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對美國相關光纖產品發起反規避調查,這是中國發起的首例反規避調查。
3月4日,商務部發布公告稱,2025年2月10日,商務部收到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申請人)提交的關于對美國相關光纖產品發起反規避調查的申請書。
申請人主張,美國光纖生產商及(或)出口商,以相關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規避對原產于美國的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反傾銷措施,請求商務部對此進行反規避調查并采取反規避措施。
公告稱,商務部對上述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書及相關證據進行了審查,認為申請人的主張以及所提交的表面證據符合反規避調查立案要求。
商務部決定自2025年3月4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相關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可能規避對原產于美國的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反傾銷措施進行調查。調查期限為6個月,特殊情況下可適當延長。
反規避調查是針對規避現行反傾銷或反補貼措施的行為發起的一項貿易救濟調查,旨在確保貿易救濟措施的實施效果。不少世貿組織成員都有反規避調查實踐。
此前,商務部多次對原產于美國的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采取反傾銷舉措。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和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均屬于常見的單模光纖型號。
2011年4月和2017年4月,商務部先后兩次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5年。2018年7月10日,商務部發布公告,將美國公司所適用的反傾銷稅率調整為33.3%-78.2%。
2023年4月21日,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自2023年4月2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