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2CC新傳媒
近日,有消息稱韓束將要推出紅運香氛系列,包含香水、香膏、香薰等多個品類,產品有望在今年年底上市;H&M集團旗下高端品牌COS即將推出首個香水系列COS Perfumery,成為其首次在美容領域推出的自有香水;歐萊雅集團完成對阿曼王室國禮香水品牌AMOUAGE的投資,還通過旗下BOLD基金投資韓國香水品牌Borntostandout。
眾多品牌入局或加碼香氛,意味著正將賽道推向千億量級的新藍海。然而市場格局的殘酷真相在于,中國香水市場一直被國際品牌所主導,直到這幾年伴隨觀夏、聞獻、melt season等品牌的崛起,本土香氛品牌才有了更多生機。
但是,要真正打贏這場“突圍戰”,國貨香氛依然需直面消費者心智中根深蒂固的“品質偏見”,也注定要在文化基因與技術突破的夾縫中開辟生路。
01、紛紛入局,美妝“香”機勃勃
近兩年,主打“東方香”的本土香氛品牌勢頭正猛。
打出“還原國人記憶中的味道”情懷的五朵里,從“桂”香水起步,拓展到香薰、身體護理等品類;獨創“禪酷”風格的聞獻,打造了眾多新奇、稀有、多元包容的中國新香,在產品命名與造型設計上,也很好表達了中式元素提供的傳統意象;善用東方美學的觀夏,最先推出晶石,在20年4月推出香薰蠟燭,21年推出香薰沐浴露,同年推出香水系列,22年6月推出炭黑洗手液,至此,香味類產品線全面覆蓋。
新銳品牌正在用“中國味道”作為切入點,用小眾品牌理念走進大眾視野,探求香氛市場上的破圈之道。
除了本土香氛品牌,國貨彩妝護膚品牌也進入香氛賽道。
花西子在3月1日上市了“游園口袋線香”,這不是品牌第一次推出香氛產品。去年9月,花西子就發售了“平安扣車載香氛”產品。另一彩妝品牌完美日記,曾推出浮光系列香水,如今已絕版,多個產品成為顧客的“白月光”。
作為中國高端美妝品牌,毛戈平在去年12月31日,就已備案13款香水產品。目前上市的“國韻凝香”系列香水,包含以牡丹、玫瑰、鳶尾為主題的3款限定版產品,售價均為 1280 元 / 110 毫升 ,定位高端。
珀萊雅也在藥監局備案了首款香水產品,上海家化則選擇與國產香水品牌觀夏合作推出限定產品。而林清軒則早在2023年就備案了陽光與海鹽之水、森林之水兩款香水。珂拉琪彩妝母公司美尚(廣州)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在2023年推出香氛品牌森林之歌Foresthymn。
國貨品牌紛紛進軍香氛界,主打 “東方香” 的本土品牌蓬勃發展,一方面彰顯出國貨香氛多元化、創新化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也在推動賽道從"技術追趕"向"美學定義"躍遷。在消費升級與文化自信驅動下,構建差異化競爭壁壘。
02、“加碼”香氛市場背后的驅動力
國貨品牌加碼香氛行業,并非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基于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和精準把握。正如毛戈平在其招股書中提及:“擬推出獨家香水系列,旨在豐富其產品矩陣,增強品牌在化妝品市場的競爭力”。可見,加碼香氛賽道的背后,不止于生意的增長,更是為品牌多樣化發展,擴大品牌影響力、品牌價值沉淀而布局。
1.業績增長引擎,多維數據見證香氛爆發
《2024中國香水香氛行業白皮書》指出,盡管全球經濟環境復雜,但中國香水市場展現出強勁活力與潛力,未來五年,仍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9-2023 年,中國香水市場復合增長率接近30%,遠超全球7%的增速。
另據各大國際美妝集團的2024年財報顯示,香氛香水是為數不多的依然保持亮眼增長的品類。
歐萊雅集團財報指出,香水品類對高檔化妝部的貢獻較為突出。雅詩蘭黛集團2025財年第二季度三大業務銷售額均有下滑,只有香水品類錄得1%的增長。Puig集團財報則表明香水與時尚業務2024年實現營收35.28億歐元,為集團總營收貢獻了73%,實現領銜增長。
相較于彩妝市場的疲軟,香水市場上的蓬勃發展,表明香水香氛市場成為新的增長藍海。國貨品牌加碼香水產業成為新的發展機遇。
2.香水香氛獨立升級,品牌增量的新“香”遇
過往,香水香氛常被視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如今卻成為消費者彰顯個性、營造生活氛圍的必需品。香氛產品已經成為精神與文化消費的產品,能夠作為情緒調節的輔助品,達到增強社交與自我表達能力的作用。香水越來越替代口紅來滿足消費者的“悅己”需求,消費者將香水視為情感療愈工具。
另外,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更愿意在家辦公、運動、休息,更加注重私密場景的淡香,品牌針對不同消費場景、受眾喜好,開發多元產品線,從居家香薰到便攜香水,精準觸達各類消費者,同時也獲得了市場的好評反饋。
國產香氛品牌對香味有獨到的見解,研發獨特的香型,消費者更容易使用這些產品展示自我,作為消費者主力軍的Z世代更加偏向于“小眾”香型,比起大牌香水的“陳詞濫調”,國貨香水能夠將中國文化融入香氛當中,擴充了香型的陣營。
觀夏經典的香氣“昆侖煮雪”,還原中國人心中“風雪夜歸人”的文化意境;還是“空境研茶”,將中國茶融入到香水之中,帶來具有中國傳統色彩的體驗。再如五朵里,以“桂花”起家,不是“復古”文藝,而是將文化元素以現代的方式帶入到香氛產品中,對國人來說聞到香味便能帶入到丹桂飄香的日常生活,而國際顧客卻能從中產生對中國的聯想。
3.線下渠道回暖,香氛沉浸式開啟品牌心智升級
在消費市場的多元格局中,線下渠道正展現出復蘇態勢。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單純的商品交易,更渴望在購物過程中獲得獨特體驗。
觀夏在上海設立以“閑庭”為主題的旗艦店,打造“聞香冥想室”,顧客從“匆忙選購”狀態轉向“身心放松”,“閑庭”成為都市人們短暫的“避世所”。
走進富有人文與市井氣息的愚園路,可以看見聞獻在此打造的社區書室——愚園書室,依據不同的主題進行書籍的挑選與策展,成功將香氛銷售門店打造成具有產品銷售性質的“閱覽室”,規避了枯燥的逛街形式,建立了與消費者深層次的情感連接。
香氛品類憑借其獨特魅力,已經成為打造沉浸式場景的不二之選。
03、國貨香氛應對挑戰的戰術解碼
從蟬魔方提供的數據中可知,淘天平臺上,國際大牌仍牢牢占據主導地位,銷售量前10均為國際知名品牌.。抖音平臺上,僅草本海洋、古蔻、不定所等國貨品牌上榜前TOP10。由此可見,相較于香奈兒、愛馬仕等品牌,國貨香氛仍需長時間的努力。
1.線上競爭白熱化,國貨香氛全渠道融合突出重圍
除了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國貨香氛品牌更應做好渠道布局。得益于發布的種草、測評等內容,部分國貨品牌躋身抖音銷售榜前10,成功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關注,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產品銷量。
然而,線上渠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這需要國貨香氛品牌加強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品牌市場覆蓋面和銷售效率。
國貨高端香氛Melt Season在南京萬象天地開出一家限時主題店——琉念,設計以寺廟形制與琉璃為靈感,復制古寺的屋頂與檐廊。它帶著獨特的設計理念與消費者見面,消費者更愿意走進線下店鋪進行試香、選購,并在這過程中通過嗅覺感受到“療愈”的力量。
香氛產品是“嗅覺經濟”的主推產品,線下店的嗅覺“實體化”在香氛品牌的發展中必不可少。門店對于國貨香氛品牌來說,不僅是銷售產品的場所,更是展示品牌形象、傳遞品牌文化的重要空間。
2.深挖品牌文化講“好故事”,死磕原料品質做“東方香”
國內白牌的起勢也成為香氛市場上的一大挑戰。白牌香氛產品以其低廉的價格和靈活的流量運營策略,在市場中迅速崛起。甚至有產品模仿知名品牌的包裝和香味,以極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擾亂市場秩序,并且白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這對正規品牌的市場份額造成了一定的侵蝕。
應對這一沖擊,國貨香氛品牌應發掘自身的品牌文化,講好品牌故事,引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
更重要的是,原料端已在市場上展現出明顯的“回暖”信號,中國市場已得到國際原料企業的戰略重視,尤其是與個人生活質量、健康消費關聯度更高的香精香料。
國貨香氛要想在市場上“出頭”,更要深耕“中式成分”,增加本土培育環境,不斷技術創新,提取帶有中國元素的香精香料,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總的來說,國貨品牌加碼香氛行業,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國貨品牌實現自我突破和升級的重要契機。國貨香氛品牌唯有精準洞察需求變遷,當產品飽含中國文化,創新與情感價值深度融合時,國貨香氛才能實現從"制造端"向"定義權"爭奪的戰略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