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熵 櫻木
編輯丨江蘺
“和零食很忙的合并,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最核心的點在于,我和晏總覺得,這么打下去,對我們來說,其實影響不大,價格戰對于我們來說沒什么影響,所以更多的站在加盟商的角度考慮。”在視頻中,趙一鳴零食創始人,現鳴鳴很忙創始人趙定,微笑著回答道。
保障加盟商利益似乎是當時促成雙方合作的一個關鍵因素,但這場看起來像是大魚吃中魚的資本博弈,似乎并沒有想象的簡單。
合并伊始,在鳴鳴很忙內部,雙方的實力差距非常明顯。彼時,零食很忙門店數量已達4000家,而趙一鳴僅有2500家。但令人意外的是,合并后的雙方,似乎并未有組織上的進一步變動,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并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晏周將繼續擔任零食很忙CEO,趙定也將繼續擔任趙一鳴零食CEO,雙CEO模式自此開始成形。
但在合并的初期,顯然零食很忙憑借著店面數量的領先,掌握著集團的更多話語權。其中典型的代表便是其對外的表述口徑:在財新2024年初的報道中,直接向外界以“零食很忙集團”代表了兩家公司。
從行業的角度分析來看,彼時雙方的核心訴求,聚焦在了門店數量的擴張,以及規模帶來的品牌效益,換句話說,雙方合并的基礎更多在于共同做大蛋糕,但從雙方的表態上來看,這場合并似乎并沒有看起來簡單,趙一鳴甚至直言“雙方會在各自的優勢區域持續深化布局。”似乎給這場合并加上了明顯的邊界感。
在合并之后的2024年初,零食很忙集團果斷決定殺入彼時零食賽道第二名萬辰集團的腹地,開啟全新一輪擴張。1月17日,零食很忙集團宣布,未來半年將投入超10億元,重點用于拓展北方市場,包括調優加盟政策、加大競爭市場營銷、城市核心點位開發、直營店拓展等方面投入。
而在內部,也正是在此時,趙一鳴與零食很忙的話語權,有了新的變化。
最新的報道顯示,目前鳴鳴很忙15000余家門店之中,“趙一鳴零食”與“零食很忙”兩大品牌的門店數占比約為1:1,目前鳴鳴很忙在2025年門店規模擴張方面尚未制定明確量化的指標,門店擴張的節奏將按照市場節奏靈活變動。
而在今年的鳴鳴很忙的發布會上,趙一鳴零食CEO趙定成了整場發布會的主角,逐漸走向了臺前。
有業內人士聲稱,在新的雙CEO模式下,趙一鳴零食CEO趙定的話語權可能進一步上升,擴大到鳴鳴很忙整個集團范圍。也有從業者認為,雙元制模式下,或許代表著趙定和晏周在話語權上平起平坐。而未來雙CEO制是否進入常態化,似乎仍沒有明確的答案。
鳴鳴很忙雙元制根源:價格戰到共生博弈
在商業歷史中,雙CEO并不罕見。但每一次出現幾乎都伴隨著特殊的情況。
有報道顯示,2013年在五源資本的撮合下,宿華加入快手,與程一笑一同創業。二人根據各自特點確定了企業內部的管理分工:程一笑側重業務端,負責產品、電商、游戲等部門;宿華側重外聯及內部管理,負責投融資、海外市場、政府及公共關系、職能管理。雙核心的模式在快手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二人的長處,程一笑深耕產品,宿華幫助快手解決投融資、內部管理和團隊建設等問題。
2018年初,快手宣布日活破億,一年后,日活破兩億,2020年2月登錄港交所成為短視頻第一股。但是雙核心模式帶來的高層管理意圖多變卻也影響了快手的發展效率。2020年年中,快手資深員工一篇《談談我司的病》把程一笑和宿華的較勁放到臺前,也點破了“消失的老板”這一層窗戶紙。一年多后,一紙公告宣布的管理層變陣可以看作是對內部員工和外部投資者擔憂的反饋。
當然,除了快手之外,國內消費品牌安踏,至今也沿襲著雙CEO的模式。安踏在經歷了疫情期的增長放緩之后,2023年開始啟用了雙CEO制度,在2023年的公告中,公司將雙CEO的職能進行了較為清晰的劃分。賴世賢將分管安踏主品牌和除FILA以外的所有其他品牌(包括迪桑特、KOLON等)、集團采購以及人力資源等職能。此前賴世賢并未直接參與過品牌管理。
另一位聯席CEO吳永華則分管FILA品牌、國際業務以及零售渠道管理、公共關系等職能。此前吳永華一直都是安踏主品牌的負責人,確立了主品牌面向大眾、回歸專業運動的發展模式,并主導渠道改革,促成了主品牌疫情前的高增長。
從以上案例不難看出,無論是快手的擴張,還是安踏的恢復,雙CEO的發生往往伴隨著公司特定階段的發展需求,似乎從某種程度來說,雙CEO都是特定情境下的產物。
而回歸到鳴鳴很忙,雙CEO似乎也是這種情形下的舉措。在合并之前,零食賽道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期,由原有良品鋪子主導的“高端零食”路線,逐漸轉向講究性價比的折扣零食店。行業的變革,催生出了全新的玩家。而零食很忙和趙一鳴,正是在這個時候異軍突起。
高速擴張是當時折扣零食的主基調,趙一鳴在2022年初時僅有84家門店,但這一數字在2023年10月時已經達到了2500家。同樣,在2022年3月,零食很忙的門店數為1000家,而到2023年10月時,已經到達了4000家。
更進一步來看,雙方的打法也大相徑庭。零食很忙更擅長的是并購,先后投資了廣西零食折扣品牌恰貨鋪子、河南王否否、陜西喜喜。而趙一鳴,更多的是聚焦下沉市場,不斷開店。
而在彼時,作為市場上競爭最為激烈的雙方,快速的擴張,直接導致的是價格戰與開店過密的情況。一名快消行業人士觀察指出,零食折扣店已經出現了在下沉市場開店過密的狀況,“走在路上幾十步就是一家,這樣加盟商很難賺到錢”。
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雙方的合并,與雙CEO的情形才得以出現。
那么,雙CEO是否給公司帶來了更好的發展思路呢?
南北分治:鳴鳴很忙的雙CEO制之爭
盡管已宣布合并,但從多個公告之中都可以看出,趙一鳴和零食很忙,似乎始終處于較為獨立的存在。
2024年6月,零食有鳴公司公開發聲,其內容的重點,在于針對“零食很忙集團名稱正式變更為鳴鳴很忙集團,全國門店是否會更名”一事,對輿論進行說明。鳴鳴很忙回應瀟湘晨報記者稱,全國門店不會更名,更改的是集團公司的主體名稱,零食很忙以及趙一鳴零食兩個品牌還是維持獨立運營。
據零食很忙集團披露,截至2024年6月12日,旗下品牌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全國門店總數已突破10000家,集團已正式變更為鳴鳴很忙集團。而根據當時的數據來看,其中趙一鳴零食現有門店4500+,零食很忙則現有超5000+門店。趙一鳴在門店數量上開始大幅追趕零食很忙。
而在快速奔跑期,趙一鳴顯然是更加激進的存在。根據虎嗅的報道,在雙品牌門店的區域分布上,除保留兩個品牌注冊地及總部等優勢區域外,湖南、湖北、西南、上海等區域以零食很忙門店為主。安徽、浙江、山東、內蒙、北京、河北、東三省等地多以趙一鳴品牌為主。河南、江西、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將由兩個品牌共同發力。
從門店在全國地區的分布來看,趙一鳴的擴張范圍似乎更加廣闊。在傳統零食賽道中,北方一直是以好想你為主品牌的萬辰系的主場,趙一鳴則進一步打開了如內蒙、北京、河北、東三省等區域,而對于零食很忙來說,其外拓的范圍依舊主要聚焦在南方,換句話說,趙一鳴更像是一個外拓型品牌,而零食很忙則有著自身明確的真陣地。
而深入北方,直面萬辰系,也意味著趙一鳴對外擴張的難度更大。而在產品戰略上,趙一鳴由于直接面對萬辰系,所以迭代速度往往需要更快,更敏捷。
萬辰系與鳴鳴很忙交戰的另一個戰場,則在于雙方對省錢超市的爭奪。根據報道顯示,2024年10月下旬,鳴鳴很忙正式推出3.0省錢超市,然后開始鋪開,而萬辰也已經在2024年推出了折扣超市,首家省錢超市合肥武里山天街店于2025年1月10日開業。萬辰集團來優品團隊營運本部總經理褚漢陽表示,近四年來量販零食歷經了飛速發展的紅利期,成為渠道中最炙手可熱的業態。
而在北方萬辰系的主場,能夠與之對應的無疑依然是以趙一鳴為主的3.0省錢超市。
總結來看,經過一年的高速發展與競爭,趙一鳴無論在內部的開店速度,還是外部的競爭中,似乎都顯示出了較為強悍的戰斗力。
而此刻來看,對于鳴鳴很忙來說,雙CEO制也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
雙CEO制大考:鳴鳴很忙能否跑贏萬店時代
在新零售退燒、折扣超市崛起的2025年,量販零食賽道的競爭邏輯已悄然轉向。當萬辰集團憑借“零食+IP”模式突破萬店規模,盒馬加速下沉收縮戰線,鳴鳴很忙的雙元制管理無疑正面臨一場至關重要的大考。
行業變革期,鳴鳴很忙的雙品牌獨立運營策略展現出了獨特優勢。趙一鳴零食以“外拓先鋒”姿態攻入萬辰系腹地,在北方市場密集布局3.0省錢超市,憑借高坪效和超低價策略搶占社區流量;而零食很忙則穩守南方基本盤,依托供應鏈優勢深耕核心區域。這種“南北分治”的打法,既避免了內部資源爭奪,又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壁壘。
2024年,鳴鳴很忙推出的自有品牌系列與省錢超市店型,正是雙元制協同效應的體現。趙定主導的趙一鳴團隊擅長快速迭代、直面競爭,晏周帶領的零食很忙則精于戰略布局與品牌運營。二者的互補性在應對市場變化時尤為關鍵:當萬辰系通過IP衍生品提升毛利率時,鳴鳴很忙能依托雙品牌的渠道規模和供應鏈話語權,以更低成本推出高性價比商品,在價格戰與品類擴張中占據主動。
然而,雙元制并非無懈可擊。隨著趙一鳴門店數逼近零食很忙,雙方在戰略優先級上的潛在分歧逐漸顯現。趙一鳴激進的擴張策略雖打開了北方市場,但也面臨加盟密度過高、單店盈利能力下降的風險;零食很忙的穩扎穩打雖保障了利潤,卻可能錯失市場窗口期。此外,雙CEO模式下的決策效率問題(如快手案例所示)也可能在高速擴張中暴露。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鳴鳴很忙的雙元制本質是“競合共生”——既通過品牌競爭激發活力,又通過集團協同共享資源。這種模式在短期內幫助鳴鳴很忙實現了規模與效率的平衡,但長期能否持續,取決于兩位創始人能否在戰略方向上保持默契。
在零售業態加速融合的今天,鳴鳴很忙的雙元制更像是一種動態平衡的實驗。當行業從“跑馬圈地”轉向“精耕細作”,雙品牌的靈活調整能力與供應鏈協同效應,或將成為其突破萬店瓶頸、向“生活方式平臺”轉型的核心動力。
至于雙元制是否為最優解,答案或許藏在鳴鳴很忙接下來的每一步棋中——畢竟,在這場無邊界的混戰里,能活到最后的未必是最強者,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