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犀牛娛樂 小福
編輯 | 樸芳
長視頻短劇終于邁過了3000萬票房門檻。
根據平臺戰報,愛奇藝短劇《原罪》的分賬金額在近日順利突破3000萬元,創下2024年短劇行業分賬金額新紀錄。而犀牛君發現,這也是目前在第三方數據平臺或平臺戰報中長視頻分賬短劇單片首次突破3000萬。
這樣的成績,究竟意味著什么?
長視頻微短劇的票房增長空間
一言蔽之,僅看單片分賬票房,長視頻短劇的票房產出能力在長視頻平臺其他分賬模式影視作品中表現并不突出。
以目前票房透明度最高的騰訊視頻與愛奇藝為例。
作為行業內較早入局微短劇的一員,騰訊視頻的微短劇項目數量與頭部內容表現都在長視頻平臺中領先。
根據騰訊視頻發布的《2023騰訊視頻微短劇年度報告》,2023年騰訊視頻微短劇分賬總金額突破4億,其中年內上新微短劇有三部突破2000萬,6部分賬突破1000萬,《盲心千金》以2100萬分賬票房位居平臺分賬榜首。
而來到2024年后,根據騰訊視頻公布的數據,截至10月,騰訊視頻微短劇累計分賬票房破4億,已發布了15個破千萬分賬票房的項目,其中《執筆》和《見好就收》兩部作品票房破兩千萬,前者的超2700萬票房也是該平臺年度最高分賬票房短劇。
愛奇藝方面,盡管入局微短劇行業相對較晚,但下了血本的愛奇藝仍然在長視頻短劇賽道玩了把彎道超車。
依托于優化升級后的全新分賬模式,去年平臺的兩部熱門短劇《原罪》《侯府夫人不好當》票房一路高漲。除了一舉打破長視頻短劇分賬天花板的《原罪》之外,《侯府夫人不好當》的累計票房也已經突破1500萬。
雖然最近兩年長視頻短劇的分賬票房上升趨勢顯著,然而對比同樣曾經被長視頻平臺看好的網絡電影和分賬網劇,長視頻短劇的單片票房產出能力,還是不夠突出。
早在2018年,網絡電影領域就已經誕生了分賬票房超5000萬的《大蛇》,2020年來自騰訊視頻的《鬼吹燈之湘西密藏》將這個紀錄繼續抬升到了5684.9萬的高度。盡管近年來伴隨網絡電影行業萎靡,頭部項目票房產出能力下降,分賬破千萬影片數量連年回落,但頭部項目的上限仍高于長視頻短劇。
分賬網劇也曾有過一時光鮮。
在2016年,一部名為《妖出長安》的古裝分賬劇在愛奇藝上線,這部成本僅450萬的小體量作品最終獲得2000萬的收益。此后優酷和騰訊視頻接連入局,產出多部項目。這類項目介于傳統長劇與微短劇之間,通過影視公司投拍,長視頻平臺分賬提供收益的商業模式運轉,是劇集行業TOC的一大嘗試。
分賬網劇的高光時刻出現在2020年,來自優酷的《人間煙火花小廚》和來自愛奇藝的《一閃一閃亮星星》一度將分賬劇市場天花板抬升至1.1億+。盡管由于分賬劇成功率低、微短劇沖擊等影響,這一賽道已經逐漸被行業放棄。
總而言之,目前的長視頻短劇與此前的分賬劇、網絡電影其實并沒有產生根本性差別,仍是依賴于長視頻分賬商業模式生存。票房高低不僅由項目品質決定,更由平臺分賬政策導向決定。
而即便是對比其他微短劇商業模式,長視頻短劇也有不小壓力。
相較小程序短劇、端原生微短劇,長視頻微短劇對投流獲客的依賴程度較低,目標受眾大多集中于平臺自有用戶。而與免費短劇相比,建立起成熟付費會員模式的長視頻平臺原本就是更高使用門檻的產品。
因此若想讓長視頻短劇做大做強,指望這些緩步上升的單片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短劇需要拼單片嗎?
不過與其他影視內容品類區別最大的是,微短劇從來都不是靠單片決勝負的類型。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上,檸萌好有本領CEO鄭安迪便直言“短劇不是奢侈品,短劇是消費品。”對于短劇內容方來說,深耕某一平臺、出一部爆款并不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如何在快節奏的市場環境下持續生產內容以實現存續才是第一要義。
麥芽傳媒創始人何云長已經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發行邏輯。
“微短劇商業化的核心不是賭爆款,而是持續提高確定性。數量規模和平均水準的上升,能帶來穩定的現象級爆款數量。但微短劇的爆款不能賭,只能從規?;瘮祿飶捅P、迭代、創新產生?!?/p>
在他看來,“做好全流程的商業化模式才能被更多觀眾看見。比如上線初期依靠投流付費觀看、端上付費等模式迅速觸達觀眾,獲得分賬票房數據;上線中期依靠投流免費觀看等模式持續觸達觀眾,獲得廣告收益;上線長期依靠多元分發播放、版權授權等模式長期觸達觀眾,獲得分賬收益?!?/p>
而對于長視頻平臺來說,對于短劇的態度便是既要又要——既需要增加內容數量,提升平臺短劇內容的總票房產出,同時也要極力提升單片收益,以此吸引更多優質內容方加入,爭奪行業主動權。
可以看到,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這批長視頻平臺現在都在著力于不斷優化商業模式,一方面敞開雙臂扶持優秀創作者、吸納更多內容方,另一方面則通過資源扶持、分賬比例提升等方式讓利于片方。分賬超3000萬的《原罪》,正是在愛奇藝新的商業模式下誕生的高票房項目。
同樣的事,免費短劇頭號玩家紅果短劇也正在做。并且依靠著免費模式對用戶的極致誘惑,紅果短劇已經在這場戰役中率先取得了切實的身位領先。
在首屆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上,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透露紅果短劇每月分賬金額從2024年年中突破1億元,躍升至11月單月超3億元,預計還將繼續增長。相較長視頻平臺拼搏一年才賺得4億+收入,紅果的成長速度,的確值得長視頻平臺們“膽寒”。
不過也有些長視頻平臺或許已經提前想好了“退路”。
幾日前,據Tech星球獨家獲悉,騰訊系于近期加碼對短劇的布局力度,在微信內悄然上線一款名為火星短劇社的小程序,這是騰訊首款獨立的短劇產品,主打免費模式。
在此同時,微信也上線了可以查找短劇內容并配有獨立播放界面的新“短劇”入口;而騰訊系的閱文在自制短劇之外,也上線了同名的“閱文短劇”微信小程序,并于抖音推出閱文短劇官方賬號。既做內容又開平臺,橫豎屏短劇齊頭并進,主打一個雨露均沾。
商業模式的底層邏輯決定了想依靠分賬玩法挑戰免費短劇將會非常困難。但好在處于爆發期的微短劇市場原本也不是只有一種解答方式,找到差異化發展路徑,長視頻平臺未嘗不能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