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2025年3月3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新聞發言人劉結一在70多分鐘時間里回應了中國經濟增長、改革開放等多個問題,民生議題歷來在全國兩會上受到關注,劉結一也就政協在“一老一幼”“三農”工作、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參政議政情況作了介紹。
劉結一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一老一幼”等民生議題是牽動億萬家庭的民之關切,也是關乎高質量發展的“國之大者”。
他介紹,2024年,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是協商建言的重要著力點。委員們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研論證,跨越東西南北多個省區,入街道社區、進養老托育院、開座談會,察民情、聽民聲,掌握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百余位全國政協委員就建立健全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高質量人口服務體系開展專題協商。在提高長期護理服務市場化供給、前瞻布局發展銀發經濟、完善政策體系建設、協同破解養育痛點等方面提出實打實的意見建議,得到相關部門積極回應。
劉結一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
過去一年,我國“三農”發展交出亮眼答卷。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超過3300萬人,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鄉村富民產業蓬勃發展,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同比實際增長6.3%和6.5%。
劉結一表示,全國政協始終高度關注“三農”工作,緊扣農業強國、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重大主題,充分發揮“三農”領域院士委員多、專家委員多、基層委員多的特點,圍繞糧食生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布局、人居環境治理和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等主題,深入開展視察調研活動。委員們深入研究調動農民和糧食主產區種糧積極性、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等議題,邀請基層政協委員、一線種糧大戶參加座談,直接聽取基層聲音,集思廣益,推動政策落地,取得扎實成效。
“這些年,天更藍,水更凈,空氣更清新,身邊的環境越來越好,這是大家的共同感受。”劉結一說,過去一年,全國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2%,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到90.4%,森林覆蓋率超過25%,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增綠最多的國家。
他表示,全國政協圍繞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持續跟蹤研究,提出推動行業規范發展的建議。針對農村污水治理難題,注重“房前屋后”,緊盯“田邊道旁”,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長期深入研究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以及黃河長江流域生態保護、三江源生物多樣性、草原生態保護修復等問題,提出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