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近期剛果(金)西北地區的赤道省的5個村莊同時暴發不明原因的疫情,已致1100人感染病毒,60人死亡。多數死亡患者從癥狀出現到死亡僅間隔約48小時。
非洲疾控中心的官員Ngashi Ngongo在2月27日的在線簡報中表示,檢測報告顯示,在赤道省巴桑庫蘇(Basankusu)醫療區,571名接受瘧疾檢測的患者中有309人(占54.1%)的結果呈陽性。
去年,在該國另一地區造成數十人死亡的另一種神秘的流感樣疾病最終被確定為瘧疾。與此同時,瘧疾病毒目前也在赤道省擴散。但世衛表示,尚未確定兩者是否存在關聯。
由于連年戰亂,剛果(金)的防護設備、抗病毒藥物、檢測等基本醫療用品都極為匱乏?。這在當地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過去幾周當地兒童都無法接受檢測和治療。
瘧疾流行于非洲、東南亞等地區,主要通過蚊蟲的叮咬傳播。幼兒、孕婦、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的群體較易感。嚴重時,瘧疾能引發貧血、低血糖、急性腎功能衰竭或急性肺水腫等并發癥,主要治療藥物包括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這一次疫情的爆發始于今年1月21日。最初病例出現在博隆巴地區博洛科村,3名不滿5歲的兒童分食了一只死蝙蝠,并在兩天內因出現出血熱癥狀而死亡。他們開始的癥狀包括發燒、頭痛、腹瀉、乏力,后來發展為更嚴重的出血癥狀。
隨后,該村及附近的丹達村陸續出現類似病例。最初世衛排除了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非洲疾控中心的調查人員隨后繼續查證其他可能原因,包括瘧疾、食物或水中毒、傷寒、流感、腦膜炎或出血熱。
蝙蝠作為瘧原蟲(瘧疾病原體)的主要宿主之一,可以成為瘧疾傳播鏈中的一部分?。在非洲部分地區,人們仍保留著食用蝙蝠的習慣。而蝙蝠是多種病毒的天然宿主,其攜帶的病毒包括埃博拉、SARS冠狀病毒等。
根據世衛2022年的數據,在過去十年中,非洲此類疫情的數量激增了63%以上。其中,埃博拉和其他病毒性出血熱占近70%。世衛的報告還指出,人口增長和城市擴張導致人類侵占野生動物棲息地,這可能提高疾病由動物傳給人的風險。
據醫療主任Serge Ngalebato透露,真正令人擔憂的是,大多數病例從出現癥狀到死亡僅兩天。其病死率高達12.49%,遠超新冠。