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豬價近期呈現疲弱態勢。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豬肉價格連續4周下降。另據中國養豬網數據,生豬(外三元)價格從2月1日的16.56元/公斤降至3月10日的14.65元/公斤。
分析師表示,產能過剩疊加季節性需求疲弱是造成豬肉價格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往后看,在供強需弱格局未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豬肉價格短期內或仍處于弱勢震蕩期。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表示,當前生豬出欄量處于高位,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量環比增長7.9%,同比增長6.1%。此外,能繁母豬存欄量仍高于正常保有量,產能去化緩慢,長期供應壓力未減。
“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062萬頭,即將超出105%的產能調控綠色合理區間。這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生豬市場供應將持續保持充裕狀態,對豬價形成壓制。”朱增勇接受農財寶典新牧網采訪時表示。
需求方面,分析師認為,春節后豬肉進入消費淡季,居民家庭消費需求有所減少,對豬肉價格產生較大拖累。
展望后期豬價走勢,華龍期貨在研報中提到,供給端,近兩月能繁母豬存欄量小幅回落,但總體生豬供應仍然充足,對豬價形成一定壓力。需求端,生豬處于節后的季節性消費淡季,開學季可能帶來一定支撐,但是提振有限。成本利潤方面,隨著飼料價格的上漲和豬價的走弱,生豬養殖利潤持續收縮。
光大期貨在研報中表示,供給方面來看,1月我國能繁母豬存欄4062萬頭,根據生豬生長周期規律,對應10個月后,即2025年10月生豬出欄量的下降。在此之前,尤其上半年,生豬供給充裕預期不變。
需求方面來看,報告認為,目前正值終端豬肉消費淡季,需求延續弱勢格局。凍品庫存連續3周環比增加,若未來這一趨勢延續,將增加未來市場供給壓力。未來需求超預期增加概率較小,上半年需求對生豬市場的利空影響,仍將對豬價施壓。
“從季節性規律來看,三季度將進入豬肉終端消費旺季。從目前宏觀市場表現來看,我們對于今年三季度的旺季需求仍維持樂觀預期,屆時,需求旺季將對豬價形成支撐。”報告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