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經濟導報 戚晨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培育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等新增長點,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新型離岸貿易。
在加大離岸貿易企業培育力度方面,山東已經走在了前列,尤其是多家相關業務魯企早已“身在”山東,“玩轉”離岸貿易,更掙回了全世界的外匯。
“公司致力于消除不同國家市場間的文化和習慣等差異,結合先進的技術和流程,促進產品在當地的推廣和銷售,降低企業開發國際市場的成本和風險,更快融入當地主流文化和主流市場,幫助中國企業和產品更好地‘走進’海外。”3月6日,濟南譯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毛雪菲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服務的大多數是海外客戶,但公司團隊都是濟南本土化團隊。離岸新型貿易最關鍵的特征是訂單流、貨物流和資金流‘三流’分離,我們所做的業務也屬于這個范疇。每天團隊工作人員坐標濟南,打開電腦,用不同的語種聯通全世界,賺回外匯。”
毛雪菲介紹,獲評國家級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后,企業除了原有的翻譯、法律法規服務等服務外包業務外,又融入了海外媒體運營的新業務,一直都在致力于離岸新型貿易的嘗試。
“在‘出海’服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中國企業存在語言不便利、海外法律法規不通等信息差問題,尤其是民營企業沒有實力運營第三方平臺,這些都造成了運營新型離岸貿易的堵點和痛點。”毛雪菲介紹,比如公司曾有一單業務是給某公司做網頁的日語翻譯,幫助企業建立日語網站并把產品銷售到日本去。他們看到企業在涉日經營方面經驗不足,就根據以往服務經驗,提供了外包裝設計、頁面設計咨詢建議等服務,幫助企業在文化視覺體驗方面進行了整改。
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廣泛應用,新型離岸貿易正在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展。毛雪菲欣喜地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新型離岸貿易”,也給山東有相關業務的企業帶來鼓舞,相信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和競爭優勢,尤其是借助AI等工具,可以有更多的助力以最快速度滿足客戶需求。
2024年年底,山東自貿試驗區發布38項制度創新成果,針對山東離岸貿易存在的突出問題,青島片區創新構建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服務模式,吸引多家大型經營主體開展業務。此外,濟南先后獲批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國家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和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等國家級試點,高標準發展新型離岸貿易。
濟南市服務貿易(外包)協會秘書長劉洪美表示,對外貿易中新的貿易增長點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的一個重要支撐點。從協會會員單位來看,目前,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在企業貿易業務中占比越來越高,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協會也通過增加專業培訓、提供服務咨詢、幫助企業增強國際貿易競爭力、加快對外貿易結構轉型等方式,幫助企業抵御國際貿易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和不可控因素。”劉洪美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推進離岸國際貿易發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碼。近年來山東致力于培育外貿新主體,培強國際貿易供應鏈頭部企業,著力培育一批自主品牌出口企業,支持企業開展國際商標注冊、產品認證等,借助“互聯網+外貿”擴大自主品牌影響力,引導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跨境電商產業帶等利用各類經貿活動進行整體推介,相信未來隨著相關支持政策的推進,更多貿易企業將積極探索和落地相關業務。
來源: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