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上,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介紹,近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1倍的情況下,全國用水總量實現了零增長。
中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5%。為了改善水資源生態環境,水利部從抓節水、抓調配、抓修復等方面入手采取了多項舉措。
李國英表示,在抓節水方面,水利部堅持節水優先方針,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落實節約用水條例,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健全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水等制度政策體系,大力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使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不超過江河湖泊承載能力,實現還水于河。
中國的基本水平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豐,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為了適應這種基本水平,水利部全力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融合建設省、市、縣級水網,系統推進水資源優化配置網絡,讓缺水地區有水可用;提高江河湖泊水資源承載能力,實現補水于河。
李國英介紹,水利部統籌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兼顧地上地下,做到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綜合施策,強化河湖長制,推進江河湖泊生態保護修復,加強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開展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特別是大力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保障江河湖泊生態流量,實行通水于河。
2024年,中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1.35萬億元,創歷史新高。這些資金重點流向流域防洪工程、國家水網重大工程、水生態環境治理、水文基礎設施和數字孿生等四大領域。
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曾介紹,2024年,中國針對88條母親河采取了優化水資源配置、強化節約用水、加強生態補水等一系列措施。截至去年年底,79條河流中有74條實現了全線貫通,9個湖泊的水位和水面面積得到有效保障;共清理妨礙河道行洪、侵占水庫庫容等突出問題4萬多個。
水利部在2月25日召開水資源管理工作會議時要求,要全力做好2025年水資源管理重點工作。控制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加快確定可用水量,強化規劃水資源論證,開展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強化取用水全過程監管,嚴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加強違規問題查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