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對話何小鵬:理想比我們會賺會花,淘汰賽沒人敢躺平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對話何小鵬:理想比我們會賺會花,淘汰賽沒人敢躺平

今年下半年AI自動駕駛將迎來一個轉折點。

文 | 車東西 Janson

編輯 | 志豪

昨晚小鵬汽車春季發布會上,何小鵬一口氣發布兩款新車,G6起售價17.68萬元,G9起售價24.88萬元,全系標配圖靈AI智駕,這樣的價格也引發了現場觀眾的討論。

這樣的成績也反映在消費者的熱情上,發布會后7分鐘,新款G6的大定便超過了5000臺,而在發布會后45分鐘,新款G9的大定也超過了3000臺。

▲新款G6、G9大定成績單

在發布會后,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接受了包括車東西在內的多家媒體專訪。這場持續近一小時的深度對話,從今年兩會的政策風向延展至企業戰略核心,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深度調整期,何小鵬在訪談中展現出對技術變革的清醒認知與破局決心。

在本次訪談中,何小鵬開篇即直面行業最敏感的"人才戰"話題,特別強調對年輕人才的培養機制創新。"過去我們犯過招而不培的錯誤,現在啟動的'探索者計劃',正是要把三年內的畢業生打造成未來骨干。"這番表態揭示出小鵬在人才戰略上的深層轉變——從規模擴張轉向體系化培養。

談及行業競爭態勢,何小鵬以"復讀生"自喻,直言當前沒有企業敢稱穩坐釣魚臺。在提到如何做好產品時,除了自己的方法論外,何小鵬更是夸贊了小米、理想這樣的友商,向他們學習。

當話題轉向價格戰時,何小鵬與產品負責人Nick也進行了詳細解讀,提到2025年全新的G9、G6的定價邏輯不是簡單讓利,而是34%總成升級后的價值重構。

何小鵬提到要在今后的競爭中卷舒適,卷算力,要做面向未來十年的硬件冗余,讓OTA能夠不斷對車型進行賦能升級。

▲何小鵬在采訪現場

不難看出在此次發布會背后,也體現出了小鵬汽車在企業轉型后的詳細思考。

以下是小鵬汽車春季發布會后媒體訪談實錄,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進行摘編:

01.何小鵬談企業發展未來要卷算力、卷舒適

Q1:您剛從兩會回來,今年的搶人大戰也是熱門話題。您提到計劃新增6000人,我想了解,目前6000人的招聘進程到了哪個階段?另外,小鵬的人才規劃具體分配在哪些領域呢?

何小鵬:是6000人以上,最后肯定是不止。人才需求的地域上大部分在廣州,領域上主要三個方向,第一個是研發,第二個是銷服,第三個是制造,這三個領域都會增加。HR原來給我的目標是在二季度要招到大概6、7成,我估計應該能超過這個目標。

我覺得現在越是大家覺得有挑戰的時候,如果能夠沉下心來,就可以找到很多很好的人才,特別是畢業生,好好的培養兩三年,就會成為能力極強的人才。過去幾年,小鵬汽車犯了一個錯誤,畢業生招好了,但是沒有養好,所以去年小鵬汽車做了一個“探索者計劃”,三年以內的畢業生都叫探索者。我們歡迎更多來自全國甚至來自于海外的優秀畢業生、社招生,不限年齡,都來看看小鵬汽車的崗位,不論是矩陣領域、動力領域,不管是上海還是北京,都歡迎。

Q2:您在發布會中講到新勢力的銷量,前兩天李斌在會議也在他們內部說,別人家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我們)還在復讀。所以我的問題是您認為,這個畢業標準,小鵬離這條線還有多遠?

何小鵬:挺難答的,我只能猜測。我沒跟李斌對過,他如果在“復讀”,我也在“復讀”。已經“讀大學”的兄弟們也不一定,因為現在讀大學很多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覺得再給我們三年,就像淘汰賽一樣,也許就知道誰能夠“大學畢業”找到一個“工作”,然后再花3—5年就能看到“畢業工作”之后,誰能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這個過程很長,因為這是科技重新變革原來產業的過程。這個變革不像互聯網行業,Deepseek可以做到一個月1億用戶,就算你一個月賣1億臺車,你也造不了、交付不了。大實體產業和數字產業差別太遠了,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去為之努力。

以我的角度,今天沒有任何一家敢說能夠穩坐“釣魚臺”,已經過了淘汰賽。大家都面臨挑戰,只是挑戰大還是小而已。

▲小鵬面向全球的AI汽車公司

Q3:您是DeepSeek技術爆火后國內首位公開談論該技術的汽車企業領導人。隨后,許多汽車品牌宣布加入DeepSeek或采用相關技術,但小鵬并未采取相同行動。

我更高興的是小鵬早在多年前就已將智能座艙的語音交互做得很好,DeepSeek技術的到來讓其他車企一夜間迎頭趕上。因此,DeepSeek的橫空出世,是否意味著小鵬之前長期投入資源的努力和成本都被抵消?

何小鵬:Deepseek創造了很多奇跡,它最大的價值是讓全球對中國的科技重新評估,也讓中國的很多科技企業對自己重新評估,帶來信心上的最大價值。一旦把它放到自動駕駛或者智能座艙,甚至放到數字世界大模型里,會發現它有優點,但也有很多不足。

在小鵬汽車體系里,從2023年開始,就在從不同角度應用千問、Deepseek、OpenAI這些軟件,我認為這并不會影響小鵬汽車所有節奏中的任何一環。

但是我們看到了兩個很開心的事情:第一,在過去的時間里面,小鵬汽車在物理世界的自動駕駛大模型,用了蒸餾、強化以及精度的裁剪,使更高效率的端側運行,這里面很多能力和Deepseek一模一樣。它也在用,只是比我們更早驗證了它的效果,這代表我們的方向是對的,今年后面大家會看到我們很快的變化。

第二,大家知道小鵬汽車也在做自研芯片的體系,我們的自研芯片體系也看到了DeepSeek的一些點,可以借鑒在整個的架構層。

期待中國更多科技公司互相學習借鑒,一起走向世界之巔,這是我覺得未來5—10年的巨大機會。

Q4:最近小鵬汽車的股價表現強勁,我想請何小鵬總為股東們推薦一款合適的車型。

何小鵬:首先,我要感謝我的股東。我覺得今天的G9、G6都非常的好。如果我覺得在25萬以上這個級別的話,G9我推薦選最頂配的四驅的版本。我自己開的就是四驅的版本,動力很均勻,然后任何的異常場景都非常的棒。如果是我的話,我推薦G6的中配,這個車是全面、均衡的。

當然小鵬的MONA 03、P7+、X9也很好,主要看需求在哪里,家庭場景還是個人場景,以及什么價位。我覺得小鵬期望在10到50萬的區間做好我們的規劃,在50萬以上我們會做差異化的規劃。像飛行汽車就是50萬以上,屬于差異化規劃。所以將來大家會看到小鵬的汽車或者交通工具上的布局。在未來的五年里面,大家會看到更多更酷的產品,也歡迎多多關注。

Q5:這兩天大家看到你們的電池特別火,連續上了熱搜。電池對于消費者而言,是極為關注安全性部件,我們非常希望了解小鵬電池究竟優于其他品牌之處在哪里?能否提供更多關于電池性能的測試場景信息,以增強我們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

顧捷(小鵬汽車動力總成負責人):我來回答一下,因為電池安全無疑是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最關心的技術點。針對這位媒體朋友提出的兩個問題,我來具體說明一下。首先,關于大家看到的我們這次的5C電池,它能顯著提升用戶的用車體驗,尤其是其充電速度非常快,這一點可能剛才沒有詳細說明。實際上,我們的電池具備每分鐘超過1公里的補電能力,也就是說,在10分鐘左右,就能將電量充至450公里。在這樣的高要求下,我們對電池安全也格外重視。我們采取了兩項措施。

第一,快充時電池會產生大量熱量,而我們的熱管理系統,包括智能熱管理系統及其相關軟件,都能有效提升電池散熱效率30%。這就回答了最后一個問題,也就是散熱做得更好,那么它的充電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發揮。第二,底部防護安全是另一個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子彈撞擊的實驗。通過分析以往產品的市場大數據,我們發現許多電池損壞是由于底部磕碰造成的。

因此,我們將電池底部防護的能量等級從行業普遍的幾百焦耳提升到了2000焦耳,意味著它能抵御更強的沖擊力。我們用子彈最嚴苛的實驗去驗證它,看看它是否能夠承受得住沖擊。在電池結構的防護層面,我們在技術上不講太多,但是能夠做到2000焦耳的防護。如此一來,即便經過子彈打擊,很多車(即使沒有起火)也是不敢繼續行駛的,而我們的車則可以正常行駛。所以這兩點我覺得是對用戶的被動防護,再加上我們車輛的主動熱管理,把能耗做到最低。

▲2025款小鵬G6和2025款小鵬G9售價

Q6:近年來大家都在談論汽車的價格戰,有些品牌宣稱他們不打價格戰,而是品質戰。但當我們回顧時,無論是G6還是G9,它們都給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價格。所以,一是您如何看待它們的定價邏輯?二是價格戰在未來汽車行業將如何演變,這應該是許多同行都很關心的問題。謝謝。

Nick:當前行業環境下,無論是您提到的價格戰還是品質戰,從G9和G6這兩款車型來看,我們對34%的總成進行了升級。特別是內飾方面,我們帶來了一場幾乎顛覆性的升級,這是一條以品質為核心的路線。品質是產品的基礎,也是用戶的基本需求。因此,我認為無論價格如何波動,產品的品質必須做到最好。這也是小鵬能夠發展到今天這個狀態,包括P7+以及G6和G9這些車型,我們的產品力一直在提升。

第二個關于價格的問題,正如何小鵬所言,昨晚我們開會到11點半還在討論G6的價格問題,今天中午又和王鳳英、何小鵬一起研究價格。對于我們來說,這個價格確實挺激進的,也是全公司共同努力的結果。在確定價格時,首要考慮的是能否吸引消費者,能否滿足我們的銷量和目標。其次,無論是G9還是G6的價格,核心問題還是用戶是否愿意購買我們的車。就像您提到的,P7+上市時那種感受,就是消費者認為必須要購買它,不買就會感到遺憾。因此,我們一直在細微之處尋找這種感覺,逐層調整,以滿足用戶需求和價格敏感度。目前,我們正在深入研究用戶的需求以及價格敏感度的過程。

何小鵬:對,Nick講的非常的好。我覺得中國的科技公司以后應該卷科技,但不要卷價格,也不要卷加班。對小鵬來說,我最期望的硬件是品質、舒適,但是軟件上面我最期望卷的是算力,就像小鵬自動駕駛是輕地圖、輕雷達,但是我們把錢省下來都用來卷算力。

一輛車大概用十年以內,十年以內如果把算力卷上去,將來的上限,能力的擴張,OTA迭代效率會非常大。你可以看到,從英偉達的Xaiver到英偉達雙Orin-X,到現在我們下一代自研的芯片,我們都希望把算力放到同級最優甚至更優,因此,我們把自動駕駛的標配轉向去卷AI的軟件,核心在于算力要高,算力不高什么都不行。所以有很多公司說,要做到很高的智能水平,首先看有沒有算力,其次看有沒有OTA迭代的效率,這兩個是未來能力表現的明顯標志。所以,我們還是期望用科技走向全球。

02.研發投入是企業生命線智駕出海提上日程

Q7:我想探討一些關于智能駕駛的話題。在各廠商都認識到智能駕駛重要性之后,小鵬的智能駕駛如何實現差異化?最難的部分又是什么?

何小鵬:我覺得最困難也是讓我最痛苦的部分就是如何確保有足夠的收入、足夠的毛利。這樣才能夠卷足夠的研發,才能夠在未來的每一天有新一代的科技。

對我來說,建立正向循環非常困難,去年我們總結出一個結論:單純依靠融資無法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依靠利潤,而且是巨大的利潤。我認為最強的企業是深圳的華為,去年華為的收入達到8600億,研發費用占比20%,大約1700億。這是華為董事長在今年廣東第一次會議上提到的,全場都為之鼓掌。

大模型技術顯著提升了自動駕駛的能力上限,相比原來手搓方式寫規則,全新的上限提高了100倍。因此,我們還有許多車企都正在推動自動駕駛向Pro或Max級別邁進。我們認為,進入Max或Max Plus后,甚至下一代尚未命名的各種能力推出后,自動駕駛的上限將是現有上限的10到100倍。大家會感覺到更安全、更舒心、更有效率。

小鵬汽車在今年下半年會推出新的AI能力的升級,包括一些AI Agent全新能力的變化,希望過幾個月大家會看到小鵬汽車在AI上的重大突破,看到小鵬汽車在行業里比友商領先兩個甚至三個身位。

▲小鵬圖靈AI智駕進化速度

Q8:今年兩會期間您提到小鵬計劃在香港推出高階智駕。您剛才在發布會上也提到,小鵬可能在已經出海的國家中落地高階智駕。能否分享一下目前這方面的進展?另外,您也提到了特斯拉上個月進入中國市場后遇到了許多挑戰。您認為小鵬在香港落地智駕會遇到哪些挑戰,以及小鵬將如何應對這些挑戰?謝謝。

何小鵬:無論香港還是歐洲,都在執行聯合國關于自動駕駛安全的法規,因此主要的限制都是政策層面。

小鵬汽車希望能夠以一套軟件和一種邏輯走向全球,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應該去小城市驗證,那里才能真正體現智能駕駛能力的PK。所以,從某種角度來看,我們在三、四年前就已經將智駕目標定位于全球了。

小鵬的高速自動駕駛去年已經在歐洲政策法規允許的基礎上開通了相關功能。今年我們會繼續做強,并計劃在完善新的Foundation Model和World Model模型后,進一步推向全球。全球側的硬件會先行,隨后同時開始軟件的研發。我覺得2026年,中國香港,還有歐洲以及全球很多國家的自動駕駛能力都會慢慢開放,接近我們內地的水平。

同時,我非常期待中國在今年內能夠開放更多L3級別自動駕駛的能力。我一直希望中國能夠在自動駕駛領域領先世界,比如其他國家還在推L2 Plus時,中國已經推出L3;其他國家推L3時,中國能否推出L4或部分L4場景。這將體現中國作為科技大國和強國的引領作用。

Q9:我想請教您關于一個兩會建議的問題,這個建議與自動駕駛相關的保險問題有關。您在建議中明確提出了關于自動駕駛事故責任劃分的明確建議。我想知道,是什么促使您提出這一部分關于事故責任的問題?

何小鵬:明確事故責任是推動很多東西的基礎。實際上,這主要是來自于公安部。沒有這個東西,工信部很難推L3,保監會很難調整保險的邏輯。

所以,首先是要有一個上位法,先確定責任,才可以有很多法規和下位法的出現,能夠去推動這個事情繼續向前。我覺得也許一次的呼吁不夠,但是如果有更多的全國人大代表、更多的政府部門、更多的車主都去呼吁,通過我們一起的支持努力和配合,我覺得會開放的更快。

Q10:大模型的成熟之后,讓大家各家好像在智駕的能力上好像又重新回到了同一個起跑線,或者說差距沒有那么大了。就是說這個第0梯隊和第一梯隊的問題,說明所有人其實都在擠入智駕的這個賽道。在您看來說小鵬的在智駕上的這個標簽擔不擔心會被搶走?然后咱們的這個先發優勢或者說護城河還在嗎?

何小鵬:我稍微不同意你剛才提到的觀點。我舉一個例子,以前我們用AI 1.0 的邏輯來寫算法和進行泛化,假設自動駕駛的上限是100分,那個時候大家做的最好的是60-80分。隨著大模型的出現,你會看到部分場景下做到60-80分的人多了很多。

但是,真正下一代技術,也就是整個端到端加Foundation 加World Model的組合,我認為上限可以達到3萬分,這是300倍的提升。這時,下限更難把握。因為以前靠規則、手搓是容易保下限,難做上限。現在做了大模型之后,上限要想做到1萬、2萬(分)非常難,下限想補高也很難。所以,要將上下限都做到以前的數百倍,我認為絕大部分以前靠手搓寫規則的公司都活不下去,小鵬汽車今年算力投入小幾十億,一般的公司根本沒有這個數據,沒有這個算力。

最近在兩會期間有很多人問我,機器人為什么一定要做人形?其中一個原因是,如果沒有真正的人類世界上的大數據,你訓都訓不了。比如,做機器人的反關節很酷,但是人沒有反關節,所以只能用編程和規則方法,而不能使用訓練方法或強化學習方法。換個角度來看,數據的價值巨大,而數據需要巨大的算力和資金支持。

Q11:您的發布會說當所有公司都進入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領先行列時,小鵬將處于第0梯隊。另一句是G9是一款優秀的產品,但遺憾的是,我們當時沒有能力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它。那么問題來了,如何讓消費者知道小鵬的自動駕駛技術屬于第0梯隊,并避免重蹈G9在市場上的覆轍或走彎路?

何小鵬: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就是你如何把一個技術變成一種產品,變成一種用戶的體感,變成用戶愿意幫你主動說的體感,變成一種大家的認知,變成一種行業認知,變成一種全民認知。這是一個遞進的關系,非常難。我們我們也在學習,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我們看到了這個市場上對于自動駕駛的排名。

從某種角度來看,排名跟很多用戶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因為很多用戶是他沒用過智駕。這是一個我們一個有挑戰的事情。所以在去年的下半年,我們開始一直在思考嘗試解決這個話題。我覺得今年也只是前進了幾步幾小步。今年下半年我們還是希望把小鵬的品牌科技全球化能夠做的更好。我覺得所以這點特大型公司還是占點優勢。因為他們原來的品牌的廣度跟厚度足夠,所以他們講的話更多的性能我們真的是要花更多的努力去做。

雖然小鵬是一個創業到今年是第11年的公司,但還是一個從1到2的創業的一個苦哈哈的過程。雖然說友商他們是都在全部all in 到AI自駕,但是我看的是實際上真正的行動力跟執行的效果還是才剛剛開始,所以我覺得有巨大的機會。我們在未來的時間,小鵬我相信能夠把品牌跟認知跟實力做到完全一樣都是能夠的。這個我們還在努力過程中間。

03.同用戶共創小鵬高管談策略

Q12:我想向Nick提問一個關于產品的問題。在小鵬總的演講環節中,我注意到2025款全系標配了威巴克的空懸和倍適登的減震器。最近兩三年,一些國產車型似乎有意在培養自己的供應鏈。然而,在2025款的G9上,我們并未看到小鵬采取了這樣的策略。想請教一下原因是什么。

Nick:相比之前,現在的小鵬更注重技術與用戶需求的結合。在開發布會之前,我先去跟我們的車主朋友面聊了一個多小時,其中有大量的小鵬G9車主。這是我平時的工作,定期與車主溝通,以了解他們的需求。

在與小鵬G9車主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幸福和對這款車的熱愛,尤其是對雙腔空氣懸掛系統的喜愛。威巴克能夠給他們帶來很好的體驗,甚至成為他們向朋友“炫耀”的東西。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不能把用戶最熱愛的東西拿掉,我一定會尊重他,也包括把他熱愛的東西打造得更加極致。雖然這次還是繼續用威巴克,但是我們也做了很多的調教,包括毫秒級的預瞄。我既尊重國內技術的逐步發展,也尊重用戶的喜愛和熱愛。

Q13:從小鵬P7+開始,小鵬汽車在產品力、用戶需求、毛利以及市場定價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然而,要在這三方面都做到協調可能是非常難的。我覺得,今晚發布的2025款小鵬G6和2025款小鵬G9再次展現了小鵬在產品定義和企業經營策略上的全面方法論。我們也有理由期待小鵬X9同樣運用這套方法論。這套方法論可能涉及產品定義和企業經營層面,不知道兩位對此是否有想分享的?

Nick:我先解釋產品力這方面,我2023年2月份加入小鵬,學到了很多互聯網思維和用戶思維。我是傳統主機廠過來的,負責這幾款車型(小鵬P7+、小鵬G6、小鵬G9)的產品定義時,跟我之前的工作有很大不同。我們會大量地與用戶互動,每天看各式各樣的用戶群反饋的信息。

第一點,比如光翼貫穿燈的研發設計,一般企業研發周期在18個月到24個月,但當我們接收到大量用戶集中反饋的時,我們就決定解決它,突破整個行業的現狀。其他企業做要20多個月,我們則設法在18個月內實現,這種思考方式與以往有所不同。

第二點,在打造產品力時,我們非常注重將核心產品價值傳遞給用戶。比如,圖靈AI智駕全都是標配,我們希望用戶能夠享受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包括我們的5C超充AI電池。我們認為在這個階段,用戶就應該得到這種享受。同時,搭載了這項技術的電動車,正是用戶在這個階段最需要的產品。因此,我們堅持我們的這種產品定義思路。

▲2025款小鵬G6何2025款小鵬G9

何小鵬:第一個問題涉及技術產品如何與用戶產品、客戶產品以及商業產品相結合。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們目前也在摸索中前行,因為行業變化太快,我還沒有看到一種清晰的方法論可以直接套用,我也正在學習。

第二個問題,企業經營確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過去的兩年,我們栽了很多跟頭。我總結了三句話:省不該花的錢,賺該掙的錢,花該花的錢,這三者的組合是經營的基礎,我們在這三個方面都在努力。正如剛才提到的,要想把科技做好,必須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大的毛利,否則就無法投入到未來的科研中。因此,如何在賺該賺的錢和花該花的錢之間找到平衡,我們正在快速學習。

04.何小鵬談未來學習永無止境

Q14:我對這個價格非常的感興趣。G6它跟24款比的話,它最低便宜了兩萬多。G9跟24款比的話,最低便宜了一萬多,幅度非常的大。我不知道這個定價是基于你們自己的能力有這個空間降了,還是說基于這個嚴峻的市場形勢。因為你們肯定很渴望G6和G9這么好的車也能爆火。

何小鵬:實際你這個問題我們答不了或者答不好。

我認為這是技術、用戶、客戶以及商業競爭的綜合體現,商業競爭是包括公司的毛利水平,我們將在18號發布小鵬的下一期財報,雖然我不能提前透露具體內容,但我可以說,我們期望在銷量規模、用戶口碑和商業價值之間實現良好的平衡,并且比以前都要更好,這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很難在某個單一節點上將某一點做到極致,因為汽車行業本身就是一門平衡的藝術。這種藝術很難用固定的標準來衡量,因為它需要廣泛的信息和動態的調整。比如,昨晚我們在這個酒店一直開會到11:30,我先上去講,之后團隊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調整價格。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體現了不同節奏之間的平衡藝術。

▲小鵬汽車產品線(G6、G9更新前)

Q15:我問一個問題,因為我感覺新一代產品的整個的價格跟之前還是區很大的。像以前小鵬車是這個蛙跳空降式的一個價格段,和另外一個價格不挨著著。現在是G6、G7、G9、P7肯定是兩者之間,再用P7+這4臺車放在一個大概18到25這樣的價格帶中。所以我想問這個是小鵬對于競爭的看法,或者自身的產品哲學發生什么變化嗎?

何小鵬:我們現在對10萬到50萬價格區間的產品圖譜有了更清晰的規劃,同時也明確了新款和聯合款車型的開發思路和邏輯。此外,我們與這一圖譜相關的定價策略,以及根據行業變化進行的調整,也都更加清晰和明確。

Q16:小鵬G6的銷售預期是多少?

Nick:我反復研究市場,每天都在觀察不同的產品。我認為,無論是5C技術還是智駕能力方面,細分市場中沒有任何一款產品能與2025款小鵬G6形成競爭。

而且,2025款小鵬G6還有大空間、一體化壓鑄技術等顯著優勢,確實沒有遇到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也可以說是沒有產品力達到同等水平的產品。因此,我認為它的銷量應該能夠超越小鵬P7+。

Q17:站在今現在這個時間節點,能否說一下您能夠對今年的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做一個預判。

何小鵬:謝謝。從宏觀角度來看,首先,三年淘汰賽已經開始,品牌數量將繼續減少,傳統燃油車的價格會進一步下降,而新能源汽車公司在AI領域的投入將越來越多。我認為,今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會有顯著提升。

其次,我預計今年下半年AI自動駕駛將迎來一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的實現頗具挑戰,即使在一線或一二線城市中,如果每月使用高等級自動駕駛的用戶能夠達到新車用戶的10%,也將引發周圍人對高等級自動駕駛的信任和接受度的轉變。過去,大多數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實際上是不同的數據混合的,有ACC、APA或高速NGP等,各公司命名不同,但我覺得這些并不算作高階智能駕駛。在我看來,高階智駕就是在城市里面可以非常安全放心的去開,特別是在相對受限場景是很穩定的開,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我期待小鵬自動駕駛在下半年的升級版本,通過我們剛才說的Foundation 加上World Model,加上蒸餾/剪枝等一系列的組合,以及L2規模落地,能夠讓大家感覺到自動駕駛是真的可以非常舒心地開,能夠自己開,讓太太開,讓爸爸媽媽開。

到2026年、2027年,高等級自動駕駛可能會快速形成極強能力的提高,一旦世界模型和LLM都做好了,訓練能力將大幅增強,從依賴人工解決BUG轉變為依賴模型。我認為,在未來兩年到五年內,中國的L3甚至L4級自動駕駛的發展速度將會加快。

▲小鵬汽車位于廣州的銷售交付中心

Q18:小鵬的定價,大眾在里面發揮的作用有多大?未來會不會起到對供應鏈降本起到更大的作用?

何小鵬:從前年開始與大眾展開了合作,大眾在很多方面都給予了我們支持。目前,仍有許多人與我們共同進行研發。所以,在質量、全球化、制造以及供應鏈,特別是汽車應用的降本方面,我比較有信心,大眾與我們共同做了許多工作。當然,在AI領域,我認為我們也具備較強的實力。

2025款小鵬G6和2025款小鵬G9,有不少能力是與大眾共同討論和思考的結果。基于小鵬G9這個平臺,我們期望在2026年的某個節點,大眾推出第一款甚至更多款車型。你會看到許多能力都基于今天的基礎,共同向前發展。

Q19:在渠道方面,小鵬在過去幾個月中進行了哪些精細化的打磨工作,以及未來有什么相關規劃?謝謝。

何小鵬:我認為銷交服(銷售、交付、服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絕大部分汽車公司都沒有想到它會如此之難。做研發難,但它是攻克技術堡壘、做好工程并保障質量。但銷交服涉及全國幾千人甚至幾萬人的協同工作,而且我們不是經銷商模式,是自營但不全直營的邏輯,如何讓客戶到店時得到熱情接待,這樣看似簡單的事情,我們花了三到四年的時間才有所改善。

在這個方面,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引入AI技術、加強培訓、優化激勵機制等。目前,我們正在開發下一套AI系統,并探索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僅這一項工作,就涉及十幾個項目,分短線到中長線,長線可能要做3、4年才能完成。

銷交服的復雜性如果要詳細講,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時間。總得來說,我覺得相比去年,我們已經有了長足進步,但與部分友商相比,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會繼續努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對話何小鵬:理想比我們會賺會花,淘汰賽沒人敢躺平

今年下半年AI自動駕駛將迎來一個轉折點。

文 | 車東西 Janson

編輯 | 志豪

昨晚小鵬汽車春季發布會上,何小鵬一口氣發布兩款新車,G6起售價17.68萬元,G9起售價24.88萬元,全系標配圖靈AI智駕,這樣的價格也引發了現場觀眾的討論。

這樣的成績也反映在消費者的熱情上,發布會后7分鐘,新款G6的大定便超過了5000臺,而在發布會后45分鐘,新款G9的大定也超過了3000臺。

▲新款G6、G9大定成績單

在發布會后,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接受了包括車東西在內的多家媒體專訪。這場持續近一小時的深度對話,從今年兩會的政策風向延展至企業戰略核心,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深度調整期,何小鵬在訪談中展現出對技術變革的清醒認知與破局決心。

在本次訪談中,何小鵬開篇即直面行業最敏感的"人才戰"話題,特別強調對年輕人才的培養機制創新。"過去我們犯過招而不培的錯誤,現在啟動的'探索者計劃',正是要把三年內的畢業生打造成未來骨干。"這番表態揭示出小鵬在人才戰略上的深層轉變——從規模擴張轉向體系化培養。

談及行業競爭態勢,何小鵬以"復讀生"自喻,直言當前沒有企業敢稱穩坐釣魚臺。在提到如何做好產品時,除了自己的方法論外,何小鵬更是夸贊了小米、理想這樣的友商,向他們學習。

當話題轉向價格戰時,何小鵬與產品負責人Nick也進行了詳細解讀,提到2025年全新的G9、G6的定價邏輯不是簡單讓利,而是34%總成升級后的價值重構。

何小鵬提到要在今后的競爭中卷舒適,卷算力,要做面向未來十年的硬件冗余,讓OTA能夠不斷對車型進行賦能升級。

▲何小鵬在采訪現場

不難看出在此次發布會背后,也體現出了小鵬汽車在企業轉型后的詳細思考。

以下是小鵬汽車春季發布會后媒體訪談實錄,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進行摘編:

01.何小鵬談企業發展未來要卷算力、卷舒適

Q1:您剛從兩會回來,今年的搶人大戰也是熱門話題。您提到計劃新增6000人,我想了解,目前6000人的招聘進程到了哪個階段?另外,小鵬的人才規劃具體分配在哪些領域呢?

何小鵬:是6000人以上,最后肯定是不止。人才需求的地域上大部分在廣州,領域上主要三個方向,第一個是研發,第二個是銷服,第三個是制造,這三個領域都會增加。HR原來給我的目標是在二季度要招到大概6、7成,我估計應該能超過這個目標。

我覺得現在越是大家覺得有挑戰的時候,如果能夠沉下心來,就可以找到很多很好的人才,特別是畢業生,好好的培養兩三年,就會成為能力極強的人才。過去幾年,小鵬汽車犯了一個錯誤,畢業生招好了,但是沒有養好,所以去年小鵬汽車做了一個“探索者計劃”,三年以內的畢業生都叫探索者。我們歡迎更多來自全國甚至來自于海外的優秀畢業生、社招生,不限年齡,都來看看小鵬汽車的崗位,不論是矩陣領域、動力領域,不管是上海還是北京,都歡迎。

Q2:您在發布會中講到新勢力的銷量,前兩天李斌在會議也在他們內部說,別人家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我們)還在復讀。所以我的問題是您認為,這個畢業標準,小鵬離這條線還有多遠?

何小鵬:挺難答的,我只能猜測。我沒跟李斌對過,他如果在“復讀”,我也在“復讀”。已經“讀大學”的兄弟們也不一定,因為現在讀大學很多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覺得再給我們三年,就像淘汰賽一樣,也許就知道誰能夠“大學畢業”找到一個“工作”,然后再花3—5年就能看到“畢業工作”之后,誰能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這個過程很長,因為這是科技重新變革原來產業的過程。這個變革不像互聯網行業,Deepseek可以做到一個月1億用戶,就算你一個月賣1億臺車,你也造不了、交付不了。大實體產業和數字產業差別太遠了,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去為之努力。

以我的角度,今天沒有任何一家敢說能夠穩坐“釣魚臺”,已經過了淘汰賽。大家都面臨挑戰,只是挑戰大還是小而已。

▲小鵬面向全球的AI汽車公司

Q3:您是DeepSeek技術爆火后國內首位公開談論該技術的汽車企業領導人。隨后,許多汽車品牌宣布加入DeepSeek或采用相關技術,但小鵬并未采取相同行動。

我更高興的是小鵬早在多年前就已將智能座艙的語音交互做得很好,DeepSeek技術的到來讓其他車企一夜間迎頭趕上。因此,DeepSeek的橫空出世,是否意味著小鵬之前長期投入資源的努力和成本都被抵消?

何小鵬:Deepseek創造了很多奇跡,它最大的價值是讓全球對中國的科技重新評估,也讓中國的很多科技企業對自己重新評估,帶來信心上的最大價值。一旦把它放到自動駕駛或者智能座艙,甚至放到數字世界大模型里,會發現它有優點,但也有很多不足。

在小鵬汽車體系里,從2023年開始,就在從不同角度應用千問、Deepseek、OpenAI這些軟件,我認為這并不會影響小鵬汽車所有節奏中的任何一環。

但是我們看到了兩個很開心的事情:第一,在過去的時間里面,小鵬汽車在物理世界的自動駕駛大模型,用了蒸餾、強化以及精度的裁剪,使更高效率的端側運行,這里面很多能力和Deepseek一模一樣。它也在用,只是比我們更早驗證了它的效果,這代表我們的方向是對的,今年后面大家會看到我們很快的變化。

第二,大家知道小鵬汽車也在做自研芯片的體系,我們的自研芯片體系也看到了DeepSeek的一些點,可以借鑒在整個的架構層。

期待中國更多科技公司互相學習借鑒,一起走向世界之巔,這是我覺得未來5—10年的巨大機會。

Q4:最近小鵬汽車的股價表現強勁,我想請何小鵬總為股東們推薦一款合適的車型。

何小鵬:首先,我要感謝我的股東。我覺得今天的G9、G6都非常的好。如果我覺得在25萬以上這個級別的話,G9我推薦選最頂配的四驅的版本。我自己開的就是四驅的版本,動力很均勻,然后任何的異常場景都非常的棒。如果是我的話,我推薦G6的中配,這個車是全面、均衡的。

當然小鵬的MONA 03、P7+、X9也很好,主要看需求在哪里,家庭場景還是個人場景,以及什么價位。我覺得小鵬期望在10到50萬的區間做好我們的規劃,在50萬以上我們會做差異化的規劃。像飛行汽車就是50萬以上,屬于差異化規劃。所以將來大家會看到小鵬的汽車或者交通工具上的布局。在未來的五年里面,大家會看到更多更酷的產品,也歡迎多多關注。

Q5:這兩天大家看到你們的電池特別火,連續上了熱搜。電池對于消費者而言,是極為關注安全性部件,我們非常希望了解小鵬電池究竟優于其他品牌之處在哪里?能否提供更多關于電池性能的測試場景信息,以增強我們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

顧捷(小鵬汽車動力總成負責人):我來回答一下,因為電池安全無疑是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最關心的技術點。針對這位媒體朋友提出的兩個問題,我來具體說明一下。首先,關于大家看到的我們這次的5C電池,它能顯著提升用戶的用車體驗,尤其是其充電速度非常快,這一點可能剛才沒有詳細說明。實際上,我們的電池具備每分鐘超過1公里的補電能力,也就是說,在10分鐘左右,就能將電量充至450公里。在這樣的高要求下,我們對電池安全也格外重視。我們采取了兩項措施。

第一,快充時電池會產生大量熱量,而我們的熱管理系統,包括智能熱管理系統及其相關軟件,都能有效提升電池散熱效率30%。這就回答了最后一個問題,也就是散熱做得更好,那么它的充電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發揮。第二,底部防護安全是另一個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子彈撞擊的實驗。通過分析以往產品的市場大數據,我們發現許多電池損壞是由于底部磕碰造成的。

因此,我們將電池底部防護的能量等級從行業普遍的幾百焦耳提升到了2000焦耳,意味著它能抵御更強的沖擊力。我們用子彈最嚴苛的實驗去驗證它,看看它是否能夠承受得住沖擊。在電池結構的防護層面,我們在技術上不講太多,但是能夠做到2000焦耳的防護。如此一來,即便經過子彈打擊,很多車(即使沒有起火)也是不敢繼續行駛的,而我們的車則可以正常行駛。所以這兩點我覺得是對用戶的被動防護,再加上我們車輛的主動熱管理,把能耗做到最低。

▲2025款小鵬G6和2025款小鵬G9售價

Q6:近年來大家都在談論汽車的價格戰,有些品牌宣稱他們不打價格戰,而是品質戰。但當我們回顧時,無論是G6還是G9,它們都給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價格。所以,一是您如何看待它們的定價邏輯?二是價格戰在未來汽車行業將如何演變,這應該是許多同行都很關心的問題。謝謝。

Nick:當前行業環境下,無論是您提到的價格戰還是品質戰,從G9和G6這兩款車型來看,我們對34%的總成進行了升級。特別是內飾方面,我們帶來了一場幾乎顛覆性的升級,這是一條以品質為核心的路線。品質是產品的基礎,也是用戶的基本需求。因此,我認為無論價格如何波動,產品的品質必須做到最好。這也是小鵬能夠發展到今天這個狀態,包括P7+以及G6和G9這些車型,我們的產品力一直在提升。

第二個關于價格的問題,正如何小鵬所言,昨晚我們開會到11點半還在討論G6的價格問題,今天中午又和王鳳英、何小鵬一起研究價格。對于我們來說,這個價格確實挺激進的,也是全公司共同努力的結果。在確定價格時,首要考慮的是能否吸引消費者,能否滿足我們的銷量和目標。其次,無論是G9還是G6的價格,核心問題還是用戶是否愿意購買我們的車。就像您提到的,P7+上市時那種感受,就是消費者認為必須要購買它,不買就會感到遺憾。因此,我們一直在細微之處尋找這種感覺,逐層調整,以滿足用戶需求和價格敏感度。目前,我們正在深入研究用戶的需求以及價格敏感度的過程。

何小鵬:對,Nick講的非常的好。我覺得中國的科技公司以后應該卷科技,但不要卷價格,也不要卷加班。對小鵬來說,我最期望的硬件是品質、舒適,但是軟件上面我最期望卷的是算力,就像小鵬自動駕駛是輕地圖、輕雷達,但是我們把錢省下來都用來卷算力。

一輛車大概用十年以內,十年以內如果把算力卷上去,將來的上限,能力的擴張,OTA迭代效率會非常大。你可以看到,從英偉達的Xaiver到英偉達雙Orin-X,到現在我們下一代自研的芯片,我們都希望把算力放到同級最優甚至更優,因此,我們把自動駕駛的標配轉向去卷AI的軟件,核心在于算力要高,算力不高什么都不行。所以有很多公司說,要做到很高的智能水平,首先看有沒有算力,其次看有沒有OTA迭代的效率,這兩個是未來能力表現的明顯標志。所以,我們還是期望用科技走向全球。

02.研發投入是企業生命線智駕出海提上日程

Q7:我想探討一些關于智能駕駛的話題。在各廠商都認識到智能駕駛重要性之后,小鵬的智能駕駛如何實現差異化?最難的部分又是什么?

何小鵬:我覺得最困難也是讓我最痛苦的部分就是如何確保有足夠的收入、足夠的毛利。這樣才能夠卷足夠的研發,才能夠在未來的每一天有新一代的科技。

對我來說,建立正向循環非常困難,去年我們總結出一個結論:單純依靠融資無法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依靠利潤,而且是巨大的利潤。我認為最強的企業是深圳的華為,去年華為的收入達到8600億,研發費用占比20%,大約1700億。這是華為董事長在今年廣東第一次會議上提到的,全場都為之鼓掌。

大模型技術顯著提升了自動駕駛的能力上限,相比原來手搓方式寫規則,全新的上限提高了100倍。因此,我們還有許多車企都正在推動自動駕駛向Pro或Max級別邁進。我們認為,進入Max或Max Plus后,甚至下一代尚未命名的各種能力推出后,自動駕駛的上限將是現有上限的10到100倍。大家會感覺到更安全、更舒心、更有效率。

小鵬汽車在今年下半年會推出新的AI能力的升級,包括一些AI Agent全新能力的變化,希望過幾個月大家會看到小鵬汽車在AI上的重大突破,看到小鵬汽車在行業里比友商領先兩個甚至三個身位。

▲小鵬圖靈AI智駕進化速度

Q8:今年兩會期間您提到小鵬計劃在香港推出高階智駕。您剛才在發布會上也提到,小鵬可能在已經出海的國家中落地高階智駕。能否分享一下目前這方面的進展?另外,您也提到了特斯拉上個月進入中國市場后遇到了許多挑戰。您認為小鵬在香港落地智駕會遇到哪些挑戰,以及小鵬將如何應對這些挑戰?謝謝。

何小鵬:無論香港還是歐洲,都在執行聯合國關于自動駕駛安全的法規,因此主要的限制都是政策層面。

小鵬汽車希望能夠以一套軟件和一種邏輯走向全球,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應該去小城市驗證,那里才能真正體現智能駕駛能力的PK。所以,從某種角度來看,我們在三、四年前就已經將智駕目標定位于全球了。

小鵬的高速自動駕駛去年已經在歐洲政策法規允許的基礎上開通了相關功能。今年我們會繼續做強,并計劃在完善新的Foundation Model和World Model模型后,進一步推向全球。全球側的硬件會先行,隨后同時開始軟件的研發。我覺得2026年,中國香港,還有歐洲以及全球很多國家的自動駕駛能力都會慢慢開放,接近我們內地的水平。

同時,我非常期待中國在今年內能夠開放更多L3級別自動駕駛的能力。我一直希望中國能夠在自動駕駛領域領先世界,比如其他國家還在推L2 Plus時,中國已經推出L3;其他國家推L3時,中國能否推出L4或部分L4場景。這將體現中國作為科技大國和強國的引領作用。

Q9:我想請教您關于一個兩會建議的問題,這個建議與自動駕駛相關的保險問題有關。您在建議中明確提出了關于自動駕駛事故責任劃分的明確建議。我想知道,是什么促使您提出這一部分關于事故責任的問題?

何小鵬:明確事故責任是推動很多東西的基礎。實際上,這主要是來自于公安部。沒有這個東西,工信部很難推L3,保監會很難調整保險的邏輯。

所以,首先是要有一個上位法,先確定責任,才可以有很多法規和下位法的出現,能夠去推動這個事情繼續向前。我覺得也許一次的呼吁不夠,但是如果有更多的全國人大代表、更多的政府部門、更多的車主都去呼吁,通過我們一起的支持努力和配合,我覺得會開放的更快。

Q10:大模型的成熟之后,讓大家各家好像在智駕的能力上好像又重新回到了同一個起跑線,或者說差距沒有那么大了。就是說這個第0梯隊和第一梯隊的問題,說明所有人其實都在擠入智駕的這個賽道。在您看來說小鵬的在智駕上的這個標簽擔不擔心會被搶走?然后咱們的這個先發優勢或者說護城河還在嗎?

何小鵬:我稍微不同意你剛才提到的觀點。我舉一個例子,以前我們用AI 1.0 的邏輯來寫算法和進行泛化,假設自動駕駛的上限是100分,那個時候大家做的最好的是60-80分。隨著大模型的出現,你會看到部分場景下做到60-80分的人多了很多。

但是,真正下一代技術,也就是整個端到端加Foundation 加World Model的組合,我認為上限可以達到3萬分,這是300倍的提升。這時,下限更難把握。因為以前靠規則、手搓是容易保下限,難做上限。現在做了大模型之后,上限要想做到1萬、2萬(分)非常難,下限想補高也很難。所以,要將上下限都做到以前的數百倍,我認為絕大部分以前靠手搓寫規則的公司都活不下去,小鵬汽車今年算力投入小幾十億,一般的公司根本沒有這個數據,沒有這個算力。

最近在兩會期間有很多人問我,機器人為什么一定要做人形?其中一個原因是,如果沒有真正的人類世界上的大數據,你訓都訓不了。比如,做機器人的反關節很酷,但是人沒有反關節,所以只能用編程和規則方法,而不能使用訓練方法或強化學習方法。換個角度來看,數據的價值巨大,而數據需要巨大的算力和資金支持。

Q11:您的發布會說當所有公司都進入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領先行列時,小鵬將處于第0梯隊。另一句是G9是一款優秀的產品,但遺憾的是,我們當時沒有能力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它。那么問題來了,如何讓消費者知道小鵬的自動駕駛技術屬于第0梯隊,并避免重蹈G9在市場上的覆轍或走彎路?

何小鵬: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就是你如何把一個技術變成一種產品,變成一種用戶的體感,變成用戶愿意幫你主動說的體感,變成一種大家的認知,變成一種行業認知,變成一種全民認知。這是一個遞進的關系,非常難。我們我們也在學習,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我們看到了這個市場上對于自動駕駛的排名。

從某種角度來看,排名跟很多用戶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因為很多用戶是他沒用過智駕。這是一個我們一個有挑戰的事情。所以在去年的下半年,我們開始一直在思考嘗試解決這個話題。我覺得今年也只是前進了幾步幾小步。今年下半年我們還是希望把小鵬的品牌科技全球化能夠做的更好。我覺得所以這點特大型公司還是占點優勢。因為他們原來的品牌的廣度跟厚度足夠,所以他們講的話更多的性能我們真的是要花更多的努力去做。

雖然小鵬是一個創業到今年是第11年的公司,但還是一個從1到2的創業的一個苦哈哈的過程。雖然說友商他們是都在全部all in 到AI自駕,但是我看的是實際上真正的行動力跟執行的效果還是才剛剛開始,所以我覺得有巨大的機會。我們在未來的時間,小鵬我相信能夠把品牌跟認知跟實力做到完全一樣都是能夠的。這個我們還在努力過程中間。

03.同用戶共創小鵬高管談策略

Q12:我想向Nick提問一個關于產品的問題。在小鵬總的演講環節中,我注意到2025款全系標配了威巴克的空懸和倍適登的減震器。最近兩三年,一些國產車型似乎有意在培養自己的供應鏈。然而,在2025款的G9上,我們并未看到小鵬采取了這樣的策略。想請教一下原因是什么。

Nick:相比之前,現在的小鵬更注重技術與用戶需求的結合。在開發布會之前,我先去跟我們的車主朋友面聊了一個多小時,其中有大量的小鵬G9車主。這是我平時的工作,定期與車主溝通,以了解他們的需求。

在與小鵬G9車主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幸福和對這款車的熱愛,尤其是對雙腔空氣懸掛系統的喜愛。威巴克能夠給他們帶來很好的體驗,甚至成為他們向朋友“炫耀”的東西。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不能把用戶最熱愛的東西拿掉,我一定會尊重他,也包括把他熱愛的東西打造得更加極致。雖然這次還是繼續用威巴克,但是我們也做了很多的調教,包括毫秒級的預瞄。我既尊重國內技術的逐步發展,也尊重用戶的喜愛和熱愛。

Q13:從小鵬P7+開始,小鵬汽車在產品力、用戶需求、毛利以及市場定價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然而,要在這三方面都做到協調可能是非常難的。我覺得,今晚發布的2025款小鵬G6和2025款小鵬G9再次展現了小鵬在產品定義和企業經營策略上的全面方法論。我們也有理由期待小鵬X9同樣運用這套方法論。這套方法論可能涉及產品定義和企業經營層面,不知道兩位對此是否有想分享的?

Nick:我先解釋產品力這方面,我2023年2月份加入小鵬,學到了很多互聯網思維和用戶思維。我是傳統主機廠過來的,負責這幾款車型(小鵬P7+、小鵬G6、小鵬G9)的產品定義時,跟我之前的工作有很大不同。我們會大量地與用戶互動,每天看各式各樣的用戶群反饋的信息。

第一點,比如光翼貫穿燈的研發設計,一般企業研發周期在18個月到24個月,但當我們接收到大量用戶集中反饋的時,我們就決定解決它,突破整個行業的現狀。其他企業做要20多個月,我們則設法在18個月內實現,這種思考方式與以往有所不同。

第二點,在打造產品力時,我們非常注重將核心產品價值傳遞給用戶。比如,圖靈AI智駕全都是標配,我們希望用戶能夠享受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包括我們的5C超充AI電池。我們認為在這個階段,用戶就應該得到這種享受。同時,搭載了這項技術的電動車,正是用戶在這個階段最需要的產品。因此,我們堅持我們的這種產品定義思路。

▲2025款小鵬G6何2025款小鵬G9

何小鵬:第一個問題涉及技術產品如何與用戶產品、客戶產品以及商業產品相結合。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們目前也在摸索中前行,因為行業變化太快,我還沒有看到一種清晰的方法論可以直接套用,我也正在學習。

第二個問題,企業經營確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過去的兩年,我們栽了很多跟頭。我總結了三句話:省不該花的錢,賺該掙的錢,花該花的錢,這三者的組合是經營的基礎,我們在這三個方面都在努力。正如剛才提到的,要想把科技做好,必須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大的毛利,否則就無法投入到未來的科研中。因此,如何在賺該賺的錢和花該花的錢之間找到平衡,我們正在快速學習。

04.何小鵬談未來學習永無止境

Q14:我對這個價格非常的感興趣。G6它跟24款比的話,它最低便宜了兩萬多。G9跟24款比的話,最低便宜了一萬多,幅度非常的大。我不知道這個定價是基于你們自己的能力有這個空間降了,還是說基于這個嚴峻的市場形勢。因為你們肯定很渴望G6和G9這么好的車也能爆火。

何小鵬:實際你這個問題我們答不了或者答不好。

我認為這是技術、用戶、客戶以及商業競爭的綜合體現,商業競爭是包括公司的毛利水平,我們將在18號發布小鵬的下一期財報,雖然我不能提前透露具體內容,但我可以說,我們期望在銷量規模、用戶口碑和商業價值之間實現良好的平衡,并且比以前都要更好,這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很難在某個單一節點上將某一點做到極致,因為汽車行業本身就是一門平衡的藝術。這種藝術很難用固定的標準來衡量,因為它需要廣泛的信息和動態的調整。比如,昨晚我們在這個酒店一直開會到11:30,我先上去講,之后團隊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調整價格。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體現了不同節奏之間的平衡藝術。

▲小鵬汽車產品線(G6、G9更新前)

Q15:我問一個問題,因為我感覺新一代產品的整個的價格跟之前還是區很大的。像以前小鵬車是這個蛙跳空降式的一個價格段,和另外一個價格不挨著著。現在是G6、G7、G9、P7肯定是兩者之間,再用P7+這4臺車放在一個大概18到25這樣的價格帶中。所以我想問這個是小鵬對于競爭的看法,或者自身的產品哲學發生什么變化嗎?

何小鵬:我們現在對10萬到50萬價格區間的產品圖譜有了更清晰的規劃,同時也明確了新款和聯合款車型的開發思路和邏輯。此外,我們與這一圖譜相關的定價策略,以及根據行業變化進行的調整,也都更加清晰和明確。

Q16:小鵬G6的銷售預期是多少?

Nick:我反復研究市場,每天都在觀察不同的產品。我認為,無論是5C技術還是智駕能力方面,細分市場中沒有任何一款產品能與2025款小鵬G6形成競爭。

而且,2025款小鵬G6還有大空間、一體化壓鑄技術等顯著優勢,確實沒有遇到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也可以說是沒有產品力達到同等水平的產品。因此,我認為它的銷量應該能夠超越小鵬P7+。

Q17:站在今現在這個時間節點,能否說一下您能夠對今年的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做一個預判。

何小鵬:謝謝。從宏觀角度來看,首先,三年淘汰賽已經開始,品牌數量將繼續減少,傳統燃油車的價格會進一步下降,而新能源汽車公司在AI領域的投入將越來越多。我認為,今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會有顯著提升。

其次,我預計今年下半年AI自動駕駛將迎來一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的實現頗具挑戰,即使在一線或一二線城市中,如果每月使用高等級自動駕駛的用戶能夠達到新車用戶的10%,也將引發周圍人對高等級自動駕駛的信任和接受度的轉變。過去,大多數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實際上是不同的數據混合的,有ACC、APA或高速NGP等,各公司命名不同,但我覺得這些并不算作高階智能駕駛。在我看來,高階智駕就是在城市里面可以非常安全放心的去開,特別是在相對受限場景是很穩定的開,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我期待小鵬自動駕駛在下半年的升級版本,通過我們剛才說的Foundation 加上World Model,加上蒸餾/剪枝等一系列的組合,以及L2規模落地,能夠讓大家感覺到自動駕駛是真的可以非常舒心地開,能夠自己開,讓太太開,讓爸爸媽媽開。

到2026年、2027年,高等級自動駕駛可能會快速形成極強能力的提高,一旦世界模型和LLM都做好了,訓練能力將大幅增強,從依賴人工解決BUG轉變為依賴模型。我認為,在未來兩年到五年內,中國的L3甚至L4級自動駕駛的發展速度將會加快。

▲小鵬汽車位于廣州的銷售交付中心

Q18:小鵬的定價,大眾在里面發揮的作用有多大?未來會不會起到對供應鏈降本起到更大的作用?

何小鵬:從前年開始與大眾展開了合作,大眾在很多方面都給予了我們支持。目前,仍有許多人與我們共同進行研發。所以,在質量、全球化、制造以及供應鏈,特別是汽車應用的降本方面,我比較有信心,大眾與我們共同做了許多工作。當然,在AI領域,我認為我們也具備較強的實力。

2025款小鵬G6和2025款小鵬G9,有不少能力是與大眾共同討論和思考的結果。基于小鵬G9這個平臺,我們期望在2026年的某個節點,大眾推出第一款甚至更多款車型。你會看到許多能力都基于今天的基礎,共同向前發展。

Q19:在渠道方面,小鵬在過去幾個月中進行了哪些精細化的打磨工作,以及未來有什么相關規劃?謝謝。

何小鵬:我認為銷交服(銷售、交付、服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絕大部分汽車公司都沒有想到它會如此之難。做研發難,但它是攻克技術堡壘、做好工程并保障質量。但銷交服涉及全國幾千人甚至幾萬人的協同工作,而且我們不是經銷商模式,是自營但不全直營的邏輯,如何讓客戶到店時得到熱情接待,這樣看似簡單的事情,我們花了三到四年的時間才有所改善。

在這個方面,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引入AI技術、加強培訓、優化激勵機制等。目前,我們正在開發下一套AI系統,并探索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僅這一項工作,就涉及十幾個項目,分短線到中長線,長線可能要做3、4年才能完成。

銷交服的復雜性如果要詳細講,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時間。總得來說,我覺得相比去年,我們已經有了長足進步,但與部分友商相比,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會繼續努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江县| 仙桃市| 婺源县| 汝南县| 三河市| 梁山县| 平塘县| 长兴县| 大足县| 邢台县| 老河口市| 永济市| 崇仁县| 宜宾县| 夏河县| 荣昌县| 阳山县| 盈江县| 科尔| 闻喜县| 凯里市| 麻城市| 称多县| 陕西省| 浦城县| 秀山| 蒙城县| 綦江县| 泸定县| 广南县| 手游| 肃宁县| 安乡县| 巢湖市| 赤城县| 阿克陶县| 蕉岭县| 建湖县| 五家渠市| 崇阳县| 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