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經濟導報 于婉凝
3月5日,石大勝華(603026.SH)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勝華新材料科技(連江)有限公司(下稱“勝華連江”)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時代”)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2025年底前寧德時代向勝華連江采購電解液的需求預計10萬噸,具體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單價、數量、技術標準等以雙方書面確認的訂單或其他書面文件為準。
“協議如果充分履行,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石大勝華方面表示,“寧德時代是全球領先的鋰離子電池研發制造公司,雙方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有利于行業上下游形成緊密的供需聯動、長期互利共贏,也有利于加快公司戰略的實現,進一步完善產業布局,提升市場占有率和在鋰電池材料板塊業務的競爭力,鞏固行業地位。”
強化雙方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據了解,自2002年成立以來,石大勝華圍繞碳酸酯類產品,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打造立體化完整產業鏈,縱向延伸精細化工品業務,橫向開拓鋰電新材料產品,形成鋰電池溶劑、電解液、高端新材料三大業務板塊,對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廈門海辰等客戶實現了批量供貨。
對于此次協議簽訂對公司的影響,石大勝華稱,公司大力推進鋰電材料產業鏈布局,形成了涵蓋溶劑、鋰鹽、特種添加劑和電解液、硅基負極材料的一體化產業鏈布局。協議的簽訂標志著寧德時代對公司產品質量、研發能力、質量體系、生產供應能力和產業鏈一體化優勢的認可,進一步驗證了公司在鋰離子電池材料領域的競爭力,有利于強化公司與寧德時代之間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動力儲能鋰離子電池及其上游原材料市場的快速增長。對于下游集中度較高的電池廠商來說,為保證產品質量和經營效率,需求會向出貨量大、供貨穩定的供應商傾斜。”有市場觀察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勝華連江成立于2023年7月,經營范圍包含新材料技術研發;新材料技術推廣服務;電子專用材料銷售等。企查查顯示,今年年初,勝華連江注冊資本由1億元增加至1.3億元。去年10月,石大勝華曾披露,勝華連江擬新增注冊資本3000萬元,經青島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最終確定兩家投資者分別為北京哲厚新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哲厚新能源”)和東營盈嘉合壹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盈嘉合壹”)。其中哲厚新能源增資1300萬元,盈嘉合壹增資1430萬元;石大勝華增資100萬元,勝華連江原股東福建瑞馳達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增資170萬元。
定增事項已獲證監會批復
為搶占行業快速發展的機遇,石大勝華2022年推出定增計劃,擬募集資金19.9億元,投向3個募投項目。其中,22萬噸/年鋰電材料生產研發一體化項目主要為其自建年產20萬噸電解液項目(武漢)配套項目;年產10萬噸液態鋰鹽項目、年產1.1萬噸添加劑項目主要為其自建年產30萬噸電解液項目(東營)配套項目,這3個募投項目最終產品主要為電解液。該定增事項已于2024年9月獲得證監會批復。
在項目選址方面,石大勝華曾表示,募投項目所在地電解液需求旺盛,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欣旺達等多家鋰電池公司均在募投項目實施地區布局設廠,均為公司的潛在目標客戶,產能消化有保障。項目投產后可就近為相關客戶供貨。
據悉,2024年上半年,石大勝華東營基地30萬噸電解液產能逐步釋放,并且同國內頭部鋰電池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實現產品的持續性交付;武漢基地20萬噸電解液項目也進入試生產階段。
財務數據方面,近年來,石大勝華業績有所波動,2021年至2023年度,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70.56億元、83.16億元和56.3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78億元、8.91億元和0.19億元。
據了解,2023年電解液及其溶劑市場面臨供需失衡,產品價格走低,影響了行業內企業的盈利能力。2024年第一季度市場逐漸回暖,受下游需求恢復影響,石大勝華各裝置穩定運行,同時,該公司大力推進降本增效舉措,有效支撐了當期業績。
2024年第一季度,石大勝華實現營業收入12.21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約2769萬元,同比增長246.44%。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6.21億元;歸母凈利潤3805.72萬元,同比增長97.51%;扣非凈利潤3137.40萬元,同比增長105.47%;毛利率為6.48%,同比上升1.36個百分點。
來源: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