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婷婷
界面新聞編輯 | 李慎
從上市到退市,郭廣昌的復星旅文用了6年時間。
3月4日,復星旅游文化集團(01992.HK,下稱“復星旅文”) 披露了公司私有化的進展,公司正式進入退市倒計時。公告稱,建議根據公司法第86條以協議安排方式回購復星旅文股份已獲法院會議及股東特別大會批準。
以該計劃生效為前提,撤銷股份于聯交所的上市地位預期自2025年3月19日下午4時起生效,正式告別資本市場。
據了解,本次私有化提案以超99%的高票順利通過,私有化之后,復星旅文將加速向輕資產模式轉型。
3月5日,復星旅文相關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私有化是復星旅文戰略轉型的重要一步,私有化之后公司將獲得更大的靈活性,在公司決策和戰略落地上更為高效。
“私有化之后,復星旅文將繼續推進輕資產模式轉型,專注于產品創新、IP運營等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加速長期價值的實現。”上述人士稱。
復星旅文私有化的公司整體估值為97億港元。截至今日收盤,復星旅文股價為7.75港元,市值為96.47億港元。
退市倒計時開啟
復星旅文的退市究竟是出于戰略調整還是無奈之舉?
2018年12月,擁有ClubMed、地中海俱樂部、三亞亞特蘭蒂斯等多項核心資產的復星旅文在港股主板敲鐘上市,發行價15.6港元,募資凈額為32億港元。匆匆6年后,復星旅文便決定私有化退市,以每股7.8港元回購股份。
這6年間,復星旅文經歷了旅游市場的高低起伏,公司從盈利到虧損再到盈利,從收購資產到出售資產。最終,這家“文旅巨頭”決定退出資本市場,走私有化模式。
上市第一年,復星旅文迎來了高光時刻,當年公司實現營收174億元人民幣,凈利潤6億元。但好景不長,經濟環境發生變化,文旅市場也受到巨大沖擊,從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和利潤連續下滑,累計虧損超過58億元人民幣。
2023年,伴隨旅游市場整體復蘇,公司經營業績得以快速提升,復星旅文終于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達到3億元。
2024年文旅市場繼續保持回暖,上半年,復星旅文實現營收94.15億元,同比增長5.8%;凈利潤為3.17億元,同比下降35%。
短短幾年間,文旅市場環境已發生根本性變化。
尤其是隨著全球旅游業面臨的消費需求不確定性增加、企業運營成本上升、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等多重挑戰,文旅產業需要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運營效率,而非單純的規模擴張和資金周轉。
復星旅文深知這一點,于是在2024年底便發布公告稱,計劃私有化退市。在這之前,復星旅文停牌了14天。
2024年12月10日晚間,復星旅文發布公告稱,于2024年10月9日,董事會決議就建議根據公司法第86條以協議安排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向計劃股東提呈該建議。
公告顯示,若該計劃生效,除受托人未獲分配的計劃股份外,全部計劃股份將被注銷,股東將以每股計劃股份換取7.80港元現金。
這一價格較復星旅文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11月26日股價4港元/股,溢價達到95%;于截至最后交易日期止90個交易日于聯交所所報平均收市價每股股份約3.67港元,溢價約112.47%。
業內認為,私有化退市通常需要3-7個月時間才能完成,而要約價格是能否成功私有化的關鍵因素。
每股7.80港元的私有化價格,較停牌前一個交易日(2024年11月25日)的3.70港元收盤價,溢價超一倍,整體作價97億港元,符合股東們的預期。
所以,復星旅文超過了港股私有化案例的平均周期,從2024年12月10日提出私有化到2025年3月4日表決通過,僅僅用了不到3個月。
目前,復星旅文的股價已接近私有化價格,截至3月6日,復星旅文收報7.75港元/股,市值為96.47億港元。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告訴界面新聞,退市后的復星旅文將擺脫資本市場短期波動和投資者情緒的影響,提升決策效率,加速戰略落地。公司也可以將更多精力聚焦于業務擴張與全球市場布局,減少維持上市地位所需的資源投入。
“復星旅文股票流動性長期較低,股價長期低迷。即便在文旅市場回暖的背景下,公司股價表現仍受限,股東難以在不進一步影響股價的前提下進行大額減持。”柏文喜認為,私有化為股東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退出機會。
而且,當前市場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私有化有助于公司減少外部干擾,集中精力推進戰略轉型。
復星旅文的輕資產之路
私有化后,“輕資產”成為復星旅文接下來轉型的重點。
這也是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近兩年來不斷對外輸出并且逐步落地的事情。早在2022年,郭廣昌就曾強調,復星將繼續推進“瘦身健體”戰略,降低負債并優化資產結構。
2023年5月,復星旅文出售了上海復星愛必儂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同年,復星旅文又將旗下Casa Cook和Cook's Club兩家度假酒店品牌及海外業務出售給高盛集團。
2024年9月,復星旅文又宣布,其附屬公司已與ESKY.PL S.A.簽訂買賣協議,出售Thomas Cook的100%股權,交易價格為3000萬英鎊。
實際上,私有化也是復星旅文實現輕資產轉型的重要一步。在2024年底宣布私有化后,郭廣昌曾多次對外表示,復星旅文的私有化決策,實際上是一種戰略性的“蓄勢待發”,旨在為其輕資產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2月,郭廣昌再度表示,希望在私有化之后能夠更加靈活地加快發展。“在當前環境下,找一個行業從頭做起的機會越來越少,要聚焦優勢產業做深做透。”
復星旅文成立于2009年,是復星國際旗下專注于全球旅游和度假產業的子公司。自上市以來,復星旅文的資產負債率明顯上升,到2023年底總負債已攀升至362.4億元,資產負債率增至93.84%。
為緩解資金壓力,復星旅文開始聚焦“輕資產”模式,所以,近兩年相繼對旗下重資產項目進行出售。隨著旗下部分非核心資產的出售,復星旅文也獲得了相應的收益。
作為復星旅文旗下的核心資產,私有化后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的“未來”也備受關注。
2月10日,復星旅文曾發布公告稱,復星旅文正考慮分拆三亞亞特蘭蒂斯,于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獨立REIT(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上市的可能性。
復星旅文相關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三亞亞特蘭蒂斯REIT上市事宜目前還在初步研究階段,暫時沒有實質內容可以披露。
復星旅文對國內外文旅市場的前景始終充滿信心。
上述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國內市場,消費升級正推動旅游從觀光游向度假游轉型,需求向體驗化、多元化發展,AI技術也給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具備創新能力與運營優勢的企業將脫穎而出。
“至于國際市場,隨著全球旅游持續復蘇,跨境游加速回暖,復星旅文將深化全球布局,挖掘不同區域市場的增長潛力。”
其中,AI是復星旅文不斷提及的一點。今年2月,復星旅文還宣布成立AI Lab(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專注于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在旅游度假領域的應用、創新及落地。去年,復星旅文旗下的Club Med也宣布上線GM Copliot,基于大模型技術,為客戶提供全自動化的預訂咨詢服務。
柏文喜指出,AI等新技術的應用將為文旅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復星旅文成立AI Lab,通過技術賦能提升客戶體驗和運營效率,可為其未來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當前,文旅行業正從“開發商思維”向“產業運營思維”轉型,品牌力、產品力和IP運營能力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私有化后的復星旅文能“力挽狂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