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接班人是誰?董明珠和格力電器的終極考驗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接班人是誰?董明珠和格力電器的終極考驗

格力電器員工人數近8萬人,董明珠居于最中心、最核心位置。

文 | 時代周報

71歲的董明珠再次公開談及接班人問題。

2月20日,《酌見》欄目發布董明珠與俞敏洪對話片段。董明珠聲言,“已經找到格力接班人,有三四個預備人選。”她還透露,“有幾個苗子在不同的平臺上,在不同的崗位,關鍵要有一個人出來。”

董明珠素以敢言著稱,行事果斷,是公認的“商界鐵娘子”。她從一線銷售做起,2001年起擔任格力電器總裁,至今已24年之久。2012年,她又從朱江洪手中接任董事長一職,同時身兼總裁,至今已13年。

在董明珠掌舵的13年間,格力電器的業務不再局限于空調,已橫跨至生活電器、半導體、工業儲能、再生資源等多元領域,營收、凈利潤規模也都實現大跨步。2012年,格力電器營收剛過千億門檻,凈利潤不足74億元。2023年,格力的收入規模已跨過2000億元大關,凈利潤超過290億元。

規模躍升之外,格力電器也有隱憂:營收依然極為依賴空調業務,多元化戰略還未找到堅實的第二增長點。格力還需要董明珠,成為短期內的客觀要求。長期而言,接班人安排是所有企業達成基業長青的制度性設計,不容回避。

格力電器(000651.SZ)第十二屆董事會任期即將屆滿。2月24日,格力電器宣布提名董明珠為新一屆董事會候選人。不出意外的話,董明珠將繼續連任。

在這次的非獨立董事名單中,出現了舒立志、鐘成堡兩個新面孔,他們被外界視為潛在的接班人選。

舒立志2019年12月加入格力電器,一年后擔任副總裁至今。此前,他曾擔任國家審計署武漢特派辦副處長、處長。鐘成堡現任格力電器總工程師、總裁助理,是電氣正高級工程師,還擔任廣東省高性能伺服系統企業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鐘成堡還在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機器人有限公司等9家格力電器旗下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

誰是董明珠的接班人?不是新話題。

2006年,時任格力電器總裁的董明珠就在個人自傳提出:“培養年輕人一直是我的心愿。人總是要退休的,對企業負責就應該慎重考慮接班人問題,但我現在想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如何領著大家把格力搞得更好。”

那時的董明珠頻繁活躍在臺前,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公眾知名度漸增。她曾這么評價當初的自己:“我做副手時特別努力,承擔了很多一把手的事情,沖鋒陷陣、擋子彈都是我。我也希望能有這樣一位的副手,但目前還沒有看到,很遺憾。”

董明珠再次提及接班人,與此形成明顯反差的是——格力電器還在不斷強化董明珠的個人烙印。2月25日,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對外透露,公司計劃在2025年內完成全國范圍內3000家門店的改造工作,以“董明珠健康家”為新店名。

董明珠的接班人是誰?她有沒有合適的接班人?外界對這些問題,樂此不疲。每次猜測就像拆盲盒,以為隱藏款會即將降臨,結果是“再等等”“再看看”。接班人難題,不僅是董明珠的終極考驗,也事關格力電器的長期穩定發展。答案最終只能董明珠親自揭曉。

變動的接班人猜測名單

多年以來,外界猜測的接班人名單增增減減,進進出出。

最年輕的候選人,當屬出生于1999年的孟羽童。2021年,她參加綜藝節目《初入職場的我們》,走入董明珠視野,由實習生轉正,擔任董明珠的秘書。董明珠對孟羽童一度極為看好,表示要親自培養,將她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這句話直接將孟羽童推到聚光燈下,知名度大增。

格力電器借力打力,將孟羽童推向帶貨一線。2021年11月,孟羽童在格力電器官方直播間進行直播帶貨首秀。4小時內,直播共上架了24件商品,總觀看人數超過11.3萬人,單場銷售額僅有62萬元。后續幾場的直播帶貨銷售額并不盡如人意,始終沒有突破百萬,這一成績遠遠達不到董明珠的期待。

2023年4月7日,董明珠稱孟羽童不再是她的秘書,并表示相比秘書工作,孟羽童更熱愛直播工作。

另一名曾經呼聲很高的候選人是科技網紅王自如,他挑起了格力電器數字化渠道變革的重任。過去兩年,他活躍在格力改革的最前線。去年8月10日、12日,王自如先后參加格力在珠海和廣州舉行的兩場盛會,他以格力電器總部領導、數字化渠道改革項目負責人的身份,對外解讀格力的新營銷模式。

王自如操刀格力內部最重要的改革,但最終決定權仍在董明珠。一名安徽格力經銷商曾與王自如打過交道,他發現凡是涉及內部決策的問題最終依然由董明珠拍板決定。

“王自如只是她(董明珠)的代言人。”上述經銷商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董明珠是政策的制定者、把控者,王自如更多只是執行者的角色。

去年8月,王自如曝出從格力電器離職。至此,被視作格力渠道化改革風向標的兩名關鍵人物先后離場。

董明珠曾對比王自如和孟羽童評價,“兩者不在同一起跑線上,一個剛從學校出來,一無所知,而王自如經過市場的鍛煉,對人生的認識不在一個層面上。”

更早之前,曾被外界認為有望接手格力電器的原董事會秘書望靖東和原執行總裁黃輝相繼在2020年8月、2021年2月離職。

從公開表態看,董明珠內心極其期盼接班人選能脫穎而出,并為此積極物色。她的標準并不低,甚至稱得上嚴苛。格力未來的接班人必須“愛格力勝過愛自己的家”,能完完全全做到“以公司為家”。這是董明珠多次公開提出的要求。

格力電器難離董明珠?

格力電器員工人數近8萬人。毫無疑問,董明珠居于最中心、最核心位置。

在企業營銷、公共輿論領域,她為格力電器代言。在某種程度上,董明珠或許已和格力電器之間畫上等號。這種情形之下,格力電器能否離得開董明珠就成為一個現實擔憂。

去年6月,格力電器召開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董明珠再次提及退休話題。“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就不能急功近利。我們對每個產品部件的要求都非常嚴謹,一直把質量擺在第一標準。”董明珠聲言,“明年換屆也許我會退休,但給后面人留個爛攤子可不行啊!”

一面是退休設想屢次公開談及,另一面董明珠和格力電器之間的關聯進一步強化。

今年2月中旬,格力電器展開了一番轟轟烈烈的改頭換面,多地格力專賣店改名為“董明珠健康家”,進一步深化董明珠的個人影響力。

“更名有利于格力電器打造生態體系,在自己專賣店里售賣格力品牌之外的其他品牌產品,未來格力專賣店可以轉型為類似‘京東之家’的連鎖加盟渠道,接入合作方產品,從而使公司產品線更豐富。”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過,此舉的弊端在于董明珠面臨退休問題。董明珠曾多次公開表示,必須慢慢培養接班人梯隊。對于自己是否退休、何時退休,則一直沒有下定論。

按格力電器官方解釋,更名目標在于從傳統單一空調產品向智能家電、健康設備和智能家居服務多品類、強服務轉變,定位于高端市場,以健康生活為核心,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生活環境。

湖北格力縣級經銷商李達(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更換店名的門店要求面積大于150平米,必須是全品類,而且生活電器占比需要達標。“這兩年格力強推冰洗,但品牌定位不清晰,效果算不上理想。”李達說。

這不是格力電器第一次將品牌與董明珠綁定在一起,“董明珠”商標已被格力電器注冊。早在2015年,格力手機推出的時候,就用董明珠的個人頭像作為開機畫面,下面還有一段感謝語和董明珠的簽名。

硬幣的另一面是,沒人能否認董明珠對格力電器的努力付出和重要貢獻。

“1994年董總回到總部的時候(指董明珠從銷售一線被提拔為格力電器經營部部長),當時格力每年4個億的銷售額,里邊有1.6個億是董總一個人賣的。董總回來主要抓經營,那時候經營的狀況是連賬都理不清楚,在外面有多少貨,人家欠我們多少錢都不知道,就是一盤亂賬。”朱磊對外強調,格力經營真正意義上的規范化是從董明珠成為經營部部長之后開始的。

2012年,以創始人朱江洪的退休為分水嶺,格力電器正式進入董明珠時代。董明珠提出“每年增長200億”,到2018年實現營收2000億元的宏偉目標。從此,格力電器再沒有第二個董明珠出現。

故事遠未結束?

當改變命運的時刻降臨,猶豫就會敗北。這位曾在銷售前線戰無不勝的“鐵娘子”近年大力推動渠道改革,但或許已錯失改革的最佳時機。

2019年,董明珠借助混改等組織變革登上權力巔峰。當時,家電行業的高速增長也步入尾聲,包括海爾、美的等在內的頭部公司都找好了轉型的方向。

早在2010年,朱江洪就曾表示,格力不排除進入冰箱領域,但董明珠認為多元化有悖于格力專注空調的理念。

行業巨變的浪潮之下,追趕者與領先者的身份互換并不需要太久。

與董明珠立下五年賭局的雷軍,活成了企業家理想中的樣子。這些年,他帶領小米在造車領域一路狂奔,將個人IP和品牌保持著適當的距離。

反觀競爭對手海爾、美的,兩者的營收和增速均超越格力電器,前者將業務版圖延伸至大健康、智能家電領域,后者加大拓寬海外市場的版圖,海外營收比例維持在4成。

2024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467.22億元,同比減少5.34%;凈利潤為219.61億元,同比提升9.30%。同期,美的集團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3189.75億元和316.9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9.57%和14.37%。海爾智家同期營收為2029.71億元,同比增加2.17%;凈利潤為151.54億元,同比提升15.27%。

相較其他家電巨頭,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戰略、渠道變革推進得相對遲緩,導致在后續市場競爭中漸有失速之勢。而曾被董明珠一度寄予厚望的手機、小家電和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業務,也沒撐起格力的新夢想。

為降低對空調業務的依賴,格力電器將廣告詞從“好空調,格力造”變成了“好電器,格力造”。然而,格力電器在空調主業之外的表現乏善可陳,多元業務的努力收效不顯。

數據顯示,格力電器對空調業務的依賴度并沒有減弱,從2020年的70%提升至2023年的74%,再到2024年上半年的78%。

眼下,格力電器正面臨重要的轉型期,這些都少不了董明珠。她與格力電器之間的故事或許遠沒有結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董明珠

  • 董明珠健康家首都店開業六天累計銷售額達660萬元,直播帶貨超160萬元
  • 千億家電巨頭高管集體“出道”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接班人是誰?董明珠和格力電器的終極考驗

格力電器員工人數近8萬人,董明珠居于最中心、最核心位置。

文 | 時代周報

71歲的董明珠再次公開談及接班人問題。

2月20日,《酌見》欄目發布董明珠與俞敏洪對話片段。董明珠聲言,“已經找到格力接班人,有三四個預備人選。”她還透露,“有幾個苗子在不同的平臺上,在不同的崗位,關鍵要有一個人出來。”

董明珠素以敢言著稱,行事果斷,是公認的“商界鐵娘子”。她從一線銷售做起,2001年起擔任格力電器總裁,至今已24年之久。2012年,她又從朱江洪手中接任董事長一職,同時身兼總裁,至今已13年。

在董明珠掌舵的13年間,格力電器的業務不再局限于空調,已橫跨至生活電器、半導體、工業儲能、再生資源等多元領域,營收、凈利潤規模也都實現大跨步。2012年,格力電器營收剛過千億門檻,凈利潤不足74億元。2023年,格力的收入規模已跨過2000億元大關,凈利潤超過290億元。

規模躍升之外,格力電器也有隱憂:營收依然極為依賴空調業務,多元化戰略還未找到堅實的第二增長點。格力還需要董明珠,成為短期內的客觀要求。長期而言,接班人安排是所有企業達成基業長青的制度性設計,不容回避。

格力電器(000651.SZ)第十二屆董事會任期即將屆滿。2月24日,格力電器宣布提名董明珠為新一屆董事會候選人。不出意外的話,董明珠將繼續連任。

在這次的非獨立董事名單中,出現了舒立志、鐘成堡兩個新面孔,他們被外界視為潛在的接班人選。

舒立志2019年12月加入格力電器,一年后擔任副總裁至今。此前,他曾擔任國家審計署武漢特派辦副處長、處長。鐘成堡現任格力電器總工程師、總裁助理,是電氣正高級工程師,還擔任廣東省高性能伺服系統企業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鐘成堡還在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機器人有限公司等9家格力電器旗下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

誰是董明珠的接班人?不是新話題。

2006年,時任格力電器總裁的董明珠就在個人自傳提出:“培養年輕人一直是我的心愿。人總是要退休的,對企業負責就應該慎重考慮接班人問題,但我現在想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如何領著大家把格力搞得更好。”

那時的董明珠頻繁活躍在臺前,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公眾知名度漸增。她曾這么評價當初的自己:“我做副手時特別努力,承擔了很多一把手的事情,沖鋒陷陣、擋子彈都是我。我也希望能有這樣一位的副手,但目前還沒有看到,很遺憾。”

董明珠再次提及接班人,與此形成明顯反差的是——格力電器還在不斷強化董明珠的個人烙印。2月25日,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對外透露,公司計劃在2025年內完成全國范圍內3000家門店的改造工作,以“董明珠健康家”為新店名。

董明珠的接班人是誰?她有沒有合適的接班人?外界對這些問題,樂此不疲。每次猜測就像拆盲盒,以為隱藏款會即將降臨,結果是“再等等”“再看看”。接班人難題,不僅是董明珠的終極考驗,也事關格力電器的長期穩定發展。答案最終只能董明珠親自揭曉。

變動的接班人猜測名單

多年以來,外界猜測的接班人名單增增減減,進進出出。

最年輕的候選人,當屬出生于1999年的孟羽童。2021年,她參加綜藝節目《初入職場的我們》,走入董明珠視野,由實習生轉正,擔任董明珠的秘書。董明珠對孟羽童一度極為看好,表示要親自培養,將她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這句話直接將孟羽童推到聚光燈下,知名度大增。

格力電器借力打力,將孟羽童推向帶貨一線。2021年11月,孟羽童在格力電器官方直播間進行直播帶貨首秀。4小時內,直播共上架了24件商品,總觀看人數超過11.3萬人,單場銷售額僅有62萬元。后續幾場的直播帶貨銷售額并不盡如人意,始終沒有突破百萬,這一成績遠遠達不到董明珠的期待。

2023年4月7日,董明珠稱孟羽童不再是她的秘書,并表示相比秘書工作,孟羽童更熱愛直播工作。

另一名曾經呼聲很高的候選人是科技網紅王自如,他挑起了格力電器數字化渠道變革的重任。過去兩年,他活躍在格力改革的最前線。去年8月10日、12日,王自如先后參加格力在珠海和廣州舉行的兩場盛會,他以格力電器總部領導、數字化渠道改革項目負責人的身份,對外解讀格力的新營銷模式。

王自如操刀格力內部最重要的改革,但最終決定權仍在董明珠。一名安徽格力經銷商曾與王自如打過交道,他發現凡是涉及內部決策的問題最終依然由董明珠拍板決定。

“王自如只是她(董明珠)的代言人。”上述經銷商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董明珠是政策的制定者、把控者,王自如更多只是執行者的角色。

去年8月,王自如曝出從格力電器離職。至此,被視作格力渠道化改革風向標的兩名關鍵人物先后離場。

董明珠曾對比王自如和孟羽童評價,“兩者不在同一起跑線上,一個剛從學校出來,一無所知,而王自如經過市場的鍛煉,對人生的認識不在一個層面上。”

更早之前,曾被外界認為有望接手格力電器的原董事會秘書望靖東和原執行總裁黃輝相繼在2020年8月、2021年2月離職。

從公開表態看,董明珠內心極其期盼接班人選能脫穎而出,并為此積極物色。她的標準并不低,甚至稱得上嚴苛。格力未來的接班人必須“愛格力勝過愛自己的家”,能完完全全做到“以公司為家”。這是董明珠多次公開提出的要求。

格力電器難離董明珠?

格力電器員工人數近8萬人。毫無疑問,董明珠居于最中心、最核心位置。

在企業營銷、公共輿論領域,她為格力電器代言。在某種程度上,董明珠或許已和格力電器之間畫上等號。這種情形之下,格力電器能否離得開董明珠就成為一個現實擔憂。

去年6月,格力電器召開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董明珠再次提及退休話題。“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就不能急功近利。我們對每個產品部件的要求都非常嚴謹,一直把質量擺在第一標準。”董明珠聲言,“明年換屆也許我會退休,但給后面人留個爛攤子可不行啊!”

一面是退休設想屢次公開談及,另一面董明珠和格力電器之間的關聯進一步強化。

今年2月中旬,格力電器展開了一番轟轟烈烈的改頭換面,多地格力專賣店改名為“董明珠健康家”,進一步深化董明珠的個人影響力。

“更名有利于格力電器打造生態體系,在自己專賣店里售賣格力品牌之外的其他品牌產品,未來格力專賣店可以轉型為類似‘京東之家’的連鎖加盟渠道,接入合作方產品,從而使公司產品線更豐富。”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過,此舉的弊端在于董明珠面臨退休問題。董明珠曾多次公開表示,必須慢慢培養接班人梯隊。對于自己是否退休、何時退休,則一直沒有下定論。

按格力電器官方解釋,更名目標在于從傳統單一空調產品向智能家電、健康設備和智能家居服務多品類、強服務轉變,定位于高端市場,以健康生活為核心,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生活環境。

湖北格力縣級經銷商李達(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更換店名的門店要求面積大于150平米,必須是全品類,而且生活電器占比需要達標。“這兩年格力強推冰洗,但品牌定位不清晰,效果算不上理想。”李達說。

這不是格力電器第一次將品牌與董明珠綁定在一起,“董明珠”商標已被格力電器注冊。早在2015年,格力手機推出的時候,就用董明珠的個人頭像作為開機畫面,下面還有一段感謝語和董明珠的簽名。

硬幣的另一面是,沒人能否認董明珠對格力電器的努力付出和重要貢獻。

“1994年董總回到總部的時候(指董明珠從銷售一線被提拔為格力電器經營部部長),當時格力每年4個億的銷售額,里邊有1.6個億是董總一個人賣的。董總回來主要抓經營,那時候經營的狀況是連賬都理不清楚,在外面有多少貨,人家欠我們多少錢都不知道,就是一盤亂賬。”朱磊對外強調,格力經營真正意義上的規范化是從董明珠成為經營部部長之后開始的。

2012年,以創始人朱江洪的退休為分水嶺,格力電器正式進入董明珠時代。董明珠提出“每年增長200億”,到2018年實現營收2000億元的宏偉目標。從此,格力電器再沒有第二個董明珠出現。

故事遠未結束?

當改變命運的時刻降臨,猶豫就會敗北。這位曾在銷售前線戰無不勝的“鐵娘子”近年大力推動渠道改革,但或許已錯失改革的最佳時機。

2019年,董明珠借助混改等組織變革登上權力巔峰。當時,家電行業的高速增長也步入尾聲,包括海爾、美的等在內的頭部公司都找好了轉型的方向。

早在2010年,朱江洪就曾表示,格力不排除進入冰箱領域,但董明珠認為多元化有悖于格力專注空調的理念。

行業巨變的浪潮之下,追趕者與領先者的身份互換并不需要太久。

與董明珠立下五年賭局的雷軍,活成了企業家理想中的樣子。這些年,他帶領小米在造車領域一路狂奔,將個人IP和品牌保持著適當的距離。

反觀競爭對手海爾、美的,兩者的營收和增速均超越格力電器,前者將業務版圖延伸至大健康、智能家電領域,后者加大拓寬海外市場的版圖,海外營收比例維持在4成。

2024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467.22億元,同比減少5.34%;凈利潤為219.61億元,同比提升9.30%。同期,美的集團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3189.75億元和316.9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9.57%和14.37%。海爾智家同期營收為2029.71億元,同比增加2.17%;凈利潤為151.54億元,同比提升15.27%。

相較其他家電巨頭,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戰略、渠道變革推進得相對遲緩,導致在后續市場競爭中漸有失速之勢。而曾被董明珠一度寄予厚望的手機、小家電和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業務,也沒撐起格力的新夢想。

為降低對空調業務的依賴,格力電器將廣告詞從“好空調,格力造”變成了“好電器,格力造”。然而,格力電器在空調主業之外的表現乏善可陳,多元業務的努力收效不顯。

數據顯示,格力電器對空調業務的依賴度并沒有減弱,從2020年的70%提升至2023年的74%,再到2024年上半年的78%。

眼下,格力電器正面臨重要的轉型期,這些都少不了董明珠。她與格力電器之間的故事或許遠沒有結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波县| 临泉县| 济阳县| 南安市| 会宁县| 六枝特区| 西乌珠穆沁旗| 监利县| 收藏| 梅河口市| 天峻县| 泰顺县| 保康县| 城市| 焦作市| 托里县| 南康市| 东海县| 延边| 蓝山县| 庆安县| 衢州市| 沙雅县| 海林市| 永州市| 洞口县| 永修县| 志丹县| 江阴市| 德惠市| 深圳市| 秀山| 阜康市| 顺平县| 来凤县| 彩票| 丹东市| 哈尔滨市| 云霄县| 丹棱县|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