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硅料去產能,關鍵在于禁得住“熬”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硅料去產能,關鍵在于禁得住“熬”

舅舅與外甥的一場宮斗,竟葬送一家好企業!

文|趕碳號

光伏行業要想修復,活下來,源頭在于硅料。硅料怎么個去產能法兒呢?

關于這事,趕碳號近期請教了不少高人,發現硅料去產能其實簡單粗暴地很。說到底,就是頭部企業們想盡辦法,拼盡全力(主要是拼現金),把那些已經停工企業的硅料設備,熬到報廢為止。這個時間長度,大約是一年。一家頭部企業認為,從2024年年下半年開始計算,估計到今年第三季度,那些已經停工的硅料設備,基本就熬報廢了。

“熬”設備,簡單一個“熬”字,背后是光伏的血與淚。趕碳號盤點下來,不只是停產停工坐以待斃的中小硅料企業,就是一些頭部老玩家,也未必就能禁得住“熬”。

01、2025年硅料產量雖減,但更為過剩

多晶硅是整個光伏產業的牛鼻子,產能嚴重過剩是共識。

一般我們認為,現在多晶硅實際產能約在300萬噸左右。銀河證券統計,截至2024年底,我國多晶硅實際有效產能為289.5 萬噸。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在2024年我國多晶硅的產量182萬噸??紤]到2024年市場中還有20-25萬噸的庫存,實際上,2024年實際消耗的多晶硅,要比182萬噸少得多。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粗略地得出結論:多晶硅有效產能比需求,多了近1倍。

此外,硅業企業之間還流傳著另外一個版本的數據:我國多晶硅的實際產能為264萬噸,需求為158萬噸。實際有效產能比需求多出67%。

不管是哪個數據,結論就是:因為整體供大于求,再加上頭部企業在電價低谷期120%超負荷生產,帶亂了行業節奏,造成硅料庫存高企,價格一路下跌,跌破所有硅料企業的現金成本,所有人都虧錢。

已經公告財務數據的大全能源統計稱,“多晶硅平均銷售價格從2023 年的 11.48 美元/公斤大幅降至 2024年的5.66 美元/公斤。”

從有效產能和市場需求來看,2025年多晶硅的供應(指有效產能)仍然過剩,甚至比2024年更嚴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我國光伏新增裝機或下降,全球光伏需求增長放緩。

2月17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公開演講中預測:樂觀情況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10%。但是,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為215-255GW,同比下滑8.13%-22.54%!果真如此,這是自2019年以來首次下滑!

總量雖然仍很高,但裝機下滑這樣的心理預期往往更為重要。

實際上,光伏協會每年的光伏裝機預測都偏保守,這是由協會性質決定的,不同于彭博新能源財經這樣的機構或媒體。但是,現在全行業一致認為,光伏新增裝機,已經過了高增長階段了。多晶硅需求,也只可能是緩慢增長。通過需求的快速增長來平衡供需關系,似乎已經不太可能了。

幾十年來習慣了高增長的企業,對于很多情況都要慢慢擺正心態。趕碳號測算,2025年全行業對于硅料的實際需求量應該和2024年相當,約在150萬噸至160萬噸。

(2)仍有新產能在2025年釋放。

新產能當中,最確定的當屬紅獅青海項目(紅獅在2022年收購了施正榮博士的亞洲硅業)。

行業權威媒體國家電網報2月27日消息:“海東紅獅半導體有限公司硅基新材料項目坐落于海東市零碳產業園區,是青海省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該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年產25萬噸工業硅及配套余熱發電項目、20萬噸多晶硅、3×5吉瓦單晶切片生產裝置。本期投資102.79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工業硅、14萬噸多晶硅,年產值預計180億元。該項目于2023年5月開工,預計今年(2025年)8月全面投產,投產后將助力區域綠色能源產業鏈升級。”

當時,甚至就連趕碳號這樣的局外人在內,所有人都知道硅料價格會跌,紅獅仍義無反顧地跳進硅料大坑接盤亞硅。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投產即血虧,但仍然是頭鐵的紅獅,迎難而上。事出反常必有妖,紅獅這種反常行為的背后,動機也許未必單純。

此外,南玻、東立、合盛硅業等企業也曾表示,有項目在2025年投產?,F在看這些項目或存在一定變數,要么延期要么縮減規模,但多少也會給市場帶來增量。

除此之外,海外還有一個重磅項目,就是阿曼的聯合太陽能。據圈內人透露,如無意外,這個10萬噸級的大項目將于今年7月份投產,即使考慮到產能爬坡,至少也有幾萬噸的供應。

(3)硅料庫存仍在。

據(1)、(2)的推測,2025年多晶硅的有效產能預計在300萬噸以上,樂觀估計在350萬噸以下。

據鐵合金在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8日,國內多晶硅企業庫存量約為27.38萬噸。

另外,在場外庫存方面,據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數據,截至2月21日,場外庫存合計38.78萬噸,其中工廠庫存為22.98萬噸,市場庫存為15.8萬噸。一個重要原因是,春節前后硅料價格微漲,在預期帶動下,硅片企業提前備料,各家企業手中也有可供一個月生產的硅料庫存。

因此,從有效產能和實際需求來看,2025年的多晶硅,將比2024年更為過剩。

02、配額用不完,一起慢慢熬

當然,所有企業一起虧錢、一起死,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牽頭的自律公約、以及光伏企業的財務壓力共同作用下,降低開工率自去年10月以來,已經逐漸成為所有人的共同選擇。

2024年底在宜賓舉行的光伏行業年會期間,硅料企業一致同意降低開工率。其實,當時也只有3家企業的開工率能維持在50%以上。

若是一致限產,考慮到庫存、海外硅料供應,限制開工率,硅料可能就會出現緊張,硅料價格會上漲,且會有合理利潤。雖然自律公約的目的也是為了實現供求平衡,企業有點利潤。

但是,這只是理想狀態。

首先,并非所有的企業都參加了自律公約。老玩家東方希望、新玩家弘元綠能(據說后面又加入了)等都沒有參加,還有個別企業,光伏協會甚至沒有發出邀請。

其次,只要有利潤,哪怕不虧現金,硅料企業肯定都會提高開工率。

再次,光伏行業協會給到各家企業的配額,也僅考慮到基本的供需平衡。

因此,硅料價格不可能大漲,大概率會維持在只有極少數具有成本優勢企業的那條成本線附近——不虧現金流,或者微微賺一點。

那么,硅料企業熬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呢?

趕碳號在對多家硅料企業走訪中了解到,要想足夠多的市場參與者徹底出局,真的要熬到這些企業的設備成了破銅爛鐵,徹底不能重啟了,產能才算是真正出清了!

去年8月,在投資者交流中,協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認為,在這輪洗牌中停產的硅料企業,以后再也開不出來。這個觀點引發了行業思考與熱議。

從技術角度上看,硅料企業停產后從理論上是可以重啟的。南玻在宜昌的硅料產能,就是在關停了數年后復產。能不能復產、要不要復產,關鍵是看成本,值不值得,有沒有意義。

一般情況下,硅料在正常運營狀態下,設備持續生產,會有專門的團隊監控設備狀況。設備只有正常的折舊損耗。

但若是停機,雖說其損失不如玻璃產線整窯都要報廢那么慘,但是損失也很大。這主要是因為設備里的原料,很難被清理干凈。原料長時間靜止停留在設備內,就會對設備造成腐蝕。與此同時,一些零部件也需要更換。

因此,多晶硅設備即使停機后,往往需要更加精心地維護。企業要支付人力成本、氣體、零部件、潤滑油等耗材、能源、檢修費等。有的頭部企業資金實力、技術實力雄厚,能開能停,還能覆蓋運營成本,收放自如。但大多數企業都做不到這一點。

另外,現在的硅料產能負荷都是有彈性的。一般在開機狀態下,產能負荷維持在50%至100%之間。這就是說,如果產能利用率是50%以上,是不需要停機的。但若是低于50%,就需要關停。從這個信息可以推測出來,現在有多少硅料產能已經處于停機狀態了。

當然,硅業分會的每報價格報告也能說明問題。2024年12月,參與價格統計的企業有十幾家。但是現在,南玻、東立、聚光、鄂爾多斯等硅料企業已經不再參與統計了——這些企業已經基本出局。當然,出局的還有從來就沒上過牌桌的其亞硅業。亦有傳聞,規劃手筆極大的寶豐能源,已經三個月沒有給硅料廠工人發工資了。

為了保護8億元/萬噸的產能設備,企業會不會被迫選擇開機呢?有可能。但是這樣企業會繼續失血,繼續虧現金流。這是一個令人夜不能寐、頭發掉光的兩難問題。

有業內人士判斷:今年3季度末,或許那些停掉的產能就再也開不起來了。站在當下,是毀設備,還是虧現金,這些企業自己選吧!

03、大全能源,體格最好卻率先掉隊

即使新玩家都倒下,也還不夠,事實上也未必如此。因為新玩家也有新玩家的優勢,大模塊,成本低,直接投產N型料。就是幾家老玩家的產能加起來,實際上也是富余的。那么,老玩家中有誰會掉隊呢?趕碳號以前專題分析過新特,今天聊一下大全——這個產品品質曾經最牛的企業。

這一輪周期,按說最穩的就是負債率最低的大全能源。但是,這家企業正在自毀長城,為其他硅料企業提供人才貢獻。

現在硅料全行業開工率驟降,一些項目根本沒有在維護,而一些大企業往往選擇輪開,保護現在生產能力、保護產能。

大全能源是首個公告經營計劃的企業,其選擇了低開工率。

大全能源公告稱:考慮年度產線檢修的影響,預計 2025年全年多晶硅產量11萬-14萬噸。據此推測:大全能源的全年的開工率約為36%至45%之間。

這個開工率怎么樣?這可參考兩個數據:一是通威、協鑫兩大龍頭的開工率均在50%以上;二是2024年大全能源的產量為20.51萬噸。

這可以說是,大全能源在策略上選擇了保守、收縮,也可以稱更穩健。

雖然在2024年大全能源虧損了27.18億元,但是其在財務上壓力最小。現在大全沒有正式發年報,可參考去年三季報:截至 2024年9月30 日,大全能源總資產為469.21億元,總負債為 50.1 億元,資產負債率僅 10.68%。

如果不折騰,選擇躺平,這輪光伏洗牌大全能源肯定能挺去、活下去。

所謂“折騰”,可以做兩方面的理解,或是瞎折騰虧錢,或是逆勢在硅料行業搶占優勢地位。

大全能源屬于哪一類呢?

現在除了實際控制人、副董事長徐翔外,公司恐怕沒有人有實力折騰了。

大全能源2021年上市后,先后12名高管、核心技術人員離職。在徐廣福時代的包容,在徐翔時代沒有繼續。像張龍根、周強民即是不容于徐翔被迫出走的第一批高管。據說,徐翔更愿意用國企背景的人,但這類人普遍官僚氣息濃厚。

發展到現在,則是舅甥爭權。沒有什么比高層內斗對企業的傷害更大。這一輪離職高管中,據說核心技術人員胡平去了新特——這讓這家新疆同行如虎添翼,成功實現技改;曹偉轉投印尼的紅獅硅業。

目前,只有王西玉沒有動態更新。一位行業人士表示,王西玉的離開,恰恰是大全能源最不可估量的損失。他這樣評價“大全能源有一半技術出自王西玉之手,他憑一己之力改變多晶硅冷氫化、高沸處理傳統工藝”。

這些核心技術人員對大全能源的多晶硅技術居功至偉。以后,他們可以在更廣闊的空間發光發熱了。

除此之外,減產也對基層員工帶來沖擊——公司不得不裁員。一些技術骨干、有經驗的老員工,流失起來容易,但想要再培養,并不容易。

舉例來說,東方希望的硅料長期與頭部幾家企業有差距,在本質上就是缺乏人才。而缺乏人才的主要原因,就是作為成本控制之王的這家企業,給員工的薪酬實在沒有競爭力。對于大全能源來說,即使薪酬有吸引力,但如果人心散了,隊伍可能就不好帶了。

另據市場傳聞,新疆大全或將出售。行業性虧損之中,出售一部分非優質資產,保留全新的N型產能,也不失為一種明智選擇。但果真如此,大全掉隊,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大全能源

110
  • 大全能源(688303.SH):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馬曉亮辭職,持有5000股公司股份
  • 大全能源:核心技術人員馬曉亮離職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硅料去產能,關鍵在于禁得住“熬”

舅舅與外甥的一場宮斗,竟葬送一家好企業!

文|趕碳號

光伏行業要想修復,活下來,源頭在于硅料。硅料怎么個去產能法兒呢?

關于這事,趕碳號近期請教了不少高人,發現硅料去產能其實簡單粗暴地很。說到底,就是頭部企業們想盡辦法,拼盡全力(主要是拼現金),把那些已經停工企業的硅料設備,熬到報廢為止。這個時間長度,大約是一年。一家頭部企業認為,從2024年年下半年開始計算,估計到今年第三季度,那些已經停工的硅料設備,基本就熬報廢了。

“熬”設備,簡單一個“熬”字,背后是光伏的血與淚。趕碳號盤點下來,不只是停產停工坐以待斃的中小硅料企業,就是一些頭部老玩家,也未必就能禁得住“熬”。

01、2025年硅料產量雖減,但更為過剩

多晶硅是整個光伏產業的牛鼻子,產能嚴重過剩是共識。

一般我們認為,現在多晶硅實際產能約在300萬噸左右。銀河證券統計,截至2024年底,我國多晶硅實際有效產能為289.5 萬噸。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在2024年我國多晶硅的產量182萬噸??紤]到2024年市場中還有20-25萬噸的庫存,實際上,2024年實際消耗的多晶硅,要比182萬噸少得多。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粗略地得出結論:多晶硅有效產能比需求,多了近1倍。

此外,硅業企業之間還流傳著另外一個版本的數據:我國多晶硅的實際產能為264萬噸,需求為158萬噸。實際有效產能比需求多出67%。

不管是哪個數據,結論就是:因為整體供大于求,再加上頭部企業在電價低谷期120%超負荷生產,帶亂了行業節奏,造成硅料庫存高企,價格一路下跌,跌破所有硅料企業的現金成本,所有人都虧錢。

已經公告財務數據的大全能源統計稱,“多晶硅平均銷售價格從2023 年的 11.48 美元/公斤大幅降至 2024年的5.66 美元/公斤。”

從有效產能和市場需求來看,2025年多晶硅的供應(指有效產能)仍然過剩,甚至比2024年更嚴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我國光伏新增裝機或下降,全球光伏需求增長放緩。

2月17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公開演講中預測:樂觀情況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10%。但是,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為215-255GW,同比下滑8.13%-22.54%!果真如此,這是自2019年以來首次下滑!

總量雖然仍很高,但裝機下滑這樣的心理預期往往更為重要。

實際上,光伏協會每年的光伏裝機預測都偏保守,這是由協會性質決定的,不同于彭博新能源財經這樣的機構或媒體。但是,現在全行業一致認為,光伏新增裝機,已經過了高增長階段了。多晶硅需求,也只可能是緩慢增長。通過需求的快速增長來平衡供需關系,似乎已經不太可能了。

幾十年來習慣了高增長的企業,對于很多情況都要慢慢擺正心態。趕碳號測算,2025年全行業對于硅料的實際需求量應該和2024年相當,約在150萬噸至160萬噸。

(2)仍有新產能在2025年釋放。

新產能當中,最確定的當屬紅獅青海項目(紅獅在2022年收購了施正榮博士的亞洲硅業)。

行業權威媒體國家電網報2月27日消息:“海東紅獅半導體有限公司硅基新材料項目坐落于海東市零碳產業園區,是青海省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該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年產25萬噸工業硅及配套余熱發電項目、20萬噸多晶硅、3×5吉瓦單晶切片生產裝置。本期投資102.79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工業硅、14萬噸多晶硅,年產值預計180億元。該項目于2023年5月開工,預計今年(2025年)8月全面投產,投產后將助力區域綠色能源產業鏈升級?!?/p>

當時,甚至就連趕碳號這樣的局外人在內,所有人都知道硅料價格會跌,紅獅仍義無反顧地跳進硅料大坑接盤亞硅。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投產即血虧,但仍然是頭鐵的紅獅,迎難而上。事出反常必有妖,紅獅這種反常行為的背后,動機也許未必單純。

此外,南玻、東立、合盛硅業等企業也曾表示,有項目在2025年投產。現在看這些項目或存在一定變數,要么延期要么縮減規模,但多少也會給市場帶來增量。

除此之外,海外還有一個重磅項目,就是阿曼的聯合太陽能。據圈內人透露,如無意外,這個10萬噸級的大項目將于今年7月份投產,即使考慮到產能爬坡,至少也有幾萬噸的供應。

(3)硅料庫存仍在。

據(1)、(2)的推測,2025年多晶硅的有效產能預計在300萬噸以上,樂觀估計在350萬噸以下。

據鐵合金在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8日,國內多晶硅企業庫存量約為27.38萬噸。

另外,在場外庫存方面,據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數據,截至2月21日,場外庫存合計38.78萬噸,其中工廠庫存為22.98萬噸,市場庫存為15.8萬噸。一個重要原因是,春節前后硅料價格微漲,在預期帶動下,硅片企業提前備料,各家企業手中也有可供一個月生產的硅料庫存。

因此,從有效產能和實際需求來看,2025年的多晶硅,將比2024年更為過剩。

02、配額用不完,一起慢慢熬

當然,所有企業一起虧錢、一起死,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牽頭的自律公約、以及光伏企業的財務壓力共同作用下,降低開工率自去年10月以來,已經逐漸成為所有人的共同選擇。

2024年底在宜賓舉行的光伏行業年會期間,硅料企業一致同意降低開工率。其實,當時也只有3家企業的開工率能維持在50%以上。

若是一致限產,考慮到庫存、海外硅料供應,限制開工率,硅料可能就會出現緊張,硅料價格會上漲,且會有合理利潤。雖然自律公約的目的也是為了實現供求平衡,企業有點利潤。

但是,這只是理想狀態。

首先,并非所有的企業都參加了自律公約。老玩家東方希望、新玩家弘元綠能(據說后面又加入了)等都沒有參加,還有個別企業,光伏協會甚至沒有發出邀請。

其次,只要有利潤,哪怕不虧現金,硅料企業肯定都會提高開工率。

再次,光伏行業協會給到各家企業的配額,也僅考慮到基本的供需平衡。

因此,硅料價格不可能大漲,大概率會維持在只有極少數具有成本優勢企業的那條成本線附近——不虧現金流,或者微微賺一點。

那么,硅料企業熬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呢?

趕碳號在對多家硅料企業走訪中了解到,要想足夠多的市場參與者徹底出局,真的要熬到這些企業的設備成了破銅爛鐵,徹底不能重啟了,產能才算是真正出清了!

去年8月,在投資者交流中,協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認為,在這輪洗牌中停產的硅料企業,以后再也開不出來。這個觀點引發了行業思考與熱議。

從技術角度上看,硅料企業停產后從理論上是可以重啟的。南玻在宜昌的硅料產能,就是在關停了數年后復產。能不能復產、要不要復產,關鍵是看成本,值不值得,有沒有意義。

一般情況下,硅料在正常運營狀態下,設備持續生產,會有專門的團隊監控設備狀況。設備只有正常的折舊損耗。

但若是停機,雖說其損失不如玻璃產線整窯都要報廢那么慘,但是損失也很大。這主要是因為設備里的原料,很難被清理干凈。原料長時間靜止停留在設備內,就會對設備造成腐蝕。與此同時,一些零部件也需要更換。

因此,多晶硅設備即使停機后,往往需要更加精心地維護。企業要支付人力成本、氣體、零部件、潤滑油等耗材、能源、檢修費等。有的頭部企業資金實力、技術實力雄厚,能開能停,還能覆蓋運營成本,收放自如。但大多數企業都做不到這一點。

另外,現在的硅料產能負荷都是有彈性的。一般在開機狀態下,產能負荷維持在50%至100%之間。這就是說,如果產能利用率是50%以上,是不需要停機的。但若是低于50%,就需要關停。從這個信息可以推測出來,現在有多少硅料產能已經處于停機狀態了。

當然,硅業分會的每報價格報告也能說明問題。2024年12月,參與價格統計的企業有十幾家。但是現在,南玻、東立、聚光、鄂爾多斯等硅料企業已經不再參與統計了——這些企業已經基本出局。當然,出局的還有從來就沒上過牌桌的其亞硅業。亦有傳聞,規劃手筆極大的寶豐能源,已經三個月沒有給硅料廠工人發工資了。

為了保護8億元/萬噸的產能設備,企業會不會被迫選擇開機呢?有可能。但是這樣企業會繼續失血,繼續虧現金流。這是一個令人夜不能寐、頭發掉光的兩難問題。

有業內人士判斷:今年3季度末,或許那些停掉的產能就再也開不起來了。站在當下,是毀設備,還是虧現金,這些企業自己選吧!

03、大全能源,體格最好卻率先掉隊

即使新玩家都倒下,也還不夠,事實上也未必如此。因為新玩家也有新玩家的優勢,大模塊,成本低,直接投產N型料。就是幾家老玩家的產能加起來,實際上也是富余的。那么,老玩家中有誰會掉隊呢?趕碳號以前專題分析過新特,今天聊一下大全——這個產品品質曾經最牛的企業。

這一輪周期,按說最穩的就是負債率最低的大全能源。但是,這家企業正在自毀長城,為其他硅料企業提供人才貢獻。

現在硅料全行業開工率驟降,一些項目根本沒有在維護,而一些大企業往往選擇輪開,保護現在生產能力、保護產能。

大全能源是首個公告經營計劃的企業,其選擇了低開工率。

大全能源公告稱:考慮年度產線檢修的影響,預計 2025年全年多晶硅產量11萬-14萬噸。據此推測:大全能源的全年的開工率約為36%至45%之間。

這個開工率怎么樣?這可參考兩個數據:一是通威、協鑫兩大龍頭的開工率均在50%以上;二是2024年大全能源的產量為20.51萬噸。

這可以說是,大全能源在策略上選擇了保守、收縮,也可以稱更穩健。

雖然在2024年大全能源虧損了27.18億元,但是其在財務上壓力最小?,F在大全沒有正式發年報,可參考去年三季報:截至 2024年9月30 日,大全能源總資產為469.21億元,總負債為 50.1 億元,資產負債率僅 10.68%。

如果不折騰,選擇躺平,這輪光伏洗牌大全能源肯定能挺去、活下去。

所謂“折騰”,可以做兩方面的理解,或是瞎折騰虧錢,或是逆勢在硅料行業搶占優勢地位。

大全能源屬于哪一類呢?

現在除了實際控制人、副董事長徐翔外,公司恐怕沒有人有實力折騰了。

大全能源2021年上市后,先后12名高管、核心技術人員離職。在徐廣福時代的包容,在徐翔時代沒有繼續。像張龍根、周強民即是不容于徐翔被迫出走的第一批高管。據說,徐翔更愿意用國企背景的人,但這類人普遍官僚氣息濃厚。

發展到現在,則是舅甥爭權。沒有什么比高層內斗對企業的傷害更大。這一輪離職高管中,據說核心技術人員胡平去了新特——這讓這家新疆同行如虎添翼,成功實現技改;曹偉轉投印尼的紅獅硅業。

目前,只有王西玉沒有動態更新。一位行業人士表示,王西玉的離開,恰恰是大全能源最不可估量的損失。他這樣評價“大全能源有一半技術出自王西玉之手,他憑一己之力改變多晶硅冷氫化、高沸處理傳統工藝”。

這些核心技術人員對大全能源的多晶硅技術居功至偉。以后,他們可以在更廣闊的空間發光發熱了。

除此之外,減產也對基層員工帶來沖擊——公司不得不裁員。一些技術骨干、有經驗的老員工,流失起來容易,但想要再培養,并不容易。

舉例來說,東方希望的硅料長期與頭部幾家企業有差距,在本質上就是缺乏人才。而缺乏人才的主要原因,就是作為成本控制之王的這家企業,給員工的薪酬實在沒有競爭力。對于大全能源來說,即使薪酬有吸引力,但如果人心散了,隊伍可能就不好帶了。

另據市場傳聞,新疆大全或將出售。行業性虧損之中,出售一部分非優質資產,保留全新的N型產能,也不失為一種明智選擇。但果真如此,大全掉隊,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县| 太湖县| 侯马市| 邹城市| 邳州市| 陵水| 忻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肥西县| 泰兴市| 昌图县| 滦南县| 盐源县| 海阳市| 龙江县| 台中市| 通州区| 漯河市| 青浦区| 吐鲁番市| 揭东县| 界首市| 兴隆县| 新宁县| 涟水县| 青铜峡市| 巫溪县| 奉化市| 雷州市| 长乐市| 得荣县| 抚顺县| 乐昌市| 伊宁县| 旌德县| 琼海市| 平山县| 瑞安市| 邵阳县| 永川市| 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