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達財經 莫恩盟
編輯 | 深海
又到一年“3·15”,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于3月14日揭曉了今年“3·15”晚會的主題——“共鑄誠信 提振消費”。隨著今年“3·15”晚會的腳步愈發臨近,去年在“3·15”晚會上被曝光的企業和品牌如今境遇如何,再度成為了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
其中,去年被“3·15”晚會“點名”的聽花酒,如今又“卷土重來”了。根據媒體報道和眾多網友的反饋,“3·15風波”過后,聽花酒門店陸續恢復營業,廣告攻勢也再度來襲。不少網友在街上、電梯等場所均看到了聽花酒投放的廣告。
不過,雷達財經注意到,在淘寶、京東、拼多多、抖音商城等主流電商平臺,暫時仍未能看到聽花酒的身影。但這并不意味著線上無法買到聽花酒,在閑魚平臺上搜索“聽花”、“聽hua酒”等關鍵詞,仍可以獲取到諸多相關的鏈接。
此番“卷土重來”的背后,聽花酒背后的A股上市公司青海春天近年來的經營狀況持續不佳。盡管公司2020年至2023年營收逐年上升,但歸母凈利潤連續四年虧損,累計虧損規模達11.25億元。而去年一年,青海春天預計將繼續虧損,歸母凈利潤虧損規模為1.45億元至1.74億元。
受頹軟業績的影響,青海春天一度面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尷尬情形。不過,憑借去年預計超過3億元的全年營收,青花酒“保殼”成功。由于去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尤為突出,青海春天也因此遭到是否存在為規避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而突擊確認收入的質疑。
對此,青海春天表示,公司報告期內各類業務收入均按照以上政策進行確認,確認符合行業慣例及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不存在未滿足收入確認條件而確認收入、年底突擊確認的情形。
“天價”聽花酒“卷土重來”
事實上,早在去年“3·15”晚會過后沒多久,成都聽花酒旗艦店便于同年5月初悄然重開大門迎客。隨后,聽花酒位于多地的線下門店陸續恢復正常營業。
除了多家門店重新恢復營業外,聽花酒的廣告攻勢也再度席卷而來。2024年7月,聽花酒的廣告在上海陸家嘴正大廣場明珠雙幕亮相。同月,小紅書上有網友爆料,其在天府國際機場看到了聽花酒的廣告,直呼“315打假白做了,廣告還在”。
無獨有偶,小紅書上的另外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在電梯里也看到了聽花酒投放的廣告,不禁疑惑地問道,“不是315被揭穿了嗎?電梯里廣告又出來了。”
而在這條帖子下方的評論區,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自己也在電梯里看到了聽花酒的廣告:“我南京這邊也出現這個廣告”“深圳+1”“青島+1”“合肥+1”“成都+1”“坐標太原”“我們小區也是這種”“深圳也出現了”……
到了今年2月,一位IP顯示為北京的網友在小紅書上曬出了自己在街頭偶遇的聽花酒大幅廣告,并感慨道,“過年割韭菜,聽花酒重出江湖。也真是服了,這種東西居然能打這么大廣告。”
此外,雷達財經注意到,在小紅書平臺上,一個名為“上海聽花體驗店”的賬號,近期也頻繁發布與聽花酒相關的內容。
據聽花酒所屬上市公司青海春天披露的公告顯示,受有關媒體報道的影響,去年全年,公司在酒水銷售業務方面投入的廣宣費金額同比有所下降。雖不及上年的7815.05萬元,但青海春天針對該業務的廣宣費金額在去年仍達到了6851.74萬元的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聽花酒在線下渠道重新殺了回來,但聽花酒在線上仍未成功重返多個電商平臺。3月14日上午,雷達財經分別在淘寶、京東、拼多多、抖音商城四個主流電商平臺上搜索“聽花酒”關鍵詞,均未獲取到相關商品的鏈接。
不過,據《財經天下》報道,聽花酒的商家在線上找到了閑魚這個二手交易平臺。目前,閑魚上聽花酒的商家遍布山東、安徽、上海、河南、廣東等地。《財經天下》與商家溝通發現,這些賣家并非個人單純處理二手商品,他們背后很多都是售酒公司。
3月14日上午,雷達財經在閑魚搜索“聽花酒”關鍵詞,頁面目前提示“小閑魚沒有找到你想要的寶貝”,但當搜索“聽花”、“聽hua酒”等關鍵詞,的確仍可以搜索到不少有關聽花酒的鏈接。
聽花酒緣何“翻車”?
雷達財經從聽花酒官網獲悉,該品牌旗下目前主要擁有聽花醬香風格白酒和讀花濃香風格白酒兩款酒。這兩款酒均提供售價高達58600元/瓶的精品裝750ml(僅供出口)以及定價5860元/瓶的標準裝750ml兩種規格。
聽花酒之所以能售出如此高價,一定程度上離不開幕后操盤手張雪峰的精心包裝和營銷。作為聽花酒的總設計師,張雪峰聲稱這款酒的誕生源于他的一場奇妙夢境。在夢中,一位手持拂塵的白衣老者給予了他靈感,激發他歷時多年精心研制出這款酒。
而此番“卷土重來”的聽花酒,其先前的“翻車”事件源自去年央視“3·15”晚會上的一次重擊。有記者實地探訪了一家聽花酒體驗店,據店內工作人員及廣告宣傳,這款酒被賦予了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勃起功能、調節生理紊亂、抗衰老等功效。
然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相關規定,酒類廣告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飲酒有消除緊張和焦慮、增加體力等功效,聽花酒的宣傳明顯違反了這些法規。
隨后,央視記者試圖探訪聽花酒的生產基地及其位于四川成都的總部,均被工作人員拒絕進入和采訪。其中一位工作人員堅稱,聽花酒的健康性是有國際專利的。
但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官網查詢結果顯示,聽花酒所提交的《酒精和涼味劑的組合物在調節性功能、保護心腦血管系統、促進肝細胞再生、抗腫瘤、提高免疫及睡眠質量上的用途》在國家處理狀態一欄顯示空白。
對此,負責這份專利的代理人解釋稱,誰都可以申請公布自己的所謂發明專利,但能不能被認定為專利則是另一回事。此外,該人士還告訴記者,聽花酒專利里所提到的涼味劑,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物質,而是常見的薄荷提取物。
后續,聽花酒的公眾號因“存在過度營銷、騷擾用戶行為”被停止使用,淘寶、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下架了聽花酒的相關產品,北京首都機場抵達廳的廣告牌海報也被撤下。
與此同時,受“3·15”晚會報道的影響,四川、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生產銷售聽花酒企業、門店開展調查,查扣聽花系列酒36225瓶、包裝約6萬套、期刊318本,抽樣送檢品類酒4個,責令商家立即暫停銷售“聽花”白酒及相關產品。
盈利“魔咒”難破,連續五年虧損
在高端白酒市場,被外界調侃“天價”的聽花酒,背后站著A股上市公司青海春天。天眼查顯示,青海春天(全稱“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聽花酒創始人張雪峰。
盡管背靠上市公司,青海春天近年來的經營狀況卻不盡如人意。去年“3·15”晚會被曝光之前的2020年至2023年,公司分別斬獲1.24億元、1.27億元、1.6億元、2.14億元的營收。盡管營收增幅不盡相同,但整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然而,青海春天同期的凈利潤表現卻令人堪憂。2020年至2023年,青海春天連續四年處于虧損境地,分別錄得3.2億元、2.49億元、2.88億元、2.68億元的歸母凈利潤虧損。據此計算,四年時間青海春天累計虧損11.25億元。
去年4月末,青海春天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最近連續3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均為負值,且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3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帶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類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同年5月6日起,青海春天的股票簡稱變更為“ST春天”。
雷達財經了解到,青海春天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兩個大板塊,其中之一是以酒水產品銷售為主的酒水快消品業務板塊,涵蓋了高端白酒的研發和以聽花系列為代表的高端白酒銷售。
另外一塊,則是以冬蟲夏草類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的大健康業務板塊。此外,青海春天的全資子公司西藏老馬廣告還開展廣告代理業務,主要為公司產品提供有關的服務。
分產品來看,2023年,中成藥、酒水、冬蟲夏草分別為青海春天斬獲0.85億元、0.83億元、0.39億元的收入,對總營收的貢獻率分別為39.7%、38.78%和18.2%。
而被“3·15”晚會曝光后的2024年,青海春天面臨的業績挑戰依舊十分嚴峻。今年1月,青海春天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4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5億元至-1.74億元,這意味著青海春天將連續第五年陷入虧損境地。
對于去年業績預虧的情況,青海春天解釋稱,主要原因為公司酒水銷售板塊業務原定的經營計劃未能全部實施,后續公司努力恢復有關產品的正常經營,相關費用投入較大,還未形成規模效應;同時公司對部分投資、存貨、無形資產、應收等計提了減值損失。
“壓線保殼”成功背后,青海春天是否突擊確認收入?
由于青海春天公司預計去年仍然深陷虧損困境,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若公司去年經審計的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其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不過,根據青海春天披露的業績預虧公告顯示,公司預計去年實現營收3.11億元至3.39億元。若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公司預計去年的營收為3.05億元至3.33億元,這意味著去年營收“壓線”越過3億元的青海春天“保殼”成功。
然而,仔細拆解可以發現,去年前三季度青海春天錄得的總營收為1.98億元,而去年最后一個季度,公司營收預計同比猛增111.62%至164.53%,達到1.13億元至1.41億元。
青海春天這樣的業績表現,引發了市場對其是否為了規避退市風險警示而突擊確認收入的質疑,上交所也就此向其發函要求其說明相關情況。
青海春天在回復中解釋稱,去年第一季度,因聽花酒的市場反饋良好,有經銷商采購量較大,故該季度的營收同比增幅較大。后受2024年3月中旬媒體報道的影響,公司及經銷商立即停止了相關產品的銷售工作,并進行了自查和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檢查,直至5月初才逐漸恢復銷售工作。
基于前述情況,公司第二、三季度所受到的市場影響較大,加上白酒行業銷售淡季的影響,導致公司該期間業績不佳。相比之下,去年第四季度業績增長較為明顯。
青海春天還提到,因媒體報道,去年4月到12月,前述業務涉及地區的有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定公司有關銷售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并根據該法先后對公司及涉及子公司進行了行政處罰。在此過程中,聽花酒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經過了嚴格檢查,經銷商和消費者的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青海春天在回復中透露,去年第四季度,公司逐步恢復主要媒體的廣告投放、和經銷商共同加強了線下品鑒會、活動贊助等系列市場營銷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消費者信心,也增強了經銷商對市場銷售的信心和預期,為第四季度的銷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減輕媒體報道對經銷商造成的損失、降低其經營成本,青海春天在去年第四季度,在協議約定范圍內,對符合條件的經銷商調整了部分支持政策,給予年度激勵及季度激勵;對在第四季度進貨的經銷商適當加快政策兌付進度,大大提高了經銷商的經營積極性。
青海春天還指出,每年的第三季度中期白酒行業開始逐漸進入銷售旺季,第四季度為白酒行業傳統的銷售旺季并延續到次年的第一季度春節結束后,此期間市場需求普遍增長。
青海春天強調,行業周期疊加上述廣告、線下品鑒等營銷活動加強、經銷商對市場銷售預期和經營信心、積極性提高等基礎和因素,因此公司酒水銷售業務業績在第四季度出現大幅增長是合理的,也符合行業規律,第四季度銷售業績的增長,也使得該板塊業務2024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出現大幅度的增長。
對于其他業務,青海春天指出,行業周期加上公司加強了冬蟲夏草的銷售工作,冬蟲夏草銷售業務的業績在各季度和全年度出現大幅增長是合理的,符合公司發展要求,也符合行業規律。
攜“天價”青花酒“卷土歸來”后,“壓線保殼”的青海春天后續又將迎來怎樣的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