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硅兔賽跑 Xuushan 伊凡
編輯|伊凡
在匯聚了全球最強創新動力的美國西海岸Palace of Fine Arts會場,三個水管工裝扮的人正在向眾人介紹自己的項目——一個AI+建筑行業材料報價的公司;另一邊,一位道路工人裝扮的人,正饒有興致地介紹自己公司的產品——一款瀝青路面修復機器人。
硅兔君前方觀察員現場攝
這是YC W25 Demo Day上的場景。每年的YC Demo Day,都是硅谷乃至全球的創投盛事。
在YC會場的鎂光燈下,商業世界正發生一輪殘酷而快速的新陳代謝,大模型奇點時刻,硅基生命的進化和生存法則正在被改寫。作為全球最頂尖孵化器的YC,仍舊保留著其神秘的孵化法則——10分鐘決策、20萬美元換取7%股權哪怕是如今,技術的發展已遠快于投資周期,這個法則依然保持不變。
這種看似“豪賭式的投資”背后,是數學概率論與社會認知學的結合,這也是YC——這家其投資組合超過8000億美元市值的孵化器賴以生存,并長久不衰的底層邏輯。一組數據能說明一切:45%的YC公司能完成A輪融資,4.5%成為獨角獸,遠超行業均值。Airbnb、Dropbox、Stripe等估值超千億美元的科技巨頭均來自YC。投資者在Demo Day上如經驗老到的獵手,尋找未來最有價值的項目。
3月11日,YC剛剛過完第二十歲生日,YC的訓練營分成每年春(Spring)、夏(Summer)、秋(Fall)、冬(Winter)四期,這一屆是YC 25年的首批畢業生,也稱為“YC W25(Winter 25)”。
從應用場景來看,AI、生物健康、金融、教育、具身智能成為今年最為熱門的五大賽道。金融、生物健康以17家、18家的項目數量居于第二、第三,幾乎分別是AI項目總數的十分之一。可以看出,AI創業的熱度仍然一騎絕塵。
截至今年,硅兔君已連續九年親臨現場,對 Y Combinator(YC)活動進行深度報道。
“只要不離開現場,會一直有創業者來和你溝通。”
UpScaleX的合伙人Alan Zong告訴硅兔君他的感受——現場創業者具備極高的銷售素養,創始人陌生拜訪的溝通精準,拿捏得當,只要不打斷,可以不停歇地介紹自己的項目,“AI濃度高,但項目較為初級。現場感受看,AI 時代,半數創始團隊有亞裔,其中有華裔面孔的目測有三成。”是Alan對于整個YC W25 Demo Day項目的總體感受,不過在Alan看來,盡管現場火爆,但是缺少令人驚喜的項目。
硅兔君前方觀察員現場攝
在本次YC W25活動中,三大特點值得關注:
1、AI主導的創業格局逐漸清晰但無更多驚喜:超過 80%的創業項目聚焦于人工智能領域。大部分項目集中在用AI解決垂直行業的問題,這也反映了這一期的YC Demo Day出現了項目同質化的傾向;另一方面,面向C端消費者的AI應用仍未走出冰河期,專注于大語言模型的公司開始走差異化路線,專注一些非英語類的語言模型能力的提升;
2、國防軍工類項目增多:在美國制造業回流的宏大敘事之下,一些國防軍工類的項目成為YC的新寵。這是在去年YC S24的Demo Day出現的新方向;
3、項目融資兩極分化、估值過高:根據硅兔君與到現場的投資人交流發現,這一次的YC W25 Demo Day的項目在融資上兩極分化的趨勢更為明顯,融滿的項目有些已經早早離場,還沒融滿的項目還在現場賣力宣傳,融資范圍基本在150萬美元到200萬美元,以及在Demo Day中的項目估值偏高,沒有下降的勢頭,這與當下AI行業整體估值過高相關。
同質化AI Agent項目扎堆
ChatGPT發布后的第三年,AI的“造富神話”并沒有消減,但一些生態的裂變越來越明顯——底層模型公司差異化、應用類公司垂直化,初創企業需要比之前更為敏銳地意識到哪些方向才是未來,哪些方向必死。
YC W25 Demo Day上,135家創業團隊,正在涌入AI深水區,占到了Demo Day創業項目的82%,盡管比YC F24下降了2.3個百分點,但整體仍處于上升趨勢。
UpHonest投研團隊根據已有的項目,將AI初創公司分為以下6個方面:
特定行業AI:主要指ToB特定行業的AI解決方案
消費AI:主要指ToC行業的AI解決方案
通用型AI:主要是通用行業的AI解決方案,例如銷售、客服等
模型&AI應用開發:主要指在模型訓練以及模型開發AI應用所需要的工具
開發者工具:主要指面向開發者代碼工具
生成式AI:主要指基于大模型的生成能力進行文生內容服務的公司
與去年同期相比,硅兔君發現,面向特定行業的垂直類AI應用,以及通用型AI應用依舊是當下AI創業最熱門的方向之一,兩者幾乎占據了整個AI創業者群體的76%。YC W25內從事模型或者AI應用的創業項目有所下降,從22%下降至9%。
消費類AI仍在“冰河期”,特定行業的AI以及通用型AI的項目火爆。從事模型研發或純AI應用開發,以及生成式AI的團隊比例驟降。
應用類公司解決的不再是有和無的問題,而是更精準的垂直市場、更優質的專業服務。
這背后,是大模型商業生態之下的殘酷裂變。
這顯然是一種區別于SaaS時代的全新生存哲學——成為AI的“器官移植者”——通過具體行業Know how的毛細血管,與基礎大模型的心臟進行連接與共生。
“今年做垂類AI的公司方向還是比較清晰的。”Alan Zong告訴硅兔君,AI正在進入細分行業當中越來越具體的領域。
Bild AI主要通過AI解讀施工藍圖并自動化提取材料與成本數據,幫助客戶競標效率提升10倍;
careCycle將會幫助專注于為醫療保險(Medicare)機構提供人工智能驅動的語音客戶服務解決方案,包括全天候客戶支持、合規管理、潛在客戶開發與信息維護;
Scout主要為K-12學校打造AI學生管理系統,自動化考勤、合規報告等行政流程,替代傳統低效系統,助力教育者專注教學優化并減少合規失誤。
盡管針對通用行業AI的項目在今年依然賽道擁擠,但Alan Zong表示,2025 年才開始初創做通用的AI應用,除非具備極強的技術優勢和開發資源,否則和那些已經準備了兩三年、資金和人才更加充裕的A/B輪創業公司同臺競技,很難形成自己的優勢,大規模商業拓展會面臨不小的挑戰。
一些壟斷正在形成的賽道——大模型的文生內容上,一些公司正在另辟蹊徑。比如說,Mundo AI,來自加拿大的創企團隊,正在構建世界上最大、質量最高的多語言數據庫,以提升AI在非英語語境下的能力。
當然,一些AI之外的機會也存在。比如說,Maritime Fusion,主要為國防和商業航運建造HTS(高溫超導)核聚變反應堆,創始團隊在等離子物理學、核工程和電氣工程領域擁有十多年的行業和研究經驗,曾在SpaceX、特斯拉、哥倫比亞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
Inversion Semiconductor甚至以小團隊規模在打造下一代芯片制造光刻機,旨在以 15 倍的速度制造最強大的芯片。公司通過將粒子加速器縮小 1000 倍,將晶體管縮放到其物理極限,以產生高功率光源。
現場還有一些Fintech的公司但數量并不多,Alumni Ventures的投資人Bryan Liu發現,這一次的YC Demo Day上一些公司在嘗試用穩定幣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尤其是和美元掛鉤的穩定幣保持了一定的價值,在通脹很高的地區,例如拉美和非洲,民眾持有這些穩定幣,有一定的價值。他希望看到更多Fintech相關的項目。
風投正在青睞國防科技
在美國制造業回流以及全球國際關系變動的宏大敘事下,國防軍工項目在今年的YC W25 Demo Day 上頗受歡迎。2024年,YC首次涉足國防軍工領域,其在2024年,宣布投資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飛彈制造公司——Ares Industries。
從某種層面而言,國防科技與風險投資的原則相悖,從歷史上看也是如此,硅谷的風險投資者并不愿意支持可能會消耗大量資金的國防硬科技行業。但如今,這個趨勢正在改變。
根據第三方數據公司PitchBook的數據,過去兩年,美國國防軍事方面的風險投資額達到近400億美元。Space X如今已經成為美國最有價值的私營公司之一,市值3500億美元;Palantir作為軍隊的軟件提供商,市值超過2500億美元;另一家制造自主武器的公司Anduril,也在頻頻傳出融資信息。
在YC W25 Demo Day的現場,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國防軍事創業項目。
一艘無人艦艇出現在Demo Day上,Splash主要開發下一代自動水面艦艇(ASV),旨在提供國家安全保障,保護關鍵資產,如石油鉆井平臺和航運碼頭。據官網介紹,該公司的ASV可以保護海上邊界和檢測來襲船只,一艘船可以巡邏數百平英里并自動報告威脅。
Splash在YC W25現場展示(硅兔君前線觀察員攝)
Reditus Space主要專注于在微重力環境中從事先進制造和研究,半導體、生物醫藥、微重力材料(開發地球表面無法實現的改良材料)。
Reditus Space在YC W25現場展示(硅兔君前線觀察員攝)
創業者畫像:1/5是華人、多為連續創業者
我們發現今年YC W25中創始人團隊的教育經歷似乎不再成為YC選擇孵化的硬性標準。從名校出身的創業者數量幾本和非名校出身的創業者數量保持持平。163個項目中,創始人達到博士學歷背景的僅10人。
我們進一步挖掘了YC W25 163位創始人的經歷畫像,發現當下以YC為代表的硅谷孵化器,更偏愛連續創業者、有過科技大廠經驗的創業者們。
相較而言,初出茅廬的學生創業者們占比較小,僅3家項目為學生團隊創業。這一局面與十幾年前已經大有不同,那時,扎克伯格輟學創業,開啟了Meta的傳奇之路。山姆·奧爾特曼在斯坦福大學輟學后,創辦了OpenAI。如今,YC則會再次選擇有過YC經驗的創始人們進行投資與扶持。
在硅兔君早期調查中發現,當下硅谷創業者的畫像基本趨于一致基本都是:
優秀的學歷背景、曾有過創業經歷、在大廠中擔任公司高管。這一系列加持,讓他們順利踏上硅谷創業的第一波浪潮,獲得融資支持。
在今年YC W25項目中,有1/5的創始人均為華人,占據亞洲創業者群體的絕大部分。
與往年的華人創業者數量進行對比,今年華人創業者們的團隊占比已經達到高峰,遠高于上一期孵化營數量,略低于YC S24。
據硅谷君采訪了解到,不少前往硅谷的“淘金者”,一方面是由于國內的創業機會逐漸減少,一方面向往于硅谷自由的創業氛圍、更為成熟的創投孵化體系以及豐富的創新網絡——總能在硅谷看到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往往還能找到“買單者”。這也是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硅谷挖掘自己創業第一桶金的原因。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多數華人創業者在選擇賽道時,都緊跟時代的的腳步,選擇了AI方向。36位華人創業者中,有34家企業都與AI有著深度的綁定關系。
其中,像是Trata,通過AI打造了一個眾籌股票分析數據庫,由AI agents采訪對沖基金分析師,獲取關鍵信息,匿名撰寫,生成研究報告,匯總為數據庫,分析師可以通過貢獻意見免費獲取更廣泛的信息獲取權限。
但同時,也有兩家創企與AI關系稍弱。一家是Proception Inc,主打人形機器人靈活操作軟件解決方案。另一家是Axiom,主要致力于構建一個集中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交易平臺。
硅谷內的華人創業者們更多地選擇了針對通用型AI賽道進行創業。其次,有12個項目涉及到特定行業的垂直AI應用,4家涉及到AI模型以及其應用的開發。
比如像是Cedar,主要為人身傷害律師事務所提供AI驅動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24/7客戶接待,自動化醫療記錄審查,快速識別缺失的文件,確保合規等。該公司創始人以及CEO Jesse Li曾在Intuit為數百萬人編寫了軟件。他的算法每天將數千名客戶轉接給 CPA,優化呼叫流程的每個部分以轉化客戶。
優秀的學歷背景,是投資人JJ對于本次YC W25 Demo Day上華人群體的印象,很多華人創業者擁有極強的科研能力,還有很多是競賽高手。Bryan Liu表示,這一次在YC Demo Day上的華人,在創始團隊中擔任了不同的功能,有技術骨干,也有站在臺前擔任營銷的角色,還有很多在團隊中獨挑大梁。
不過,JJ發現在AI Agent方向華人創業者的科研能力或者技術能力并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與之相反的是,在一些硬科技方向,如Robotics,華人正在發揮出強大的科研能力。例如華人團隊背景的項目Proception融資進展得較為順利。在YC現場,他們屬于挑選投資者的一方。
Revise Robotics在YC W25現場展示(來源:硅兔君前線觀察員供圖)
160+YC創企大點兵!誰將成為下一個獨角獸
截至3月7日,硅兔君梳理了160+YC W25項目最新信息,以下是部分項目一覽~
AI
Leaping AI:Leaping AI提供擬人化語音AI代理,自動化處理客服與銷售通話,可覆蓋70%來電并保持90%滿意度,支持多語言交互及自我優化算法提升服務效率。
官網:https://leapingai.com
Pinch:多語言、自動實時翻譯的視頻會議平臺,實現跨語言開會,支持口型同步、微表情調整,覆蓋20+語言,由前Deepfake視頻工具Tavus(紅杉投資)工程師創立。
官網:https://www.startpinch.com/
Casixty:通過AI自動化Reddit社區互動,為技術公司精準生成品牌化回復并分析效果,提升參與度與品牌影響力,10周助力客戶獲5000+ karma。
官網:https://casixty.com
Nitrode:專注于為游戲開發者和玩家提供人工智能輔助的游戲開發平臺。其主要功能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化生成世界,幫助開發者快速構建游戲環境,輔助編碼,降低游戲開發門檻,Prosumer級應用。
官網:http://nitrode.com
Wildcard:Wildcard專注AI代理API集成,自然語言驅動的API網關產品,通過標準化agents.json及開源SDK簡化發現與調用流程。
官網:https://wild-card.ai
......
Robotics
Pave Robotics:瀝青路面修復機器人,全天候運行,輔助道路公司密封道路瀝青裂縫,提高修復效率、降低成本—— 美國的道路狀況堪憂,每年養護修復花費270億美元,由于勞動力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道路修復進程緩慢、昂貴且難度加大。
官網:https://pave-robotics.com
Proception:人形機器人靈活操作軟件解決方案,前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團隊成員創立,其本科哈工大、碩士斯坦福。
官網:https://proception.ai/
Red Barn Robotics:農場除草機器人,計算機視覺驅動識別雜草。美國農業除草市場規模約1000億美元,勞動力短缺,每年農場有1/5職位空缺。
官網:https://www.redbarnrobotics.com
Revise Robotics:專注于利用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加速電子產品的翻新過程,特別是筆記本電腦(美國每年產生超過3000萬臺廢棄電腦),主要客戶是IT資產管理/處置公司。
官網:https://www.reviserobotics.com/
General Trajectory:構建驅動機器人在現實物理環境中運動的VLA - 視覺語言動作大模型,從倉儲環境中的碼垛、分揀、拾取任務切入。
官網:https://www.generaltrajectory.com/
......
Healthcare
Mecha Health:致力于通過AI幫助放射科醫生生成初步報告,提高診斷準確性、縮短報告生成時間,其AI能夠追蹤每一發現的醫療圖像證據,并引用訓練數據中的實例,為每項結論提供依據,最終改善患者護理質量。
官網:https://www.mecha-health.ai/
Toothy AI:為牙科診所提供全自動化的應收賬款管理解決方案。基于AI的產品能自動完成保險核實、索賠提交、報銷處理以及拒賠跟進,大幅縮短醫保回款周期。
官網:https://www.toothy.ai/
Cenote:AI驅動的醫療機構管理流程優化工具,從轉診接收切入,只在通過AI自動化轉診接收病人登記和管理流程,縮短診所處理新病人的時間。
官網:https://www.joincenote.com/
HealthKey:專注于為臨床試驗研究機構提供人工智能驅動的患者篩選解決方案。通過與電子健康記錄(EHR)系統的集成,利用AI技術自動篩選符合臨床試驗資格的患者,簡化了患者招募過程。
官網:https://gethealthkey.com/
Tire Swing:Tire Swing專注醫療合規自動化,支持實時法規檢索與政策漏洞檢測。
官網:https://gettireswing.com
......
BioTech
Delineate:大規模提取和分析生物制藥研究論文和專利中的數據。通過增加證據聚合的規模和速度,Delineate 正在改變制藥公司做出基于證據的開發決策的方式。
官網:https://delineate.pro/
Bindwell:專注于為農藥研發提供人工智能驅動的平臺,創始人表示其AI模型Foldwell運算速度是AlphaFold 3的4倍。
官網:https://www.bindwell.org/
Uncommon Therapeutics:專注于開發針對罕見神經系統疾病的創新療法。其創始人Noah Auerhahn在女兒被診斷為Rett綜合癥后,致力于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通過識別多種藥物并組合使用,Noah女兒的生活質量成功改善,并設計了多種潛在的治療方案。
官網:https://uncommontherapeutics.com
......
Fintech
Trace:為金融科技公司和銀行構建語音 AI 代理,處理客戶支持。除了回答通用問題,AI 代理還可以執行“替我換卡”或“對這筆收費提出異議”等操作,同時保持類似人類的對話。
官網:http://tracetec.co
Fira:幫助投資公司的分析師從上市公司和私營公司的非結構化報告中即時提取和分析數據,最初專注于精品投資銀行和小型私募股權公司。
官網:https://firaresearch.com/
......
Edu
Alice.tech:Alice.tech 通過AI將教材轉化為個性化備考方案,提供重點解析、自適應習題及弱點分析,7000+學生使用,月收入增速60%。
官網:https://www.alice.tech/
GradeWiz:GradeWiz是AI教學評分系統,自動化生成評分標準并批改作業,提供即時個性化反饋。核心產品實現95%準確率的STEM學科評分,平均節省教師60%批改時間,已應用于12所高校,釋放教學資源提升教育質量。
官網:https://www.gradewiz.ai/
Excellence Learning:為高中生提供AI驅動的數學學習平臺,涵蓋高中及AP課程的數學課程。學生可通過每周一對一的視頻通話與斯坦福大學的導師進行對話,并獲得持續支持。此外,Excellence還提供個性化的課程、練習和備考模塊。
官網:https://excellenc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