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馬財經 劉俊群
編輯丨劉欽文
“表妹花4.1萬買了輛二手車,到手后竟發現有維修記錄,是輛事故車,連安全氣囊都有故障。找二手車商退車,對方卻以不影響使用為由拒絕,到底要不要起訴?”一名網友在小紅書求助道。
在汽車消費領域,許多人都對買到事故車心存忌憚。鮮有人知的是,這些事故車在汽車后市場領域,卻有著另一番“生意經”。
近日,Boche Holding Limited (Cayman)(下稱“博車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沖刺IPO。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顯示,按2023 年交易量計,博車網于中國事故車拍賣行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31.3%。不過,這家行業巨頭并非風光無限,依然面臨著多起拍賣合同糾紛,并且部分用戶也提出了投訴。
博車網作為事故車拍賣市場的“一哥”,背后獲得了TPG、復星國際、平安保險等知名機構的投資,那么,拍賣事故車的生意,好做嗎?
“清華學霸”賣事故車,年入32億
事故車是保險業務中的“老大難”問題。如今,多數車主都投保了交強險和車損商業險。然而,車輛“零整比”高,零部件價格貴,再加上維修工時費亂象,使得保險公司處理事故車時成本飆升。
為降低成本,保險公司常將預估損失過高的事故車作“推定全損”處理,按當年貶值后的實際價值賠給車主,車的殘值歸保險公司。而處理這些殘值最常見的方式便是拍賣,將車賣給有維修或拆解能力的機構。
在這個領域,北京恒泰博車拍賣有限公司(下稱“博車網”)堪稱“大玩家”,它是一家專注于事故車拍賣的平臺。2014年,由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學專業的陳健鵬創立。簡單說,陳健鵬搭建起了一個事故車B2B拍賣平臺。平臺一頭連接著保險公司等上游供給方,一頭連著認證修理廠、持證汽車拆解廠等下游買家。
截至2024年9月底,博車網平臺會員陣容龐大,逾4.23萬家認證修理廠、逾950家持證汽車拆解廠、逾1500家授權汽車經銷商及逾5.7萬家獨立汽車經銷商在此交易。
在博車網的拍賣平臺上,每成交一輛事故車,平臺就能從買家那里收到拍賣傭金、銷售交易費、倉儲保全物流服務費,還有買家支付的會員費。
從營收情況來看,事故車拍賣及配套服務一直是博車網的核心業務。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下稱“同期”),這部分收入分別達到了2.41億元、3.33億元和2.18億元。不過,其占總營收的比例卻從62.1%下降至54%。
盡管占比下降,但博車網在事故車拍賣領域的地位依然穩固,博車網是最大的事故車拍賣平臺。根據“灼識咨詢”資料顯示,按2023年交易量計,其于中國事故車拍賣行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約為31.3%。
博車網也成為投資界的“香餑餑”。TPG、復星國際、平安保險、遠翼投資、啟元投資、昆仲資本、毅峰資本等知名機構紛紛入局。在2022年2月,公司完成C2輪融資后,估值達到了31.7億元人民幣。
股權結構上,陳健鵬持股25.53%為單一最大股東,復星國際通過Ruizheng Investment持股2.59%、通過上海銳望持股5.72%,中國平安通過Technovac持股3.33%、通過Yizhi Ventures持股2.22%。值得注意的是,復星國際背后的實際控制人為郭廣昌,在資本市場上也是風云人物。
不過,龍頭也有煩惱。通過博車網平臺拍賣的事故車總數的增速在逐漸放緩。
《招股書》顯示,博車網事故車的拍賣總數,2022年為6.82萬臺,2023年增長58.6%至10.81萬臺,而截至2024年前9個月,同比增速降至10.9%,為8.74萬臺。這也是事故車拍賣及配套服務帶來的收入占比減少的原因。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博車網的二手車拍賣及配套服務發展勢頭良好,營收占比從2022年的17%穩步上升至2023年的21.7%。2024年前9個月為0.92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則為22.9%。該業務主要來源于二手車成功拍賣后,博車網向買家收取的拍賣傭金和相關銷售交易費、倉儲及辦證過戶等服務費,以及二手車買家支付的會員費。
不過,博車網2022年、2023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據《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博車網實現收入分別為3.88億元、5.18億元;年內虧損分別為1.8億元、1.21億元。直到2024年前三季度才扭虧為盈,其實現收入為4.04億元;凈利潤為142.5萬元。
事故車過戶卡殼,誰之過?
根據《招股書》可知,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賬面值變動”。在2022年和2023年,這一項的資金支出分別高達1.73億元和1.51億元,不過截至2024年9月末,該支出已縮減至0.4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賬面值變動,指公司發行給投資者的金融產品價值隨市場等因素變化,致公司資金支出或收益改變。
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博車網實現了扭虧為盈,這主要得益于其“節流優先”的策略。2024年前9個月,公司銷售及營銷開支、一般及行政開支、研發投入同比減少了6.78%、7.25%和14.35%。博車網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未來需“通過規模效應分攤固定成本”。
具體來看,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在銷售及營銷方面的開支為9065.9萬元、1.02億元和6694.5萬元;一般及行政開支分別為6734萬元、7324萬元和4689.9萬元;研發開支則是2246.3萬元、2941.6萬元、1921.2萬元。
一方面,博車網成功脫離虧損泥潭,但另一方面,事故車市場的混亂局面,給銷售事故車、二手車的公司帶來了諸多影響。整個市場各類投訴、訴訟不斷,而作為行業頭部企業的博車網,在快速擴張過程中也深陷拍賣合同糾紛,還遭到了部分用戶的投訴。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多位用戶便對博車網進行投訴,主要聚焦于過戶問題等方面。
一邊,是委托拍賣的車主不滿。有網友2021年1月委托其拍賣新能源車,等了1年未過戶,但車卻已經被轉賣,購車者沒繳納交強險上路,隱患極大;還有2024年7月委托拍賣的車主,到12月都沒辦完過戶,影響該車主新車購置。還有車主于2024年12月投訴稱,4個月前委托的事故車成交后未過戶,博車網還違規使用致違章信息產生。
另一端,購車車主也麻煩不斷。有網友反饋,自己訂購的比亞迪,博車網未按照最初約定的1個月交付期限交車。而在等待時長超過3個月后,該網友的購車訂單竟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被商家私自關閉了。還有網友表示,2023年9月,自己購買的上汽大眾未被告知電池包拆解,收到車發現電池包已報廢,損失慘重。
種種投訴調解不成,便逐漸演變成訴訟。據“中國裁判文書網”信息顯示,博車網有11篇拍賣合同糾紛。
其中,不乏因公司審核不到位,車輛本身存在問題導致無法過戶,進而引發雙方對簿公堂的糾紛。
2018年,姜坤在博車網參與車輛拍賣。2019年,姜坤在博車網成功競拍一輛“原車主”為蔣藝偉的奔馳,次日,姜坤支付車款3萬元、傭金4500元、施救費933元、綜合服務費2000元后提走車輛。
可提走車輛后,姜坤卻發現這輛車竟然有兩個車架號(車架號是由十七位字母、數字組成的編碼,相當于汽車的“身份證”,具有唯一性,用于識別車輛的制造商、生產年份、車型、發動機代碼及組裝地點等信息),這直接導致車輛無法正常過戶,購車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
2019年,姜坤將蔣藝偉、博車網母公司告上法庭,一審判決合同解除,蔣藝偉退車款及利息。
“車主”杜開創也遇到類似問題。2017年他代朋友張歡競拍到一款車,但杜開創付款取車后發現車有抵押查封無法過戶。他要求退款等,因車賣給張歡,一審法院判公司退款給張歡。
事實上,這些問題的背后,反映出事故車與新車有著本質的不同。事故車缺乏標準化,其市場價格受到多種因素的顯著影響,諸如新車和二手車的價格波動、車輛本身的損壞程度,以及配件價格的起伏等。
據《人民日報》援引中山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鄭曉瑩觀點,“這反映出我國二手車市場交易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對稱讓消費者處于弱勢,不良商家借機牟利,且消費者維權成本高,商家違法成本低,導致商家敢于冒險。”
不過,北京元棟律師事務所律師呂恩相也指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二手車商應當對其所售賣汽車的來源是否合法、行駛里程、維修記錄、交易記錄、車輛存在問題等重要信息在出售前全面核查檢測,并將檢測結果以書面或者其他可以確認的方式告知消費者。
他進一步補充道:“如果明知該車是事故車而故意隱瞞事實,誘導消費者購買,則可能構成欺詐,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消費者有權要求退一賠三。”
二手車市場混戰中如何突圍?
不可否認的是,銷售事故車為博車網帶來了可觀的毛利率。2024年前9個月,博車網來自事故車及配套服務業務的毛利率為61.8%,高于二手車及配套服務的毛利率51.9%。
高利潤也讓事故車成了市場爭搶的焦點。甚至會出現“一個事故現場,7個黃牛搶單,有4S店、也有修理廠,他們的速度比交警還要快”的情景。
博車網的上游車源主要來自中國的保險公司、租賃公司及汽車融資租賃公司等機構,特別是在事故車拍賣及配套服務領域。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公司分別有71.4%、63.4%及58%的事故車交易來自上述三大上游車源方。
然而,與這些車源方的合作并非牢不可破。
博車網在《招股書》中介紹,公司與這些主要車源方的合約大多僅為期一年,且合約中并未規定必須續約。因此,車源方在合約期滿后有可能選擇不再續約,甚至自行進入事故車拍賣行業,建設自己的拍賣平臺。
《招股書》中提到,2022年博車網的一家大型保險公司車源方就決定創建自己的專屬拍賣平臺。博車網表示,這一策略將減少市場上可供拍賣的事故車數量,進而對公司產生負面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瓜子二手車、人人車等平臺也提供事故車的售賣服務,并且會清楚標注車輛的維修記錄和歷史事故情況,幫助消費者做出更為明智的決策。
瓜子二手車在2021年完成了3億美元(約19.5億元人民幣)的戰略融資,其中2億美元(約13.1億元人民幣)由H Capital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IDG資本跟投。而人人車則在2015年完成了騰訊戰略領投的8500萬美元(約5.5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估值超過5億美元(約30億元人民幣)。這些平臺憑借強大的資金和渠道優勢,在市場中具有明顯的競爭力。
就連博車網轉向的二手車市場,也同樣競爭激烈。
瓜子二手車也涉及C2C二手車交易,還擴展到保賣和嚴選等業務,人人車則通過滴滴配車和快修業務拓展了市場份額。
此外,優信(UXIN)在2018年成功上市,成為“中國二手車第一股”,并創新了“線下倉儲式大賣場+線上購車”的商業模式。懂車帝也在2022年8月進入二手車線下交易市場,推出了“懂懂二手車”項目。
據“太平洋汽車網”消息顯示,2024年瓜子二手車市場份額達31.5%,排名第一;人人車市場份額為 22.8%,位居第二;優信市場份額為 19.7%,排名第三。
甚至連家電巨頭—海爾也在二手車市場加碼,其旗下的二手車品牌卡泰馳通過與18家二手車經銷商結盟,已在各地開設28家線下門店。2025年2月20日,海爾旗下卡泰馳控股斥資約18億美元,收購中國平安旗下云辰資本所持汽車之家股份,交易完成后將以約41.91%持股比例成控股股東。
此外,新車市場的價格戰進一步加劇了二手車市場的壓力。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報告,2023年新能源車的平均降價幅度達到9.2%。新車價格的下滑直接影響了二手車的銷售價格,使得二手車經銷商的毛利率普遍下降。在二手車經銷商百強企業中,單車毛利率在4%-6%的有49家,4%以下的有29家,僅有4家毛利率在10%以上。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對手環伺;口碑層面,投訴糾紛不斷。在這輪二手車行業洗牌當中,博車網能在資本市場C位出道嗎?
你了解過事故車、二手車的去處嗎?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