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高層換血增資擴股,華安保險“海航系”陰霾出清進行時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高層換血增資擴股,華安保險“海航系”陰霾出清進行時

2025年華安保險將啟動增資擴股方案,或將引入新的投資者,是對過去面臨一系列困難的積極響應,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獨角金融 劉銀平

編輯 | 付影

近日,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安保險”)有4位董事的任職資格獲監管核準,一個月前董事會、監事會大換血,選舉出14名董事、監事,其中11位為新晉成員。

過去一年華安保險高管團隊也經歷了深度調整。原總裁童清辭職之后,華安保險指定原湖南分公司總經理李云煥任公司臨時責任人,隨后李云煥實現“多級跳”,接連升任副總裁、總裁,并當選新一屆執行董事。此外,副總裁人數由5人減至1人,取消常務副總裁一職。值得注意的是,董事長一職已空缺6年之久。

管理層“換血”的背后或是華安保險復雜的股權及利益分配關系、持續增長的財務壓力及業績壓力。2023年,華安保險投資收益率-2.57%、資產減值損失由1.73億元擴大至7.26億元,踩雷碧桂園地產債券,導致虧損10.95億元。新的管理層深度調整后,也帶領華安保險走出了業績陰霾,2024年實現凈利潤1.06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也有所回升。

2025年華安保險將啟動增資擴股方案,或將引入新的投資者,是對過去面臨一系列困難的積極響應,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1 16年“老將”接棒帥印

2月21日,根據深圳金融監管局披露的信息,華安保險有4位董事的任職資格在同一日被核準,包括李云煥、白海波、王力華的董事任職資格,鄭先炳的獨立董事任職資格。

1月10日,華安保險公布了公司2024年第三次臨時股東會議結果,會議通過了“2024年增資擴股方案”的議案,還選舉出第九屆董事會董事,從新當選人員名單來看,說“大換血”毫不為過,選出的14人中只有3人為原成員,分別為執行董事趙權、李光榮,職工代表監事樂曼,其他11人均為新晉成員。

華安保險第九屆董事會當選董事、監事人員 來源:獨角金融整理自華安保險《2024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2024年第三次臨時股東會決議。標藍為連任人員。

在執行董事原名單中有3位退出。

原總裁童清因個人原因辭職,1998年以來在華安保險任職時間長達26年,擔任總裁一職超13年;原副董事長徐軍在加入華安保險之前,曾在海航集團先后擔任多個職務;李曉在加入華安保險之前,曾在精達股份(600577.SH)任副董事長,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為特華投資,而特華投資又是華安保險最大單一股東。

除了此次董事會、監事會大調整,2024年華安保險的高管團隊也頻繁變動。

2024年3月27日,華安保險公告稱,童清辭去總裁職務,董事會指定李云煥為公司臨時負責人,指定期不超過6個月,在此之前擔任的是華安保險湖南分公司總經理。

2024年一季度,副總裁職位由5人減至1人。原副總裁劉培桂因退休辭職;張學清由常務副總裁調整為副總裁;廖小衛、范丹濤由副總裁降職為總裁助理;徐軍、于鳳仁免去副總裁職務。

2024年二季度,李云煥升任公司副總裁,兼任公司臨時負責人、湖南分公司總經理;麥建立由運營總監升任總裁助理;吳向華升任總精算師,兼任精算產品部總經理;王新榮辭去審計負責人職務。

2024年三季度,李云煥由副總裁升任為總裁,9月19日其總經理(總裁)任職資格獲監管核準。

回首李云煥的升遷之路不可謂不快。

李云煥是一名在華安保險任職超過16年的“70后”老將,1974年8月出生,2008年8月加入華安保險,歷任山西省、湖南省分公司管理層。

2024年,不到一年實現從分公司總經理,到總公司臨時負責人,再到總公司副總裁,最終坐上總公司總裁的位置,并于2025年初進入董事會,實現職場“多級跳”,這種晉升速度在保險行業并不多見。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4月,精達股份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李光榮因涉嫌行賄罪,被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檢察院批準執行逮捕。在華安保險2019年1月股東臨時大會上,李光榮卸任了董事長一職,轉而擔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至今華安保險董事長一職已空懸6年。

華安保險表示,新一屆董事會正式履職后,將按照《公司章程》規定選舉產生新任董事長。

2 誰是華安保險的實控人?

華安保險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專業財產保險公司,總部在深圳,注冊資本21億元,主要經營財產險、責任險、信用保證險、農業險、意外傷害險、短期健康險和再保險業務。

截至2024年末,華安保險共有11家股東,主要分為“特華系”“海航系”“湘暉系”三大派別。

2024年末華安保險股東持股及股權質押情況 來源:整理自華安保險2024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特華系”指的是李光榮實際控股的特華投資以及其關系人名下的公司,特華投資控有華安保險20%股份,為其最大單一股東,李光榮則持有特華投資98.6%的股份。

華安保險一直是李光榮的事業重心,雖然辭去了華安保險董事長一職,但仍擔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職位,并且近年來一直是華安保險的法人。

“湘暉系”指的是湘暉資產所控制的公司及相關企業,實控人為盧德之、盧建之兄弟,也是李光榮的湖南老鄉,2020年10月,盧建之因涉嫌職務犯罪被長沙市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留置,同時其外甥熊猛被董事會推上董事長之位,目前熊勇、盧德之分別持股58%、42%。

2005年12月6日,深圳市寶安區投資管理公司和海南寶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退出華安保險股東名單,湘暉資產進入,持股比例為5.4%,隨后華安保險經歷幾次股權變更,湘暉資產持股比例曾達到16.2%,位列第二大股東,隨著“海航系”入股,湘暉資產的比例降至12.14%并一直延續至今。

華安保險在2010年年報中披露了其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事宜,2011年1月29日與5家股東簽訂了增資擴股協議書,以每股5元的價格定向發行新股,其中2家新股東為海航實業控股有限公司、海航酒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后持股比例分別為12.5%、7.143%;3家老股東為特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市澤達棉麻紡織品有限公司、廣州市鑫中業投資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后持股比例分別為20%、14.771%、7.429%。

這里注意到,華安保險稱海航實業控股、海航酒店控股為“戰略投資者”,而戰略投資者一般可以長期穩定持股、持股量大且有能力參與公司治理的,但并不必然參與公司治理。

不過當時有媒體報道此次“海航系”入股19.643%的投資定位是“財務投資者”,不會插手公司具體經營管理。當時“海航系”已控股另一家保險公司——民安保險。

對于“海航系”是否會參與公司治理,華安保險則表示,“作為投資者,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海航享有其應有的諸如股東大會投票權、董事會投票權等相關權利?!?/p>

“海航系”究竟是戰略投資者還是財務投資者,當時并未有定論。

此后“海航系”又多次增持華安保險,在華安保險2016年1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海航系”旗下8家公司合計持有華安保險60.42%股份,股東、持股數量、持股比例與現在一致,也就是至少過去八九年間華安保險的股東狀況穩定,未發生變動。

關于實際控制人,華安保險指出,特華投資控股持有20%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李光榮持有特華投資98.6%股權,為華安保險實際控制人。

一直到2022年1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實控人都是李光榮。

華安保險2022年2季度之后的償付能力報告,有關“實際控制人”的說法有了變動,均為“無實際控制人”。持股最高的“海航系”對華安保險究竟有多少話語權?

金融行業資深人士李潤鏵表示,“海航系”不是實控人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根據海航集團破產重整后的信托架構設置,其由信托計劃托管,而信托計劃本身無實控人。二是根據《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規定,單一股東持股比例超過1/3為控制類股東,需報監管方批準,“海航系”現在明顯不滿足“實際控制”監管要求。而在海航集團重整后,特華投資、廣州特華與華安保險原有一致行動人關系被依法解除,華安保險也成為無實控人狀態。

截至2024年末,華安保險11家股東全部或部分股權都存在質押或凍結狀態,11家股東共持有21億股股份,其中17.63億股被質押,占比83.97%。第四大單一股東湘暉資產處于失信狀態,被限高。

有關股東大部分股權被質押的問題,華安保險作出回應:目前公司“三會一層”保持平穩運作,一直以來,華安保險始終根據監管制度開展股權管理工作。

李潤鏵認為,股權質押對股東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若質權人評估被質押股權無法覆蓋風險敞口,相關股東如無法完成追加保證金等風控措施,則被質押股權可能被強制平倉或拍賣。其次,根據《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行為監管辦法》,若大股東質押比例超過所持股權50%,大股東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上的表決權。華安保險顯然受到約束,這將直接影響股東的決策能力。

股權質押對華安保險的影響可以從三方面來看。一是高比例股權質押,容易被市場解讀為股東資金鏈緊張,對其社會形象和聲譽形成負面影響。二是影響公司治理結構與戰略穩定性,股東質押的股權若被拍賣,可能影響公司資本結構的穩定性,從而影響公司治理與戰略穩定性。三是存在監管與合規風險,高比例質押可能觸發監管關注,其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 C,可能存在可資本化風險、聲譽風險、操作風險等。

海航集團因為過度擴張和高負債陷入財務困境,此后通過破產重整和業務聚焦逐步恢復,但債務問題和市場挑戰仍然存在。

華安保險管理層的深度調整、啟動增資擴股方案被視為擺脫“海航系”影響、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償付能力的重要舉措。在此次人事調整過程中,來自“海航系”的徐軍卸任執行董事,之前已被免除副董事長職務。目前執行董事還保留一位“海航系”成員——趙權。

3 巨虧10.95億元之后, 2024年扭虧為盈

自成立以來,華安保險保險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凈利潤雖有一定起伏,但2019年以來整體呈小幅增長趨勢。轉折點在2023年,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84%至174.74億元,然而凈利潤卻出現10.95億元的虧損,根據公開數據,這也是其成立以來的最大虧損。

2023年華安保險在投資端表現疲軟,公司投資收益率為-2.57%,綜合投資收益率為-0.33%,資產減值損失由1.73億元擴大至7.26億元。踩雷碧桂園地產債券,更是成為拖累凈利潤的重要因素。

華安保險委托子公司華安資產開展債券投資和風險管理,2021年、2022年購入碧桂園多期債券合計投資余額4.28億元,但2023年受房地產行業復蘇情況不及預期影響,碧桂園銷售大幅下滑,陷入嚴重的流動性危機,發生債券違約情況。截至2023年末,華安保險已對持有的碧地債計提減值金額2.03億元,剩余賬面價值2.25億元。

在經歷2023年大幅虧損之后,2024年華安保險在承保端、客戶端、投資端進行業務優化,疊加市場回暖影響,實現扭虧為盈。根據華安保險發布的2024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2024年保險業務收入151.45億元,同比下降13.33%,凈利潤1.06億元,重啟盈利。

數據來源:Wind

2023年末之前,華安保險的償付能力持續走低,2023年4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5.13%,同比下降39.26個百分點,較2016年下降197.35個百分點;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74.78%,同比下降40.21個百分點,較2016年下降225.94個百分點。

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財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0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50%。

華安保險這兩項指標均遠低于財險公司的平均水平,且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接近監管紅線,反映出華安保險在風險管理方面的不足。2022年一季度以來,華安保險的風險綜合評級一直都是C,說明在監管的嚴格標準之下,華安保險的償付能力未真正達標。

2024年一季度以來,華安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開始回升,2024年4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35.73%、95.41%,同比分別上升20.63個百分點、20.6個百分點,或得益于資本市場回暖、監管政策支持、業務結構調整及公司治理優化等多重因素。

數據來源:Wind

2025年華安保險將開啟新的增資擴股方案,引進優質投資者,進一步提升公司償付能力水平,預示著將有新的股東加入,股權結構也將發生變動。不過由于大部分股權都處于質押或凍結狀態,這給新老股東之間的轉讓交易增加了難度。

華安保險的董事、監事換屆工作已經告一段落,部分董事、監事的任職資格還需要等監管核準結果。接下來,空懸6年之久的董事長之位何時得以補缺?還是由華安老將李云煥“挑大梁”?“海航系”持有的華安保險股權未來將何去何從?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華安財險

  • 華安財險總經理李云煥任職資格獲批,上半年高層人事大調整
  • 華安保險總經理李云煥任職資格獲批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高層換血增資擴股,華安保險“海航系”陰霾出清進行時

2025年華安保險將啟動增資擴股方案,或將引入新的投資者,是對過去面臨一系列困難的積極響應,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獨角金融 劉銀平

編輯 | 付影

近日,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安保險”)有4位董事的任職資格獲監管核準,一個月前董事會、監事會大換血,選舉出14名董事、監事,其中11位為新晉成員。

過去一年華安保險高管團隊也經歷了深度調整。原總裁童清辭職之后,華安保險指定原湖南分公司總經理李云煥任公司臨時責任人,隨后李云煥實現“多級跳”,接連升任副總裁、總裁,并當選新一屆執行董事。此外,副總裁人數由5人減至1人,取消常務副總裁一職。值得注意的是,董事長一職已空缺6年之久。

管理層“換血”的背后或是華安保險復雜的股權及利益分配關系、持續增長的財務壓力及業績壓力。2023年,華安保險投資收益率-2.57%、資產減值損失由1.73億元擴大至7.26億元,踩雷碧桂園地產債券,導致虧損10.95億元。新的管理層深度調整后,也帶領華安保險走出了業績陰霾,2024年實現凈利潤1.06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也有所回升。

2025年華安保險將啟動增資擴股方案,或將引入新的投資者,是對過去面臨一系列困難的積極響應,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1 16年“老將”接棒帥印

2月21日,根據深圳金融監管局披露的信息,華安保險有4位董事的任職資格在同一日被核準,包括李云煥、白海波、王力華的董事任職資格,鄭先炳的獨立董事任職資格。

1月10日,華安保險公布了公司2024年第三次臨時股東會議結果,會議通過了“2024年增資擴股方案”的議案,還選舉出第九屆董事會董事,從新當選人員名單來看,說“大換血”毫不為過,選出的14人中只有3人為原成員,分別為執行董事趙權、李光榮,職工代表監事樂曼,其他11人均為新晉成員。

華安保險第九屆董事會當選董事、監事人員 來源:獨角金融整理自華安保險《2024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2024年第三次臨時股東會決議。標藍為連任人員。

在執行董事原名單中有3位退出。

原總裁童清因個人原因辭職,1998年以來在華安保險任職時間長達26年,擔任總裁一職超13年;原副董事長徐軍在加入華安保險之前,曾在海航集團先后擔任多個職務;李曉在加入華安保險之前,曾在精達股份(600577.SH)任副董事長,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為特華投資,而特華投資又是華安保險最大單一股東。

除了此次董事會、監事會大調整,2024年華安保險的高管團隊也頻繁變動。

2024年3月27日,華安保險公告稱,童清辭去總裁職務,董事會指定李云煥為公司臨時負責人,指定期不超過6個月,在此之前擔任的是華安保險湖南分公司總經理。

2024年一季度,副總裁職位由5人減至1人。原副總裁劉培桂因退休辭職;張學清由常務副總裁調整為副總裁;廖小衛、范丹濤由副總裁降職為總裁助理;徐軍、于鳳仁免去副總裁職務。

2024年二季度,李云煥升任公司副總裁,兼任公司臨時負責人、湖南分公司總經理;麥建立由運營總監升任總裁助理;吳向華升任總精算師,兼任精算產品部總經理;王新榮辭去審計負責人職務。

2024年三季度,李云煥由副總裁升任為總裁,9月19日其總經理(總裁)任職資格獲監管核準。

回首李云煥的升遷之路不可謂不快。

李云煥是一名在華安保險任職超過16年的“70后”老將,1974年8月出生,2008年8月加入華安保險,歷任山西省、湖南省分公司管理層。

2024年,不到一年實現從分公司總經理,到總公司臨時負責人,再到總公司副總裁,最終坐上總公司總裁的位置,并于2025年初進入董事會,實現職場“多級跳”,這種晉升速度在保險行業并不多見。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4月,精達股份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李光榮因涉嫌行賄罪,被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檢察院批準執行逮捕。在華安保險2019年1月股東臨時大會上,李光榮卸任了董事長一職,轉而擔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至今華安保險董事長一職已空懸6年。

華安保險表示,新一屆董事會正式履職后,將按照《公司章程》規定選舉產生新任董事長。

2 誰是華安保險的實控人?

華安保險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專業財產保險公司,總部在深圳,注冊資本21億元,主要經營財產險、責任險、信用保證險、農業險、意外傷害險、短期健康險和再保險業務。

截至2024年末,華安保險共有11家股東,主要分為“特華系”“海航系”“湘暉系”三大派別。

2024年末華安保險股東持股及股權質押情況 來源:整理自華安保險2024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特華系”指的是李光榮實際控股的特華投資以及其關系人名下的公司,特華投資控有華安保險20%股份,為其最大單一股東,李光榮則持有特華投資98.6%的股份。

華安保險一直是李光榮的事業重心,雖然辭去了華安保險董事長一職,但仍擔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職位,并且近年來一直是華安保險的法人。

“湘暉系”指的是湘暉資產所控制的公司及相關企業,實控人為盧德之、盧建之兄弟,也是李光榮的湖南老鄉,2020年10月,盧建之因涉嫌職務犯罪被長沙市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留置,同時其外甥熊猛被董事會推上董事長之位,目前熊勇、盧德之分別持股58%、42%。

2005年12月6日,深圳市寶安區投資管理公司和海南寶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退出華安保險股東名單,湘暉資產進入,持股比例為5.4%,隨后華安保險經歷幾次股權變更,湘暉資產持股比例曾達到16.2%,位列第二大股東,隨著“海航系”入股,湘暉資產的比例降至12.14%并一直延續至今。

華安保險在2010年年報中披露了其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事宜,2011年1月29日與5家股東簽訂了增資擴股協議書,以每股5元的價格定向發行新股,其中2家新股東為海航實業控股有限公司、海航酒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后持股比例分別為12.5%、7.143%;3家老股東為特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市澤達棉麻紡織品有限公司、廣州市鑫中業投資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后持股比例分別為20%、14.771%、7.429%。

這里注意到,華安保險稱海航實業控股、海航酒店控股為“戰略投資者”,而戰略投資者一般可以長期穩定持股、持股量大且有能力參與公司治理的,但并不必然參與公司治理。

不過當時有媒體報道此次“海航系”入股19.643%的投資定位是“財務投資者”,不會插手公司具體經營管理。當時“海航系”已控股另一家保險公司——民安保險。

對于“海航系”是否會參與公司治理,華安保險則表示,“作為投資者,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海航享有其應有的諸如股東大會投票權、董事會投票權等相關權利?!?/p>

“海航系”究竟是戰略投資者還是財務投資者,當時并未有定論。

此后“海航系”又多次增持華安保險,在華安保險2016年1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海航系”旗下8家公司合計持有華安保險60.42%股份,股東、持股數量、持股比例與現在一致,也就是至少過去八九年間華安保險的股東狀況穩定,未發生變動。

關于實際控制人,華安保險指出,特華投資控股持有20%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李光榮持有特華投資98.6%股權,為華安保險實際控制人。

一直到2022年1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實控人都是李光榮。

華安保險2022年2季度之后的償付能力報告,有關“實際控制人”的說法有了變動,均為“無實際控制人”。持股最高的“海航系”對華安保險究竟有多少話語權?

金融行業資深人士李潤鏵表示,“海航系”不是實控人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根據海航集團破產重整后的信托架構設置,其由信托計劃托管,而信托計劃本身無實控人。二是根據《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規定,單一股東持股比例超過1/3為控制類股東,需報監管方批準,“海航系”現在明顯不滿足“實際控制”監管要求。而在海航集團重整后,特華投資、廣州特華與華安保險原有一致行動人關系被依法解除,華安保險也成為無實控人狀態。

截至2024年末,華安保險11家股東全部或部分股權都存在質押或凍結狀態,11家股東共持有21億股股份,其中17.63億股被質押,占比83.97%。第四大單一股東湘暉資產處于失信狀態,被限高。

有關股東大部分股權被質押的問題,華安保險作出回應:目前公司“三會一層”保持平穩運作,一直以來,華安保險始終根據監管制度開展股權管理工作。

李潤鏵認為,股權質押對股東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若質權人評估被質押股權無法覆蓋風險敞口,相關股東如無法完成追加保證金等風控措施,則被質押股權可能被強制平倉或拍賣。其次,根據《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行為監管辦法》,若大股東質押比例超過所持股權50%,大股東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上的表決權。華安保險顯然受到約束,這將直接影響股東的決策能力。

股權質押對華安保險的影響可以從三方面來看。一是高比例股權質押,容易被市場解讀為股東資金鏈緊張,對其社會形象和聲譽形成負面影響。二是影響公司治理結構與戰略穩定性,股東質押的股權若被拍賣,可能影響公司資本結構的穩定性,從而影響公司治理與戰略穩定性。三是存在監管與合規風險,高比例質押可能觸發監管關注,其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 C,可能存在可資本化風險、聲譽風險、操作風險等。

海航集團因為過度擴張和高負債陷入財務困境,此后通過破產重整和業務聚焦逐步恢復,但債務問題和市場挑戰仍然存在。

華安保險管理層的深度調整、啟動增資擴股方案被視為擺脫“海航系”影響、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償付能力的重要舉措。在此次人事調整過程中,來自“海航系”的徐軍卸任執行董事,之前已被免除副董事長職務。目前執行董事還保留一位“海航系”成員——趙權。

3 巨虧10.95億元之后, 2024年扭虧為盈

自成立以來,華安保險保險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凈利潤雖有一定起伏,但2019年以來整體呈小幅增長趨勢。轉折點在2023年,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84%至174.74億元,然而凈利潤卻出現10.95億元的虧損,根據公開數據,這也是其成立以來的最大虧損。

2023年華安保險在投資端表現疲軟,公司投資收益率為-2.57%,綜合投資收益率為-0.33%,資產減值損失由1.73億元擴大至7.26億元。踩雷碧桂園地產債券,更是成為拖累凈利潤的重要因素。

華安保險委托子公司華安資產開展債券投資和風險管理,2021年、2022年購入碧桂園多期債券合計投資余額4.28億元,但2023年受房地產行業復蘇情況不及預期影響,碧桂園銷售大幅下滑,陷入嚴重的流動性危機,發生債券違約情況。截至2023年末,華安保險已對持有的碧地債計提減值金額2.03億元,剩余賬面價值2.25億元。

在經歷2023年大幅虧損之后,2024年華安保險在承保端、客戶端、投資端進行業務優化,疊加市場回暖影響,實現扭虧為盈。根據華安保險發布的2024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2024年保險業務收入151.45億元,同比下降13.33%,凈利潤1.06億元,重啟盈利。

數據來源:Wind

2023年末之前,華安保險的償付能力持續走低,2023年4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5.13%,同比下降39.26個百分點,較2016年下降197.35個百分點;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74.78%,同比下降40.21個百分點,較2016年下降225.94個百分點。

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財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0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50%。

華安保險這兩項指標均遠低于財險公司的平均水平,且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接近監管紅線,反映出華安保險在風險管理方面的不足。2022年一季度以來,華安保險的風險綜合評級一直都是C,說明在監管的嚴格標準之下,華安保險的償付能力未真正達標。

2024年一季度以來,華安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開始回升,2024年4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35.73%、95.41%,同比分別上升20.63個百分點、20.6個百分點,或得益于資本市場回暖、監管政策支持、業務結構調整及公司治理優化等多重因素。

數據來源:Wind

2025年華安保險將開啟新的增資擴股方案,引進優質投資者,進一步提升公司償付能力水平,預示著將有新的股東加入,股權結構也將發生變動。不過由于大部分股權都處于質押或凍結狀態,這給新老股東之間的轉讓交易增加了難度。

華安保險的董事、監事換屆工作已經告一段落,部分董事、監事的任職資格還需要等監管核準結果。接下來,空懸6年之久的董事長之位何時得以補缺?還是由華安老將李云煥“挑大梁”?“海航系”持有的華安保險股權未來將何去何從?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陆丰市| 永康市| 绥棱县| 澄迈县| 临泽县| 镇原县| 家居| 长宁区| 平原县| 紫金县| 岳西县| 利津县| 光山县| 伊川县| 桐柏县| 青州市| 容城县| 邯郸市| 彩票| 方山县| 长治市| 东乌珠穆沁旗| 子洲县| 盐源县| 珠海市| 南宫市| 平江县| 龙游县| 两当县| 寿宁县| 辽阳市| 江永县| 长丰县| 乌兰察布市| 新乡县| 土默特右旗| 五指山市| 永和县| 德江县|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