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達財經 莫恩盟
編輯 | 深海
頂著“共享單車第一股”光環的永安行,即將迎來“新東家”。
3月16日,永安行通過一紙公告宣布,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繼勝正在籌劃公司股份轉讓事宜。股權轉讓完成后,哈啰出行創始人楊磊將成為永安行的實際控制人。而為了牢牢掌控永安行的控制權,楊磊及上海哈茂所花費的代價超15億元。
據了解,永安行于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其主要代表產品和服務包括公共自行車項目、共享出行平臺服務和氫能產品等。同時,公司深度布局與共享、綠色出行相關的高新技術領域,將無人駕駛、氫能、新型存儲芯片等 相關領域作為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在此次股份轉讓之前,永安行與哈啰出行早在2017年便有過合作。而近年來,永安行的業績表現不佳,2021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持續下滑,而其歸母凈利潤則自2022年起一直身陷虧損境地。
此次有望接掌永安行的楊磊,是一名連續創業者。他早年創立電腦維修公司,后轉向代駕和智慧停車領域。2016年,他創立哈啰單車,借此進軍共享單車市場。經歷了行業的大浪淘沙后,哈啰成功活了下來,并在此后不斷拓展業務的邊界。
盡管哈啰曾在2021年嘗試赴美上市,但最終未能圓夢。有分析認為,此次哈啰入主永安行,永安行的業務對哈啰的業績加持相對有限,其更為核心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借助其上市公司身份實現曲線上市。
永安行迎“新東家”,哈啰創始人楊磊擬入主
3月16日,永安行發布《關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籌劃重大事項的進展暨復牌公告》,向外界公布了一則重要信息。
公告顯示,由于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繼勝正在積極籌劃股份轉讓事宜,這一變動可能引發公司控制權的更迭。因此,經向上交所申請,自3月10日起,永安行的股票、可轉債債券以及可轉債轉股停牌。
3月14日,上海哈茂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哈茂”)與孫繼勝、常州遠為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簡稱“常州遠為”)、索軍、陶安平及黃得云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根據協議,上海哈茂將受讓上述股東合計持有的3272.17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3.67%。
同日,上海哈茂的實際控制人楊磊也與上海云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云鑫”)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擬通過協議受讓方式獲得上海云鑫持有的1436.39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6.00%。
與此同時,上海哈茂、楊磊與孫繼勝還簽署了《表決權放棄協議》,孫繼勝同意放棄其持有的3295.48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3.77%)所對應的表決權。
本次協議轉讓完成后,永安行的控制權隨之將發生變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由孫繼勝變更為上海哈茂、楊磊。
在接受財聯社采訪時,身為永安行原實際控制人的孫繼勝透露,自己并不會退出公司,但可能有戰略重心的調整。
孫繼勝還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永安行從上市第一年,就開始布局氫能和人工智能產出芯片,我始終堅信對未來的技術趨勢沒有看錯,我們是在不斷瞄準世界上最前沿的技術方向和產品。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除了算法,剩下來就是超級邏輯芯片、超級存儲芯片、超級通訊芯片,這8年來,我們夜以繼日從原子層開始設計,雖然很艱難,但是我們還是一點點走過來了。”
而為了進一步鞏固楊磊的實際控制人地位,永安行與上海哈茂于3月14日簽署股份認購協議,約定公司向特定對象上海哈茂發行不超過7181.94萬股的股票(未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
經各方協商一致,此次上海哈茂取得永安行3272.17萬股的代價為4.5億元,楊磊從上海云鑫獲得1436.39萬股的代價為2.19億元,后續上海哈茂認購永安行定增股份的總金額則不超過8.4億元。據此計算,為了牢牢拿下永安行的控制權,楊磊及上海哈茂預計將花費超15億元的代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永安行的協議轉讓交易方,與哈啰均有著緊密的聯系。其中,交易完成后將成為永安行實際控制人的楊磊,是哈啰的聯合創始人,目前他在哈啰擔任首席執行官一職。
另據天眼查顯示,此番擬成為永安行控股股東的上海哈茂,成立于2018年10月,注冊資本達5000萬,系上海哈啰成員,由Hong Kong RideTech Limited 100%全資持股。
永安行也在公告中提到,上海哈茂由哈啰集團境外主體Hello Inc.全資持有,楊磊通過境外信托安排享有Hello Inc. 11.84%股權的受益權,楊磊控制Hello Inc.董事會11個董事席位中的5個席位,多于其他股東所控制的董事席位。
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哈啰成功入主永安行后,或有望借此實現曲線上市。事實上,早在2021年4月,哈啰出行就曾向資本市場發起過沖擊。彼時,哈啰出行向美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書,計劃以股票代碼“HELO”在納斯達克上市。
據哈啰當年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分別取得21.14億元、48.23億元、60.44億元的營收;同期,公司錄得的凈虧損分別為22.08億元、15.05億元、11.34億元,三年虧損超過48億元。遺憾的是,僅僅三個月后,哈啰出行便決定撤回上市申請,其上市之旅也因此戛然而止。
多年前就已結緣,永安行近年業績頹軟
此次被上海哈茂及楊磊相中的永安行,究竟是何來頭?雷達財經從公司官網獲悉,永安行是一家以綠色低碳環保產品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早在2017年8月,永安行就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并一舉奪得了“共享單車第一股”的稱號。
據了解,永安行的主營業務是基于物聯網和數據云技術的公共自行車及共享出行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運營服務,同時依托永安行平臺通過永安行App向消費者提供公共自行車及共享出行服務、智慧生活服務以及分布式氫能數據平臺業務,公司的主要代表產品和服務包括公共自行車項目、共享出行平臺服務和氫能產品等。
雷達財經進一步梳理發現,其實此番并非是哈啰與永安行首次結緣。早在多年之前,哈啰就曾與永安行有過一段緣分。
2017年,永安行參股公司低碳科技與哈啰單車運營公司鈞正科技進行合并,新公司CEO由哈啰創始人楊磊出任,該次合并亦被外界稱為“共享單車首起并購案”。
據永安行發布的2023年財報顯示,截至該年末,永安行公司對 Hello Inc.投資的公允價值為人民幣21.17億元,占公司資產總額的比例為46.37%。
再將視線轉回至永安行,其近年來的業績表現并不是十分樂觀。2021年至2023年,永安行分別斬獲8.73億元、6.78億元、5.45億元的營收,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其中2022年、2023年的營收降幅分別為22.4%、19.54%。
利潤方面,永安行更是自2022年起便開始常年陷入虧損泥潭。2022年、2023年,永安行的歸母凈利潤虧損分別為0.68億元、1.27億元。
進入2024年,永安行的業績仍未得到明顯的好轉。據永安行不久前剛剛發布的2024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4年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5500萬元到8000萬元。
針對2024年業績預虧的情況,永安行從應收賬款和主營業務兩方面進行了解釋。一方面,公司主營業務中的公共自行車業務是TO G模式,主要客戶為國家機關及事業單位,因部分客戶拖延付款造成應收款項未能及時到賬,導致公司壞賬計提金額約1億元,致當期利潤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報告期內,受宏觀環境影響,公司公共自行車項目增量不足、存量縮減,導致公司當期收入減少,同時公司氫能業務收入比上年度有較大幅度增長,致當期利潤較去年有所增長,整體減虧。
值得一提的是,在謀劃此次控制權變更之前,永安行在2月末剛剛披露了《關于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公告》。此前,永安行原本計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上海聯適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65%股份并募集配套資金。
對于這筆交易,永安行曾表示,這將有助于公司快速提升盈利能力,加速進入農機無人駕駛領域,獲得技術積累,并豐富戰略新興板塊的業務布局。然而,這筆交易最終未能成行。
對此,永安行解釋稱,鑒于交易各方對本次交易進行協商和談判后,對標的公司估值等商業條款未能達成一致,為切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經公司充分審慎研究及與交易對方友好協商,公司擬終止本次交易,并授權管理層辦理本次終止相關事宜。
連續創業者楊磊,拿下永安行或意在借殼上市
回看楊磊過往的創業經歷,身為85后的他不僅是一名連續創業者,還曾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
在哈啰公司內部,員工們更傾向于親切地稱呼他為“大牛”。早年和同事們一起創業,大家覺得他很牛,就叫他大牛,這一叫就是好多年。而他自己也更喜歡別人這樣稱呼他,而不是稱呼他“老板”。
在創辦哈啰之前,楊磊曾投身多個創業項目。2012年,楊磊曾在微博立下flag:“某年某月,我們的企業年會,3周年慶,上市慶,2012-2014”。
而楊磊的創業之旅,早在青澀的大學時代便已拉開序幕。那時,楊磊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創立了一家以電腦維修和計算機零件銷售為主業的公司。此后,他的目光轉向了代駕和智慧停車領域,相繼創立愛代駕、車鑰匙等項目。
2016年,共享單車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商業嗅覺靈敏的楊磊果斷決定投身這一新興領域,于當年9月創立了哈啰單車。隨后,越來越多玩家殺入這一賽道,行業內的大戰也愈演愈烈。
一番激戰下,ofo暴雷,摩拜被美團收入麾下,哈啰單車卻在阿里的扶持下得以逆襲,借此成為了行業內為數不多成功存活下來的玩家。在二輪共享市場逐漸站穩腳跟后,哈啰開始進一步拓展自己的業務版圖,將觸角伸向了共享單車之外的更廣泛意義上的出行市場。
2018年,“哈羅單車”品牌全新升級為“哈啰出行”,并率先開啟行業內全國信用免押。2019年,伴隨著哈啰順風車的上線,哈啰的業務成功擴張至四輪出行服務領域。同年,哈啰出行、螞蟻集團、寧德時代共建合資公司,啟動了小哈換電業務。
此后,哈啰的業務版圖持續擴大。2020年,哈啰上線了廣告業務和打車業務。一年之后,哈啰又推出了租車服務。2022年,“哈啰出行”的品牌正式升級為“哈啰”。2023年,哈啰又推出兩輪電動車短租服務。
截至2024年,哈啰已經累計擁有超過7.5億的注冊用戶。這一年,哈啰還在多個業務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比如,哈啰順風車試點城際拼車業務,哈啰上線騎手租電動車平臺。
在楊磊的帶領下,哈啰如今逐漸成長為國內領先的科技引領型綜合共享出行服務企業,業務布局覆蓋共享出行服務、網約車服務以及本地生活服務。
雷達財經實測發現,打開哈啰App,用戶目前可以看到包括打車、順風車、騎行、哈啰租車、租電動車、借錢、送貨跑腿、寵物服務等在內的諸多功能欄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哈啰相中的永安行,盡管早早便已登陸資本市場,但其近幾年在資本市場上卻表現平平。3月17日復牌當天,永安行股價一字漲停,截至當天收盤,永安行報16.81元/股,但與38.38元/股的歷史高點相比,永安行的股價目前已跌去五成以上。
對于此次控制權變更一事,永安行表示,這有利于給上市公司帶來具有豐富產業資源背景的股東,推動上市公司未來長期健康發展。變更完成后,楊磊及上海哈茂可借助自身豐富的產業資源,為上市公司現有業務快速賦能,快速發揮產業協同優勢,在業務經營層面助力上市公司原有出行相關業務、新興業務的快速發展,改善上市公司的經營水平、提升產業競爭優勢,實現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有分析人士指出,參照永安行的業務和近幾年的業績來看,此番收購永安行對于哈啰的業務加持可能相對有限。不同于哈啰、美團、青桔等主流玩家在無樁共享單車領域的深耕,永安行是以有樁公共自行車起家,而近年來有樁單車市場已經逐漸萎縮。
與此同時,永安行大力押寶的氫能業務,目前對于公司業績的助力尚不十分明顯,仍需進一步觀察。在此背景下,哈啰選擇此時入主永安行,其更為主要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借助永安行的上市公司身份實現曲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