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基地二期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如今,在這里投資建設項目的企業驚喜地發現,項目交付時間預計將比原計劃整整提前8個月。而這一切,都得益于濟南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這一“催化劑”。“與以往同一項目需要整體驗收交付不同,我們項目按照同一項目分單體竣工驗收的最新改革政策,市、區兩級項目管家為我們量身定制了三個單位工程單獨竣工驗收的推動計劃。”項目負責人唐亮表示,企業時間成本大幅縮減,對濟南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點贊。
自2019年4月改革啟動以來,濟南市“拿地即開工”“分段限時聯合驗收”“多諾合一”等累計近40項改革舉措在全國、全省推廣。2024年,住建部公布2023年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評估結果,濟南市連續5年位次攀升,在各參評城市中綜合排名第2位。
濟南市先后出臺以《濟南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為核心,涵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各環節各領域的200多個改革配套文件。2024年,濟南市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濟南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形成一體化推進“策劃即儲備、拿地即開工、建成即使用、驗收即發證”全鏈條改革攻堅局面。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打造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標準化體系,按照“高效辦成一件事”要求,圍繞工程建設審批的4個階段、47個審批事項,重新編制梳理工程建設項目9個類型流程圖和6個“一件事”流程圖,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市區同標準辦理和按階段“一件事一次辦”。
“我們項目工期非常緊,急需水、電等各項市政設施接入,過去報裝時需要市、區多個部門分頭跑,現在按照‘一件事’辦理方式,一次性解決了所有接入問題,確保了我們如期投入使用。”濟南市中心醫院東院區二期建設項目負責人張易感慨地說。
濟南高新區審批服務部項目管家霍富韜告訴記者,“得知項目需求后,市、高新區兩級項目管家迅速聯合有關市政公用單位,按照水電氣暖網聯合報裝‘一件事’模式,為項目確定最優水電氣暖網接入方案,實現標準統一、業務協同、一次辦好,確保市政配套及時接入。”
2023年年底,濟南市入選首批住建部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市中區、濟南高新區等5個區入選省試點。改革后,濟南市全流程報建審批數字化水平全面提升,申報項目手續所使用的工程審批系統,新增專業智能引導、智慧表單等功能,精準生成個性化表單,企業所填過往信息實現自動加載、免于填寫。
在全國率先創新開展房屋建筑單體編碼,“一碼”全量歸集項目設計、審批、施工等數據,并在“智慧住建一張圖”實時更新,數據材料共享質量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施工許可申報材料由原來的9項減為“零材料”,竣工驗收備案申報材料由10項減為“零材料”。截至目前,32項數字化改革任務已全部完成,濟南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工程審批系統3.0升級,“智慧表單”申報、房屋建筑單體“一碼落圖”等數字化改革經驗被住建部復制推廣。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工程項目審批服務處處長張有偉表示,“今年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項目提升年’目標任務,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領域持續發力,持續優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報建全過程電子化和申報智慧化等,大力開展‘十大改革提升行動’和‘項目提升年 管家走在前’活動,推動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項目管家幫辦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為項目開工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審批服務保障。”
濟南,正以工程審批改革“加速度”,推動項目建設領跑全國“新賽道”。
來源:天下泉城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