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AI帶火瀏覽器,卷出個Manus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AI帶火瀏覽器,卷出個Manus

瀏覽器成AI戰場了。

文 | 略大參考 楊知潮

編輯 | 原 野

老房子很難增值,但周圍如果被劃入一個新學區,不值錢的老破小會立馬變成昂貴的學區房。

瀏覽器這個“老房子”,就被劃入了AI的“學區”。

從2010年前后,伴隨著流量的遷徙,瀏覽器慢慢告別互聯網舞臺的中央,成為相對邊緣化的產品,至今已經超過10年。這些年里,除了市場份額的小幅度變化外,舞臺上的玩家缺少大的更迭,堪稱平靜。

但AI改變了瀏覽器的命運——大模型的戰爭,紛紛在瀏覽器里打響。

比如這兩天爆火的Manus,其背后團隊就是通過瀏覽器進入的AI市場。在AI瀏覽器插件合計擁有700萬用戶后,他們才正式推出Manus項目。

大廠也把瀏覽器作為競爭的主戰場,微軟把Edge的黃金入口交給了Copilot,360用自家瀏覽器狂推AI。豆包、阿里干脆親自下場,借著AI的東風“生造”一個瀏覽器出來。此外,還有OpenAI在去年招攬了Chrome的創始團隊成員,打算自研瀏覽器,就連最近大火的Perplexity,也宣布即將推出自己的瀏覽器產品Comet。

昔日荒地,儼然成為了密集交火的前沿陣地。在這場戰爭里,瀏覽器可能會決定AI的競爭格局,AI也可能會改變瀏覽器的命運。

01 圍著瀏覽器打仗

在發布Manus之前的兩年,Monica團隊一直在圍著瀏覽器忙活。

2022年,ChatGPT的爆火讓全世界看到AI的機會。大量創業者投入基礎模型的研發,但不是每個人都是李開復,都能拉到足夠的資金訓練模型。Monica的創始人肖弘選擇了一個低門檻的入局方法:做瀏覽器插件。

Monica集成了主流的大模型,可以粗暴理解為瀏覽器端的納米AI搜索或者Perplexity,能夠直接在瀏覽器里調用各類主流模型。此后,Monica又收購了另一款瀏覽器插件——“ChatGPT for Google”,它可以直接在搜索框里調用GPT模型,這款插件在Chrome商店里的評分數,比OpenAI的官方數據還要高,足見其實力。

正是靠著這兩款插件,Monica完成了700萬的用戶積累,加上AI套件方面的技術逐漸成熟,Manus應運而生。對創業公司來說,瀏覽器是一個進入AI戰場的良好切入口。

而AI巨頭打仗,同樣仰仗瀏覽器。

2024年11月,薩姆奧特曼公布了一項重磅更新:實時網絡搜索。由此,ChatGPT真正具備了搜索引擎的能力。AI的一個巨大應用場景是搜索,而在PC端,瀏覽器的搜索框歷來是搜索的核心入口。于是,OpenAI把瀏覽器插件作為了自己的重要搜索入口。

ChatGPT搜索發布以后,薩姆奧特曼在 X 上寫道:“很抱歉一直在推薦我們的產品,但我真心建議你升級到 ChatGPT Plus,并安裝用于搜索的 Chrome 擴展。”ChatGPT應用里為數不多的彈窗之一,就是推薦用戶把默認搜索引擎換成GPT。

裝上GPT插件以后,搜索框上的所有輸入都會導入ChatGPT

在奧特曼的親自帶貨下,GPT迅速占領瀏覽器搜索框,在Chrome商店里,ChatGPT Search已經擁有了超過200萬用戶。這一數據還不包括各種第三方的GPT插件——前文提到,有的第三方插件比GPT官方搜索用戶還多,即便保守估計,ChatGPT的全部插件搜索用戶數也可能在千萬以上。

對于本來就有瀏覽器的巨頭來說,他們推廣AI的方式可以比插件更深一步:直接把AI插件做成瀏覽器的一部分。

微軟的動作是最快的。在Copilot推出后,Edge就直接把Copilot加到了設置按鈕旁邊。2024年1月,微軟把Edge的介紹都給改成了“AI 驅動的瀏覽器”。

插件人人能做,但這個位置的入口,只有瀏覽器自己有權力控制

Edge和Copilot的融合還在繼續。上個月,Edge Canary披露,微軟正在嘗試把Edge瀏覽器和Copilot結合得更深,具體包括打開瀏覽器后,自動彈出Copilot的邊欄,給予Copilot更大的曝光度——也難怪Copilot會成為全球付費用戶最多的AI應用,實在是靠山夠硬。

在Edge打出“AI瀏覽器”旗號的兩個月后,周鴻祎也在直播中發布了“360AI瀏覽器”這一概念,并打出了“首個AI驅動的瀏覽器”這一口號。

作為360最寶貴的流量入口之一,360瀏覽器直接在工具欄加上了一個AI應用市場,也就是“360AI辦公”,為包括AI PPT、AI PDF、文生視頻等各種AI功能導流。

AI能把瀏覽器驅動成什么樣還需要廠商探索,但毫無疑問,對微軟這樣有瀏覽器的廠商來說,推廣AI的優勢太大了,它完全可以通過捆綁銷售的方式,讓瀏覽器用戶使用自己的AI大模型。

02 為了AI這碟醋,包了一頓餃子

至于沒有瀏覽器的廠商?有人選擇自己造一個。

在其他LLM紛紛爭奪瀏覽器里寶貴的插件位置時,字節跳動的想法更加直接:自己做個瀏覽器吧。2024年6月,豆包正式推出了桌面版客戶端。

桌面客戶端一點不新鮮,ChatGPT早就推出了桌面版。不過,多數LLM的桌面版,都像是“對話機器人”,功能比較單一,而豆包桌面版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加了AI功能的瀏覽器。

除了右上角的“問問豆包”透露了軟件來源,幾乎看不出來這是一個LLM應用

從豆包桌面端的界面來看,它與Chrome瀏覽器沒有太大差異。為數不多的區別,在于它的首頁是豆包大模型,工具欄里集成了直達AI的按鈕。這樣一個捆綁了主頁、預置了AI插件的瀏覽器,很像是電影《邪不壓正》里的一句調侃:

為了點醋(主頁、插件),包了一頓餃子(瀏覽器)。

但不得不說,豆包的餃子包得誠意滿滿。它是一個相當完整的瀏覽器,有收藏夾、地址欄、標簽頁、歷史記錄,基本功能足以替代Chrome、Edge、360。此外,基于在全球擁有近乎壟斷地位的Chromium內核,它很容易完成各類擴展和兼容。

如此完整的瀏覽器功能,既能促進AI的調用,還有機會幫助字節跳動通過豆包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PC瀏覽器。而如果字節跳動能夠成功進入瀏覽器市場,不僅AI能夠擁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抖音等老業務,也會多了一個流量曝光的機會——引流已經開始了,現在抖音、Marscode、番茄小說、今日頭條等網站都已經出現在了豆包的默認收藏夾里。

在做瀏覽器方面,阿里巴巴走得比字節更早。早在AI之前,網盤產品夸克就率先把自己做成了一個主要功能是瀏覽器的云軟件,不過僅限于手機端。

進入大模型時代,夸克也成為了阿里巴巴AI在C端的一個重要支點。2024年8月,夸克發布了一個全新的PC端軟件。有別于之前的“夸克網盤”,它像夸克的手機APP一樣,也做成了一個瀏覽器。

夸克的PC客戶端

與豆包一樣,夸克以瀏覽器為載體,將AI功能通過搜索欄和主頁與框架綁定。甚至,夸克的功能看起來更加豐富,不僅集成了AI搜索,還提供了包括PPT、搜題、簡歷在內的一系列功能。在疑似通稿的表述里,夸克用到了“讓你的電腦秒變AI電腦”以及“系統級”這樣的詞匯。很顯然,夸克的野心已經超出了一個瀏覽器,或者是AI對話機器人。

同樣追隨“瀏覽器造AI”戰略的,還有OpenAI。

雖然ChatGPT的插件在Chrome市場上非常暢銷,但那畢竟是谷歌的地盤。大丈夫豈能久居人下,2024年11月,The Information披露,OpenAI正在考慮推出一款新型瀏覽器,而在此之前,OpenAI已經招攬了Chrome的創始團隊成員之一Ben Goodeger——OpenAI挑的時候非常巧妙,在這個消息傳出之前,谷歌剛被反壟斷機構要求剝離Chrome瀏覽器。

從現有信息來看,該瀏覽器的一大重要看點,是AI功能與瀏覽器功能的聯動。今年1月,OpenAI發布了Operator,該智能體讓GPT超越了聊天機器人的定義,可以直接執行任務。比如用戶輸入“幫我購買XX商品”的指令,Operator就會自己點擊所需的網頁。而如果在自家的瀏覽器內,這種能力的實行無疑會更加平滑。

另一個最近大火的AI廠商Perplexity也在上個月宣布進入瀏覽器領域,名為Comet。據透露,Comet將會在不久后發布,其基于 AI 智能體打造,已經開啟了報名預約。

至此,包括Open AI、Perplexity、360、騰訊、阿里、字節、谷歌、微軟在內的8個AI廠商,都擁有了自己的瀏覽器或者瀏覽器計劃。AI大火,已經點燃瀏覽器大戰。

03 瀏覽器即權力

每一年,谷歌都要向競爭對手蘋果支付一筆費用。

這筆錢和瀏覽器有關:它保障了蘋果的Safari瀏覽器把Google作為默認搜索引擎,而不是必應等競爭對手。谷歌為此付出巨大,在2022年,這筆費用高達200億美元——Safari當年收入的36%都來自這筆費用。

盡管早已過了上升周期,但瀏覽器的商業價值仍然非常可觀,因為它掌握著兩個關鍵流量入口的權力:主頁、搜索欄。正是靠著這兩個入口,蘋果才得以每年從谷歌那里收到一筆巨款。谷歌也能通過Chrome更好地維護搜索市場的“霸權”。

而沒有瀏覽器的缺陷,百度最清楚。

按照StatCounter的數據,2024年3月,必應在桌面端的市場份額達到了37.4%,超過了百度10個百分點,成為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桌面瀏覽器產品。

導致這個局面的關鍵因素就在于:必應有瀏覽器。

當Edge想要推廣自家搜索引擎時,它會不斷彈窗提醒用戶更換“默認設置”,只要用戶一確定,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就會變成必應。站在用戶的視角,自己的搜索引擎總是“莫名其妙”地從百度變成了必應。必應之外,360、搜狗,也在通過自己的瀏覽器權力,威脅著百度在PC端的市場份額。

搜索引擎的邏輯,在AI搜索的時代自然同樣適用。

比如,用戶在Chrome瀏覽器上安裝GPT插件后,瀏覽器會提醒是否要把搜索引擎換回Google——畢竟谷歌指著搜索賺取廣告費呢,不會輕易把用戶拱手讓給OpenAI。

或許也正因如此,OpenAI才想自己做瀏覽器。雖然截至目前,Chrome并沒有以極大地力度推廣Gemini,但可以想象,一旦谷歌將Gemini深度植入Chrome,GPT依靠各種插件建立的Chrome生態必然難以招架。

瀏覽器影響著AI的同時,AI也在影響著瀏覽器。

眼下的瀏覽器競爭,正在變成一場圍繞AI的競爭。按照StatCounter的數據,桌面端瀏覽器中,微軟Edg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于2023年12月超過蘋果公司Safari,僅次于Chrome,成為了全球份額第二的瀏覽器。顯然,不少用戶在為了Copilot轉投Edge。畢竟,一款深度集成ChatGPT或者豆包的瀏覽器,對用戶還是有吸引力的。

Arc的選擇也說明了瀏覽器市場的趨勢,2024年初,The Browser Company旗下的瀏覽器Arc進行了一次AI方面的大改造,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搜索邏輯,采用了AI的邏輯,直接為用戶提供答案。這次改動讓Arc名聲大噪,成為全球知名的新興瀏覽器。

或許是嘗到了AI的甜頭,Arc去年10月做了一個大決定:停止Arc瀏覽器的更新,重啟一個新項目,做一款完全由AI驅動的產品,CEO Josh Miller用“我們甚至不確定它還能不能稱為一款瀏覽器”來形容他們的新產品。很顯然, 這個新產品的核心已經是AI工具了。

桌面瀏覽器的市場已經沉寂多年,幾個主要玩家你追我趕,但誰都無法完成格局的顛覆,AI的到來,已經攪動了這一平靜的水面,AI和瀏覽器二者的走勢,或許都將因彼此而改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AI帶火瀏覽器,卷出個Manus

瀏覽器成AI戰場了。

文 | 略大參考 楊知潮

編輯 | 原 野

老房子很難增值,但周圍如果被劃入一個新學區,不值錢的老破小會立馬變成昂貴的學區房。

瀏覽器這個“老房子”,就被劃入了AI的“學區”。

從2010年前后,伴隨著流量的遷徙,瀏覽器慢慢告別互聯網舞臺的中央,成為相對邊緣化的產品,至今已經超過10年。這些年里,除了市場份額的小幅度變化外,舞臺上的玩家缺少大的更迭,堪稱平靜。

但AI改變了瀏覽器的命運——大模型的戰爭,紛紛在瀏覽器里打響。

比如這兩天爆火的Manus,其背后團隊就是通過瀏覽器進入的AI市場。在AI瀏覽器插件合計擁有700萬用戶后,他們才正式推出Manus項目。

大廠也把瀏覽器作為競爭的主戰場,微軟把Edge的黃金入口交給了Copilot,360用自家瀏覽器狂推AI。豆包、阿里干脆親自下場,借著AI的東風“生造”一個瀏覽器出來。此外,還有OpenAI在去年招攬了Chrome的創始團隊成員,打算自研瀏覽器,就連最近大火的Perplexity,也宣布即將推出自己的瀏覽器產品Comet。

昔日荒地,儼然成為了密集交火的前沿陣地。在這場戰爭里,瀏覽器可能會決定AI的競爭格局,AI也可能會改變瀏覽器的命運。

01 圍著瀏覽器打仗

在發布Manus之前的兩年,Monica團隊一直在圍著瀏覽器忙活。

2022年,ChatGPT的爆火讓全世界看到AI的機會。大量創業者投入基礎模型的研發,但不是每個人都是李開復,都能拉到足夠的資金訓練模型。Monica的創始人肖弘選擇了一個低門檻的入局方法:做瀏覽器插件。

Monica集成了主流的大模型,可以粗暴理解為瀏覽器端的納米AI搜索或者Perplexity,能夠直接在瀏覽器里調用各類主流模型。此后,Monica又收購了另一款瀏覽器插件——“ChatGPT for Google”,它可以直接在搜索框里調用GPT模型,這款插件在Chrome商店里的評分數,比OpenAI的官方數據還要高,足見其實力。

正是靠著這兩款插件,Monica完成了700萬的用戶積累,加上AI套件方面的技術逐漸成熟,Manus應運而生。對創業公司來說,瀏覽器是一個進入AI戰場的良好切入口。

而AI巨頭打仗,同樣仰仗瀏覽器。

2024年11月,薩姆奧特曼公布了一項重磅更新:實時網絡搜索。由此,ChatGPT真正具備了搜索引擎的能力。AI的一個巨大應用場景是搜索,而在PC端,瀏覽器的搜索框歷來是搜索的核心入口。于是,OpenAI把瀏覽器插件作為了自己的重要搜索入口。

ChatGPT搜索發布以后,薩姆奧特曼在 X 上寫道:“很抱歉一直在推薦我們的產品,但我真心建議你升級到 ChatGPT Plus,并安裝用于搜索的 Chrome 擴展。”ChatGPT應用里為數不多的彈窗之一,就是推薦用戶把默認搜索引擎換成GPT。

裝上GPT插件以后,搜索框上的所有輸入都會導入ChatGPT

在奧特曼的親自帶貨下,GPT迅速占領瀏覽器搜索框,在Chrome商店里,ChatGPT Search已經擁有了超過200萬用戶。這一數據還不包括各種第三方的GPT插件——前文提到,有的第三方插件比GPT官方搜索用戶還多,即便保守估計,ChatGPT的全部插件搜索用戶數也可能在千萬以上。

對于本來就有瀏覽器的巨頭來說,他們推廣AI的方式可以比插件更深一步:直接把AI插件做成瀏覽器的一部分。

微軟的動作是最快的。在Copilot推出后,Edge就直接把Copilot加到了設置按鈕旁邊。2024年1月,微軟把Edge的介紹都給改成了“AI 驅動的瀏覽器”。

插件人人能做,但這個位置的入口,只有瀏覽器自己有權力控制

Edge和Copilot的融合還在繼續。上個月,Edge Canary披露,微軟正在嘗試把Edge瀏覽器和Copilot結合得更深,具體包括打開瀏覽器后,自動彈出Copilot的邊欄,給予Copilot更大的曝光度——也難怪Copilot會成為全球付費用戶最多的AI應用,實在是靠山夠硬。

在Edge打出“AI瀏覽器”旗號的兩個月后,周鴻祎也在直播中發布了“360AI瀏覽器”這一概念,并打出了“首個AI驅動的瀏覽器”這一口號。

作為360最寶貴的流量入口之一,360瀏覽器直接在工具欄加上了一個AI應用市場,也就是“360AI辦公”,為包括AI PPT、AI PDF、文生視頻等各種AI功能導流。

AI能把瀏覽器驅動成什么樣還需要廠商探索,但毫無疑問,對微軟這樣有瀏覽器的廠商來說,推廣AI的優勢太大了,它完全可以通過捆綁銷售的方式,讓瀏覽器用戶使用自己的AI大模型。

02 為了AI這碟醋,包了一頓餃子

至于沒有瀏覽器的廠商?有人選擇自己造一個。

在其他LLM紛紛爭奪瀏覽器里寶貴的插件位置時,字節跳動的想法更加直接:自己做個瀏覽器吧。2024年6月,豆包正式推出了桌面版客戶端。

桌面客戶端一點不新鮮,ChatGPT早就推出了桌面版。不過,多數LLM的桌面版,都像是“對話機器人”,功能比較單一,而豆包桌面版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加了AI功能的瀏覽器。

除了右上角的“問問豆包”透露了軟件來源,幾乎看不出來這是一個LLM應用

從豆包桌面端的界面來看,它與Chrome瀏覽器沒有太大差異。為數不多的區別,在于它的首頁是豆包大模型,工具欄里集成了直達AI的按鈕。這樣一個捆綁了主頁、預置了AI插件的瀏覽器,很像是電影《邪不壓正》里的一句調侃:

為了點醋(主頁、插件),包了一頓餃子(瀏覽器)。

但不得不說,豆包的餃子包得誠意滿滿。它是一個相當完整的瀏覽器,有收藏夾、地址欄、標簽頁、歷史記錄,基本功能足以替代Chrome、Edge、360。此外,基于在全球擁有近乎壟斷地位的Chromium內核,它很容易完成各類擴展和兼容。

如此完整的瀏覽器功能,既能促進AI的調用,還有機會幫助字節跳動通過豆包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PC瀏覽器。而如果字節跳動能夠成功進入瀏覽器市場,不僅AI能夠擁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抖音等老業務,也會多了一個流量曝光的機會——引流已經開始了,現在抖音、Marscode、番茄小說、今日頭條等網站都已經出現在了豆包的默認收藏夾里。

在做瀏覽器方面,阿里巴巴走得比字節更早。早在AI之前,網盤產品夸克就率先把自己做成了一個主要功能是瀏覽器的云軟件,不過僅限于手機端。

進入大模型時代,夸克也成為了阿里巴巴AI在C端的一個重要支點。2024年8月,夸克發布了一個全新的PC端軟件。有別于之前的“夸克網盤”,它像夸克的手機APP一樣,也做成了一個瀏覽器。

夸克的PC客戶端

與豆包一樣,夸克以瀏覽器為載體,將AI功能通過搜索欄和主頁與框架綁定。甚至,夸克的功能看起來更加豐富,不僅集成了AI搜索,還提供了包括PPT、搜題、簡歷在內的一系列功能。在疑似通稿的表述里,夸克用到了“讓你的電腦秒變AI電腦”以及“系統級”這樣的詞匯。很顯然,夸克的野心已經超出了一個瀏覽器,或者是AI對話機器人。

同樣追隨“瀏覽器造AI”戰略的,還有OpenAI。

雖然ChatGPT的插件在Chrome市場上非常暢銷,但那畢竟是谷歌的地盤。大丈夫豈能久居人下,2024年11月,The Information披露,OpenAI正在考慮推出一款新型瀏覽器,而在此之前,OpenAI已經招攬了Chrome的創始團隊成員之一Ben Goodeger——OpenAI挑的時候非常巧妙,在這個消息傳出之前,谷歌剛被反壟斷機構要求剝離Chrome瀏覽器。

從現有信息來看,該瀏覽器的一大重要看點,是AI功能與瀏覽器功能的聯動。今年1月,OpenAI發布了Operator,該智能體讓GPT超越了聊天機器人的定義,可以直接執行任務。比如用戶輸入“幫我購買XX商品”的指令,Operator就會自己點擊所需的網頁。而如果在自家的瀏覽器內,這種能力的實行無疑會更加平滑。

另一個最近大火的AI廠商Perplexity也在上個月宣布進入瀏覽器領域,名為Comet。據透露,Comet將會在不久后發布,其基于 AI 智能體打造,已經開啟了報名預約。

至此,包括Open AI、Perplexity、360、騰訊、阿里、字節、谷歌、微軟在內的8個AI廠商,都擁有了自己的瀏覽器或者瀏覽器計劃。AI大火,已經點燃瀏覽器大戰。

03 瀏覽器即權力

每一年,谷歌都要向競爭對手蘋果支付一筆費用。

這筆錢和瀏覽器有關:它保障了蘋果的Safari瀏覽器把Google作為默認搜索引擎,而不是必應等競爭對手。谷歌為此付出巨大,在2022年,這筆費用高達200億美元——Safari當年收入的36%都來自這筆費用。

盡管早已過了上升周期,但瀏覽器的商業價值仍然非常可觀,因為它掌握著兩個關鍵流量入口的權力:主頁、搜索欄。正是靠著這兩個入口,蘋果才得以每年從谷歌那里收到一筆巨款。谷歌也能通過Chrome更好地維護搜索市場的“霸權”。

而沒有瀏覽器的缺陷,百度最清楚。

按照StatCounter的數據,2024年3月,必應在桌面端的市場份額達到了37.4%,超過了百度10個百分點,成為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桌面瀏覽器產品。

導致這個局面的關鍵因素就在于:必應有瀏覽器。

當Edge想要推廣自家搜索引擎時,它會不斷彈窗提醒用戶更換“默認設置”,只要用戶一確定,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就會變成必應。站在用戶的視角,自己的搜索引擎總是“莫名其妙”地從百度變成了必應。必應之外,360、搜狗,也在通過自己的瀏覽器權力,威脅著百度在PC端的市場份額。

搜索引擎的邏輯,在AI搜索的時代自然同樣適用。

比如,用戶在Chrome瀏覽器上安裝GPT插件后,瀏覽器會提醒是否要把搜索引擎換回Google——畢竟谷歌指著搜索賺取廣告費呢,不會輕易把用戶拱手讓給OpenAI。

或許也正因如此,OpenAI才想自己做瀏覽器。雖然截至目前,Chrome并沒有以極大地力度推廣Gemini,但可以想象,一旦谷歌將Gemini深度植入Chrome,GPT依靠各種插件建立的Chrome生態必然難以招架。

瀏覽器影響著AI的同時,AI也在影響著瀏覽器。

眼下的瀏覽器競爭,正在變成一場圍繞AI的競爭。按照StatCounter的數據,桌面端瀏覽器中,微軟Edg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于2023年12月超過蘋果公司Safari,僅次于Chrome,成為了全球份額第二的瀏覽器。顯然,不少用戶在為了Copilot轉投Edge。畢竟,一款深度集成ChatGPT或者豆包的瀏覽器,對用戶還是有吸引力的。

Arc的選擇也說明了瀏覽器市場的趨勢,2024年初,The Browser Company旗下的瀏覽器Arc進行了一次AI方面的大改造,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搜索邏輯,采用了AI的邏輯,直接為用戶提供答案。這次改動讓Arc名聲大噪,成為全球知名的新興瀏覽器。

或許是嘗到了AI的甜頭,Arc去年10月做了一個大決定:停止Arc瀏覽器的更新,重啟一個新項目,做一款完全由AI驅動的產品,CEO Josh Miller用“我們甚至不確定它還能不能稱為一款瀏覽器”來形容他們的新產品。很顯然, 這個新產品的核心已經是AI工具了。

桌面瀏覽器的市場已經沉寂多年,幾個主要玩家你追我趕,但誰都無法完成格局的顛覆,AI的到來,已經攪動了這一平靜的水面,AI和瀏覽器二者的走勢,或許都將因彼此而改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长乐市| 利津县| 溧水县| 宾川县| 吐鲁番市| 杂多县| 登封市| 张家港市| 浦县| 陆河县| 渑池县| 陆丰市| 太谷县| 东港市| 蛟河市| 肇东市| 抚顺市| 平泉县| 吴江市| 塔城市| 理塘县| 宣城市| 肥乡县| 宜宾市| 海兴县| 赣州市| 静海县| 宁蒗| 惠州市| 铜陵市| 读书| 锦屏县| 安福县| 武威市| 宁都县| 礼泉县| 蚌埠市| 汝南县| 营山县|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