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略大參考 小遙
編輯 | 原野
01 流量密碼
內容飽和已久的自媒體市場,又跑出了一條新賽道:老頭樂博主。
這些博主原本有著不同的身份:全職寶媽、打工人、創業者,老頭樂是他們發布的視頻中的標配道具。他們會布置、改造老頭樂,再展示自己在其中工作、娛樂的日常。
圖源:小紅書@小玉麻麻
最早一波以此為主題更新的博主,已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積累了上萬的粉絲,并開始變現。最常見的做法,是在櫥窗里掛上視頻同款用品的鏈接賺傭金。
老頭樂正在社交媒體中被賦予新的意象。
它不再是老人專屬。不超過1萬元,這樣足夠低廉的價格,讓它具備了成為年輕人改造“玩具”的基礎。在博主們展示的視頻里,有人在車里帶娃玩耍,有人喝下午茶、看電影、唱歌,有人午休,有人與寵物共同過夜,有人制作食物并當場售賣。
圖源:抖音@洛伊媽的童話車
在小紅書和抖音上,#老頭樂#的話題分別有1.2億瀏覽和27.7億播放,更具體的#老頭樂改造#、#老頭樂房車#等相關話題,瀏覽量也超過了50萬次,話題下的視頻互動量最高達到百萬級別。
盡管在老頭樂博主們的內容里,用老頭樂當代步工具,堪稱最少見的使用場景,但這些內容還是起到了一定的種草效果。
小紅書上,關于老頭樂選購攻略、提車的筆記,已經達到1萬篇,占據老頭樂相關帖子的四分之一。具體的品牌、型號信息,出現在視頻閃過的車身上或評論區博主的回復里,大多都是盛昊、金彭等在老頭樂賽道較為知名的品牌,廠家們也適時接住熱度:金彭、盛昊、宗申三家明顯加大了在小紅書上的投放力度,新品造型設計也更符合年輕人喜好。雅迪也在去年11月推出了首款老頭樂產品EV301。
圖源:小紅書@開心果媽咪
但對于老頭樂博主們而言,跟其他賽道一樣的變現模式,顯然效果不算太好,一位全網擁有超過五十萬粉的頭部博主,疑似獲得了老頭樂廠商贊助的一輛車。這幾乎是該賽道的天花板。多數頭部博主的櫥窗,銷售業績都不夠理想,一位在抖音擁有37.1萬粉絲的頭部博主,櫥窗跟買人數也不到3000人。
02 云用戶
不是博主們不努力,而是在現實生活中,老頭樂還沒有真正成為年輕人的主流選擇。
嚴格意義上的老頭樂,指的是三輪、四輪的低速電動篷車。
20年前,它由農用三輪車演化而來,誕生后便受到市場歡迎——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數據顯示,老頭樂的市場增速從2013年開始連續數年保持在50%以上,產業規模一度達到上千億元。行業龍頭雷丁汽車的銷售額在2018年突破了120億元。
但駕駛者安全意識淡薄,加之車輛自身缺乏安全配置,讓老頭樂泛濫帶來了事故頻發。根據公安交管部門在2019年發布的數據,2013-2018年,因老年代步車引發的交通事故83萬起——其中造成1.8萬人死亡,18.6萬人受傷,引發的事故和死亡人數分別增長23.3%和30.9%。
查處隨之而來,由2018年工信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清理整頓已有產能、嚴禁新增產能為起點,全國各地陸續對老頭樂加強了管理,2021年以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尤其出臺規定,嚴禁老頭樂上路。
這也就意味著,老頭樂不太可能成為大眾化的城市出行工具,廣闊農村才是它的真實主場。
圖源:小紅書@詩詩的魚
一些廠商已經在發力出海。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21~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低速載人車輛金額由1.68億美元增長至4.50億美元,數量由5.7萬輛增長至11.4萬輛。金彭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產品出口近70個國家,銷售額同比增長30%達到1億元以上,其中60%的訂單來自歐美,40%來自亞非。
圖源:小紅書@澳洲小楊哥Daniel
不過,這并不代表老頭樂的處境再次變得樂觀——在國內與國外,三輪摩托車、小微型新能源車都在與低速電動車爭奪市場,它們的優勢很明顯:價格沒有高出太多的情況下,更合規也更安全。
信號體現在社交媒體中也很明顯。
前段時間,涌入小紅書的TikTok“難民”們在老頭樂博主們的評論區互動,稱自己在Tik Tok、Instagram和YouTube上看到過相同或類似的視頻。——顯然,與國內的年輕人一樣,他們只是老頭樂產品的云用戶。
03 老頭嚴選
年輕人也重新定義了老頭樂。它不再特指某種車型,而是回歸到字面意思:老年人喜歡且經常使用的物品。
當下,年輕人正在積極開發各個領域的老頭樂。
比如釣魚馬甲。它單品往往不超過百元,有10個以上的口袋,收納能力超群,耐磨,工裝風。經過多人試驗得出的數據是:一件釣魚馬甲的容量可以高達10斤。于是,它成為風靡年輕人的“廉航神器”——當手頭拮據的年輕人乘坐行李額有限的廉航時,往往需要把盡可能多的行李裝到自己身上,從而節省托運費用。
圖源:小紅書@一起去生活8
第三方數據平臺魔鏡洞察數據顯示,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釣魚馬甲在淘寶、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上的銷量同比增長了20%以上,累計達到200.56萬件。
價格低廉、質量過關的足力健老人鞋、老頭汗衫和開衫也被年輕人拿來改造了一番:足力健被裝飾成漢服鞋、瑪麗珍;老頭汗衫被剪裁、疊穿,打造成辣妹、慵懶風單品;老頭開衫換掉紐扣、搭配襯衣,變出了學院風。
圖源:抖音@迷上漢服的PUPI
年輕人的身影,還出現在以前是老年人專屬的各種消費場景,形成“蹭老式消費”,比如參加夕陽旅游團、去老年食堂吃飯、到老年大學上課等等。
“老頭嚴選”自帶的性價比屬性,是它們被年輕人追捧的首要原因。
不是正品買不起,而是平替更有性價比。拼多多、1688、閑魚以及各類發優惠券的直播間,都擠滿不想花冤枉錢的年輕人。在他們看來,被納入“老頭嚴選”的商品,是基于老年人豐富生活經驗和節約消費觀念的精選,在性價比方面,毋庸置疑。
另一方面,流行趨勢的循環,也讓一些老頭嚴選商品具備了復古色彩。
比如德訓鞋和老爹鞋,其實是由父輩流行改造而來:德訓鞋來自上世紀德國軍隊的訓練用鞋,老爹鞋則是80年代美國中部地區爸爸們旅游時常穿的運動鞋。
圖源:小紅書@金元寶
在國內興起以翻領夾克、菱格棉服等老頭樂單品為元素的老干部風、老錢風穿搭的同時,美國Z世代推崇著十年前的穿搭風格“2014core”和前互聯網時代的無濾鏡社交,韓國年輕人將70至90年代的服飾、音樂、飲食加入現代流行元素,掀起了一波“newtro”(英文單詞中新與懷舊——New和Retro結合而成)潮流。
時尚從來都是態度的外顯。
當整個世界都陷入極強的不確定,熟悉的物件能夠帶來安全感,讓人從中得到慰藉。重溫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流行的物品,則寄托著對未來的期望。同時,通過追捧老頭嚴選,年輕人也在表達對精致的抵觸、對真實的向往——與之同時發生的,還有丑衣服的流行。
老頭樂,就此成為一個消費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