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馬越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又有寵物公司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
蕪湖悠派護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悠派科技”)已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提交了公開轉讓說明書,再次向新三板發起沖擊。此前這家公司曾于2015 年10月26日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但在2020年9月30日終止在新三板掛牌。
悠派科技創立于2006年,主營業務包含寵物護理業務、成人護理業務、生活用紙、口罩以及其他業務。
與眾多制造嬰幼兒紙尿褲、紙品等大眾化的衛生用品公司不同,悠派科技選擇了一條非常細分的賽道——寵物護理,而它的主打產品包括寵物紙尿褲、尿墊等等。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寵物護理業務目前貢獻了這家公司的大部分營收。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8月,寵物業務營收分別是5.06億元、6.57億元以及5.03億元;該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54.42%、68.19%、73.91%。
與寵物糧這樣的剛需產品相比,即使是在養寵群體中,寵物紙尿褲都算是一個需要逐步打開市場的新興品類。
在小紅書,會有帖子討論寵物紙尿褲的種種好處,比如能有效管理寵物的大小便,幫助寵物度過生理期或者老年無法自理的階段,應用場景還包括乘坐交通工具出行、公共場所外出等等。但也有網友忍不住表示懷疑——穿紙尿褲對寵物來說是“虐待”嗎?

但正如精細化育兒創造出的種種細分需求一樣,愈發精貴的“毛孩子”也讓養寵逐漸精細專業化,在寵物市場制造出更細分的品類刺激購買。除了食品,寵物的清潔護理成為又一大能創造細分需求,且具備增長潛力的市場。
而悠派科技就是擁有2個寵物護理品牌的細分賽道“隱形巨頭”,它旗下包含定位高端的“Honeycare好命家”以及定位中高端的“揚爪Cocoyo”。
在天貓旗艦店,可以看到上述2個品牌的產品主要包括寵物狗適用的尿墊,區分不同性別的寵物狗的紙尿褲、拉拉褲,寵物濕巾,貓砂,洗浴用品等等。
Honeycare好命家的一款店內銷量最高的寵物狗紙尿褲,每片折合單價在3元左右。而這個價格,如果放在嬰幼兒紙尿褲領域,也已經處于中高端價格帶,與好奇鉑金裝、尤妮佳極上系列差不多。
揚爪Cocoyo品牌的大單品則是“春日櫻花尿墊”。根據公開信息,該品牌線上渠道占比超過8成,僅抖音渠道貢獻過半。揚爪Cocoyo則在2024年成為寵物尿墊品類銷售額超過億元的品牌。
除了中國市場外,悠派科技還把寵物紙尿褲賣出海。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這家公司將產品銷往美國、日本、韓國、歐洲、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合作伙伴包括亞馬遜、Chewy等海外知名綜合性及寵物垂直分類電商平臺。同時還為尤妮佳等境外公司生產貼牌產品。
從近年來的趨勢看,它的境外銷售已經逐漸超過了境內,而驅動這個情況發生的一個原因,是境外更賺錢——有更高的毛利率。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8月,悠派科技的境外銷售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46.69%、60.09%和62.51%;同期對應的毛利率分別為26.41%、34.82%、35.65%,對比境內的23.16%、23.36%、25.48%分別都要高出一截。

這家公司解釋稱,公司的境外銷售毛利率高于境內銷售毛利率,主要系公司境外產品的定價參照海外同類產品,同類產品定價境外顯著高于境內,享有較高毛利率。2023年,公司進一步提高了高毛利的寵物護理產品在境外的銷售,實現收入占比和毛利的提升。
但即使是如此細分的賽道,悠派科技也并非沒有對手。
比如主營寵物紙尿褲等寵物護理產品的企業,還有已經在深交所上市的依依股份。這家公司的自有品牌包括“樂事寵”“一坪花房”等等,同樣也在進攻美國、韓國、日本等海外市場。
2023年,依依股份的寵物一次性衛生護理用品營收12.52億元;2024年上半年,其寵物一次性衛生護理用品的營收達到7.63億元。這與同期的悠派科技相比,銷售體量更大。
從整體上看,寵物護理還處在市場認知逐步提升的階段,而入局的大小品牌在產品、價格上競爭也較為激烈,并沒有形成絕對領先的巨頭。同時,由于這個品類本身并沒有太多的技術壁壘,這有可能讓一些其他類型的衛生用品企業,比如嬰兒紙尿褲和衛生巾生產商,轉而進入這個細分市場,憑借早前積累的生產線規模和渠道展開競爭。
這其中就有悠派科技的代工客戶、日本企業尤妮佳。
這個以母嬰護理品牌知名的巨頭,也已經進入了寵物市場,其產品包括寵物護理、寵物清潔、寵物食品等。而尤妮佳在中國也設立了寵物護理事業部,并在2022年收購江蘇吉家寵物用品有限公司41.85%的股權,進一步挖掘中國寵物用品市場。吉家寵物的產品主要包括寵物主糧、寵物零食、寵物用品等等。
出自“立白系”的朝云集團也是一個例證。這家公司此前主做殺蚊驅蟲等家居護理業務,后來也進入了寵物護理、寵物食品領域,旗下寵物品牌包括“倔強尾巴”“倔強嘴巴”“DUX德是”等,并在2023年先后戰略投資了爪爪科技和深圳米樂云2家公司,布局線下寵物門店。
事實上,在一邊是人口出生率下滑,另一邊是寵物崛起的大環境下,有更多母嬰甚至其他領域企業要闖入寵物市場分一杯羹已經成為一張“明牌”。
投資機構高盛在2024年發布的一個研究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的寵物數量將首次超過4歲以下嬰幼兒數量。到了2030年,中國寵物數量將將超過7000萬只,而4歲以下嬰幼兒數量將減少到4000萬以下,寵物數量接近嬰幼兒數量的2倍。
從行業特點分析,寵物與母嬰市場的確有不少相似之處,情感消費因素多,使用者與購買者分離,更注重產品的健康與安全——也容易產生各種新興概念和噱頭。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母嬰產品和寵物產品在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方面有一定共通性。
譬如在更剛需的寵物食品領域,已經有人類食品公司蓄勢待發。比如在今年1月,三只松鼠和巴比饅頭接連注冊了新的公司和子品牌,宣布進入寵物食品市場。
這對于悠派科技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市場風險,品類的先發優勢并不足以建立護城河。而它也需要持續在市場增量、創新能力等方面拓展更多的想象空間,來獲得資本市場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