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十幾萬的南北極地游“收割”年輕中產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十幾萬的南北極地游“收割”年輕中產

極地旅游重啟后的首個旅游季,不少新布局的旅行社出現虧損,這門生意不好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丁晶晶

界面新聞編輯 | 李慎

近兩年,在國內出境游強勢復蘇的大背景下,極地旅游熱度急劇攀升。南極冰川、北極極光,還有眾多極地特有的珍稀動物,讓極地地區以其獨一無二的風光,被不少人列入人生必去清單。在自媒體的助推下,極地旅游更是在年輕圈層中掀起熱潮 。

界面新聞通過小紅書數據了解到,“南極旅游”相關帖子超8萬,“北極旅游”相關筆記多達35萬,網友們積極分享攻略、尋覓同行伙伴。

眾信旅游極地游輪中心負責人趙鑫向界面新聞透露,在2024 - 2025年旅游季,南極旅游產品十分緊俏,該機構共組織1200名游客前往南極,其中南美 + 南極產品作為稀缺冰雪旅游資源,出發前3個月便已售罄,且預計下個旅游季游客名額將增至1400人左右。

極地游這類高端小眾旅游,對旅行社而言可能并不容易賺錢,在熱度不斷攀升的背后,行業格局也在發生隱秘變化。

價格飆升,價格十萬起步

今年1月26日,張子琦從北京出發,歷經三十多小時飛行抵達阿根廷,開啟南極之旅。

談及最初踏上南極旅游之旅的契機,張子琦表示,起初是受叔叔的影響。去年,他那位已70歲高齡的叔叔前往南極旅游,當時自己對南極并無太多概念,只覺得那地方太過遙遠,而且旅游費用相對較高。后來又偶然刷到一位網紅南極旅游的視頻覺得非常不錯最后在北歐和南極之間選擇去南極。”

“在決定去南極之前,身邊好多朋友都不理解,他們覺得南極特別遠,氣候又特別冷,去南極旅游簡直是遭罪。”然而,對張子琦而言,南極一直是他人生中必去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和許多人一樣,張子琦感慨道,“疫情之后,旅游方式似乎更受年輕人追捧。而且我覺得,如果有閑暇時間,就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這對人生來說是非常有益的。所以,近一年多來,我旅行的頻率明顯增加了。”

交通方式上,目前,國內無法直飛南極,主要通過先抵達南美洲,再從南美選擇郵輪、飛機、直升機等不同交通方式前往南極。由于“飛進飛出”費用高昂,絕大部分游客都選擇乘極地探險郵輪登陸南極。據IAATO(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會)旅游數據顯示,2023/2024南極季前往南極旅行的12萬+游客中,95%都是乘坐船只以“船去船回”的方式抵達南極,還有5%的游客選擇的是“飛南極”,即單程或往返搭配飛機+郵輪的形式體驗南極。

為了省心,張子琦選擇了報旅行社,選擇的也是大多數人選擇的乘船登陸方式,線路上先飛抵阿根廷的烏斯懷亞,隨后乘坐“夸克”極地探險郵輪到達南極大陸。

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會對登陸郵輪的載客量有明確規定,只有載客量低于500人的極地郵輪才能登陸南極,載客量超過500人的郵輪僅允許巡航,不允許登陸。

如今南極旅游價格相比2019年大幅上漲。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界面新聞,2019年通過旅行社報名,乘坐最便宜的極地探險郵輪,一趟南極旅游最低6-8萬即可成行,如今新豪華郵輪取代老舊船只,加之當地酒店等地接服務價格上漲,當前旅行社產品基本10萬元起步,漲幅超兩成甚至達四分之一。

“南極旅游的費用主要包括簽證費、郵輪船票、當地地接服務、機票費用等,其中船票價格是大頭跟同行的游客聊天發現,若通過旅行社報名,不算自費項目,一趟旅程最低花費約13萬。自己由于選擇了單人住宿費用更高些,涵蓋船票機票費用總共花費近16萬元。而如果游客自行購買郵輪船票機票等,則會省下不少。張子琦告訴界面新聞。

目前極地郵輪都是由外國船司運營,很多旅行社都是通過華人包船的方式。據張子琦觀察,其所乘坐的郵輪也是,郵輪上無論是服務人員還是探險隊員等均是菲律賓人,而游客則全是中國游客。“真正在旅途過程中才發現,很慶幸華人包船,無論是餐飲還是服務方面都更能符合中國人自己的需求,自己也更能融入其中。”

圖片來源:張子琦

不過也有游客表示,華人包船喪失了極地旅游原本的味道,相比而言自己更傾向于和外國游客一起的“原汁原味”。

“如今,自媒體的興起讓大家對極地等小眾高端旅游產品的了解程度遠超以往。在客群方面,以往極地旅游等高端旅游普遍以中老年銀發族為主,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年輕游客參與其中。”趙鑫介紹。

對此,張子琦也身有同感。“整體氛圍非常好,船上有非常多年輕的朋友,大家一起玩狼人殺、開party,大家媒體都很開心。”

為追求低價,不少游客另辟蹊徑。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有博主分享極地旅游省錢攻略、尾單信息,還有人發起拼團邀請。一些經濟能力有限的年輕旅客通過這些渠道,蹲守極地郵輪尾單或與他人拼團,以優惠價格實現極地旅游夢想據界面新聞觀察,價格最低可至六七萬元。

市場洗牌、利潤空間擠壓、賺錢并不容易

國外極地旅游起步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彼時歐美一些旅行社已涉足該領域。相比之下,中國極地旅游起步較晚。早期,中國游客赴極地旅游人數稀少,多借助國外旅行社或直接向郵輪公司預訂行程。

2010-2015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與民眾生活水平提升,國人對極地旅游的需求開始萌生,凱撒旅游、眾信旅游等大型旅行社敏銳洞察商機,率先嘗試包船業務。

到了2016-2017年,中國極地旅游市場邁入快速增長期,更多旅行社投身包船業務,包船數量與頻次增多,產品種類也愈發豐富。

凱撒旅游作為國內較早開展極地旅游業務的旅行社,2019年極地業務市場占有率達26%,那會兒基本上可以說每四個南北極旅游的游客中就有一個是通過凱撒報名或者提供服務的

不過疫情給全球的旅游行業帶來重創,也致使凱撒旅游業務量驟減,極地旅游業務遭受嚴重沖擊之凱撒不得不進行重整。

如今的凱撒仍在恢復中。據界面新聞了解,2023年出境游恢復第一年,凱撒極地旅游業務主要以與其他包船旅行社合作分銷的形式開展,直至今年,凱撒才計劃恢復極地包船業務。

2023年極地市場重啟后,眾信快速發力該細分市場,鞏固和擴大了在國內旅游市場的份額。據趙鑫透露,與2019年相比,眾信南極旅游產品預訂游客數量翻了幾倍,2024年2025 年季接待游客約 1200

人。2024年初,眾信還加入成為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會(IAATO)北極探險郵輪運營商協會(AECO)兩大極地權威機構成員

與此同時,眾多新入局者也紛紛瞅準時機,試圖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從2023年極地旅游重啟后的兩個旅游季來看,極地旅游市場經歷了從井噴式爆發到加速洗牌的過程。

疫情三年,極地旅游需求大量積壓,旅行社為快速回籠此前押在郵輪方的資金,大力推廣極地旅游產品,促使極地業務在市場重啟后迅速放量根據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會(IAATO)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2024年南極旅游季,全球共有122072人到訪南極,其中中國游客9384人,再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普通出境游門檻降低,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歐美等熱門出境游目的地尚未全面開放,不少希望快速尋求業務增量的旅行社紛紛將目光投向極地旅游這一小眾高端市場,加劇了該領域的競爭與洗牌。

極地旅游堪稱旅游市場的“高奢”產品,價格常常高達十幾萬元,且游客數量呈持續增長態勢。然而,不管是傳統老牌旅行社,還是新涉足的企業,都發現極地旅游生意并容易經營。 

極地旅游市場重啟后的首個旅游季,不少新布局的旅行社出現虧損。上市業內資深人士觀察到,極地旅游客群更傾向于運營經驗豐富、品牌認知度高的旅行社,許多新布局的旅行社因缺乏高客單價客戶群和銷售渠道,在極地半包船、切位產品宣傳上虧損嚴重。

實際上,旅行社購買極地旅游產品郵輪資源,主要有包船(涵蓋整船包租、部分包船)、艙位預訂(直接向郵輪公司預訂或通過郵輪分銷商預訂)以及與其他旅行社合作(包括共享艙位、進行二手艙位轉讓)等方式。

眾信旅游等大型旅行社為獲取成本優勢、擴大利潤空間以及把控服務質量,多選擇包船開展業務。但包船模式需提前一年多進行遠期采購,預押百萬甚至千萬資金,風險巨大。

2023年出境業務恢復后,人民幣貶值、極地國家當地物價飛漲服務未見改善的情況下,地接服務成本較2019年之前攀升至少40%。同時,南美簽證費用上漲巴西簽證不穩定,阿根廷換總統后電子簽費增加、拒簽率上升,這些不確定因素增加旅行社風險的同時全方位壓縮旅行社利潤空間。”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告訴界面新聞。

極地旅游市場重啟以來,競爭更為激烈,價格戰成了不少旅行社競爭客源的策略。外加極地郵輪資源緊俏,產品供應稀缺,旅行社間缺乏資源壁壘、難以形成壟斷,即便價格穩定且不考慮營銷費用,毛利率大致也僅在25%-30%,利潤空間有限,且盈利高度依賴滿倉率,若銷售不佳,利潤更難保障。“包船滿倉率要在70%才能覆蓋成本。”上述業內資深人士透露。

相較而言,實力一般的旅行社多通過艙位預訂或分銷其他大旅行社的極地旅游產品參與市場,收入主要來源于銷售傭金,雖無需承擔包船高額成本和風險,但總體利潤規模相對有限。

中產帶動增長,格局短期難以顛覆

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交通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對獨特旅行體驗需求的增長,極地旅游市場未來仍將持續增長,成為高端旅游市場的重要板塊

中國在全球極地旅游市場潛力巨大,從胡潤研究院與亞洲國際豪華旅游博覽聯合發布的數據來看,2011-2014年間,登陸南極的中國游客數量從614人次猛增至3367人次,2024年中國登陸南極游客數僅次于美國和澳大利亞,位列全球第三。

在上述業內資深人士看來,未來中國極地旅游游客數量雖不會爆發式增長,但會穩中有升,預計10年內超越美國登頂全球。

當前,極地旅游市場持續升溫,吸引眾多旅行社入局,競爭愈發激烈,價格戰在所難免。新旅行社想借低價策略搶占市場,老牌旅行社為穩固客源也可能被迫降價。并且,市場上極地旅游產品同質化現象初顯,進一步加劇價格內卷。

在此形勢下,趙鑫指出,極地旅游市場對旅行社綜合管理能力要求更高,既要精準把控成本,優化資源采購、郵輪運營和服務成本,合理規劃資金;又要在產品創新上發力,挖掘小眾深度線路,開發特色體驗活動,提升產品差異化優勢,且核心在于提供更優質服務。不過,小眾、深度且昂貴的極地旅游線路在國內尚處發展初期,因風險大、意外概率高,是否契合中國市場,旅行社是否有勇氣推廣,目前尚無定論。

極地探險郵輪運營長期被美、英、挪等歐美發達國家壟斷,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價格更貴、服務更優的高端私人定制模式,或將成為旅行社從國外運營商手中拿回定價權的途徑之一。在當下競爭激烈的極地旅游市場,傳統產品模式受國外極地郵輪運營商掣肘,定價缺乏自主性而高端私人定制模式有獨特優勢。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此類私人定制極地游產品。這些產品豐富且個性化,能根據游客興趣提供定制破冰船、私人直升機等專屬交通工具,配備頂級探險專家講解,安排探秘科研站等特色活動,價格在70萬至百萬不等。

另外,郵輪運營商方面,中國旅行社受國外極地郵輪運營商掣肘這一現象也正在悄然改變

去年9月,廣東旅控集團與廣東港航集團聯合打造國內首個極地郵輪品牌66度探險郵輪,旗下“海神號”預計今年5月開啟北極航線,這也將打破歐美長期壟斷,使中國擁有自己的運營商。

業內人士預計,國內運營商試水后,將吸引更多同行入局,未來有望形成中國運營的成規模的極地郵輪船隊,中國在極地旅游市場掌握更多主動權與話語權。

“隨著極地旅游市場增長,大小旅行社在產品的分銷合作上更加緊密。未來3-5年,極地旅游市場大概率仍將由占據資源與資金優勢的大型旅行社主導,中小旅行社進行分銷,市場格局難以在短期內發生顛覆性改變。“上述業內資深人士認為。

他分析指出,南北極旅游從籌備資源到實際運營周期漫長,涉及資源談判預訂、產品設計營銷、游客接待等多個緊密相連的環節。主流旅行社憑借多年積累的資金、資源和運營經驗,將繼續穩居行業頭部,小型旅行社因資金實力薄弱,難以承擔包船高額費用,未來更多承擔分銷角色。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十幾萬的南北極地游“收割”年輕中產

極地旅游重啟后的首個旅游季,不少新布局的旅行社出現虧損,這門生意不好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丁晶晶

界面新聞編輯 | 李慎

近兩年,在國內出境游強勢復蘇的大背景下,極地旅游熱度急劇攀升。南極冰川、北極極光,還有眾多極地特有的珍稀動物,讓極地地區以其獨一無二的風光,被不少人列入人生必去清單。在自媒體的助推下,極地旅游更是在年輕圈層中掀起熱潮 。

界面新聞通過小紅書數據了解到,“南極旅游”相關帖子超8萬,“北極旅游”相關筆記多達35萬,網友們積極分享攻略、尋覓同行伙伴。

眾信旅游極地游輪中心負責人趙鑫向界面新聞透露,在2024 - 2025年旅游季,南極旅游產品十分緊俏,該機構共組織1200名游客前往南極,其中南美 + 南極產品作為稀缺冰雪旅游資源,出發前3個月便已售罄,且預計下個旅游季游客名額將增至1400人左右。

極地游這類高端小眾旅游,對旅行社而言可能并不容易賺錢,在熱度不斷攀升的背后,行業格局也在發生隱秘變化。

價格飆升,價格十萬起步

今年1月26日,張子琦從北京出發,歷經三十多小時飛行抵達阿根廷,開啟南極之旅。

談及最初踏上南極旅游之旅的契機,張子琦表示,起初是受叔叔的影響。去年,他那位已70歲高齡的叔叔前往南極旅游,當時自己對南極并無太多概念,只覺得那地方太過遙遠,而且旅游費用相對較高。后來又偶然刷到一位網紅南極旅游的視頻覺得非常不錯最后在北歐和南極之間選擇去南極。”

“在決定去南極之前,身邊好多朋友都不理解,他們覺得南極特別遠,氣候又特別冷,去南極旅游簡直是遭罪。”然而,對張子琦而言,南極一直是他人生中必去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和許多人一樣,張子琦感慨道,“疫情之后,旅游方式似乎更受年輕人追捧。而且我覺得,如果有閑暇時間,就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這對人生來說是非常有益的。所以,近一年多來,我旅行的頻率明顯增加了。”

交通方式上,目前,國內無法直飛南極,主要通過先抵達南美洲,再從南美選擇郵輪、飛機、直升機等不同交通方式前往南極。由于“飛進飛出”費用高昂,絕大部分游客都選擇乘極地探險郵輪登陸南極。據IAATO(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會)旅游數據顯示,2023/2024南極季前往南極旅行的12萬+游客中,95%都是乘坐船只以“船去船回”的方式抵達南極,還有5%的游客選擇的是“飛南極”,即單程或往返搭配飛機+郵輪的形式體驗南極。

為了省心,張子琦選擇了報旅行社,選擇的也是大多數人選擇的乘船登陸方式,線路上先飛抵阿根廷的烏斯懷亞,隨后乘坐“夸克”極地探險郵輪到達南極大陸。

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會對登陸郵輪的載客量有明確規定,只有載客量低于500人的極地郵輪才能登陸南極,載客量超過500人的郵輪僅允許巡航,不允許登陸。

如今南極旅游價格相比2019年大幅上漲。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界面新聞,2019年通過旅行社報名,乘坐最便宜的極地探險郵輪,一趟南極旅游最低6-8萬即可成行,如今新豪華郵輪取代老舊船只,加之當地酒店等地接服務價格上漲,當前旅行社產品基本10萬元起步,漲幅超兩成甚至達四分之一。

“南極旅游的費用主要包括簽證費、郵輪船票、當地地接服務、機票費用等,其中船票價格是大頭跟同行的游客聊天發現,若通過旅行社報名,不算自費項目,一趟旅程最低花費約13萬。自己由于選擇了單人住宿費用更高些,涵蓋船票機票費用總共花費近16萬元。而如果游客自行購買郵輪船票機票等,則會省下不少。張子琦告訴界面新聞。

目前極地郵輪都是由外國船司運營,很多旅行社都是通過華人包船的方式。據張子琦觀察,其所乘坐的郵輪也是,郵輪上無論是服務人員還是探險隊員等均是菲律賓人,而游客則全是中國游客。“真正在旅途過程中才發現,很慶幸華人包船,無論是餐飲還是服務方面都更能符合中國人自己的需求,自己也更能融入其中。”

圖片來源:張子琦

不過也有游客表示,華人包船喪失了極地旅游原本的味道,相比而言自己更傾向于和外國游客一起的“原汁原味”。

“如今,自媒體的興起讓大家對極地等小眾高端旅游產品的了解程度遠超以往。在客群方面,以往極地旅游等高端旅游普遍以中老年銀發族為主,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年輕游客參與其中。”趙鑫介紹。

對此,張子琦也身有同感。“整體氛圍非常好,船上有非常多年輕的朋友,大家一起玩狼人殺、開party,大家媒體都很開心。”

為追求低價,不少游客另辟蹊徑。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有博主分享極地旅游省錢攻略、尾單信息,還有人發起拼團邀請。一些經濟能力有限的年輕旅客通過這些渠道,蹲守極地郵輪尾單或與他人拼團,以優惠價格實現極地旅游夢想據界面新聞觀察,價格最低可至六七萬元。

市場洗牌、利潤空間擠壓、賺錢并不容易

國外極地旅游起步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彼時歐美一些旅行社已涉足該領域。相比之下,中國極地旅游起步較晚。早期,中國游客赴極地旅游人數稀少,多借助國外旅行社或直接向郵輪公司預訂行程。

2010-2015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與民眾生活水平提升,國人對極地旅游的需求開始萌生,凱撒旅游、眾信旅游等大型旅行社敏銳洞察商機,率先嘗試包船業務。

到了2016-2017年,中國極地旅游市場邁入快速增長期,更多旅行社投身包船業務,包船數量與頻次增多,產品種類也愈發豐富。

凱撒旅游作為國內較早開展極地旅游業務的旅行社,2019年極地業務市場占有率達26%,那會兒基本上可以說每四個南北極旅游的游客中就有一個是通過凱撒報名或者提供服務的

不過疫情給全球的旅游行業帶來重創,也致使凱撒旅游業務量驟減,極地旅游業務遭受嚴重沖擊之凱撒不得不進行重整。

如今的凱撒仍在恢復中。據界面新聞了解,2023年出境游恢復第一年,凱撒極地旅游業務主要以與其他包船旅行社合作分銷的形式開展,直至今年,凱撒才計劃恢復極地包船業務。

2023年極地市場重啟后,眾信快速發力該細分市場,鞏固和擴大了在國內旅游市場的份額。據趙鑫透露,與2019年相比,眾信南極旅游產品預訂游客數量翻了幾倍,2024年2025 年季接待游客約 1200

人。2024年初,眾信還加入成為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會(IAATO)北極探險郵輪運營商協會(AECO)兩大極地權威機構成員

與此同時,眾多新入局者也紛紛瞅準時機,試圖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從2023年極地旅游重啟后的兩個旅游季來看,極地旅游市場經歷了從井噴式爆發到加速洗牌的過程。

疫情三年,極地旅游需求大量積壓,旅行社為快速回籠此前押在郵輪方的資金,大力推廣極地旅游產品,促使極地業務在市場重啟后迅速放量根據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會(IAATO)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2024年南極旅游季,全球共有122072人到訪南極,其中中國游客9384人,再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普通出境游門檻降低,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歐美等熱門出境游目的地尚未全面開放,不少希望快速尋求業務增量的旅行社紛紛將目光投向極地旅游這一小眾高端市場,加劇了該領域的競爭與洗牌。

極地旅游堪稱旅游市場的“高奢”產品,價格常常高達十幾萬元,且游客數量呈持續增長態勢。然而,不管是傳統老牌旅行社,還是新涉足的企業,都發現極地旅游生意并容易經營。 

極地旅游市場重啟后的首個旅游季,不少新布局的旅行社出現虧損。上市業內資深人士觀察到,極地旅游客群更傾向于運營經驗豐富、品牌認知度高的旅行社,許多新布局的旅行社因缺乏高客單價客戶群和銷售渠道,在極地半包船、切位產品宣傳上虧損嚴重。

實際上,旅行社購買極地旅游產品郵輪資源,主要有包船(涵蓋整船包租、部分包船)、艙位預訂(直接向郵輪公司預訂或通過郵輪分銷商預訂)以及與其他旅行社合作(包括共享艙位、進行二手艙位轉讓)等方式。

眾信旅游等大型旅行社為獲取成本優勢、擴大利潤空間以及把控服務質量,多選擇包船開展業務。但包船模式需提前一年多進行遠期采購,預押百萬甚至千萬資金,風險巨大。

2023年出境業務恢復后,人民幣貶值、極地國家當地物價飛漲服務未見改善的情況下,地接服務成本較2019年之前攀升至少40%。同時,南美簽證費用上漲巴西簽證不穩定,阿根廷換總統后電子簽費增加、拒簽率上升,這些不確定因素增加旅行社風險的同時全方位壓縮旅行社利潤空間。”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告訴界面新聞。

極地旅游市場重啟以來,競爭更為激烈,價格戰成了不少旅行社競爭客源的策略。外加極地郵輪資源緊俏,產品供應稀缺,旅行社間缺乏資源壁壘、難以形成壟斷,即便價格穩定且不考慮營銷費用,毛利率大致也僅在25%-30%,利潤空間有限,且盈利高度依賴滿倉率,若銷售不佳,利潤更難保障。“包船滿倉率要在70%才能覆蓋成本。”上述業內資深人士透露。

相較而言,實力一般的旅行社多通過艙位預訂或分銷其他大旅行社的極地旅游產品參與市場,收入主要來源于銷售傭金,雖無需承擔包船高額成本和風險,但總體利潤規模相對有限。

中產帶動增長,格局短期難以顛覆

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交通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對獨特旅行體驗需求的增長,極地旅游市場未來仍將持續增長,成為高端旅游市場的重要板塊

中國在全球極地旅游市場潛力巨大,從胡潤研究院與亞洲國際豪華旅游博覽聯合發布的數據來看,2011-2014年間,登陸南極的中國游客數量從614人次猛增至3367人次,2024年中國登陸南極游客數僅次于美國和澳大利亞,位列全球第三。

在上述業內資深人士看來,未來中國極地旅游游客數量雖不會爆發式增長,但會穩中有升,預計10年內超越美國登頂全球。

當前,極地旅游市場持續升溫,吸引眾多旅行社入局,競爭愈發激烈,價格戰在所難免。新旅行社想借低價策略搶占市場,老牌旅行社為穩固客源也可能被迫降價。并且,市場上極地旅游產品同質化現象初顯,進一步加劇價格內卷。

在此形勢下,趙鑫指出,極地旅游市場對旅行社綜合管理能力要求更高,既要精準把控成本,優化資源采購、郵輪運營和服務成本,合理規劃資金;又要在產品創新上發力,挖掘小眾深度線路,開發特色體驗活動,提升產品差異化優勢,且核心在于提供更優質服務。不過,小眾、深度且昂貴的極地旅游線路在國內尚處發展初期,因風險大、意外概率高,是否契合中國市場,旅行社是否有勇氣推廣,目前尚無定論。

極地探險郵輪運營長期被美、英、挪等歐美發達國家壟斷,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價格更貴、服務更優的高端私人定制模式,或將成為旅行社從國外運營商手中拿回定價權的途徑之一。在當下競爭激烈的極地旅游市場,傳統產品模式受國外極地郵輪運營商掣肘,定價缺乏自主性而高端私人定制模式有獨特優勢。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此類私人定制極地游產品。這些產品豐富且個性化,能根據游客興趣提供定制破冰船、私人直升機等專屬交通工具,配備頂級探險專家講解,安排探秘科研站等特色活動,價格在70萬至百萬不等。

另外,郵輪運營商方面,中國旅行社受國外極地郵輪運營商掣肘這一現象也正在悄然改變

去年9月,廣東旅控集團與廣東港航集團聯合打造國內首個極地郵輪品牌66度探險郵輪,旗下“海神號”預計今年5月開啟北極航線,這也將打破歐美長期壟斷,使中國擁有自己的運營商。

業內人士預計,國內運營商試水后,將吸引更多同行入局,未來有望形成中國運營的成規模的極地郵輪船隊,中國在極地旅游市場掌握更多主動權與話語權。

“隨著極地旅游市場增長,大小旅行社在產品的分銷合作上更加緊密。未來3-5年,極地旅游市場大概率仍將由占據資源與資金優勢的大型旅行社主導,中小旅行社進行分銷,市場格局難以在短期內發生顛覆性改變。“上述業內資深人士認為。

他分析指出,南北極旅游從籌備資源到實際運營周期漫長,涉及資源談判預訂、產品設計營銷、游客接待等多個緊密相連的環節。主流旅行社憑借多年積累的資金、資源和運營經驗,將繼續穩居行業頭部,小型旅行社因資金實力薄弱,難以承擔包船高額費用,未來更多承擔分銷角色。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德安县| 大渡口区| 敦化市| 日土县| 南京市| 柳江县| 天水市| 稷山县| 阳高县| 怀安县| 岫岩| 布尔津县| 临安市| 建湖县| 翁牛特旗| 成安县| 临汾市| 临夏市| 芒康县| 武功县| 山丹县| 荥阳市| 榆树市| 渭源县| 青州市| 黑山县| 称多县| 沙坪坝区| 锡林郭勒盟| 中超| 巴彦县| 托里县| 巴东县| 昔阳县| 伊宁市| 镇平县| 高雄市| 桐庐县| 德保县|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