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半年多,中國證監會通報東方集團(600811.SH)財務造假案階段性調查進展情況。
2025年2月28日,東方集團立案調查進展,得到了初步查明。公司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財務信息嚴重不實,涉嫌重大財務造假,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據了解,東方集團虛增營收超200億元,凈利潤虛增幅度達300%。具體造假手段包括虛構交易網絡,通過設立空殼公司偽造農業大宗商品購銷合同,僅2022年虛構大豆交易金額即達37億元。以及通過少計存貨減值、虛增資產估值等方式,將資產負債率從實際82%粉飾至55%。
除此之外,東方集團還關聯方利益輸送。將16.4億元資金違規存入關聯財務公司并惡意凍結,6.29億元募集資金被違規挪用填補經營黑洞。
同一天,東方集團還披露了關于預重整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情況的公告,公告指出,公司雖已于前期推進預重整,因公司已被立案調查,且存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風險,根據相關規定,公司存在不符合重整條件的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東方集團成立于1992年,早在1994年1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是一家老牌上市企業,也是中國最早實行股份制改造并獲準上市的民營企業之一。目前公司的主營業務涉及現代農業及健康食品、金融、港口交通、新型城鎮化開發四大產業板塊,并參股兩家上市公司——錦州港(ST錦港)和民生銀行。
東方集團財務造假事件“東窗事發”源于2024年6月19日晚的一則公告。當時東方集團稱,日,公司收到東方財務公司書面回函,因東方財務公司近期流動性暫時趨緊,公司及子公司在東方財務公司存款出現大額提取受限情形。
不過,東方集團卻在公告中還指出,截止2024年6月17日,公司及子公司在東方財務公司存款余額6.40億元,公司及子公司在東方財務公司貸款余額6.66億元。公司及子公司在東方財務公司存款大額提取受限,將增加公司短期流動資金周轉壓力,對公司生產經營和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此次事件一出,2024年6月21日,東方集團公告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下發的《立案告知書》,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據了解,東方集團近年來業績持續惡化。從財務數據來看,2019年公司凈利潤5.98億元,同比減少14.71%,2020年公司凈利潤2.94億元,同比減少50.88%。業績持續下滑,到了2021年,公司由盈轉虧,凈利潤虧損15.7億元,同比減少634.23%。2022年至2023年,公司依舊處于虧損狀態中,分別虧損12.44億元和17.51億元。
在2025年1月披露了業績預告中,2024年東方集團依舊處于虧損狀態中,預計虧損8億元至1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來,東方集團的財務總監更迭頻繁,新任財務總監剛剛上任2個月,而原財務總監田春磊在公司被立案后辭任,在任時間也僅4個月。
而在東方集團2020年至2023年度涉嫌財務造假期間的財務總監為黨榮毅。其在2024年2月,因工作調整原因,辭去了公司財務總監職務,辭職后,仍繼續擔任公司副總裁職務。
受此消息影響,2025年3月3日,東方集團開盤跌幅,截至收盤報價為1.93元/股,跌幅為9.81%,封單金額近2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東方集團的股東戶數高達12.9萬戶,較2024年6月風險提示前增加了一萬多戶。在證監會明確提醒東方集團存在造假風險后,一些專業金融機構也選擇逆勢買入,進入東方集團十大股東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