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面新聞記者 | 范易成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中國日本商會2月12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在華日企對2025年中國經濟景氣的預測呈現改善趨勢。其中,超過半數(58%)的會員企業表示將在2025年“增加”或“保持”投資。對于中國國內經濟形勢,認為形勢向好的企業比例較上季度提升5%,持悲觀看法的企業比例則下降13%,顯示出日企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正在提升。
“2025年,我們將在南通工廠引入全球領先的智能自動化無人生產線。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深度參與中國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加速發展進程。”在3月14日舉行的“中智日企新春會”上,米思米(中國)精密機械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濮清對界面新聞表示。
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一萬名員工的日本企業米思米主要生產FA工廠自動化用零件、模具零件等產品。濮清表示,米思米在中國的實際投資已超4億美元,中國是集團在全球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也是供應鏈布局的關鍵區域。
2024年,米思米位于上海市奉賢區、投資總額達4.5億元人民幣的供應鏈總部園區項目落成并投產。濮清透露,今年公司會持續加大投入,升級提升針對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中國制造供應鏈,并與合作伙伴在研發方面緊密協作。
2014年12月,中智日企俱樂部針對會員企業發起了一次年終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在華日企正在通過深化本地化戰略、推進數字化轉型和優化投資結構,努力提升在華業務的競爭力和可持續性。
據該調查主辦方中智股份董事總經理單為民介紹,調研結果顯示,在人才需求方面,隨著中國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日企對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技術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企業正在通過數字化手段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并開拓新的商業模式。這一變化也反映了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技術創新的加速。
在投資方向上,以往日企對華投資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但近年來逐漸向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綠色能源、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領域擴展。單為民認為,這些變化源于中國政府的產業政策、外資優惠政策以及技術創新支持,為日企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中智日企俱樂部成立12年,先后為全國超過3500家日企、1萬余名日籍駐在員提供人力資源領域的服務。
日企博邁立鋮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山本徹告訴界面新聞,在近來大熱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領域,公司擁有多種專為工業機器人設計的電纜產品,具有耐彎曲、耐磨損、耐高溫等特性,適用于機器人關節等頻繁活動的部位。“期待能與更多中國的機器人制造商合作。”
此外,博邁立鋮正在積極籌備引進人工智能,測試采用自動化系統操作來完成各種銷售數據的輸入輸出以及處理人力資源相關的各類數據,減少人力干預,降低錯誤的發生率,以此來提升效能。
同樣,圍繞未來公司在AI領域的應用和布局,日企豪雅光學的中國區總裁李夢華向界面新聞透露,通過設備+AI模型識別,能夠快速、簡單、便捷地測出配鏡需要的關鍵數據,提高消費者體驗的同時,也給工廠生產和配鏡提供了更精準的數據。在生產環節,公司的全球工廠近年來上線了AI質檢,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同時也縮短了訂單交付周期,
今年2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從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臺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等方面提出了20條措施。表明了中國政府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力吸引外資的信心和決心。
2月25日和27日,商務部分別在日本東京和大阪舉辦“投資中國”外資政策說明會,向日本企業和投資機構解讀《行動方案》等政策。為增強政策宣介效果,更好服務日本投資者需求,在中國駐日本使館經商處協助下,《行動方案》日文譯本也正式上線,有效降低了跨國公司的信息獲取門檻,為其投資中國提供了決策依據。
對于營商環境的持續提升,多位日企負責人都有切身的體會。山本徹透露,得益于眾多便利政策的落地,公司作為注冊在外高橋自貿區的地區總部,可以建立集團內部的資金池,讓大中華區10家集團公司互通有無,有效利用富余資金,大大降低了資金籌措的成本。此外,日本總公司和在華集團公司之間跨國界的資金池運作也非常順暢。
濮清表示,“穩外資20條”讓外資企業更加堅定了扎根、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決心。“中國市場規模龐大且潛力無限,對我們外資企業而言,與國內各類合作伙伴開展深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同時將供應鏈和客戶服務體系扎根中國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同樣傳達了外資對于推動中國在全球產業鏈布局的重要意義。2月27日上海市商務委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近7萬家外資企業在滬扎根。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主任朱民透露,為服務外商投資更高質量發展,上海正在持續打造“投資上海”金字招牌,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做好招商與企業服務一體化。健全外資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定期召開政企溝通圓桌會議,針對性解決外資企業提出的問題;強化政策支持。優化升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政策,修訂外資研發中心相關規定;擴大開放紅利。目前,我國制造業準入負面清單已經清零,下一步上海將在醫療、增值電信、生物技術等服務業領域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
而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今年上海聚焦企業需求,迭代推出了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朱民表示,期待更多日資企業投資上海,參與上海擴大開放的生動實踐,與上海這座城市同發展共繁榮,也希望日本企業繼續為優化上海營商環境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