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資本論 大寶
《哪吒2》票房破百億不久,王者榮耀官方抖音釋出兩張“敖隱X哪吒”同框圖片,瞬間點燃網友期待和吐槽的兩極。
“這英雄冷門到我可能一百局才見過一次。”
“上次抽基德皮花了460,再抽獎我就是狗!”
我們扒了超500條玩家評論,統計了30位玩家的樣本,卻感受到了一種隱性的情緒:那些敲擊著憤怒的指尖,始終懸停在“購買”按鈕的上方。
從名偵探柯南聯動狂攬超30億流水的神話,到如今哪吒與敖隱的試探性同框,王者榮耀的IP公式從未失靈。即便當玩家用“英雄強度和出場率不夠”“刮痧傷害”等吐槽新皮時,他們心里仍有著幾款“若返場必秒殺”的心愿皮膚。
王者榮耀2024全年收入及皮膚情況統計
去年11月份,名偵探柯南和王者榮耀的聯動奇跡仍然在目,根據點點數據,王者當月在零返場、上架皮膚少一半多的情況下,幾乎僅靠這一套皮膚拿下30億流水,據預估柯南和基德兩款皮膚大概率貢獻了其中20億流水——優質聯動從不缺少爆發力。
我們和其中幾位V7(充值在2000元左右)及以上氪金玩家聊了聊,發現大家仍然愿意為優質皮膚付費,但對英雄強度、顏值特效和獲取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品味的是,每當他們要吐槽某款皮膚前,都帶著一個“本來很期待”的前綴。
沒有玩家會為不在乎的游戲浪費情緒,玩家的憤怒永遠與熱愛等值。
01 魔童鬧海皮膚能否復刻基德奇跡?
在去年11月份,王者與名偵探柯南聯動推出馬可波羅·怪盜基德與魯班七號·名偵探柯南兩款皮膚。
營地數據顯示,馬可波羅·怪盜基德皮膚上線三天實現連漲,拿下后羿成為T0第一射手,全分段出場率從24%暴漲至40.7%,漲幅17.4%,直接刷新傳說皮膚歷史紀錄,首日出場更是直逼安琪拉和孫尚香的年限,堪稱“斷層頂流”。皮膚上線后,一大波“菜鳥基德”涌入王者峽谷,馬可波羅出場率超過勝率,不少玩家表示:“我為了皮膚也要硬練馬可!”
當月王者流水達30億,與10月基本持平。但10月有周年慶系列皮膚及多個傳說限定和周年限定皮膚返場加持,而11月僅靠基德一己之力讓“本命黨”和“外觀黨”在抽獎轉盤中雙向奔赴。
作為王者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聯名,這場奇跡背后藏著兩個可以關注的點:
第一,市場交易基德的熱度遠高于柯南。魯班七號·名偵探柯南的遇冷,似乎也讓小娛看到“選對英雄,聯動就贏了一半”。英雄選擇或許比IP熱度更重要,馬可波羅聯動皮膚的火爆,除了馬可與基德飄逸形象的完美契合,后面更潛藏著“帶妹基因”,馬可從19年野射到現在熱度一直不低,“馬瑤組合”一直是情侶玩家鐘愛的CP組合。
小娛不難看出,如果從IP熱度的角度來看,柯南的國民度必然是高于基德的,IP導向的柯南反倒沒人買,很多人完全沒有玩過馬可波羅,但因為馬可基德實在美麗而選擇購買。可以說,即使那些聲稱“絕不為游戲氪金”的玩家,也迷失在了“帶妹利器”馬可波羅與“二次元燙男”基德的聯動里,實現了“圈內狂歡,圈外跟風”。
玩家購買皮膚原因統計
不少玩家告訴小娛,購買與否,似乎與IP之間的關聯不大,而英雄強度、技能手感以及顏值才是更為重要的因素。統計數據也進一步驗證了這個觀點,83.3%的玩家購買皮膚的原因為本命英雄,顏值特效和皮膚手感分別占66.7%和53.3%,而IP原因不到40%,究其背后原因還是在于眾口難調。
第二,皮膚獲取的方式也并非直售或活動,而是以抽獎的方式進行。抽獎一般有保底,但官方沒有公布,所以只能以玩家公布的抽獎數據作為參考。一般來說,傳說品質的皮膚均價大概在168元左右,小娛采訪到的玩家平均花費超300元,通過附贈積分券、天幕等“添頭”,王者此次聯動幾乎撬動2倍流水。
相比之下,對于《哪吒2》的聯動來說,哪吒和敖隱的選擇似乎帶著天然不可調和的矛盾,即英雄的局限性。
作為男玩家占絕大多數的戰士位,王者此前基本沒有給過什么高配置的皮膚,哪吒當前出場率1.2%,前不久因為“游標卡尺”玩法火了一波,也就是幾個大肉英雄疊在一起形成無敵厚的血條,更偏重于技術流;
另一邊敖隱Ban率超60%,出場率僅5%(截至統計數據時),空有大招離場的絢麗特效,而填不滿玩家對英雄沒傷害的情緒。哪吒聯動皮膚若沒成功復刻基德奇跡,或許背后的原因仍然在于“太冷門和太強的英雄太難了”。
作為少有的頂級國漫的IP聯動新皮,但在玩家看來還是有所顧慮。
“柯南有一千多集TV動畫、二三十部部劇場版持續造血,《哪吒》就兩部電影,而且現在大家情緒也平復了,熱度也銜接不上電影了,”一位只要聯名就會購買的V10玩家表示,“國民度還是不等于消費力吧,此前西游記的聯名雖然大家都愛買,但大家熱情也沒有柯南那么高漲。”
在這些理性的討論背后,玩家的情緒仍在暗涌,“如果哪吒和敖隱迎來重做和加強,我會買聯動皮膚;如果哪吒和敖隱不抽獎,我也會考慮購買;實在都沒有的話如果真是夠帥,那我也還是會買的。”
02 二次元養活了半個王者皮膚圈?
王者榮耀IP聯動熱度調查
柯南聯動后不久,王者新賽季官宣14款IP聯動計劃調查,14款IP圍繞國漫、日漫和美漫經典IP展開,三麗鷗、百變小櫻、美少女戰士等6款日漫IP上榜。結合此前王者聯動名偵探柯南、圣斗士星矢等案例,似乎可以看出王者的策略重心:
一個是目標群體鎖定:聯動角色中女性向和二次元向占比超一半;另一個是日漫IP優先:14款IP中國漫僅占4席,且均為年輕新一代的原創動漫作品,國民度相對較為局限,在熱度調查方面位列倒數后五名,多位玩家表示更想和《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這樣的經典動畫片作品聯名。
(圖源小紅書@少一點心柿)
市場反饋或許也在不斷驗證著性別向的皮膚策略:作為女玩家最多的瑤妹,皮膚橫跨榮耀典藏、無雙限定、星傳說、情限、年限等,堪稱吸金一姐;反觀裴擒虎的梅西皮膚和盤古的庫里皮膚,前者上架已經過去7年,而后者于去年上架獲取方式為免費活動,即使承載著足球和籃球情懷的重量級IP,在消費力方面肯定還是無法超越的。
(圖源小紅書@聯名小格子)
除此之外,在《哪吒2》聯動消息出來后,其他聯動計劃也被一并曝光,據傳在王者和《百變小櫻》聯動的四款皮膚中,包括瑤在內的三款熱門女英雄全都要保底抽獎,而亞瑟和布丁狗的聯名獲取方式是免費活動。
“女性向的皮膚肯定賣得更好。”一位女性V10玩家表示,“還真是有挺多人愿意為瑤花錢的,我印象中第一款輔助傳說就是瑤,其他輔助基本沒有這個待遇。”另一位本命為裴擒虎的玩家表示,“這就是冷門英雄的代價,不過好處就是,花的錢少。”
“男玩家的錢可不好掙。”相比之下,男性玩家似乎更以手感和本命為導向,而對于女性玩家而言,“一方面他們自己會買,另一方面,他們也會給男生買,或者自己買讓男生幫打,這也是王者生態里面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話雖這么說,但如果綜合英雄強度,在氪金消費上,王者的策略真的那么涇渭分明嗎?如果把亞瑟換成趙云孫悟空,布丁狗聯名又會是怎樣的獲取方式呢?似乎性別向的差異體現在具體的英雄上,而非全局。一位始終強調策略本命至上的男性玩家,也是氪到了V10。
看似矛盾的數值背后,我們可以猜想王者聯動策略的另一種可能:通過女性向皮膚保障現金流,借男性向皮膚拓展聯動邊界。
其實,有不少資深玩家表示,王者的氪金已經相當保守和良心了,達到貴族V10大概投入在2萬塊左右,而隔壁的幾個游戲氪金程度已經是Next Level了,2萬塊只能算微氪,甚至在部分游戲中只能算“首充”。
近期網傳貂蟬與慕夏藝術聯動的新皮膚因皮膚升級需抽獎獲取(頂配保底約1900元),再次突破非典藏皮膚新高。即便如此,仍有不少網友表示,“現在在評論區該怎么說怎么說,如果最后皮膚手感體驗真的好或者真的好看,到時候仍會下手的,我們不是嫌貴,是怕它配不上這個價。”
玩家樣本調查
從288伴生,488勇者,888史詩,1688傳說,1788傳說限定到榮耀典藏,從戰令到星元,從基礎皮膚到紫星幣、靈寶市集、天幕、皮膚動作和語音、回城動畫等等,王者形成了長線的消費機制。
6元秒殺皮成為“性價比至上者”的心頭好,榮耀典藏皮膚成為貴族身份的隱形門檻。有趣的是,這種分化并未引發大規模抵抗,反而催生出獨特的圈層共識——氪佬們在全皮膚圖鑒中收獲收藏家般的滿足,精心搭配星元部件輸出自己的審美,微氪玩家則享受自己本命的“小滿即萬全”,所有人都找到了自洽的狀態。
也許真正撐起半個皮膚圈的或許不是二次元和女性向IP,而是玩家對“更好的游戲體驗”的追逐。當亞瑟本命玩家拿到免費的布丁狗皮膚時,他們仍舊獲得了獨屬于自己的游戲認同和情感。
03 從“IP變現”到“文化付費”
王者榮耀皮膚聯名統計
根據統計顯示,王者榮耀目前至少完成了108個聯動皮膚的產出,其中還不包含其借用《山海經》《白蛇傳》等經典文化元素的皮膚,王者榮耀近幾年的聯動對象主要由影視動漫和文化文旅二分天下,其他的聯名基本上均處在王者榮耀游戲初期,現在已經很少出現。
玩家打分表
雖然大多數的英雄都是免費獲取的,但從玩家打分來看,更多玩家并沒有那么在乎聯動IP,皮膚顏值特效、英雄強度手感、IP大小情懷三級連降。IP聯動帶來的流量紅利是玩家付費的前提原因,但不計其數的“短命”皮膚證明,皮膚的整體銷量似乎和IP大小、情懷深淺沒有直接關系。
營地數據顯示,在龍年前后,排位賽漲幅突破10%的5款皮膚中,年限和聯動皮膚二分天下。除了馬可波羅一騎絕塵外,2024年孫尚香和安琪拉的龍年限定皮膚包攬前三名,唯有李白“謫仙醉月”、大司命“東方月初”、墨子“黃金天蝎座”等聯動皮膚出場率突破5%。
大司命與狐妖小紅娘聯動的東方月初,出場率漲幅僅6.2%,甚至不及其5月份出的普通勇者皮膚暗都幽影6.5%,圣斗士聯動系列的墨子·黃金天蝎座和鎧·冥王哈迪斯僅6.2%和4.6%,琥珀紀元系列的馬超和鎧僅3.6%和3.3%,馬可基德式顏值與IP的雙向奔赴終究只是個例。
“當然我不否認我可能會因為IP來買皮膚,但如果實在手感和其他好皮沒有什么差異的話,我也不一定會購買。”
另一方面,玩家也提出了新的疑問“皮膚聯動的頻繁,是否印證著自制皮膚的創新乏力呢?”
在小紅書上,網友們把王者榮耀的皮膚風格歸結為從巴洛克風(運動感與宏大華麗的氛圍)向洛可可風(輕盈感與細膩甜俗的脂粉氣)的轉變,中間可具體歸結為“錨點時代”“機甲時代”“光污染時代”“法相時代”等。
“我現在特別懷念王者之前的皮膚,每個英雄的皮膚都有特色,現在皮膚人山人海的,風格色調Pose基本統一,放在一起我完全不知道這是誰。”一位V7氪佬表示。
“現在打團壓根認不出誰是誰,已經把畫面換成流暢了,但是十個人技能一開,各種特效天花亂墜,玩輔助的時候認不出自家射手跟錯人,玩射手中單認不清對面c位長啥樣切錯人。現在皮膚長得更像了,感覺不是在玩競技游戲,而是在玩奇跡暖暖聯機戰斗版。”
“那王者如果再出一個所謂的‘光污染’皮膚你會買嗎?”小娛不止問了一個玩家這樣的問題,得到的答案竟然往往都是沉默后的肯定。
這看似矛盾的評價體系,實則折射出當代玩家的消費哲學:要顏值更要內涵,要特效更要辨識度,要文化符號更要游戲性,這屆玩家正用“邊罵邊買”的方式,推動著游戲公司不斷優化。
玩家的吐槽實際上也意味著《王者榮耀》的影響力逐漸超出了“游戲”的范疇,王者的聯動和自制策略,似乎也沒有越走越遠。
王者榮耀歷年年限主題
近年來,“如何打好傳統文化這張牌”成了游戲領域的兵家必爭之地,王者榮耀不斷投放自制IP,構建自己的賽年敘事。
與聯動IP不同,王者榮耀在自制IP方面一直主打著更適合中國人體質的皮膚,深挖文化來源,成為了留住玩家的情緒價值點。雖然放棄了錨點,但越來越多的文化元素也讓皮膚有了自己的獨特意義,貂蟬·遇見胡旋等非遺皮膚、李白·謫仙醉月等文旅皮膚憑借內涵與高識別性受到玩家好評,這種兼顧商業價值與文化傳承的創新模式,正在為游戲行業提供新的發展范式。
我們無可否認,敦煌皮膚守護壁畫,西游記皮膚激活經典,賽年敘事重構盛唐,這些嘗試或許不夠完美,但或許揭示了王者對于皮膚策略的終極答案:游戲不止于消遣,皮膚不困于顏值。
當一款皮膚能讓人一眼想起莫高窟的飛天、長安城的燈火,它的價值便超越了數據面板上的10點攻擊力,那些指尖躍動的節奏、團戰瞬間的心跳,更是玩家在文化自信中享受游戲快感的追求。在與玩家的相愛相殺中,王者峽谷永不熄滅的燈火正在映亮1億日活的手機屏幕,誰又能否認這片皮膚宇宙里正孕育著的文化敘事的新范式?
這片皮膚宇宙正見證著玩家們的矛盾與糾結——他們既會用“光污染”嘲諷特效過剩,又為遇見胡旋的琵琶聲點下“付費”按鈕;既痛斥“抽獎逼氪”,又為瑤的新衣點爆服務器。
這種“痛并快樂著”的集體情感,恰恰構成了王者榮耀和玩家們的獨特生態:那是一種比付費更深的羈絆——“只要出皮膚就吐槽”背后,恰恰是游戲玩家對“小王”的深切期待。
或許終有一天,當敖隱的龍影穿越的不再是電影鏡頭,當敦煌的紋樣不再只是冰冷的石壁,當玩家評論的話語從“皮膚太貴”變成“這錢就該小王掙”,這場始于IP經濟的冒險,才真正抵達了“文化付費”的應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