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空中出租車”商業化前夜:沃蘭特等領跑,國產產業鏈雛形初現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空中出租車”商業化前夜:沃蘭特等領跑,國產產業鏈雛形初現

eVTOL商業化前夜,龍頭企業及關鍵供應商正在提前布局。

圖片來源:沃蘭特

界面新聞記者 | 劉素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近日,沃蘭特航空創始人兼CEO董明對界面新聞透露,2025年初,南航通航、亞捷航空與沃蘭特航空正式簽訂VE25-100型號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俗稱"空中出租車")的首批確認訂單。截止目前,該公司已簽訂戰略合作及意向訂單860余架、意向訂單金額超220億元。

近年來,隨著電池、電機等技術的突破,以及空域改革等政策性的推動,eVTOL作為一種新型城市空中交通解決方案,備受資本和產業界追捧。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40年,全球eVTOL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

在國內,以沃蘭特航空為代表的主機廠迅速崛起為eVTOL領域的領軍企業。中信證券在近期研報中稱,2025年有望成為eVTOL商業化運營元年。

界面新聞采訪獲悉,eVTOL產業鏈中國產化率最低的飛控領域,已經涌現出一批關鍵性企業,這也意味著國產eVTOL產業鏈雛形初現。在eVTOL商業化前夜,龍頭企業及關鍵供應商正在提前布局。

2024年,“低空經濟”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點燃了投資熱情。身處航空產業的董明,則更早嗅到先機。

董明出身于航空工程師家庭,大學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曾先后就職于中航工業、通用電氣、羅克韋爾柯林斯、昂際航電等中外知名航空企業,在ARJ21-700支線客機、C919干線客機、CR929寬體客機等國家重大型號中,他深度參與型號論證、研發、制造、試飛、適航審定等研制工作。

2016年,美國提出了Uber Elevate空中出租車計劃,掀起了eVTOL在全球范圍內的浪潮。當時的董明,加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Transformative Vertical Flight工作組和美國通用航空制造商協會(GAMA)及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參與美國先進空中交通(AAM)路線圖及相關行業標準制定。

在eVTOL潮起之初,董明曾對其持質疑態度,認為技術和商業邏輯尚未實現閉環。特別是在中國,如果eVTOL僅用于娛樂或私用,市場將十分狹小。

隨著eVTOL在美國的發展,市場逐漸驗證,eVTOL在商用客運領域將有重大機遇。董明帶領團隊快速跟蹤,研究學習eVTOL。他們判斷,由于新能源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航空業將迎來重要的變革,這將帶來深刻的經濟性和場景變化,將傳統通航發展的“不可能”轉化為“可能”。“這一輪技術演進在航空業非常罕見,其帶來的便捷性、經濟性和安全性將為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極大的效率提升。”

再從中國航空業的角度來看,董明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機遇窗口期,中國eVTOL產業有機會像電動汽車一樣實現“換道超車”。

沃蘭特航空創始人兼CEO董明。受訪者供圖

歷經5年的思考、觀察和研究,2021年6月,董明在上海閔行設立沃蘭特航空,2022年8月公司就下線了全尺寸驗證機VE25-X1,2023年1月成功首飛,研發速度驚人。VE25采用先進復合翼架構,起飛重量2.5噸,巡航速度235km/h,里程可達200km-400km,可搭載1名駕駛員和5名乘客,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載重能力最強且客艙空間最大的載人eVTOL。

2023年9月,VE25-100型客運eVTOL型號合格證申請受理,標志其正式進入型號合格審定程序,這也是中國民航局華東地區管理局受理的首個客運載人eVTOL項目。在完成航空器的全轉換飛行后,2024年10月23日,VE25-100項目型號合格審定首次審查會順利召開,適航審定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受益于政策推動,2024年成為低空經濟快速發展的元年,中央空管委計劃在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六個城市開展 eVTOL試點,eVTOL主機廠多點開花。在上海,出現了沃蘭特、峰飛航空、時的科技、御風未來等“上海eVTOL四小龍”;廣東擁有全球首家集齊“三證”的龍頭億航智能,以及飛行汽車公司小鵬匯天;合肥則引入了零重力飛機、覽翌航空等初創企業……

根據公開信息,多家主機廠研制的eVTOL產品預計在未來三年內取證。

當前,沃蘭特正在加大全國的研發生產和應用場景的科學布局,在四川自貢設有制造基地,在深圳、北京等地設有運營中心。2023 年11月,自貢引進沃蘭特eVTOL智能制造基地項目,項目總體占地100畝,總投資規模20億元,建成達產后年交付飛機300架,年產值約75億元。

沃蘭特大事記。根據沃蘭特提供信息制圖

eVTOL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研發和制造涉及眾多產業鏈環節,包括電池、電機、飛控系統、復合材料等。主機廠作為產業鏈的核心,需要與上下游供應商緊密合作,共同構建產業生態。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國內eVTOL主機廠不得不提高產業鏈的國產化水平。

“我們深度支持供應商,無償分享我們對航空體系的理解,這也吸引了很多供應鏈伙伴。我們相信,再過兩到三年,我們有可能建成世界上最有效率的航空產業鏈。”董明說。

eVTOL產業鏈上的供應商,需要根據主機廠的需求,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零部件和系統解決方案。其中,飛控系統、航電系統等關鍵供應商的出現,標志著國產eVTOL產業鏈雛形初現。

“國外有很多傳統航空產業鏈的巨頭企業參與eVTOL的研發,而國內產業鏈上游當時還沒有此類公司,我們注意到了這個空白的市場機會。”邊界智控創始人兼CEO翁海敏告訴界面新聞。2020年11月,邊界智控成立,成為我國最早一批研發eVTOL飛控系統的創業企業。

飛行控制系統簡稱飛控系統,可以根據飛行員的操縱指令、飛機飛行狀態和環境參數,控制飛機舵面、動力系統等,實現飛機穩定飛行和精確機動。飛控系統是eVTOL最核心的子系統之一,技術難度較大且復雜度較高。

“飛控是安全等級最高的系統之一,如果在飛行中其他系統出現故障,飛控要識別并緊急處置故障,保障飛機仍處于安全狀態。”翁海敏解釋。

指數資本產業研究中心在一份研究中指出,飛控航電系統在國際上長期處于高度壟斷狀態,核心技術和人才掌握在Honeywell,Collins,Garmin,Thales和BAE等幾家航電巨頭手中。由于市場壁壘高,競爭相對有序,國產廠商的機遇大于挑戰。歐美國家涉及飛控系統的諸多技術目前受到嚴格的出口管制限制,國產玩家僅有獅尾智能、邊界智控、昂際航電、中航618所等。

基于供需匹配,沃蘭特成為邊界智控的第一個客戶。對于初創企業而言,發展前景并不明朗,因此兩家業的合作從幾十萬金額、為期數月的小項目,逐步加強信任,發展為全面的、戰略級的合作。

以沃蘭特為代表的頭部主機廠也是目前階段邊界智控最重要的客戶。在翁海敏看來,沃蘭特是一家極具代表性的主機廠:民航基因非常強大,無論是產品的定義還是研發思路都非常具有代表性,研發思路吸收了民航客機的精髓,對航空產品的成本、效率、性能十分了解,擅長化繁為簡,做事風格精準高效。

目前,邊界智控已與傳統航空、汽車企業以及新興eVTOL公司等多種類型的主機廠建立了合作。首批客戶的成功,將為邊界智控接下來的規模化商業化打開良好的局面。“最早開啟適航取證的客戶對我們建立品牌有很大幫助。”翁海敏說。

圖片來源:沃蘭特

在國產eVTOL產業鏈上,也涌現了一批新能源汽車背景的供應商。成立于2001年的電機供應商天津市松正電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松正”)已經成功從電動自行車龍頭升級為電動汽車行業龍頭,近兩年正在探索電動航空市場。

“我們屬于技術創業者,每當一個行業技術遇到瓶頸并且開始內卷時,我們就計劃研究下一代顛覆行業的技術。”天津松正航空板塊銷售總監張挺對界面新聞表示。在2020年-2021年左右,恰逢eVTOL企業創業潮涌現,當時剛剛以2.2億美元剝離乘用車動力業務的天津松正糧草充足,調研航空企業之后,于2022年規劃了新的產業愿景,希望將產品沿著“消費級-車規級-航空級”的技術路徑進行升級。

電機被稱為eVTOL的“動力心臟”,在eVTOL單機成本中,電機電控系統占比較高。在該領域,國外航空企業有先發優勢,而國內企業較少。帶著電動乘用車研發團隊和軍工大載重無人機研發團隊的技術力量,天津松正切入了eVTOL電驅新賽道。

在產品研發的第一階段,天津松正與幾家汽車企業合作,聯合研發飛機的動力系統。通過最初的合作,天津松正了解了飛機對動力的形態需求。張挺說,第二階段,天津松正計劃參與制造一架適航取證且絕對安全的飛機,需要深刻理解航空產品的合作伙伴,便鎖定了沃蘭特。當時,沃蘭特也急需提高產業鏈國產化率。2024年,雙方達成合作,聯合開發、打磨VE25客運eVTOL。

“我們很早就了解沃蘭特的團隊,他們具有深厚的航空背景,而我們的產品開發能力很強,這是我們雙方最看重的方面。其次,他們對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持非常重要,航空領域需要深度合作才能保障產品的安全性,雙方耦合度非常深。因此我們經過多次交流互訪,最終雙方形成了共識。”張挺認為,相比于其他參與者,天津松正的特點是在eVTOL這個垂直細分領域更加專注,更注重技術創新。

目前,VE25客運eVTOL采用分布式動力驅動,一架飛行器需要10套以上動力系統。張挺認為,適航取證階段的研發,才是真正切入航空賽道的關鍵。“除了產品設計以外,我們應該真正理解適航,理解局方的要求,從各個維度表明產品的安全性。這個時間可能需要持續一兩年時間。希望我們配合沃蘭特能夠引領整個行業,最終走出中國的eVTOL賽道。”

eVTOL應用場景渲染圖。圖片來源:沃蘭特

董明對界面新聞透露,今年將持續推進VE25-100型號eVTOL的研制及適航審定工作,力爭實現首款研制批飛機AC101、AC102下線及首飛。適航取證是eVTOL技術成功的證明,而要實現商業化的成功,不僅需要訂單,還需要用真實場景驗證eVTOL的經濟性。他表示,沃蘭特計劃在明年開始逐步證實eVTOL的商業價值。

主機廠商業化進程的加快,將帶動整個產業鏈需求的增長。與此同時,供應商也需要不斷降低成本,以滿足eVTOL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需求。

翁海敏表示,邊界智控正在研究未來新技術在飛控系統的應用,希望持續降低成本并擴大市場。此外,當前中國商飛帶動了大飛機產業鏈的發展,邊界智控也將在eVTOL之外拓展多個不同的民用航空業務領域。

他判斷,未來在低空領域,將迎來更高密度的飛行以及智能化輔助設備的應用。因此,邊界智控也在關注民用航空智能駕駛設備,提前研究布局感知、避障和自主飛行等技術。

張挺表示,天津松正擁有強大的產業化能力,無論是產線擴容還是平臺建設、人員擴充等,都可以支撐主機廠商業化前夜的產能爬坡階段。“隨著沃蘭特產銷量的規劃以及國家對低空產業的布局,我們會根據產業發展進程及時規劃工作。”

他透露,一旦eVTOL行業崛起,為長遠計,天津松正將考慮選擇與主機廠并行的策略,此前已考察了天津和嘉興兩個基地。“從供應鏈優勢和服務主機廠、整車廠的角度而言,長三角區域優勢非常明顯。”

在國內低空經濟如火如荼發展之時,德國兩家eVTOL獨角獸的轟然倒塌撕開了行業的殘酷面紗。

Lilium成立于2015年,2021年成為全球第三家在美上市的eVTOL企業,市值一度超過70億美元。2024年10月,宣布申請破產。2011年成立的Volocopter則是全球最早創立的eVTOL企業之一,原計劃今年適航取證,但在去年底因資金斷裂申請破產。2025年3月11日,萬豐奧威宣布收購Volocopter。

這也為中國eVTOL企業敲響警鐘:在資本鼎沸之時,高昂的研發成本、復雜的適航認證流程、尚未成熟的商業模式、市場競爭的加劇,仍然是eVTOL企業面前的“大山”。

過去一年,邊界智控幾乎每個月能收到十幾個eVTOL新團隊的合作咨詢。翁海敏強調,高安全等級的載人飛行器研發周期較長,且不會隨著資源的投入而顯著縮短時間。“這個行業備受關注且有許多資源投入,研發可能會有所提速,但仍然存在產品成熟的發展規律,我們需要具備耐心,從業者應該保持客觀冷靜,以更加符合行業科學和行業規律的態度來完成工作。”

張挺表示,過去兩年承接了眾多主機廠和產業調研,市場火爆之下,天津松正仍希望專注于自我發展,今年將繼續加大投入,加強人員培訓和基礎設施、航空實驗室建設,夯實基礎。同時,面對低空經濟出現的新需求,將研發一些適配的新產品。

商業化前夜,沃蘭特一方面加速研發,積極融資,把錢花在刀刃上,另一方面也簽約更多訂單,打造持續造血能力。

2024年,沃蘭特航空一共完成6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10億元人民幣。截止目前,該公司已簽訂戰略合作及意向訂單860余架、意向訂單金額超220億元。

閔行區經委高端裝備科科長彭艷透露,閔行區依據《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正在研究編制包含低空經濟在內的閔行區民用航空產業三年行動計劃與專項政策,制定了與閔行實際相符的發展目標和空間布局,將在技術、產業、場景、人才等方面給予以沃蘭特為代表的航空產業企業全要素支持。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空中出租車”商業化前夜:沃蘭特等領跑,國產產業鏈雛形初現

eVTOL商業化前夜,龍頭企業及關鍵供應商正在提前布局。

圖片來源:沃蘭特

界面新聞記者 | 劉素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近日,沃蘭特航空創始人兼CEO董明對界面新聞透露,2025年初,南航通航、亞捷航空與沃蘭特航空正式簽訂VE25-100型號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俗稱"空中出租車")的首批確認訂單。截止目前,該公司已簽訂戰略合作及意向訂單860余架、意向訂單金額超220億元。

近年來,隨著電池、電機等技術的突破,以及空域改革等政策性的推動,eVTOL作為一種新型城市空中交通解決方案,備受資本和產業界追捧。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40年,全球eVTOL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

在國內,以沃蘭特航空為代表的主機廠迅速崛起為eVTOL領域的領軍企業。中信證券在近期研報中稱,2025年有望成為eVTOL商業化運營元年。

界面新聞采訪獲悉,eVTOL產業鏈中國產化率最低的飛控領域,已經涌現出一批關鍵性企業,這也意味著國產eVTOL產業鏈雛形初現。在eVTOL商業化前夜,龍頭企業及關鍵供應商正在提前布局。

2024年,“低空經濟”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點燃了投資熱情。身處航空產業的董明,則更早嗅到先機。

董明出身于航空工程師家庭,大學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曾先后就職于中航工業、通用電氣、羅克韋爾柯林斯、昂際航電等中外知名航空企業,在ARJ21-700支線客機、C919干線客機、CR929寬體客機等國家重大型號中,他深度參與型號論證、研發、制造、試飛、適航審定等研制工作。

2016年,美國提出了Uber Elevate空中出租車計劃,掀起了eVTOL在全球范圍內的浪潮。當時的董明,加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Transformative Vertical Flight工作組和美國通用航空制造商協會(GAMA)及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參與美國先進空中交通(AAM)路線圖及相關行業標準制定。

在eVTOL潮起之初,董明曾對其持質疑態度,認為技術和商業邏輯尚未實現閉環。特別是在中國,如果eVTOL僅用于娛樂或私用,市場將十分狹小。

隨著eVTOL在美國的發展,市場逐漸驗證,eVTOL在商用客運領域將有重大機遇。董明帶領團隊快速跟蹤,研究學習eVTOL。他們判斷,由于新能源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航空業將迎來重要的變革,這將帶來深刻的經濟性和場景變化,將傳統通航發展的“不可能”轉化為“可能”。“這一輪技術演進在航空業非常罕見,其帶來的便捷性、經濟性和安全性將為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極大的效率提升。”

再從中國航空業的角度來看,董明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機遇窗口期,中國eVTOL產業有機會像電動汽車一樣實現“換道超車”。

沃蘭特航空創始人兼CEO董明。受訪者供圖

歷經5年的思考、觀察和研究,2021年6月,董明在上海閔行設立沃蘭特航空,2022年8月公司就下線了全尺寸驗證機VE25-X1,2023年1月成功首飛,研發速度驚人。VE25采用先進復合翼架構,起飛重量2.5噸,巡航速度235km/h,里程可達200km-400km,可搭載1名駕駛員和5名乘客,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載重能力最強且客艙空間最大的載人eVTOL。

2023年9月,VE25-100型客運eVTOL型號合格證申請受理,標志其正式進入型號合格審定程序,這也是中國民航局華東地區管理局受理的首個客運載人eVTOL項目。在完成航空器的全轉換飛行后,2024年10月23日,VE25-100項目型號合格審定首次審查會順利召開,適航審定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受益于政策推動,2024年成為低空經濟快速發展的元年,中央空管委計劃在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六個城市開展 eVTOL試點,eVTOL主機廠多點開花。在上海,出現了沃蘭特、峰飛航空、時的科技、御風未來等“上海eVTOL四小龍”;廣東擁有全球首家集齊“三證”的龍頭億航智能,以及飛行汽車公司小鵬匯天;合肥則引入了零重力飛機、覽翌航空等初創企業……

根據公開信息,多家主機廠研制的eVTOL產品預計在未來三年內取證。

當前,沃蘭特正在加大全國的研發生產和應用場景的科學布局,在四川自貢設有制造基地,在深圳、北京等地設有運營中心。2023 年11月,自貢引進沃蘭特eVTOL智能制造基地項目,項目總體占地100畝,總投資規模20億元,建成達產后年交付飛機300架,年產值約75億元。

沃蘭特大事記。根據沃蘭特提供信息制圖

eVTOL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研發和制造涉及眾多產業鏈環節,包括電池、電機、飛控系統、復合材料等。主機廠作為產業鏈的核心,需要與上下游供應商緊密合作,共同構建產業生態。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國內eVTOL主機廠不得不提高產業鏈的國產化水平。

“我們深度支持供應商,無償分享我們對航空體系的理解,這也吸引了很多供應鏈伙伴。我們相信,再過兩到三年,我們有可能建成世界上最有效率的航空產業鏈。”董明說。

eVTOL產業鏈上的供應商,需要根據主機廠的需求,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零部件和系統解決方案。其中,飛控系統、航電系統等關鍵供應商的出現,標志著國產eVTOL產業鏈雛形初現。

“國外有很多傳統航空產業鏈的巨頭企業參與eVTOL的研發,而國內產業鏈上游當時還沒有此類公司,我們注意到了這個空白的市場機會。”邊界智控創始人兼CEO翁海敏告訴界面新聞。2020年11月,邊界智控成立,成為我國最早一批研發eVTOL飛控系統的創業企業。

飛行控制系統簡稱飛控系統,可以根據飛行員的操縱指令、飛機飛行狀態和環境參數,控制飛機舵面、動力系統等,實現飛機穩定飛行和精確機動。飛控系統是eVTOL最核心的子系統之一,技術難度較大且復雜度較高。

“飛控是安全等級最高的系統之一,如果在飛行中其他系統出現故障,飛控要識別并緊急處置故障,保障飛機仍處于安全狀態。”翁海敏解釋。

指數資本產業研究中心在一份研究中指出,飛控航電系統在國際上長期處于高度壟斷狀態,核心技術和人才掌握在Honeywell,Collins,Garmin,Thales和BAE等幾家航電巨頭手中。由于市場壁壘高,競爭相對有序,國產廠商的機遇大于挑戰。歐美國家涉及飛控系統的諸多技術目前受到嚴格的出口管制限制,國產玩家僅有獅尾智能、邊界智控、昂際航電、中航618所等。

基于供需匹配,沃蘭特成為邊界智控的第一個客戶。對于初創企業而言,發展前景并不明朗,因此兩家業的合作從幾十萬金額、為期數月的小項目,逐步加強信任,發展為全面的、戰略級的合作。

以沃蘭特為代表的頭部主機廠也是目前階段邊界智控最重要的客戶。在翁海敏看來,沃蘭特是一家極具代表性的主機廠:民航基因非常強大,無論是產品的定義還是研發思路都非常具有代表性,研發思路吸收了民航客機的精髓,對航空產品的成本、效率、性能十分了解,擅長化繁為簡,做事風格精準高效。

目前,邊界智控已與傳統航空、汽車企業以及新興eVTOL公司等多種類型的主機廠建立了合作。首批客戶的成功,將為邊界智控接下來的規模化商業化打開良好的局面。“最早開啟適航取證的客戶對我們建立品牌有很大幫助。”翁海敏說。

圖片來源:沃蘭特

在國產eVTOL產業鏈上,也涌現了一批新能源汽車背景的供應商。成立于2001年的電機供應商天津市松正電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松正”)已經成功從電動自行車龍頭升級為電動汽車行業龍頭,近兩年正在探索電動航空市場。

“我們屬于技術創業者,每當一個行業技術遇到瓶頸并且開始內卷時,我們就計劃研究下一代顛覆行業的技術。”天津松正航空板塊銷售總監張挺對界面新聞表示。在2020年-2021年左右,恰逢eVTOL企業創業潮涌現,當時剛剛以2.2億美元剝離乘用車動力業務的天津松正糧草充足,調研航空企業之后,于2022年規劃了新的產業愿景,希望將產品沿著“消費級-車規級-航空級”的技術路徑進行升級。

電機被稱為eVTOL的“動力心臟”,在eVTOL單機成本中,電機電控系統占比較高。在該領域,國外航空企業有先發優勢,而國內企業較少。帶著電動乘用車研發團隊和軍工大載重無人機研發團隊的技術力量,天津松正切入了eVTOL電驅新賽道。

在產品研發的第一階段,天津松正與幾家汽車企業合作,聯合研發飛機的動力系統。通過最初的合作,天津松正了解了飛機對動力的形態需求。張挺說,第二階段,天津松正計劃參與制造一架適航取證且絕對安全的飛機,需要深刻理解航空產品的合作伙伴,便鎖定了沃蘭特。當時,沃蘭特也急需提高產業鏈國產化率。2024年,雙方達成合作,聯合開發、打磨VE25客運eVTOL。

“我們很早就了解沃蘭特的團隊,他們具有深厚的航空背景,而我們的產品開發能力很強,這是我們雙方最看重的方面。其次,他們對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持非常重要,航空領域需要深度合作才能保障產品的安全性,雙方耦合度非常深。因此我們經過多次交流互訪,最終雙方形成了共識。”張挺認為,相比于其他參與者,天津松正的特點是在eVTOL這個垂直細分領域更加專注,更注重技術創新。

目前,VE25客運eVTOL采用分布式動力驅動,一架飛行器需要10套以上動力系統。張挺認為,適航取證階段的研發,才是真正切入航空賽道的關鍵。“除了產品設計以外,我們應該真正理解適航,理解局方的要求,從各個維度表明產品的安全性。這個時間可能需要持續一兩年時間。希望我們配合沃蘭特能夠引領整個行業,最終走出中國的eVTOL賽道。”

eVTOL應用場景渲染圖。圖片來源:沃蘭特

董明對界面新聞透露,今年將持續推進VE25-100型號eVTOL的研制及適航審定工作,力爭實現首款研制批飛機AC101、AC102下線及首飛。適航取證是eVTOL技術成功的證明,而要實現商業化的成功,不僅需要訂單,還需要用真實場景驗證eVTOL的經濟性。他表示,沃蘭特計劃在明年開始逐步證實eVTOL的商業價值。

主機廠商業化進程的加快,將帶動整個產業鏈需求的增長。與此同時,供應商也需要不斷降低成本,以滿足eVTOL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需求。

翁海敏表示,邊界智控正在研究未來新技術在飛控系統的應用,希望持續降低成本并擴大市場。此外,當前中國商飛帶動了大飛機產業鏈的發展,邊界智控也將在eVTOL之外拓展多個不同的民用航空業務領域。

他判斷,未來在低空領域,將迎來更高密度的飛行以及智能化輔助設備的應用。因此,邊界智控也在關注民用航空智能駕駛設備,提前研究布局感知、避障和自主飛行等技術。

張挺表示,天津松正擁有強大的產業化能力,無論是產線擴容還是平臺建設、人員擴充等,都可以支撐主機廠商業化前夜的產能爬坡階段。“隨著沃蘭特產銷量的規劃以及國家對低空產業的布局,我們會根據產業發展進程及時規劃工作。”

他透露,一旦eVTOL行業崛起,為長遠計,天津松正將考慮選擇與主機廠并行的策略,此前已考察了天津和嘉興兩個基地。“從供應鏈優勢和服務主機廠、整車廠的角度而言,長三角區域優勢非常明顯。”

在國內低空經濟如火如荼發展之時,德國兩家eVTOL獨角獸的轟然倒塌撕開了行業的殘酷面紗。

Lilium成立于2015年,2021年成為全球第三家在美上市的eVTOL企業,市值一度超過70億美元。2024年10月,宣布申請破產。2011年成立的Volocopter則是全球最早創立的eVTOL企業之一,原計劃今年適航取證,但在去年底因資金斷裂申請破產。2025年3月11日,萬豐奧威宣布收購Volocopter。

這也為中國eVTOL企業敲響警鐘:在資本鼎沸之時,高昂的研發成本、復雜的適航認證流程、尚未成熟的商業模式、市場競爭的加劇,仍然是eVTOL企業面前的“大山”。

過去一年,邊界智控幾乎每個月能收到十幾個eVTOL新團隊的合作咨詢。翁海敏強調,高安全等級的載人飛行器研發周期較長,且不會隨著資源的投入而顯著縮短時間。“這個行業備受關注且有許多資源投入,研發可能會有所提速,但仍然存在產品成熟的發展規律,我們需要具備耐心,從業者應該保持客觀冷靜,以更加符合行業科學和行業規律的態度來完成工作。”

張挺表示,過去兩年承接了眾多主機廠和產業調研,市場火爆之下,天津松正仍希望專注于自我發展,今年將繼續加大投入,加強人員培訓和基礎設施、航空實驗室建設,夯實基礎。同時,面對低空經濟出現的新需求,將研發一些適配的新產品。

商業化前夜,沃蘭特一方面加速研發,積極融資,把錢花在刀刃上,另一方面也簽約更多訂單,打造持續造血能力。

2024年,沃蘭特航空一共完成6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10億元人民幣。截止目前,該公司已簽訂戰略合作及意向訂單860余架、意向訂單金額超220億元。

閔行區經委高端裝備科科長彭艷透露,閔行區依據《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正在研究編制包含低空經濟在內的閔行區民用航空產業三年行動計劃與專項政策,制定了與閔行實際相符的發展目標和空間布局,將在技術、產業、場景、人才等方面給予以沃蘭特為代表的航空產業企業全要素支持。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江市| 乌什县| 莎车县| 凤山县| 师宗县| 玛纳斯县| 铁岭市| 大兴区| 绥化市| 越西县| 尼玛县| 哈巴河县| 红河县| 德清县| 东至县| 寿宁县| 增城市| 桃江县| 于田县| 陵水| 台东县| 长宁区| 长春市| 中阳县| 阿拉善左旗| 永仁县| 晴隆县| 绥宁县| 鄱阳县| 延吉市| 泰安市| 廊坊市| 台北县| 安多县| 沈阳市| 彝良县| 民勤县| 揭阳市| 额济纳旗| 霞浦县|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