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游戲茶館 迷宮
自從DeepSeek-R1模型發布爆火后,已了一月有余。在太平洋對岸,經歷Grok 3和Claude 3.7接連發布,DeepSeek依然是Github上討論度最火的大模型之一;在國內,政府機構或是民營企業,無論規模大小大家都爭先恐后地接入DeepSeek。現在言必談及DeepSeek,甚至還成了上級布置的任務。
行動力還體現在真金白銀上。
本周,阿里巴巴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3800億元用于AI和云技術基礎設施,以鞏固阿里云作為全球領先的云服務提供商的領先地位。創下了國內私企在該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3800億元,意味著阿里要把過去四年凈利潤全投入AI和云計算領域,令人咂舌。相信后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會陸續公布資本支出。
在AI已有廣泛應用的游戲行業,DeepSeek自然大有用武之地。游戲茶館近期交流中了解到,不僅大廠已接入DeepSeek,一些小型團隊也私有化部署了DeepSeek模型。同時一線從業者已深入使用包括DeepSeek在內的多種AI工具。
01 一線從業者篇
頭部大廠文案策劃
我雖是文案策劃,但對AI工具生產力的感知還是從繪圖工具萌發的。
日常工作中,我需要與美術概念組對接,將我構想的游戲世界觀、劇情氛圍傳達給美術同學。由于我沒有系統學習過美術,只能粗糙地手繪示意簡圖。溝通中存在專業壁壘,多少有些不便。
2023年AI繪圖工具成熟后,我就開始使用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工具繪制概念圖,如地圖上哪該有個房子,哪里設置有樹,劇情動線是什么樣的,美觀且清晰,提高了與美術的溝通效率。
后來我接觸了Kimi、豆包等大語言模型,在撰寫角色劇情或者某種類型故事時,使用AI工具查找對標作品。不過前述AI工具在古文翻譯等方面表現不佳,無法滿足我的需求。
年后我開始使用DeepSeek,發現它確實更能理解我的需求,更準確、更深入地查找資料。翻譯古文、外文,譯文自然流暢,明顯優于此前的AI工具。我的一些朋友在撰寫劇本卡殼時,會尋求DeepSeek的幫助,擴寬思路,汲取靈感。
雖然大眾都認為DeepSeek寫作能力很強,文筆很好。可站在專業層面來看,DeepSeek輸出的劇情內容無法直接用。如果你細讀DeepSeek生成的內容,就不難發現常常言之無物,整體節奏亦存在問題。
已有從業者厭倦DeepSeek的文風
劇本的立意、框架、臺詞和情節設計,如造房子一樣,每個環節都需要整體的深度思考。因此我不認為DeepSeek現在能創作出可靠的劇本。
DeepSeek更像是一位知識豐富的知心朋友,能站在我的立場,向我提出框架式的建議。在我心情低落時,DeepSeek告訴我與其讓情緒泛濫,不如做出行動,更具意義。這是DeepSeek讓我覺得最驚艷的地方。
知名游戲制作人
DeepSeek近來確實很火。我們很久之前就關注過他們,主要覺得他們的模式比較有意思——背靠量化基金,不融資,沒有商業化壓力,當時就感覺他們在創新方面可能是潛力最大的。
去年5月,已關注到DeepSeek
DeepSeek對游戲中的AI技術影響最大的有兩方面:一方面它有望推動所有大模型推理成本大幅下降,這有利于所有AI應用;另一方面作為國產性能強大的大模型,其開源特性,極大降低了國產AI應用對海外大語言模型的依賴,顯著減少了“斷供”的風險。
還有個驚喜就是DeepSeek的寫作能力。ChatGPT o1剛出來時,我們得到的信息是強化學習主要強化數學或代碼能力,在寫作方面的進展應該不會太快。但沒想到DeepSeek-R1的文筆非常優秀,執行游戲劇情的局部細化、對話優化等任務時,常有奇效。
當然它寫長篇內容仍然局限很大,很難保持前后各方面的一致性。可能已有團隊嘗試用R1做長篇寫作的智能體(Agent)了,類似代碼領域Cursor(AI 驅動的代碼編輯器,確保代碼前后一致)的做法,很期待這樣的工具面世。
過去一年AI技術突飛猛進,在游戲開發的降本增效和玩法增強方面都有顯著突破。
AIGC技術不僅在文生圖、文生視頻領域取得長足進步,就連我們公認最難的文生3D模型領域也進展顯著,切實促進游戲開發降本增效。國產的Rodin和Tripo等AI模型,在三維結構還原方面提升明顯,離實際生產應用越來越近,或許在某些對3D模型要求不苛刻的場景已可以實用。
玩法增強方面,當前主要應用還是NPC智能對話和AI陪伴功能。目前個人感覺,游戲仍受限于必須使用低成本推理方案,導致處理對話的長期一致性和NPC的長期記憶方面仍有較大難度。隨著成本和時延持續下降,這塊的進步應該會越來越明顯,可能很快就會迎來游戲智能化的"ChatGPT時刻",讓游戲擬真度和沉浸感大幅提升。
Panda獨立游戲開發者、Cocos原技術總監
我們是一支小型研發團隊,我主要負責技術方面的工作,如內部的技術棧和工作流的搭建。
春節期間,我一邊與DeepSeek聊游戲設計,一邊觀察它的思維鏈。甚至DeepSeek幫我設計出一套基于《基地》心理史學理論,使用類《王權》游戲機制的文字游戲。我和它一直沉浸其中,推演了一把胡逼古巴導彈危機,非常有意思。
《基地》小說原著已改編美劇
節后開工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了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我們用一張RTX 4090跑DeepSeek 32B版本,輸出速度令我滿意。
DeepSeek及其他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后,使得工作流運行更加順暢。如策劃搭建的智能體,可以方便投喂本地資料;程序的多步驟、長流程的代碼工作流,也因本地化部署更加高效。
DeepSeek帶來的意外之喜不止于此。
一日偶然間,技術討論群里一位開發者使用DeepSeek理解Cocos的一個模塊設計,恰好這個模塊就是我寫的。當我目睹DeepSeek用既準確又文藝的手法,講解此模塊設計時,我不由得感嘆:DeepSeek怎么比我自己更理解這段代碼啊?!
身為團隊的技術負責人,我時常需要拓展能力范圍。面對陌生領域,熟用AI工具,可節約大量學習時間。
以前在Cocos工作時,我接觸硬件底層更多一些,技術較為專精。現在作為團隊的技術負責人,我不僅需要把工作流搭建起來,還要讓策劃、美術用起來滿意。這就要求我擴寬知識面,熟悉游戲開發各方面技術。
對于以前不熟悉的技術棧,那么我就借助DeepSeek和Copilot這樣的AI工具,去快速學習和實現需要的功能。具體怎么實現,AI能快速告訴我,節約了我大量閱讀文檔和源碼的時間。
更為重要的是,在AI工具的協助下,當我面對陌生的技術領域時,不再有畏難心理,都可以大膽嘗試。
最近還嘗試了一個比較有挑戰的事情,讓DeepSeek這種強大的推理模型在理解我們完整代碼庫的基礎之上,深入協助研發工作。
最開始我嘗試過用Cherry Studio、Page Assist和AnythingLLM等現成的AI前端工具,搭建代碼知識庫的AI工作流,但效果很不盡如人意。主要問題是工作流可定制能力不足以及對代碼知識庫的嵌入(embedding)訓練質量很差。但目前已我實現了一套比較滿意的嵌入訓練方法和知識庫調用工作流,相信未來可以給項目研發提供不小的助力。
新銳游戲廠商后端團隊
不夸張地說,AI大模型將我們團隊從重復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讓我們把精力投入到更具價值的工作上。
為了保障流暢的游戲體驗,我們團隊每周需要巡檢服務器,避免小問題積累,釀成運營事故。一開始我們采用人工巡檢的笨方式,但由于每個組員判讀數據標準不一,巡檢中難免錯判、漏判。隨著游戲功能模塊增多,系統越來越復雜,人工巡檢勞神費力,不再可行。
后來我們利用AI大模型搭建了一整套自動巡檢的工作流。
首先在飛書上創建巡檢多維表格,通過自研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工具,自動截圖服務器各項數據,錄入飛書。再調用多模態AI模型,讓AI模型識別圖中數據,并根據預設的提示詞進行數據判斷,回傳多維表格。
如果錄得數據超過閾值,會觸發自動報警,并將異常項發至工作群內。
AI工作流巡檢判定標準統一,比人工方案更為高效、準確。我們團隊近乎零成本地實現自動巡檢。
02 游戲廠商篇
AI浪潮之下,嗅覺靈敏的游戲廠商已把DeepSeek作為旗下產品的新賣點。騰訊網易都已在拳頭產品中接入DeepSeek。預期未來還會有更多用DeepSeek武裝的新游戲面市。
節后沒多久,騰訊就將旗下QQ瀏覽器、搜狗輸入法和ima等toC產品團隊并入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同時在社交媒體平臺買量推廣騰訊AI助手“騰訊元寶”。
游戲方面,《和平精英》成為騰訊首款接入DeepSeek的游戲產品。《和平精英》的數字虛擬形象“吉莉”已接入DeepSeek,玩家可與其進行更加深度的互動。
最能制造話題流量的《逆水寒》手游,近期也宣布其智能NPC“沈秋索”接入DeepSeek,給玩家帶來更深度的互動體驗。網易另一款支柱游戲《夢幻西游》也接入了DeepSeek。玩家打開游戲內置助手“夢幻精靈”,可解決諸如角色養成、幫派進階等一系列問題,可以看做游戲官方說明書。
本月Q4財報電話會議上,網易CEO丁磊就表示DeepSeek不僅能幫助游戲開發降本增效,還能“幫助玩家更容易的理解作品的內容”。
此外,網易的網易云音樂、有道詞典和有道翻譯等等都已接入DeepSeek。
米哈游同樣摩拳擦掌,自研AI大模型Glossa已于去年完成備案,還通過戰略投資,參股了AI明星公司MiniMax。
世紀華通、順網科技等上市公司,近些年來布局了數據中心,為云計算、AI服務提供算力支持。
不過可以看到,上述游戲接入DeepSeek還停留在較為表淺的應用,并非真正游戲內的應用。相信隨著時間推移,玩家們能看到更為生動的AI游戲。
試想象一個由AI構建的生動游戲世界,NPC更具“人味”,隨機事件不再千篇一律,動態天氣更符合常識,沉浸感無疑大幅提升。過往不可能實現的天馬行空創意最終落地。
03 智能革命提出的新哲思?
感謝DeepSeek,讓大眾切身感受到了AI時代的“iPhone時刻”。轟轟烈烈的時代大浪潮下,每位游戲從業者、每家游戲廠商都在嘗試用AI工具改造過往模式。
請先暫停遐想,退回現實世界。AI技術成長日新月異的,解放生產力的同時,可能也給人們帶來新的困惑。
大力出奇跡的Grok 3總參數量達到了1.2萬億,似乎是喂完了人類目前掌握的全部知識。數字智慧與人腦智慧在創作領域的藩籬愈發模糊,難分伯仲。心動CEO黃一孟提出的如下哲思問題,又該如何作答呢?
你工作中又是如何使用DeepSeek等AI工具的呢?不妨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