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南向資金大幅流入,單日凈買額超290億,刷新歷史紀錄。
恒生指數今日調整明顯,早盤一度跌逾500點,最低見23632.42點,午后震蕩回升,小幅收復失地。恒生科技指數午前一度跌逾3.5%。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收跌1.85%,報23783.49點,恒生科技指數收跌2.52%,報5885.49點。
從市場表現來看,互聯網、DeepSeek、半導體股呈現弱勢格局,而部分金屬及新納入港股通的標的則逆勢走強。
截至收盤,美團-W(3690.HK)、阿里巴巴-SW(9988.HK)、騰訊控股(0700.HK)分別下跌4.69%、3.93%、3.19%。
互聯網股調整與恒指成分股權重被動調整有關。據相關測算,阿里相關指數合計流出約10.5億美元,騰訊則因調倉影響資金流向分化。
截至收盤,聯易融科技-W(9959.HK)、創夢天地(1119.HK)、金蝶國際(0268.HK)分別下跌15.20%、10.08%、7.39%。
消息方面,DeepSeek受到部分資金獲利了結疊加算力政策利好兌現后的階段性回調。但中長期看,國內AI基建投入(如阿里3年3,800億元計劃)仍支撐行業增長。
同時受DeepSeek走勢影響,半導體股也走弱。截至收盤,英諾賽科(2577.HK)、中芯國際(0981.HK)、華虹半導體(1347.HK)分別下跌7.88%、4.67%、3.16%。
部分金屬相關個股受多重利好提振,截至收盤,金川國際(2362.HK)、洛陽鉬業(3993.HK)、金力永磁(6680.HK)分別上漲14.93%、8.29%、7.11%。
那么,市場又該如何演繹?目前機構存在一定分歧。
中金發表港股策略報告表示,港股本輪反彈的本質是建立在對科技趨勢的樂觀情緒上。這個情緒計入的程度和未來還有多少“想象”空間,是回答未來市場空間的關鍵。
該行認為,第一是當前的AI趨勢、敘事變化和估值重估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但第二是短期也需要把握節奏,倉位和成本同樣重要。如果預期短期新增催化劑有限、甚至還可能存在政策不及預期以及外部擾動增加的風險,還是以短期觀望為主。該行繼續維持短期恒指23000-24000,樂觀情形25000的點位測算。
行業上,中期還是以結構行情為主,有產業趨勢加持的科技為主線。但是短期,如果調整倉位的話,可以選擇部分平衡至前期跑輸的分紅類資產。長期看,該行依然建議當前配置關注四條主線:第一是穩定回報(分紅+回購,尤其是凈現金占比較高的增長性公司);第二是科技(DeepSeek相關AI算力與AI應用),如云服務器、國產算力廠商、AIDC、AI應用軟件、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及消費電子等;第三是出海,以中端制造、傳媒與新零售為主;第四是新消費,滿足當前人口和消費習慣的新式消費龍頭。
媒體引述高盛最新報告認為,中國股市迎來史上最佳的開局,一些因素幫助提振市場,特別是對人工智能的樂觀情緒和中國科技股的積極敘事轉變,兩會確認了穩增長的政策傾向,以及到目前為止,新一屆美國政府領導下中美關系比投資者之前擔心的更為緩和。
報告稱,隨著指數估值逼近該行設定的12倍合理市盈率目標,以及多個積極的國內催化劑已經實現,高盛預計牛市將放緩,并且隨著未來幾周美國、中國政策和地緣政治議程再次活躍起來,獲利回吐的壓力將會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