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 劉莉 李愛民
記者從3月4日舉行的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工作會議上獲悉,2025年是哈市特色文旅創新發展的攻堅之年,哈市文旅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加快培育產業經營主體,深耕個性化消費領域,做好做實“吃住行游購娛”全產業鏈文章。搶抓“后亞冬”戰略機遇窗口期,立足全省、放眼全國、面向世界,瞄準八方面精準發力,推動特色文旅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著力激發文藝創作生產活力。實施新時代系列藝術創作工程,爭取國家藝術基金和省創作扶持資金,不斷提高文藝作品原創能力。高水平舉辦第37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精心組織開幕式演出和第十六屆全國聲樂展演、第二屆中國優秀交響樂作品展演,不斷提升“中國的哈夏 世界的舞臺”品牌影響力。打好“藝術牌”,亮出“國際范”,舉辦第69屆世界國際音樂比賽聯盟年會、2025哈爾濱勛菲爾德弦樂比賽等國際音樂賽事和年會活動。擴大文化演出市場供給,辦好城市藝術季、冰雪藝術季、中俄文化交流藝術季、合唱藝術歌會、市民音樂嘉年華等活動,打造集休閑、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太陽島“音樂島”新地標,營造世界“音樂之城”濃厚藝術氛圍。
著力推動優質公共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持續深化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推進實施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鼓勵公共文化機構常態化開展文化體驗、藝術普及等服務,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音樂大講堂、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全年組織群眾文化活動4500場次以上。完善智慧圖書館、公共文化云平臺,在街頭轉角、公園社區、商圈景區建設“街角小舞臺”“公園藝術匯”“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實現文化服務共建共享。

著力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進文物古跡、歷史街區、文化景觀、非遺民俗等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利用,讓文化遺產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健全文化遺產保護督察制度,推進東北民主聯軍前線指揮部舊址、木蘭雞冠山抗聯密營遺址等5個安全防護工程。推動構建歷史文化建筑保護傳承體系,推進中央大街輔街、中華巴洛克三期、花園街等歷史文化街區優化提升、業態升級、資產盤活。鼓勵開發特色文創產品,豐富研學打卡、互動體驗等沉浸式游覽體驗。完善非遺保護傳承體制機制,持續加強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管理。
著力推進文旅品牌打造和產品開發提升。實施品牌戰略,打造具有“爾濱”辨識度和國際影響力的文旅品牌體系。科學編制全市“十五五”文化旅游業發展規劃和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鞏固提升冰雪旅游品牌,辦好第42屆國際冰雪節、第6屆哈爾濱采冰節等重大節慶活動,建好第27屆冰雪大世界、第38屆太陽島雪博會等重點景區,建設亞布力旅游度假酒店群等一批高品質旅游景區、度假區。發展壯大避暑旅游品牌,開展“迷人的哈爾濱之夏”文化旅游時尚活動,開發避暑旅游精品線路,全面提升沿江觀光、濕地游覽、休閑度假等復合型產品的創意能力。積極推動“旅游+”“+旅游”,豐富“跟著X去旅行”系列主題游徑。打造“冰城+中醫藥康養”特色旅游名片。加快數字文旅建設,升級“暢游哈爾濱”,推廣導覽智能機器人,探索ChatGPT、DeepSeek等人工智能應用,開發數字化體驗產品,發展沉浸式互動體驗、虛擬展示等新型旅游服務。

著力促進產業擴容強鏈提質增效。完善冰雪經濟政策,出臺《哈爾濱市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哈爾濱市冰雪裝備產業發展規劃》,研究設立冰雪經濟發展基金。釋放“后亞冬”時代效應,引入和申辦國內外大型冰雪賽事,深入發掘民俗傳統冰雪項目,推進群眾性冰雪賽事活動。建設冰雪文化產業園區,積極培育冰雪影視和冰雪動漫等文化產業,著力打造冰雪演藝綜合體。強化冰雪裝備產業創新,組織產學研用協同攻關,推動冰雪裝備產業智能化、輕量化、高性能化發展。策劃“當日往返游”“周末串門游”“長假深度游”系列線路,開展重要節假日和旅游旺季系列文旅促消費活動,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著力推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堅持以內容為本、以創新為要,通過強化宣傳引導、完善平臺建設、加強行業管理,全面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打造網絡視聽精品,積極做好重大主題主線宣傳,實施廣電視聽精品創作工程,落實《“微短劇+”行動計劃賦能千行百業實施方案》,帶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提升網絡視聽內容供給能力,形成大屏小屏一體聯動、網上網下實時互動的多終端全覆蓋傳播格局。

著力加強文化交流合作與國際旅游市場開發。堅持面向國際、全網聯動、立體傳播,生動講好冰雪故事、“爾濱”故事,全面提升“冰城夏都”城市形象。堅持“走出去”招徠客源,依托“你好,中國”海外推廣季、中俄博覽會等契機,全面深化國際旅游交流合作。實施入境旅游促進計劃,用好用足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開發相應的旅游產品和線路,完善哈爾濱國際集散中心功能,推進重點景區、街區更新國際化標識系統,優化外籍人員簽證、支付結算、預約購票、網絡通信等便利服務。拓展“文旅+開放”路徑,促進旅游服務貿易,吸引跨國旅游企業投資,豐富游客“爾濱travel”新體驗,打造“國際濱”新形象。
著力營造規范有序便利市場環境。全鏈條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水平,打造“近悅遠來、主客共享”的文旅生態。提升文旅服務品質,開展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實施導游素質提升工程、完善A級景區“動態進出”機制,優化行政審批備案服務。規范文旅市場秩序,深入實施夏季避暑和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動”,健全旅游市場信用體系。落實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
來源: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