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直通IPO 邵延港
3月15日,“3·15”晚會曝光手機抽獎瘋狂斂財行業亂象,讓一家主營SaaS和互聯網廣告業務的港股上市公司浮出水面。
近期有關手機抽獎引發消費陷阱的投訴接連不斷。央視記者調查發現,有幕后黑手通過平臺虛假抽獎來瘋狂斂財。其中兌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兌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諾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點名。而兌捷網絡是港股上市公司兌吧的子公司。
3月16日凌晨,兌吧發布致歉聲明,稱公司第一時間啟動內部應急響應機制,成立專項小組,配合政府執法部門開展核查處置工作。
來源:兌吧微信服務號
值得注意的是,兌吧是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其于2014年5月在杭州成立,2019年5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從事用戶運營軟件即服務(SaaS)平臺業務、互動式效果廣告業務及其他業務。
據央視財經報道,記者發現在電子發票第三方服務平臺“諾諾網”開發票,而這背后卻還有一個手機抽獎陷阱,用戶所謂的“200元話費券”,需要中獎者需要充值4000元話費才能用完這些話費券,并且這些話費券的使用還有限制。而諾諾網開發票時出現的跳轉抽獎廣告,正是由兌吧子公司兌捷網絡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兌捷網絡負責人稱,該行業可創造“單日20億元流水”兌吧是其中的頭部,但近年來兌吧業績不斷下滑,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近兩千萬元,公司市值也僅剩下2.48億港元。公司背后,是曾經僅用5年就將公司上市的90后創始人陳曉亮,如今其也已光環不再。
港股上市公司,卷入手機抽獎套路
據央視財經報道,記者在“諾諾網”開發票時發現,提交發票信息之后,在沒有進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頁面會自動出現跳轉,跳轉至大轉盤小游戲,進而引導記者進行抽獎。點擊抽獎,系統隨即提示“抽中大獎”,獎品是“200元話費券”。然而記者購買后,并沒有任何話費到賬,也沒有看到200元的話費券。
記者咨詢客服后才了解,“優惠券一共有30張,充200元減10元的券10張,充100元減5元的券20張。”也就是說,所謂的中大獎,是一場針對用戶的套路。當記者向客服提出退款,對方卻拒絕了記者的要求。
記者調查發現,廣告推廣由兌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話費券充值由數字權益平臺執行,實際收款方是晶珊運予通訊運營商,背后關系錯綜復雜。
兌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稱,公司通過形形色色的應用場景,將商家廣告大量投放到消費者的手機端。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兌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促使消費者產生沖動消費行為方面采取了諸多策略,特別是在游戲環節,投入了大量精力。在其運作模式下,廣告已不再單純是信息的傳遞,而演變成了一種帶有特定營銷機制的手段。此外,該負責人表示,諾諾網開發票時出現的跳轉抽獎廣告正是由兌吧公司提供的。
據該負責人透露,此次的大獎200元話費券是其公司目前獲利最高的業務。投入100萬元當天就能回收150萬元,這種高回報使得許多業務客戶近乎瘋狂。
兌吧的“利潤”則是賺取沉默用戶的錢。話費券使用周期長,多數人領取一兩個月后就遺忘,部分消費者操作后甚至都搞不清到底是充了話費還是買了券。商家正是利用這種遺忘和疏忽,抓住海量“沉默用戶”的空子,悄然斂財。
開發票、停車掃碼等生活各類場景,都能接入互動跳轉廣告,靠中獎誘導消費者。比如停車場掃碼付費。“送你一個視頻會員,你點擊以后要付19.9元,次月還會扣19.9元,默認你會來領,依然賺的是沉默用戶的錢。”
兌吧官網顯示,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用戶運營SaaS服務商及互動廣告運營商,為金融、互聯網等行業的數萬家客戶提供了用戶增長、活躍留存、流量變現的全周期運營服務。用戶運營SaaS提供積分體系運營、會員營銷運營、游戲化運營服務;互動廣告平臺提供媒體變現服務、廣告投放服務。
如今,兌吧因卷入手機抽獎套路而被315點名,也讓這家沉寂許久的公司回歸公眾視野。
90后創始人掌舵上市公司,市值已縮水96%
兌吧的歷程可追溯至創始人的校園創業。
2011年,還在杭州師范大學上大二的陳曉亮就創立了杭州兌吧。2014年,大學畢業的陳曉亮和同學等人正式創立兌吧。
2014年9月,兌吧完成來自鼎聚茂華的第一輪種子輪融資,次年,再次獲得其他獨立投資者的投資,兩次融資,兌吧獲得3780萬元的資金入股,公司估值達到2億元。
在業務上,兌吧先是推出用戶運營SaaS平臺,幫助企業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吸引和留住在線用戶,為通過滿足企業對用戶獲取及流量變現的需求以提供全周期服務,兌吧于2015年率先推出交互式效果廣告業務,以利用其通過用戶運營Saas平臺業務累積的不同場景下移動App用戶行為的理解。兩項業務成為兌吧之后的核心收入來源。
2019年5月,公司運營的第五年,陳曉亮帶著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掛牌,那一年,陳曉亮才27歲。
在上市的前一年,即截至 2018年底,兌吧已注冊用戶運營SaaS平臺的移動App超過14000個,移動App用戶數超過十億人。其用戶運營Saas,也已積累了超過100家客戶。
公司上市后,兌吧市值一度突破66億港元,2019年,兌吧營收11.37億元,凈利潤2.05億元,被譽為“用戶運營賽道黑馬”。
而據兌吧發布的2024年半年報,其營收為4.58億元,較2023年上半年的7.08億元同比下滑35.31%;凈利潤虧損1907.8萬元,而2023年上半年盈利2208.4萬元。
來源:兌吧財報截圖
在收入構成上,兌吧用戶運營SaaS平臺業務收入1.17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8458.3萬元有所增長;互聯網廣告業務收入3.18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6.17億元大幅下降。其中互聯網廣告業務的日活、月活、廣告頁面瀏覽數、計費點擊數等指標均呈現下滑狀態,內容分發渠道和終端廣告客戶的數量也大幅下降。
來源:兌吧財報截圖
如今,因手機抽獎套路被315曝光,作為公司業務支柱的互聯網廣告業務再次受到打擊,自上市至今,市值已經縮水了96%,僅剩下2.48億港元的兌吧,接下來又該如何自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