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馨儀
2025年3月11日,青島科技大學嶗山校區迎來一場科技與文化碰撞的盛會。由中國文物報社、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主辦,青島科技大學傳媒學院承辦的“繁星計劃”AI賦能創造營山東專場在此啟幕。活動聚焦“AI賦能文博內容創作”,通過專家分享、實踐教學、現場創作等形式,推動高校學子以數字化手段激活傳統文化,為齊魯大地上的千年文物注入青春創意。


本次活動以“科技+文化”雙輪驅動為核心,邀請文博專家、AI技術導師、自媒體達人等跨界力量,共同探索AI技術在文物保護與傳播中的創新應用。
青島市博物館學會會長劉慶在《博物館之城的建設》發言中提到“讓我們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變革,用創新思維激活文化基因,讓每座博物館都成為文化故事的表達窗口,讓‘博物館之城’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騰訊云生態專家張斌現場演示了AI工具在短視頻生成、文創設計中的實戰技巧,并指導學生運用騰訊元寶、騰訊智影、可靈等工具。在張斌的指導下,學生們迅速上手,通過AI工具快速創作文物解說視頻與創意十足的海報,切實感受到了AI技術在文物數字化領域的強大力量。

青島市博物館宣傳推廣部主任張慶偉以“AI在博物館中的發展和展望”為主題發表演講。他詳細分享了數字化技術助力文物IP打造的成功經驗,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大家看到了AI技術如何讓古老的文物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張慶偉也向在場的高校學子發出誠摯號召,希望他們能夠運用AI技術,與歷史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為文物的保護與傳播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資深自媒體人楊科遠帶來了“爆款視頻方法論”的主題分享,毫無保留地分享了文博類爆款內容輸出及視頻號內容創作經驗,讓文物故事成功“破圈”。

“奧帆帆”文創研發專員李程程則帶來了“奧帆帆”火爆出圈的案例,從創意構思到設計理念,為學生們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啟發學生將齊魯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潮玩設計中,賦予傳統文化全新的表現形式。

活動結束后,青島科技大學傳媒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劉海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本次活動是‘繁星計劃’與高校教育教學的深度聯動,通過AI技術培訓、創作思路分享、實戰操作等環節,學生不僅能提升數字化技能,更能為文物數字化保護提供青年方案。”
未來,“繁星計劃”將持續發揮橋梁作用,搭建起文博機構、高校與科技企業的協同平臺,不斷探索“文物活起來”的新路徑,推動其向“文化火起來”的更高目標邁進,讓古老的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