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GPLP 老蘿卜頭
隨著“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到來,消費者維權的新聞又開始多了起來。在游戲產業中,維權這個事一直有兩個老大難的“釘子戶”,一個是未成年人充值,另一個是游戲虛擬財產的權益歸屬和保護。
據黑貓投訴平臺數據,截至2025年3月14日,以“王者榮耀”為關鍵詞的投訴量已達83882條,其中超八成涉及未成年人充值后“退款難”“久拖不退”等問題。另一方面,隨著游戲行業的環境驟變,加之游戲自然生命周期和游戲運營方等多方面因素,停運的游戲日漸增多,隨之而來的是停服后游戲內虛擬財產的歸屬權爭議。
據游戲日報統計,2024年有超過114款游戲停運,其中過半運營時間不足兩年,新游死亡率頗高。眾多停運的游戲,圍繞著虛擬游戲財產的最終歸屬,產生了太多的爭議與維權事件。
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的游戲業,似乎已經找到了解決這兩個老大難問題的思路。
01 人臉識別和官方私服
未成年人游戲充值維權的難點,主要在于如何界定未成年人是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游戲進行了充值。由于游戲充值是網絡消費,不能面對面,因此對于證明充值行為存在的證據收集難度極大。
尤其是當未成年人使用家長的手機或賬戶進行充值時,往往很容易繞開網絡實名制、防沉迷系統以及游戲企業的檢測機制,更增加了維權過程中的證據收集難度。
不過,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與廣泛應用,使其成為了解決未成年人游戲充值維權的“撒手锏”。
根據公開報道,《戀與深空》將在今年4月正式上線“人臉識別”功能,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保護。至于這個檢測系統的機制如何運作,《戀與深空》開發商疊紙公司并未進行說明。但網易旗下的《蛋仔派對》同樣安裝了人臉識別驗證功能,在出現大額充值消費、長期未登錄賬號突然登錄的情況時,有可能觸發人臉識別功能。
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游戲中,可以直觀地檢測到充值用戶的面部信息,再通過實名制信息數據庫進行比照,游戲就能輕松識別出當前用戶是否為未成年人,對其充值行為也可以進行適當限制。
此外,人臉識別功能還可以有效規避未成年人冒用父母或老年人身份信息進行游戲的情況。《蛋仔派對》于2024年曾發布公告,“70歲以上用戶”在游戲注冊環節都會強制進行人臉識別驗證,認證通過才能進行登錄游戲。
另外,加入人臉識別功能,同樣能對游戲賬號的交易行為起到一定限制,進而減少因為游戲賬號交易而帶來的爭議和維權事件。
而關于游戲停運后虛擬游戲財產的權益歸屬和保護,則可以采用離線版的方法解決。
2024年12月,嗶哩嗶哩旗下搖光工作室研發的國風卡牌手游《搖光錄:亂世公主》(簡稱為“《搖光錄》”)突然發布停更公告,游戲會在“夢前塵:云胡不喜”版本活動結束后正式停止更新,并于2025年1月1日關閉新用戶注冊及充值功能。
公告迅速點燃玩家怒火,大量玩家聚集在微博、B站社區以及黑貓投訴等平臺,對游戲停更決定表示強烈不滿。直到一個月后的2025年1月中,官方再次發布公告,將后續的運營計劃調整為開發離線版本。
《搖光錄》并不是唯一采用離線版解決虛擬游戲財產的權益歸屬的游戲,港股上市公司百奧家庭互動(02100.HK)旗下的女性向手游《食物語》2024年6月宣布停運,同樣承諾上線永久免費的“陪伴版”。
網游離線版本的出現,相當于游戲官方提供了一個“網游私服”,不僅能夠讓玩家數據得以保存,更能夠承載玩家們為游戲已經投入的情感,能間接減少大量的維權事件,對游戲售后服務、打擊游戲私服等方面均有好處。
02 不完美 但已經不錯了
技術已經出現,解決思路已然清晰,困擾游戲維權多年的“釘子戶”問題,終于遇到了敢動手的“拆遷隊”嗎?
能不能拆是一回事,但怎么拆是另一回事。
要讓技術落地,也是需要時間和成本的。
人臉識別技術倒是不難。目前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尤其是在銀行App場景中,但凡是涉及到大額金錢往來時,總會激活人臉識別功能。識別過程中不僅包括靜態面部識別,還需要動態面部識別,需要用戶做出諸如眨眼、扭頭等動作,才能通過最終驗證。
由于技術成熟,相關SDK和API齊全,為游戲添加人臉識別功能也相對容易。只要在游戲登錄、充值消費等關鍵環節設定觸發條件,比如設定單次充值金額到達一定數字、24小時內充值總金額達到一定數字或者長時間不登陸時觸發人臉識別,就可以保證在不過度影響游戲體驗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阻止未成年人的游戲充值行為,或者將游戲充值金額限制在可接受的限度內。
相比人臉識別的立竿見影,離線版游戲解決虛擬游戲資產保護的進度,則顯得前路漫漫。
《食物語》2024年6月宣布停運,僅僅過了兩個月,官方就推出了陪伴版。盡管玩家群的反響熱烈,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次陪伴版并未能實現數據遷移,玩家必須新建賬號,一切從頭開始。這與之前停運風波中不少玩家的核心訴求——能夠繼承原版本數據有很大出入。但由于《食物語》數據由原運營方騰訊管理,官方無法對其進行操作。
與《食物語》陪伴版相比,《搖光錄》離線版本的開發周期要長了很多。《搖光錄》官方公告中提到,根據開發和測試人員評估,離線版計劃在2025年12月推出上線,工期長達1年。
官方對此的解釋是,離線版需要對游戲代碼進行大量修改,且需要經過全面測試才可上線,因而整體開發時間會相對較長,且將提供1個月時間供玩家進行賬號數據遷移。
由于涉及到了賬號的保留和遷移,《搖光錄》離線版將保留已解鎖的主線劇情、活動劇情、相思箋等劇情內容,名士互動、行宮玩法將保持開啟,已獲取的皮膚、家具仍可在游戲中查看、互動。各種活動劇情也會儲存在游戲回憶中。
但這也不能算得上完美,由于離線版無法與服務器進行交互,因此影響到了很多功能玩法。《搖光錄》官方公告中提到了大量功能調整,離線版中無法獲取游戲資源。玲瓏閣會關閉,角色、名士、心語培養升級、好感度提升、封邑等功能將不再開放。同時,戰斗相關的功能及玩法,包括歷練、游歷等將不再開放。
離線版的推出,解決了玩家維權中的不少訴求,包括情感投入、數據保留等,但在具體執行效果上,依然有很多不足。游戲體驗的缺失、游戲數據無法完美留存,加上涉及到開發商、運營方和玩家的多方訴求,使得類似的游戲維權事件依然無法得到較完善的解決。
更不用說離線版的推出,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成本,相關成本的承擔也是問題。
盡管有著種種不足,但這已經為解決游戲領域維權難題給出了新的思路,業界也已經進行了實踐,效果不俗。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后,相關的維權事件高發趨勢終會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