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雪豹財經社 雨山
三個多月前,李想在一場直播中告訴外界:最能讓他興奮的事情不再是提升汽車銷量,而是在有生之年制造出硅基家人。
但在實現這個人工智能產品的“終極形態”之前,李想不可能退居二線。他的首要任務,還是守住汽車業務的江山。
3月14日,理想交出了一份喜憂參半的財報:2024年第四季度營收443億元,季度交付量158,696輛,皆創下歷史新高;全年營收1445億元,同比增長16.6%,連續兩年年營收突破千億元,并成為首個達成全年交付量突破50萬輛的中國豪華汽車品牌。
但“增收不增利”給這份成績單涂抹了些許暗淡:理想第四季度凈利潤同比減少38.6%至35億元,全年凈利潤同比下滑31.9%至80億元。在市場最關注的汽車毛利率指標上,本季度汽車業務毛利率為19.7%,環比下滑了1.2個百分點,遜于市場預期。
銷量和營收雙雙增長,凈利潤和毛利率雙雙下滑。車,多賣了12.4萬輛;錢,少賺了約30億元。

或受此影響,財報公布后的首個交易日,理想逆市收跌4.39%。同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2.61%.
為提振銷量,理想甩出三張牌:下半年推出純電SUV雙車i8和i6,擬復刻L系列“爆款公式”,并狂鋪7.7萬公里超充網為純電護航;繼續加強對智駕的研發投入,守擂智駕第一梯隊;組建獨立的海外市場拓展部門,開啟海外市場元年。
但想要掙脫價格戰的“地心引力”,用新產品和新市場的拓展來抬高增長曲線,理想管理層身上的擔子并不輕松。
Q1展望:銷量會增長,但收入還是上不去
理想毛利率下滑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產品結構產生變化,高毛利車型占比下降,而毛利更低的車型L6,在整體銷量結構中占比提升。2024年理想交付的50萬輛車,L6銷量占比接近四成。2023年理想車輛均價為32萬元,而2024年車輛均價下跌到27.68萬元。
另一方面,理想調整了價格策略。去年,在新車MEGA發布后不久,理想汽車開啟降價:MEGA售價下調3萬元,理想L7、理想L8和理想L9全系車型降價1.8萬~2萬元。
去年底,為沖全年銷量,理想還推出了限時金融優惠,12月31日前訂購并提車的用戶,享受全系車型推出的“3年0息貸”政策。購買理想L6最高可節省1.57萬的利息;購買L7和L8,最高節省2萬元左右的利息。
?在第四季度銷量增20.4%的情況下,理想車輛銷售收入同比僅增5.6%,單車收入同比下降約12.4%(從26.9萬元下降至23.6萬元),相當于每賣一輛車少賺3.3萬元。
供應鏈和研發成本的提升也拉低了毛利率。財報顯示,理想第四季度因供應商協議產生庫存減值,可能與電池等關鍵部件價格波動有關。理想全年研發費用增長4.6%,MEGA等新車型投產初期,純電平臺研發費用可能分攤推高了單車成本。
眼下,汽車行業仍未走出價格戰泥潭,理想汽車亦難獨善其身。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24年全年的汽車行業的產銷改善,但利潤劇烈下滑13.5%,由于競爭壓力大,利潤主要靠出口和上游產業鏈利潤,電池企業利潤增長48.5%,其他大部分企業盈利下滑劇烈,部分整車企業生存壓力加大。
過去一年,絕大多數車企都被卷入了降價風暴。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1-12月降價規模為227款車,2023年這個數字是148款。2024年,總體乘用車市場新車降價車型的降價力度算術平均達到1.6萬元,降價幅度達到8.3%,其中新能源車新車降價車型的降價力度算術平均達到1.8萬元,降價力度達到9.2%,高于均值。
理想管理層對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指引,也低于市場預期:理想預計交付的汽車數量將在8.8萬輛至9.3萬輛之間,同比增長9.5%至15.7%;總收入將在234億元至247億元之間,同比下降8.7%至3.5%,汽車毛利率繼續下行的風險依然不小。
公司CFO李鐵表示:“第一季度本就是淡季,適逢春節,春節后又有促銷活動,所有因素疊加在一起,預計第一季度毛利率在19%左右。”
想用三張牌,撐起“理想”
增加純電車型,擴大產品覆蓋面,是理想發力的第一個增長點。
據公司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上披露的信息,理想將在7月推出純電SUV i8,下半年再發布i6,擬復刻2022年L9、L8的“雙車齊發”策略。
CEO李想認為,“這種節奏既能保證下半年銷量,又能為明年一季度儲備訂單。”但他沒有在會上透露更多關于純電新車的信息。
“我們不會在正式發布會之前公布太多產品相關信息,希望能夠讓產品亮點的公布與用戶的真實體驗,即試駕、購買和交付更緊密地連在一起。”
支撐純電銷量雄心的超充網絡建設也正在提速。理想汽車銷售與服務高級副總裁鄒良軍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一季度超充站突破2000座,4月建成G318公路5C超充網,全年打通超50條旅游線路。到2025年底,理想充電版圖將覆蓋6.7萬公里國家級高速、1萬公里省級高流量路段,編織起總計7.7萬公里的補能網絡。
渠道下沉成為另一突破口。截至2024年底,理想已在中國150個城市布局502家零售中心,225個城市設有478家售后網點,配合200余個展廳和60家快閃店構建立體銷售網。更具野心的“繁星計劃”正在啟動,通過與區域服務商合作,把觸角伸向四五線城市。
智駕和出口是大部分車企的發力重點,理想也不例外。
2024年理想汽車研發費用達到111億元,同比增長4.6%,連續兩年研發投入超過百億元,在硬件、軟件以及人才引進上加大投入。智能駕駛和理想同學是理想汽車的兩大核心AI產品,2024年均實現顯著突破。
鄒良軍表示,理想的智駕系統在升級到基于1000萬clips訓練的AD Max V13版本之后,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為理想今年的銷量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海外市場成為理想進一步擴大銷量的重要布局。今年一開年,理想就成立了獨立的海外市場拓展部門,從公司內抽調一批有經驗的人員加入這個團隊。“2025年是理想汽車海外市場正式開啟的元年。”鄒良軍在電話會議上表示。
理想將以中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阿聯酋自建售后網絡為基點,輻射中東、拉美、亞太市場,遴選當地優質經銷商共建渠道,提供原廠配件與技術賦能。
但現實遠比藍圖骨感。
據乘聯會數據,2024全年中國汽車實現出口641萬臺,出口增速23%,狂歡背后是海外渠道利潤縮水、地緣風險加劇的隱憂。海外市場已現紅海之勢,對于理想來說,下一個新的市場增長點在哪,仍是需要不斷追問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