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一(2025年3月10日),美國經濟衰退的恐慌再度席卷美股市場,三大指數齊跌,其中納斯達克指數下跌4%,標普500指數下跌2.7%,道瓊斯指數下跌2.08%。成分股方面,大型科技股遭遇重挫,特斯拉跌超15%,阿斯麥、美光科技跌超6%,英偉達跌超5%。
【行情解讀:美股為何遭遇黑色星期一?】
天弘基金認為,一方面,美股昨日的大跌與特朗普周末的言論密不可分。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末在接受采訪時淡化了近期因他征收并調整關稅而導致的股市大幅波動,并稱不能過分關注股市;同時在被問及美國今年是否會衰退時,特朗普沒有排除衰退的可能性。美國政府有加征關稅政策的反復使得市場無所適從,而特朗普非但沒有安撫市場的擔憂情緒反而以此番言論再度打壓了市場的風險偏好,資金開始尋求避險,拋售大型科技股轉而購買一些高股息的標的。
另一方面,2月非農就業數據略不及預期,疊加特朗普政策影響,引發市場對于衰退的擔憂。美國勞工統計局上周五晚上公布數據顯示:2月非農就業人口增長15.1萬人,不及預期值的16萬人;2月失業率4.1%,高于預期值和前值的4%。政府雇員是近年來一直是推動非農就業增長的重要因素,但本次增幅為近一年來最弱,聯邦政府雇員數量則出現了自2022年6月以來最大幅度的下降,特朗普推動的聯邦政府裁員在其中的作用明顯。政府削減開支具有“乘數效應”,聯邦雇員減少可能擴散至非政府部門就業;被裁的人需要“再就業”,這也將加劇勞動力市場競爭,增加未來找工作的難度。
美股經歷了兩年相對流暢的連續上漲,主要的支撐因素有3個:美國經濟超預期穩健前景不斷強化、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連續降息的寬松、美國AI一枝獨秀。也正因如此,不及預期的非農就業數據和特朗普的言論引發的衰退擔憂才會在資本市場上掀起如此大的波瀾
【后市展望:美股還能投嗎?】
天弘基金指出,中長期來看,對于全球風險資產而言,目前依然處于一個好的宏觀交易環境中,核心理由為美國經濟今年依舊大概率不衰退,疊加美聯儲仍處于降息周期。風險在于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待觀察其實際影響。
(一)美股整體:短期回調有利于降息、減稅等增長類政策的推出
特朗普政策的反復使得短期美股承壓,但市場衰退的擔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減稅、降息等增長類政策的可能性,長期利好美股。
一方面,關稅和移民政策都會對美國增長造成不可忽視的風險,但特朗普同樣會面臨中期選舉的現實約束和通脹的壓力,如果通脹失控,將不可避免的對美股市場和美國經濟都造成沖擊,很難想象不會對2026年底的中期選舉造成影響,因此短期股市的回調反而有利于后續減稅等增長類政策的推出。
另一方面,本次非農就業報告進一步證實了美國就業市場正在疲軟的趨勢,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如果未來就業市場意外走弱或通脹顯著下降,美聯儲將考慮恢復降息。對于美國經濟整體而言,我們認為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大,但經濟數據的邊際走弱或將推動貨幣政策超預期發力,這是資本市場希望看到的。
(二)美股科技:短期回調提供加倉機遇,中長期趨勢不會逆轉
2023年年初,自Chat GPT拉開人工智能大幕,美國納斯達克100指數在兩年多的時間內累計上漲最高接近100%,這種程度的上漲,任何一些“風吹草動”,資產價格都會存在調整的需要。DeepSeek的異軍突起顯然給此前美國AI一枝獨秀的敘事以“當頭一棒”,但美國主要AI龍頭依然在繼續投入大量資本開支,且基本面強勁泡沫程度也遠不及科技泡沫時期,短期的回調反而會使得未來的上漲更加堅實。
實際上,以英偉達為代表的美股科技巨頭的股價已經回到2024年年中水平,而其剛剛發布的業績仍然表現亮眼。當前英偉達前瞻估值約為27X,幾乎是過去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所以我們當前對于美股并不擔心,明星科技公司在過去半年幾乎一直在消化估值,而DeepSeek的出現,無疑將繼續加速AI應用落地,中長期利好整個行業的發展。
【操作指南】
天弘基金表示,美股在過去幾十年間遭遇過互聯網科技泡沫破裂、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俄烏問題、美聯儲激進加息等一系列沖擊,但最終都能憑借其強大的韌性收復失地,因此我們中長期層面對美股前景保持樂觀的觀點。
美國經濟走向軟著陸疊加美聯儲降息周期,是美股相對較好的宏觀時期;AI科技發展至少還有5-10年,依然是未來投資的重要主線。根據最新公告,3月5日開始,天弘基金決定將天弘納斯達克100指數A/C和天弘標普500A/C的限購金額從單日單戶100元調整為1000元。長期看好美股的投資者可把握美股回調的時間點進行逢低布局。感興趣的伙伴可以上支付寶APP、天天基金、京東金融等平臺搜索了解。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購買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證券市場發展的所有階段。主要投資于境外證券市場的基金,除了需要承擔與境內證券投資基金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外,還將面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