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沙特能源巨頭落子上海。
3月7日,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ACWA Power)宣布,其首個海外創新中心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正式啟用。該創新中心的一期投資額達到2000萬元,聚焦光伏、風電、儲能、綠色氫能及海水淡化五大領域的創新研發。
“ACWA Power全球創新中心有兩個作用。一是幫助中國產業鏈更好地實現全球化,” ACWA Power中國區總經理呂云鶴表示,二是希望能依托中國產業鏈的技術方案,在公司內部產生應用端的創新技術,以支持公司的業務發展。
呂云鶴指出,ACWA Power作為創新中心研發成果的最大采購方,可以通過應用平臺,將研發的創新產品推廣到全球。
ACWA Power成立于2004年,是全球最大的私營海水淡化公司,以及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運營商。官網顯示,該公司投資組合的價值為1075億美元(約合7770億元人民幣),可發電78.85 GW,并生產950萬立方米/日的淡化水。
2025年初,ACWA Power宣布正式開展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在多個省份簽署總裝機量超1 GW的項目協議。
其中,該公司與陽光電源(300274.SZ)子公司簽署首份協議,將在廣東省共同投運132兆瓦的太陽能光伏資產,由三個場站組成;與明陽智能(601615.SH)簽署合作協議,初始投資組合規模為200兆瓦的風電項目。
ACWA Power計劃,到2030年在中國累計投資達300億美元(約合2168億元人民幣),并同步推進其全球化布局,將全球資產管理規模擴大至三倍至2500億美元(約合1.8萬億元人民幣)。屆時,中國市場將占據ACWA Power資產管理規模的三分之一。
在進軍中國市場之前,ACWA Power就與中企在全球各地展開了合作,也是多家中國新能源企業的“金主”。
例如,通威股份(600438.SH)、晶科能源(688223.SH)、中來股份(300393.SZ)等光伏公司,就為ACWA Power中東等地的光伏項目供貨。
2024年10月,ACWA Power還與中國電池生產商國軒高科(002074.SZ)的摩洛哥子公司簽署聯合開發協議,將在摩洛哥開發一座500兆瓦的風力發電廠,并配備2000兆瓦時的電池儲能系統,項目初期投資為8億美元(約合58億元人民幣)。
近日,ACWA Power的首席技術官(CTO)巴特·博斯曼斯(Bart Boesmans)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指出,目前,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等技術領域處于領軍地位,ACWA Power在全球范圍內啟動的所有太陽能光伏項目都采用了中國供應商提供的組件。
他希望,全球創新中心未來能成為ACWA Power在中國與各合作伙伴建立聯系、開展研究、促進更深層次合作的樞紐。

巴特·博斯曼斯先生在電力行業擁有超過25年的國際經驗,曾在工程設計、業務開發、項目執行和資產管理等多個領域擔任運營和行政領導職務。在加入ACWA Power之前,博斯曼斯先生在法國Engie集團工作了10余年。

以下為訪談實錄,刊發時有所刪節。
界面新聞:近年來,ACWA Power不斷拓展中國市場,并提出了到2030年在中國累計投資達300億美元的目標,這背后有哪些考量?能否分享一些投資計劃的細節內容?
巴特·博斯曼斯:ACWA Power成立20年以來,始終與中國市場的供應商、承包商、金融機構以及股權合作伙伴保持著緊密合作關系。作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市場拓展對于ACWA Power而言仍然是必要的。
進入中國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我們很榮幸能與眾多中國合作伙伴聯手,在這個極具潛力的市場上合作推進項目。
作為全球最大的私營海水淡化公司,我們在專注于可再生能源和海水淡化業務的同時,也希望將ACWA Power在中東地區積累的成功經驗引入中國市場。
此外,我們高度重視綠氫產業的發展。在中東地區,我們正率先推進大規模綠氫項目。我們相信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將為這些項目帶來更多價值。
比起投資金額,我們更關注項目本身所創造的價值。對于真正有價值的項目,不能僅從商業角度來衡量,還要思考該項目如何能更好地為市場創造價值。
界面新聞:中國企業與ACWA Power在哪些領域的合作潛力最大?
巴特·博斯曼斯:目前,我們主要專注于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和綠氫三大領域。2024年,我們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其中包括與中國合作伙伴簽訂的多個可再生能源項目協議,總裝機量將超過1吉瓦。
中國企業在可再生能源的各項技術領域都處于全球領先的地位。以太陽能光伏(PV)為例,我們在全球范圍內啟動的所有項目都采用了中國供應商提供的組件。得益于優越的太陽輻照條件以及明確的可再生能源目標,ACWA Power在中東地區的光伏部署進展迅速。
我們還與中國領先的風機制造商合作,在中亞和中東地區開發風電項目,以及攜手中國供應商共同推進逆變器項目。逆變器在可再生能源系統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它不僅影響系統集成,還決定了能量轉換的穩定性。
此外,我們與中國供應商在電池儲能系統(BESS)領域展開合作,這里是當前技術創新和發展最活躍的領域。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供應穩定性受限,儲能系統對于實現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部署至關重要。
界面新聞:ACWA Power全球創新中心落戶上海,這一決策背后的推動因素是什么?您對ACWA Power全球創新中心在未來的貢獻有何期待?
巴特·博斯曼斯:ACWA Power并不是設備制造商,因此我們以合作模式開展創新,我們稱之為開放式創新。
在全球范圍內,我們與行業領導者及科研機構合作開展項目。我們邀請這些合作伙伴借助ACWA Power的設備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測試,這種協作模式已在沙特阿拉伯等多個國家取得成功。
未來,我們希望ACWA Power全球創新中心不止發揮作為一個研發中心的作用,還能成為我們在中國與各合作伙伴建立聯系、開展研究、促進更深層次合作的樞紐。
我們相信,上海是實現這一切想法的理想位置,非常感謝上海市和浦東新區政府的大力支持。ACWA Power全球創新中心的落地,將加速我們的技術創新,并為市場創造更多價值。
界面新聞:相比其他國際能源企業,ACWA Power還是一家比較年輕的企業,其在技術創新和戰略發展方面與其他國際能源公司有何不同?
巴特·博斯曼斯:與傳統的公共事業公司不同,ACWA Power最初以私營企業的身份進入能源和海水淡化市場,所以我們致力于降低成本,提供更具經濟性的清潔能源及淡化水資源。
我們的成功源于先進技術的應用,ACWA Power是首家大規模采用膜法海水淡化技術的公司。我們也將這種技術推廣至可再生能源領域,在全球多個項目中實現了能源成本的最優化。
我們也與整個供應鏈保持著緊密合作,并以此提高效率,在開展大型項目的過程中,不斷優化供應鏈。
在氫能領域,公司也在通過前沿技術降低能源成本,希望未來能在綠色氫能領域引領行業發展。
界面新聞:綠氫可以為電力系統提供靈活性,但目前還不具有成本優勢。ACWA Power計劃大規模部署綠氫,那么您如何看待綠氫的發展前景?其商業化還面臨哪些挑戰?
巴特·博斯曼斯:ACWA Power正在建設全球最大的綠色氫能工廠之一,目前已完工80%。這座電解工廠位于沙特阿拉伯,總裝機量達到2200 MW,其主要目標是生產綠色氫能并出口到其他國家。
與傳統儲能不同,綠氫是一種能源載體。綠氫的應用對于一些電氣化受限的行業至關重要,例如煉油、煉鋼以及部分交通運輸領域。雖然目前綠氫市場仍然較小,但它已經能夠支撐多個大規模項目,對于未來的行業發展意義重大。
綠氫產業在技術優化、創新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因為電解技術最初是為化學工業而開發應用,以保持工況穩定運行。如今,全球眾多的實驗室和企業正在專注于開發新一代電解技術,專門用于綠氫,這將有助于推動綠氫實際的、大規模的應用。
界面新聞:您是傳統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專家。目前能源轉型的一大挑戰是,大規模整合可再生能源會導致電網的不穩定性。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巴特·博斯曼斯:可再生能源的轉型過程是長期的,需要系統性的規劃與穩定性管理。靈活調節資源在能源整合的過程中至關重要,這可以通過儲能技術、傳統電廠、需求管理以及緊密的區域和國家間電網互聯等方式實現。
好消息是,能源轉型在多年來逐步推進,目前已經具備了必要的技術基礎,能讓可再生能源在總體能源供應中占比達到20%-40%。進一步發展的主要挑戰在于部署速度和成本控制。長期來看,我們仍需進一步的技術突破,尤其是要發揮數字化技術應用的重要作用,智能電網、實時監測和主動控制系統,都將是維持能源供需平衡的關鍵技術。
其中,智能電網能夠充分挖掘需求管理的潛力,是維護能源系統穩定最經濟、高效的方式之一。
目前,大多數能源系統仍遵循供給跟隨需求的傳統模式。但這種模式是需要被優化的,部分能源需求可以根據供應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在可再生能源充足時提升電力消耗。
對于數據中心來說,在僅依靠可再生能源的情況下,讓它們進行全天候不間斷運行仍具有一定挑戰。數據中心在全球分布廣泛,一些地區可能擁有充足的可再生能源,我們可以將某個數據中心的計算負載轉移到另一個數據中心,這就是典型的需求管理案例。
中國對能源轉型擁有清晰、科學的長期愿景,并已具備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關鍵要素。同時,這一轉型也將使能源成本更具經濟性。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即使考慮到儲能技術以及礦產資源的成本,向家庭及國家供電的總成本也已經非??捎^。
界面新聞:您提到了數據中心的興起將帶來電力需求的持續增長,除此之外,您最近還觀察到了哪些行業趨勢?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是否有技術突破、成本降低或其他值得關注的趨勢?
巴特·博斯曼斯:整體而言,全球范圍內對電力的需求將繼續增長。電動汽車的普及、寒冷地區對熱泵的需求增加以及整體電氣化進程的加速,都是推動電力需求上升的因素。數據中心的發展進一步加快了這一趨勢,尤其是人工智能(AI)技術不斷進步,市場對計算能力的需求激增推動電力消耗持續上漲。
據估算,到2030年,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可能會在全球電力需求的基礎上再增加5%-10%。
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已經發展到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具備了較高的可靠性和經濟性。目前整體能源系統的基礎架構已經較為完善,但是每年我們仍在不斷見證光伏組件、風力渦輪機、電池技術等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
當我們研究更多數據,就能通過數據獲得更多額外價值,我們能利用數據優化能源系統的管理與運行。近年來,ACWA Power已將所有項目規劃連接至一個中央數據監測平臺,并在其上運行智能分析、機器學習、其他類型的人工智能以及統計建模,這一方式有效幫助我們提高設備性能,減少停機時間,優化整體效率。
隨著這些數據技術被大規模部署,電力生產、水資源管理、能源傳輸與消費等環節將被深度整合,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驅動力。
界面新聞:人工智能(AI)在提高用電需求的同時,也能成為一種解決方案。您如何看待AI在能源系統中的角色?
巴特·博斯曼斯: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未來五年內數據中心電力需求預計將增長5%-10%。事實上,許多國家的年均電力需求增長率已經達到5%,如果能管理這種增長,那么滿足數據中心的額外用電需求就不再是問題。
我相信人工智能將在資產運營優化以及新技術開發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比如,在電池、太陽能組件等領域,我們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來推動材料科學的進步。
現在,我們必須依賴實驗室的物理測試來驗證新材料的可行性。但未來我們可以利用AI驅動的模擬技術來評估新的材料和分子結構,從而大幅提升技術性能。這種模式不僅能提高研發效率,也能加速新技術的落地,我對這一變革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