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2025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教育部部長懷進鵬針對DeepSeek、縣中振興和免費學前教育等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最近一段時間,深度求索DeepSeek、智能機器人等引起了廣泛關注,當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教育部將采取哪些措施來培養更多服務國家戰略、科技進步與產業需求的人才?
對此,懷進鵬表示,DeepSeek和機器人在最近一段時間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它從一個方面說明了中國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效果。但與此同時也向我們提出,面對重大科技變化和產業變革教育該如何應對。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都對社會提出了特別重要的需求,尤其是對教育,所以它也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機遇。
他介紹,教育部將會以制定和實施《教育強國三年行動計劃綱要》為基本出發點,推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
首先是在當前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中,教育部會加大產教融合和科教融匯,協調相關部委和行業共同建立一個有利于人才成長和創新發展相融合的生態和組織機制,圍繞產業變革加快和加強學科的布局。教育部將結合國家戰略需要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有效建立和推動高等教育優化布局和分類改革,也會加大力度推進評價體系改革,更好地引導面向國家戰略和產業急需的人才。
教育部今年將會推出國家戰略行動,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科技發展當中更好加快加強人才培養。加快和加強圍繞國家戰略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學科設計,以推動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培養,進一步借科技轉型、產業變革的規律加強人才培養,比如說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諸多領域加快布局。教育部也會穩妥扎實地推進“雙一流”高校本科擴容,大力提升職業教育水平。
第三,我國將推進試點探索,建立示范效應,發揮地方和高校的創新動能,加快與區域發展結合。創新研究生、本科生和職業教育三類招生目錄的統一國家調整機制,并建立供需動態監測機制,更好適應國家需求,適度超前跟進產業發展。
懷進鵬表示,基礎教育關系到千家萬戶,是老百姓最關心關切的事情。目前國內學前教育入園率達到91.1%,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7%,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這一數據處于世界高收入國家行列。高中教育的入學率也達到世界中高收入國家的水平。2021年全國統計2895個縣的數據顯示,國內實現了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特別是城鎮務工隨遷子女,85%都能夠進入公辦教育,享受到有質量的教育支持。
他稱,教育部將關注教育資源配置和推動改革的力度,“隨著人口變化和城鎮化的發展,我們將會推進市縣結合的模式和機制,完善動態調整機制,以適應社會和人口結構的調整。”
懷進鵬指出,縣中是這些年來的熱點問題,我國大概有近60%的中學生在縣域中學。怎么辦好縣域中學?他表示,教育部今年將推出國家縣中振興行動計劃,將縣中作為面向優質均衡教育的重點突破活動。教育部將加強縣中布局,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吸引和培養面向縣中的教育,使得縣中更好地服務鄉村教育學生,建立整個教育的基礎。
懷進鵬還提到,今天政府報告當中特別提到要探索免費學前教育。他表示,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切實把普及普惠、教育布局和教師隊伍做扎實,為推進工作做準備。
“今年6月1日學前教育法將正式實施,我們將會推動制度、政策、保障機制深入落實,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為2-3歲的幼兒提供托育服務,切實把生育、養育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實惠。 ”懷進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