部門將裁撤約5600個工作崗位,智能基礎設施(SI)集團的電動汽車充電業務將裁撤約450個工作崗位。
西門子是總部位于德國的工業巨頭,業務涉及工業、基礎設施、交通和醫療等領域。官網顯示,西門子在全球擁有約31.2萬名員工,這意味著此次裁員的比例約為2%。
這也是七年多以來西門子進行的最大規模裁員。2017年11月,西門子曾宣布全球裁員6900人,以應對發電市場和大宗商品領域的結構性變化,主要涉及組織架構調整前的發電與天然氣部門、發電服務部門,以及過程工業和驅動部門。
此次西門子裁員的重災區為旗下數字化工業集團。該集團在全球擁有6.8萬名員工,本次裁員比例約為8%。其中,在德國裁員2600人,占該集團總裁員數的46.4%。相關措施將在2027財年結束前實施。
西門子的電動汽車充電業務部門在全球雇傭了1300多名員工,超三分之一的工作崗位將受到本次調整的影響,其中約250個在德國。相關措施將在2025財年末實施。
西門子并未透露德國以外地區的裁員計劃。

“自2023財年開始以來,來自中國和德國等關鍵市場的需求疲軟,加上競爭壓力加劇,導致工業自動化業務的訂單和收入大幅減少。”西門子在聲明中解釋了裁撤自動化業務崗位的原由。
2024財年,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的訂單量同比減少12%至170.23億歐元,營收下降10%、利潤下降28%。西門子稱,訂單量下滑的主要原因為,全球需求疲軟導致自動化業務訂單量大幅下降,軟件業務訂單增加部分抵消了這一下降。
“自動化業務的收入大幅下降,其中利潤較高的工廠自動化業務的下降幅度最大,”西門子在報告中指出,自動化業務因產能利用率下降和收入組合不佳,導致了數字工業集團利潤和盈利能力下降。
2024年11月,西門子在年度新聞發布會上已提前透露了自動化業務的人員調整計劃。
在最新的聲明中,西門子指出,全球對自動化技術仍有需求,然而增長重心將從德國等當前市場轉移,使得西門子對這部分業務的產能進行結構性調整成為必要,即專注于“成長型市場”。
根據財報,西門子預計2025財年數字化工業集團的營收將在可比基礎上在-6%至1%之間浮動,利潤率預計為15%-19%。
此外,去年9月西門子也宣布了將剝離其電動汽車充電業務。在最新的聲明中,西門子表示,目前該市場的特點是價格壓力大,低功率充電站的增長潛力有限。
因此,西門子計劃將重點放在細分市場,如為車廠、車隊提供快速充電基礎設施,以及途中充電(en-route charging)場景。此外,該公司還將為收費標準不同的市場建立區域性的解決方案,以提供更有針對性和快速的服務。
盡管將裁員超6000人,西門子表示,公司內部的就業安置將發揮作用,目前該公司擁有7000多個空缺職位,其中在德國有2000個左右。
裁員計劃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據路透社報道,德國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l)表示,這一決定粉碎了致力于將西門子轉變為一家科技公司的員工的信任。
IG Metall副主席、西門子監事會成員于爾根·克納(Juergen Kerner)認為,轉型不是通過裁員來實現的,而是通過積極的變革來實現的,尤其是通過進一步的發展和培訓。
西門子管理委員會成員、數字化工業集團首席執行官奈柯(Cedrik Neike)為裁員辯護稱,西門子的自動化業務必須變得更快、更靈活。
“西門子必須在美國,以及包括印度在內等其他亞洲市場取得更強勁的增長,并在航空航天、國防工業以及加工工業等領域更加活躍。”奈柯對德國《商報》(Handelsblatt)表示。
西門子的裁員,也是在全球需求疲弱、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德國工業遭受打擊的最新案例。
3月17日,德國知名汽車制造商奧迪宣布將于2029年前在德國裁員7500人,占該公司全球員工總數的8%。3月12日,保時捷宣布,作為提升效率的一部分,公司計劃裁減約3900個職位。
此外,能源價格高企也令德國遭遇“去工業化”風險。3月17日,德國工商大會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由于高昂的能源成本、煩瑣的行政審批以及日益增加的稅收負擔,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選擇將投資轉向海外,德國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迅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