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這也是“好房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合肥在新建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中,早就開始了“好房子”的相關實踐探索。
以新建商品房為例,超過3米的層高設計、公建化外立面、全屋智能、空調地暖新風系統“三大件”以及高得房率等在市場上已經隨處可見,建設高品質“好房子”已成為樓市主流。
開發企業對“好房子”追求越來越高
據不完全統計,2025 年合肥市區將有 58 個純新盤項目進入市場,開發企業對于“好房子”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以提升住宅產品的吸引力,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如:位于政務東偉星ONE139擁有大尺度空中花園和約6米挑高客廳;
位于經開區的皖投06地塊將引入“六恒”科技系統,讓室內居住舒適度再上一個臺階;
合肥軌道云縵?璞舍項目配套設計集網球、攀巖、羽毛球等多業態于一體的商業體育綜合體;

合肥城建梓桐院項目,通過近百輪規劃推演,打造優質生活體驗。低密業態以獨特的院落、獨創立面造型、無中疊設計、大面積挑空及贈送、立體峽谷景觀中軸、雙首層入戶、躍層第四代立體生態住宅,營造“享”家體驗感,升華美學情緒價值在售樓部及景觀示范區開放后獲得業內一致好評;
蜀山區即將上市的合肥城建星啟錦宸運用場地高差、超高得房率、畫框式外立面等設計元素,落地創新戶型,引入全屋智能等科技系統,實現高品質公區和景觀的聯動。
“在‘好房子’的研究上,我們充分對標先發地區優秀產品體系與本土區域同類競品,發揮規劃方案、景觀等協同優勢,更好地展示項目特色。在市國資委成立專家組指導下,創新戶型設計、加強景觀聯動、升級公區品質、引入智慧住宅,并加強新材料新工藝運用。”合肥城建研發中心負責人吳俊介紹,合肥城建致力于“又快又好”地打造群眾滿意的“好房子”,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推動產品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邁進。

招商四季臻邸項目營銷負責人彭玉告訴記者:“作為滿分競品質項目,在規劃階段我們就對合肥3萬戶招商品牌業主做了深度需求調研,將產品力提升與改善型住房需求精準對接。在滿足中央空調、地暖、新風系統‘三大件’標配基礎上,開創下沉式庭院會所,升維定制產品與服務,如打造‘臻享服務站’、‘臻致洗車館’配套空間等。”
按照招商蛇口的理解,建造“好房子”核心并非止步于產品打造,更應覆蓋到全生命周期的服務之中。
在合肥萬科看來,當下樓市,已經從過去拼規模、比速度,過渡到品牌力、產品力和交付力的比拼。
記者了解到,合肥萬科自2022年落地“城市興交付”,在設計、工程、服務維度全面升級。261項標準做法、16項停歇點檢查層層加碼質檢、19項部品部件成品保護標準,確保用材安心……并從生活中的細微場景入手,打造有溫度、有煙火氣的“好房子”。

全市多措并舉開展“好房子”建設探索實踐
目前,各地已經開始從標準、政策、示范、監管、產業等方面,開展“好房子”建設探索實踐,合肥也不例外。
按照《合肥市商品住宅高品質建設內容和評分標準》,合肥市堅持在土地拍賣時定品質、競品質,規建治一體化改革明確的住宅小區環形步道、禮儀大門、公共配套綜合體、學徑、“一老一小”提升品質的做法普遍推廣,全面提升住宅品質與綜合性能。隨后,合肥市建設了60多個競品質項目,目前陸續交付中。
2024年,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對《合肥市住宅建筑設計品質提升指引(試行)》修訂后,形成《合肥市住宅建筑設計品質提升指引(2.0版)》,對建筑層高、電梯設施、隔聲防噪等建設指標進行明確。
隨后,合肥又發布了《優化調整建筑工程容積率計算規則等相關規劃管理要求的通知》,對容積率計算規則進行調整。
合肥市還根據市場情況、結合擬供地塊位置,率先在全省開展現房銷售試點工作。所見即所得對“好房子”標準要求更高,全市首個現房銷售項目有望在上半年上市。
此外,合肥還專門對達到智慧住宅相應星級標準的小區進行獎補。鼓勵開發企業在住宅建設上,從客戶滿意度出發,在精裝修中更多地考慮智能化設計,順應“好房子”建設要求,提升住宅品質。
科技賦能把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
通過人臉門禁直接進小區,水電表都是智能的;只需要一句語音指令,窗簾、燈光、空調等設備便自動開啟;一旦窗戶有意外闖入或者房屋漏水,煙霧燃氣濃度異常時,都會自動報警……

走進全省首個保障性智慧租賃住宅項目承寓·桐華里,這些曾經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已經通過智慧住宅走進了現實,為“好房子”注入科技力量,成為合肥市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建設樣本。
2月18日啟動對外招租后,合肥安居集團承寓·桐華里店長張蓉格外忙碌。“智能門鎖、智能水電表、人臉門禁……一系列智能住宅子系統的運用,讓小區格外受附近上班的年輕人青睞,實際出租率已經達到80%。”
“在屋頂可利用空間設置了一些太陽能板,裝機容量達到26.4kW,可以攤銷一塊公共區域的能耗費用支出;雨水收集系統的運用,小區綠化噴灌實現了資源再利用。”合肥安居集團工程部負責人孫道涵表示,建設綠色低碳、生態宜居高品質的“好房子”將成為租賃住房市場建設的新趨勢。
作為全省首個配建租賃住房項目,包河區濱紛公寓·馥庭自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其出租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在這個小區,同樣隨處可見科技的助力。
智慧跑道可以自動記錄居民的運動數據并進行運動信息統計,讓住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運動情況;項目訪客系統可以留存訪客人臉信息30天,陌生人進入時會記錄信息并警示,確保社區的安全;通過智能化設備打造無人值守崗亭,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還提高了管理效率;高空拋物軌跡查詢系統能夠快速定位高空拋物樓層及房間,報警并留存拋物記錄,保障了居民的“頭頂安全”。
“把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優先在交通便利、配套完善、需求旺盛的產業科創集中區和軌道交通樞紐區,適量配套建設保障性住房,實行統一裝修、提供社區服務。”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保障性住房一樣可以擁有高品質。
推動“好房子”建設將成為行業轉型趨勢
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好房子”的表述,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
隨著改善型需求的增長,“好房子”的標準已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安全、舒適、綠色、智慧成為關鍵詞。
合肥市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完顏萬里告訴記者,上周五,協會專門舉辦了“好房子”專屬惠民活動主題沙龍。在他看來,“好房子”的標準將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房企應抓住購房者的核心需求,打造“有溫度”的家,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合肥作為全國最有望止跌回穩的城市之一,房地產企業應拿出實際行動,為購房者提供實實在在的優惠,助力市場回暖。”
“每個房企有每個房企‘好房子’的標準,‘好房子’要有好的設計、好的材料、好的建造、好的服務。”合肥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原副所長、合肥經濟學院美好生活研究院副院長凌斌認為,為了呼應市場需求,開發企業在規劃設計、工程建設方面,自覺地紛紛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產品標準,令人眼前一亮的“好房子”已經出現在合肥人的面前。
安徽建筑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程管理系主任、房地產研究中心負責人尹正則表示,各地將出臺細化政策,推動“好房子”建設,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這也將成為行業轉型趨勢。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